应云手见老者有畅谈之意,先是好意询问老者:“那边二位可否请过来大家一同小酌?”
老者笑道:“他俩寡言喜静,不似我专好捡热闹。”
应云手立时唤大堂的活计:“给那边桌上添一碟菜一壶酒,算在我的账上,这边这些撤到隔壁桌上,重新选几道菜一壶酒送上来。枋奴,你两个去隔壁吃吧,不用等着伺候我。”
所有都安置妥当,枋奴替应云手和老者斟好酒,与檀奴一起离开,到旁边的桌子上继续吃饭。应云手瞧周围都静下来,这才接上面的话继续询问道:“请教老人家,今年卜州的大水情势究竟如何,较往年呢,化中、覃州是否受牵连?”
老者却不慌不忙道:“相公既想听坦诚之言,还望以坦诚之言相告。”
应云手闻言大惊。
老者道:“相公家中既有如此财力人情,为何连一二自幼的潼仆都没有,只身边这两个京城口音的,若非在京城采买,便是京中好友相赠。我看他俩眼高拿大,与相公气度截然不同,暴露从前所在必定不是寻常人家。清贫出身却得显官巨贵豪勋之家青睐,以潼仆相赠,相公应是去岁的进士吧,我观相公骨骼清秀,面上略显稚嫩,恐怕不越二十岁,去岁的进士中才华年岁都符合,且一口西南官话,必是头甲三名小状元,京城遍传皇帝一见十分喜爱,特地为此启动前朝旧俗的那个。”
应云手慌地急忙起身:“睢川应云手,此前多有冒犯,还望前辈见谅。”
老者又道:“应相公有官贵资助,一路往覃州赴任去,为何看起来竟有几分寒酸,又为何滞留在化中府,可是遭遇变故?”
应云手忙将自己的心思告知。
老者叹息道:“这才是相公欲问水灾的缘故,相公担心的并非天灾,而是**。”
应云手谨慎吐言道:“我不敢妄言,只觉当下州府所为实在令人费解。”
老者当即明白:“相公如此说,便是不了解从去岁秋始的新政。我奉劝相公即刻往覃州赴任,惟有亲见亲历才能知晓个中缘由,惟此才能破除心中疑虑,施展抱负。”
应云手继而吐出心中顾虑:“我只担心,从衙门再出去所见又是另一副场景。”
老者道:“既如此,相公索性穿州府,一路向东走,那边才有相公想见的东西。”
应云手沉吟不止。
老者见应云手面上神色愈凝重,试探道:“我三个方才还商讨着明日出城往东去,相公可愿与我等同行?”
应云手这才反应过来,连声道:“不敢,唯恐唐突冒犯。”
老者知应云手心中顾虑,笑言道:“怪我方才未说清楚,惹相公疑虑。鄙姓水,名大钧,那边是我两位自幼的好友范恭敬和冯伤。我本来在府衙听差,平平稳稳度过半生,十年前他两个忽然鼓动我说外面大好世界不可浪费,又说有好机会不可错过,硬拉着我出来半行商半游逛直到今年才返乡。”
应云手好奇打听:“可是化中府?”
老者道:“我们都是崖州的本籍,我当年当差也是在崖州州府,来化中是寻找一位旧友,谁知寻人不见,今日才打听到他全家搬去仹县,就在府东,可惜天色渐沉不宜出城,只好再住一晚。”
应云手立时道:“我愿与前辈同行。”
老者连声道“好”,与应云手起身往老者之前所在桌子过去,与那边的范恭敬、冯伤互相见过,商量妥当,暂时分别。
应云手自幼未被人伺候过,留下两名僮仆也只是怕宋襄担心,因此回到自己的房间后,立时唤过枋奴与檀奴,令他们明日启程追宋襄的马车去,向夫人告知这边境况,告知二人不必再回来寻自己,只跟着夫人就好。第二日打发走两名潼仆,应云手独自去寻找水大钧三个,与他们会和后一路伴行。
水大钧三个邀应云手同乘一车,应云手欣然应允,将自己的毛驴拴在车后跟着。路途中,应云手与三位长辈无事闲聊,诚恳问道:“敢问三位前辈经哪一路商?”
水大钧爽快回答:“花木。”
应云手问道:“活的?”
那三人齐笑:“若死了可就不值钱了。”紧接着范恭敬解释道:“当今天子喜好花木,我等生长在化中崖州一带,此地温润,因此自幼眼中所见俱是各色常青树不败花,想着这件事与其别人做不如我来做,将那些好看的花木于冬时连根带周围泥土整个采挖出来,趁着潮湿以麻绳周密缠裹,绳上浸满水,再用麻布严严实实包上三五层,最后用稻草捆扎封在船底,走到北方时舱里点上火盆,可保到京不死,能挺到送入暖房。”
应云手听得明白又糊涂:“朝廷一般也有锦绣司专供此事,也有皇商林苑,足以保证皇宫内外各处所需,为何还要诸位的花木?”
水大钧呵呵笑道:“锦绣司何其庞大惹眼,容易招致纷议。至于寻常花木谁看得上,就是运到京城也无人买,珍稀花木都在深山,非本地人走不到寻不见,也更值钱。再者一说,百官也有个小心思,知天子喜欢,宁愿重金购进稀奇花树,悉心栽护预备送与天子或重臣,层层上供。他俩本来只在此间,后来这里效仿他们的越来越多,生意难做,因此叫上我,大家结伴走遍各州府,寻找更加稀奇的玩意。”
应云手担忧道:“所谓‘不贵难得之货’,大家竞相奔去深山,专门寻找那些世上无的,或是探龙洞或是攀危壁,设或因此搭上人命怎么是好,也叫大家沉浸攀比风气不能自拔。”
冯伤笑反驳道:“怪道久读书的人心思拘泥,让你来做再不能获利。别人家都是寻常,独独你捧出个模样罕见的,活该你挣钱;别人愈发追求怪异,乃至什么光秃似珊瑚、专门结虬角的树,还有什么开花似肉的草,简直丑不能视,此时你再捧出一盆杜若,清新雅致如天上仙,又活该你挣钱。近二年,京城再不时兴怪奇玩意,尤其因着时景不好,皇宫内外兴起一股简朴桑茶风,专好种茶采茶、植桑养蚕。”
应云手惊诧道:“皇宫之内采茶养蚕?!桑树好说,京城靠北如何种茶?”
冯伤仍旧只是笑:“看来你的官确实不大,不知那些大官并皇帝的心思。皇帝日理万机,怎么可能日日种茶,亲手采茶。只需早早送去京城暖房,以火盆熏烤着好歹活过清明,让皇宫内外勉强采了春茶即可。如今只从冬到春往京城送的茶树就足以抵从前一年忙活,故而我老兄弟才得空闲回家,顺便走访至亲旧友。”
应云手仍旧疑惑:“请教茶树是否也有各色名号,从东到西诸多州府都种植茶树,究竟什么样的茶树才得中选?”
范恭敬道:“哪有那些规矩,眼瞧着葱绿茂密的便使得,就是送去白鲜、栀子,只要不开花,他们其实认不清。我这样说,你可会担心他们将白鲜、栀子之流的叶子制成茶误服,岂知那些皇族大官一年到头进贡的好茶尚且吃不清,谁肯认真吃这个。”
应云手终于明白,继续问道:“那桑树必定也不是我在家乡所见那种?”
那边三个只是笑:“至高不越五尺,也不知那些匠人如何摆弄出来的,好似梅树的虬枝,配上白瓷瓶,摆在庭院或是房间甚是典雅。”
应云手忽冒昧问道:“敢问这样一株桑树价值几何?”
水大钧据实道:“桑树不值钱,贵在底下的瓷瓶,只是若瓶中插的是兰、菊、梅之类,反倒不值高价。”
应云手不忍再问。
从东门出城,行不多远,周围风景迥然不同。此地洪水已退,淤泥掩埋田地道路,泥中夹杂冲毁的草木砖瓦与本处应该有的庄稼甬路皆被淤泥覆盖不见本来面目,处处村庄残屋静息,不见一丝人烟。四野鸡鸣之声不闻,偶有几声野犬吠叫,应云手因常年伏在席子上看书坏了眼睛,只能循声望见朦胧四足平背的东西游荡一片荒芜之上,时不时停住以爪子刨着泥土,或可拖出些东西,要么就地撕咬啃食,要么叼走。应云手眯起眼睛本欲眺望明白,忽然转过头来再不敢看,许久一叹息。
四人见此情景,谁也无心再言谈,默默对坐。原本一日的路程就能到县城,因着淤泥封路,直走到天黑也望不见县城轮廓,四人无奈只好在野外就地歇脚,将从化中府打包出来的干粮打开分食。水大钧向应云手打趣道:“放心,这里连强盗都不肯来,最是安全。”
应云手惟有讪笑,过一时缓缓吐出心底疑虑:“三位如何笃定那位旧友未曾离开,执意寻找?”
水大钧道:“他家一向富足,足以支撑度过灾年。再者我三个的岁数合起来近二百,这些年也积攒些财力,且相中京郊一处,已经全家搬去,今后子孙也可一享京城繁荣,这是最后一次回家乡,盼着能见旧友一面,见也安心,不见也安心。”
应云手顺势赞道:“人说故土难离,三位前辈有此决心,实在可贵。”
范恭敬冷笑道:“这破地方无可留恋。”
水大钧见应云手面上讪讪,忙道:“从卜州直至崖州一线其实物产富足,只可惜水灾也多,须得好好治理,不似如今百姓只好守着沼泽、深山,不是毒虫就是瘴气。”
应云手急忙问道:“前辈在衙门里待了多久?”
水大钧回忆道:“我二十二岁进崖州府衙听差,直到五十岁出来,前后共二十八年。”
应云手小心询问:“前辈在府衙这些年,那里历任知州中可有一位姓秦的?”
水大钧立时提防:“你问这个干什么?”
应云手听这话有些眉目,赶紧追问:“他可是叫秦天寿,字无疾,进士及第出身,父亲曾任朝廷户部侍郎?”
水大钧愈发疑惑,心底也更加警觉,不住打量应云手:“你果真姓应?跟他什么关系?”
范恭敬与冯伤也小心翼翼盯住应云手。
应云手半吐半吞道:“辗转有些关系,他的妻舅是我岳丈,当年的太子伴读,翰林学士宋青台。听说秦大人当年于任上自戕,可是真的?”
水大钧长吁一口气:“好像是这么个姓。原来你是担心受连累啊,难怪追问得急迫。放心,秦大人在崖州时并未得罪谁,品行口碑都好,你此去必无事。京城那边居然传他是自戕,这谣言不啻将活人说死,秦大人本就有旧疾,听说他家人都不长寿,天生的虚弱身子。他来崖州后也遇到水灾,水灾在这里其实不算什么,年年都有,不过他遇到的那次着实厉害,城墙都冲垮了。他与兵士百姓一起站在积水中,亲自指挥大家堵缺,也是那次在水中被毒蛇所咬,伤口浸了脏水,感染伤寒,后来听说朝廷赈济的钱粮出了问题,他又急又惊,新旧病齐发,没等来朝廷派遣协助他的官员,一病死了。”
应云手大惊:“病死的?前辈记忆可准确?”
水大钧有些不悦:“怎么不准,那是我听差时伺候的最后一位知府大人,又落得这般结果,该着记一辈子。那倒是个好人,年纪又轻,模样又好,可惜了。”
范恭敬调侃道:“自古谁见好人尽天年的。”
冯伤不免叹息:“还是崖州百姓没福气,不该着遇清官啊。”
三个老者你一言我一语交谈起来再不能停,唯独应云手望向夏夜无尽辰星,心中恍惚升起一丝光亮。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