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茶楼的茶烟袅袅,将四人的谈话晕染得愈发从容。顾延之指尖点着账册上的江南商路图,语气带着几分笃定:“如今王家倒台,京城布料市场空缺,正好让侯府绸缎庄趁机扩张。我已让人在苏州筹备了新的织坊,专产你上次提过的‘云纹暗绣’,下月便可运抵京城。”
沈清辞接过账册,目光落在“苏州织坊”几个字上,眸色亮了亮:“顾公子考虑周全,只是织坊刚起步,需得派可靠之人打理。林管事虽熟悉府中事务,却对江南商情不甚了解,不知公子能否推荐合适的人手?”
“这好办。”顾延之笑答,“我手下有个姓苏的掌柜,在江南经营织坊十余年,精通布料产销,让他去苏州坐镇,再配两个你府中的亲信协助,既能保证织坊运转,也能让你放心。”
一旁的陆桥闻言,忽然开口:“沈姑娘若需运送布料至北境,尽管开口。北境军中有专门的粮草商道,沿途安全无虞,还能借着军饷采买,让侯府布料打进北境市集。”
沈清辞心中一动。北境军民所需布料向来依赖内地供应,此前多被王家把控,如今王家倒台,正是侯府商铺拓展北境市场的好时机。她对着陆桥拱手:“若能借陆将军的商道,清辞感激不尽。待苏州织坊的布料运到,我便让人拟定北境供货方案。”
萧彻端着茶杯,静静听着两人商议,此时才缓缓开口:“北境商路不仅关乎生意,更关乎军资补给。你若能稳定北境布料供应,便是间接支持边防,陛下那边也会对你另眼相看。”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沈清辞身上,“近日朝中商议整顿地方盐铁专营,王家此前在河东盐场安插了不少亲信,如今空缺待补,我可向陛下举荐侯府参与盐场经营。”
盐铁专营向来是朝廷要政,侯府若能涉足,不仅能提升家族声望,更能在朝堂获得实打实的话语权。沈清辞心中清楚这其中的分量,起身对着萧彻郑重一揖:“若能得殿下举荐,清辞定不会辜负信任,定将盐场事务打理妥当。”
四人又围绕商路布局、朝堂动向聊了许久,直至日头偏西才散席。沈清辞带着疏影回府时,刚进侯府大门,就见林管事领着一个身着青布长衫的中年男子候在那里。
“姑娘,这位便是顾公子推荐的苏掌柜。”林管事介绍道。
苏掌柜立刻上前见礼,举止沉稳:“小人苏文,见过沈姑娘。顾公子已将苏州织坊的事告知小人,明日便可启程前往江南。”
沈清辞点头,将手中的账册递给他:“苏掌柜先看看织坊的筹备明细,有任何需求随时与我商议。另外,我派两个家丁随你同去,一是协助打理杂务,二是传递消息,务必保证织坊每月按时供货。”
苏文接过账册应下,随后跟着林管事下去准备。疏影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轻声道:“姑娘,如今府中商铺、外埠织坊都有了着落,连朝堂上的盐场差事也有了眉目,侯府这是要越来越好啊。”
沈清辞微微一笑,脚步未停,径直走向书房:“这只是开始。刘氏虽被禁足,府中仍有她的旧部;沈明轩虽入天牢,难保没有残余党羽。而且盐场事务复杂,王家旧势力未清,后续定有波折。”
刚进书房,就见书桌上放着一封来自北境的书信,是陆桥派快马送来的。信中说北境军饷采买清单已拟定,其中布料采购一项特意留了份额给侯府,让她尽快派人前往北境敲定供货细节。
沈清辞立刻让人叫来林管事,吩咐道:“你挑选两个精明的账房先生,带上绸缎庄的布料样本,明日随苏掌柜一同出发,先去苏州织坊交接,再转道北境与陆将军对接供货事宜。记住,务必核对好布料的数量、规格,账目要清晰明了。”
“属下明白。”林管事应道,又补充道,“姑娘,府中近日有几个丫鬟小厮行事诡异,似乎在打探织坊和北境商路的消息,属下怀疑是刘氏的旧部。”
沈清辞眸色一沉:“不必惊动他们,先暗中盯着,看看他们背后还有没有其他人。另外,加强府中门禁,尤其是书房、账房这些重地,不许闲杂人等靠近。”
林管事领命退下后,疏影端来一盏热茶:“姑娘,您连日操劳,也该歇歇了。刘氏的旧部翻不起什么大浪,有林管事盯着,定能妥善处理。”
沈清辞接过热茶,指尖感受着暖意,心中却并未放松。她知道,侯府的新局刚刚开启,商政联动的路上必然布满荆棘。但她不再是那个孤身一人的乡下弃女,身边有疏影的贴心照料,有林管事的忠诚辅佐,更有萧彻、顾延之、陆桥这些可靠的盟友。
第二日一早,苏掌柜带着账房先生和家丁启程前往江南,林管事则继续在府中清查刘氏旧部。沈清辞则留在府中,一边处理日常事务,一边整理盐场事务的相关资料。她知道,接下来无论是盐场经营,还是北境商路拓展,都是对她能力的新考验。
这日午后,萧彻派人送来一封信,信中说他已向皇帝举荐侯府参与河东盐场经营,皇帝虽未立刻应允,但已下令让顺天府核查侯府近年的产业经营情况,若核查通过,便准许侯府入局。
沈清辞看完信,心中松了口气。只要顺天府核查顺利,侯府涉足盐场之事便十拿九稳。她立刻让人将府中近年的商铺账目、田产收益整理成册,准备随时交给顺天府查验。
就在这时,疏影匆匆进来禀报:“姑娘,林管事查到了!那几个行事诡异的丫鬟小厮,确实是刘氏的旧部,他们暗中联系了王家的残余势力,想偷取织坊和北境商路的资料,破坏侯府的生意。”
“王家残余势力?”沈清辞冷笑一声,“看来他们还不死心。林管事可有抓到现行?”
“林管事已经派人将他们拿下,还搜出了他们与王家残余势力往来的信件。”疏影道。
沈清辞起身道:“走,去看看。”
来到柴房,几个丫鬟小厮正被绑在柱子上,脸色惨白。林管事见沈清辞来,立刻上前禀报:“姑娘,这些人承认受刘氏指使,想偷取资料交给王家残余势力,破坏织坊和北境商路。”
沈清辞走到一个丫鬟面前,语气冰冷:“刘氏被禁足,如何与你们联系?王家残余势力如今藏在何处?”
丫鬟浑身发抖,不敢隐瞒:“是……是夫人身边的嬷嬷偷偷传递消息,让我们搜集资料,再交给城外破庙里的一个黑衣人。至于王家残余势力的具体藏身之处,我们也不知道。”
沈清辞眸色沉定:“林管事,立刻派人去城外破庙埋伏,抓住那个黑衣人,顺藤摸瓜,将王家残余势力一网打尽。另外,去正院将刘氏身边的嬷嬷拿下,严加审讯。”
“属下遵命。”林管事应道,立刻带人出发。
沈清辞看着柴房里的丫鬟小厮,语气严肃:“你们勾结外人,破坏侯府利益,本应重罚。但念在你们是受他人指使,若能如实交代所有事情,我可以从轻发落。”
几个丫鬟小厮闻言,纷纷磕头求饶,将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沈清辞听完,心中已有了计较。王家残余势力和刘氏旧部,就像附在侯府身上的毒瘤,若不彻底清除,迟早会酿成大患。这一次,她要借机将这些毒瘤连根拔起,让侯府彻底摆脱过去的阴影。
傍晚时分,林管事派人传来消息,说已在城外破庙抓住了黑衣人,经过审讯,得知王家残余势力藏在京城西郊的一处庄园里。林管事已带人前往围剿,相信很快就能将他们全部抓获。
沈清辞点点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她知道,随着王家残余势力被清除,刘氏旧部被整顿,侯府的内部环境将彻底清净。而接下来,她要集中精力应对顺天府的核查,争取顺利拿下河东盐场的经营权,为侯府的未来再添一份保障。
夜色渐深,沈清辞站在书房窗前,望着侯府内的万家灯火,心中充满了希望。她从一个被弃乡下的嫡女,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靠的不仅是智谋和韧性,还有身边人的支持与信任。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有信心,带着侯府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