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昭昭之华 > 第2章 第 2 章

第2章 第 2 章

第二章

来人说,他阿妹从大前天开始不见踪影,他家遍寻不见,便有人透露,这个时节正是要祭河伯的时候,会不会是河伯看她年轻貌美,把她带走为妾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家便跑去河伯庙里询问河伯,没想到,今天早上果真得到河伯回信,说真被河伯带走了。

来人于是受父母之命,来找县主,让县主做主,看可不可以让河伯通融,把他阿妹送回来。

来人在小集市上讲完情况,周围众人便哄地一声闹起来了。

元羡自九、十年前随夫君来这南郡,便发现这里淫祀之风盛行,鬼神文化浓郁,即使是她从北方带来此地的仆婢,来这里后也受到一些影响。当然,元羡可不信什么河伯带走年轻貌美小娘子一类的鬼话,这里面肯定是有人从中作梗。

只是她不信没用,乡民们很相信这一套。

这不,人们已然议论纷纷,认为今年至今风调雨顺,尚无大雨洪涝,全赖河伯心情舒畅,如果河伯果真看上这位年轻人的阿妹,那也是年轻人家里的福分,这不还和河伯攀上亲戚关系,值得恭喜,让他不要找县主了,速速回去,让他父母办一场嫁女喜宴,让此事变得更加风光才是。

这些乡民,平素自是没有太多坏心眼的,这时候却是都站到河伯一边去了,不过是被河伯带走的不是自家女娘罢了。

年轻人大哭起来,只求县主做主,他只有一位妹妹,勤劳贤良,如果河伯非要一人为妾伺候,那他们身为凡人也不敢违拗神祇之意,但也当按照县主来这里之前的法子,出人的人家不该出钱,其他乡民要出钱出物补偿才是。

要让其他人家出钱出物补偿,在此的乡民又窃窃私语起来,谁也不想出钱出物。再说,是不是真被河伯带走为妾,也是不一定的。

在元羡来这里之前,此地每三年便会人祭河伯,元羡来后便想办法取缔了这种祭祀活动,说北方黄河之上尚且不再人祭,这里的小河如何受得起这等祭祀,简直胡闹,速速取消,以免惹恼诸如黄河这等大河的河神,降下灾祸。

这次这事很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搞鬼。

如果仅仅是人不见了,有人猜测是人不幸溺水被河伯带走,这倒还不敢确定是有人捣鬼,但这年轻人家里去河伯庙询问后,马上就有人回信,那肯定是背后有鬼无疑。

元羡可不想自己好端端禁了人祭,此事又流行起来,当即说道:“此地乃是我的庄园,即使河伯真要带人走,也该先得了我这主人允诺才是,哪有不告而取的道理。既然河伯如此不守规矩,我定要去讨个说法。”

她随即安慰年轻人,说自己会去找河伯讨回公道。

自从县主六年前到这庄园里来扩建坞堡居住,便干了很多打破人们往常观念的事。

县主乃是皇亲,身上有着神龙血脉,加之县主强势,先是教河伯做人,后又把山神也训斥几顿,此地几年来没有大的天灾。这里的人们就信奉起她来。

除此,县主到来,在庄园里通水渠、修堤坝、建水车、劝课农桑、设窑烧制陶瓷等,让庄园里的粮食产量大增,又增加了可以用于贸易的商品产出。大家的生活好了不少,自然不会和她造反。

不仅如此,她并不禁民间商业,谨庠序之教,申孝悌之义,使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此地制度井然,人心也活跃。

这种情况下,县主自是深得民心,本地百姓甚至认为她是神女降世,所以,她说要去找河伯讨公道,便无人质疑,反而也要跟着去看热闹,看这次县主又要怎么从河伯处讨说法,到底能不能把人给要回来。

**

元羡要骑马前去,便让身边仆婢招待了来求助的年轻人,她则带着女儿先回居处做些准备。

磨得光亮的铜镜前,梳发的婢女为元羡解散了原来的辫子,为她梳成了飞天紒,又簪上金光熠熠的金钗金簪,端地华贵。

勉勉好奇心甚重,也想去看河伯,询问母亲:“河伯是什么样的呢?”

元羡可不会哄小孩儿,说:“世间哪有河伯。不过是有乡民捣鬼,假借河伯生事。”

梳发的婢女和在一边伺候梳洗穿衣的婢女都是一惊,但她们可不会怀疑主子的判断,有人说道:“县主,竟然有乡民如此胆大妄为,胆敢在庄园里借河伯生事。”

勉勉则忧虑说:“那那个被带走的小娘子还能找回来吗?”

小主人果真聪明,一语说到重点。

婢女们纷纷附和,期待地看着元羡。比起虚无缥缈的河伯,自是那失踪的小娘子的安危更让人牵肠挂肚。

元羡道:“得去现场看看才知道。”

因为勉勉想去,元羡也觉得应该给女儿多一些教导,于是就又让人在马之外,准备了牛车,让勉勉乳母秦氏和小婢女带着勉勉坐牛车,自己骑马,带着一大队部曲、男女侍从,在那个求助的年轻人的带领下,往河伯庙而去。

绿桑坞修建在沮河西北,靠近玉泉山,地势平坦,土地较肥沃。

但这山边,没有沮河附近的土地肥沃,只是这里地势高,不会受洪水侵扰,以种植桑树、豆类、麦、麻为主,又种少量稻及其他蔬果。

而在靠近沮河的区域,则以种稻为主,又有荷塘种藕养鱼,便也有乡民以捕鱼为生。在这些之外,还设有专门的陶瓷工坊和造纸坊等。

整个以绿桑坞为中心的县主庄园,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有很多出产用于对外贸易。

河伯庙距离绿桑坞有六七里远,在沮河河畔。

一行人到达河伯庙时,此地已有数十人聚集。

县主庄园在绿桑坞修建完毕,县主入住后,十分繁荣富裕,连最穷的乡民也有饭吃有衣穿,此时有“河伯纳妾”的热闹可看,那些没有事情要忙的乡民,自是就来看热闹了。

见县主到来,众人纷纷拜倒。

元羡戴着幂篱,从马上下来,她高挑尊贵,腰间有长剑,身后有带着武器的部曲。

她从跪在地上的人群间走过,问那位来求助的年轻人:“你的父母呢?”

年轻人赶紧叫了他父母上前来,这是一对四十岁上下的乡民,常年劳作,皮肤黝黑,已有皱纹,但两人身体尚属康健,只是面露忧郁,上前后再次对着县主跪倒。

县主没说其他,只让年轻人和他的父母一起跟上,便径直往河伯庙走去。

勉勉被乳母牵着,走在她身后,又有数名婢女侍从跟随,一起进了河伯庙。

年轻人和他父母战战兢兢,也进去了。

荆楚之地多水,河流纵横,故而祭祀河伯之风盛行,河伯庙也不少。

元羡来此地居住后,不允许多修河伯庙,把庄园里所有河伯神像都迁到了此处,只留了这一座最大的河伯庙,乡民也只能到这里来祭祀。

祭祀的方式也只能按照县主传达的河伯要求办。

初时人们很不安,担心河伯发怒,不过,这么几年过去了,并没有发过大洪水,即使偶有涨水,也在得力的处置下并未产生大的灾祸,故而人们相信县主的做法是对的,县主和河伯之间沟通流畅,这么做是河伯与县主商量的结果。

既然整个庄园只有这一座河伯庙,故而这座河伯庙便在原有基础上修建得要大不少,之前这里的河伯庙只有三间房,如今则有前后两进院落,东西两边各有两间厢房。

这里供奉着一座最大的河伯神像,又有之前从别的河伯庙里迁来的七八座小河伯神像,这些河伯神像便占据了数间房屋,剩下的房屋里住着庙祝及弟子,还有一些从别处来的行商。

这处河伯庙,修建在河边一处高地上,距离河面十数丈高,不易被洪水淹没,又因此地河面较缓,水面平静,修建了一处渡口,因渡口处多植柳树,又有两株大李树,故而被称为柳李渡,柳李渡口还有一处小坊市,由数户人家经营,专司渡船和供应饮食住宿,属于县主产业。

因为县主前来,庙里的所有人方才都出去迎接跪拜了,此时,庙里反而没人。

即使庙祝已经回过神来,跟进了河神庙里,但也不敢跑到县主前面去,只跟在后面,神色小心。

元羡把整个河伯庙简单逛了一遍,这才回到前院的正殿里。

婢女见她站定,赶紧将随身带来的小床摆好,又在旁边的小几上放好香炉,点上熏香,让主人坐下。

元羡坐罢,便叫丢失女儿的乡民一家前来问话。

这次元羡问题问得很细,包括他们的身份,他们家住具体位置,家中几口人,族中情况,丢失的女儿年龄几何,身高多少,是否已经说亲,丢失前该小女娘表现是否有异常等等。

这一家三口在县主的循循善诱下,便一一回复。

他们或苦思、或激动抬手、或唉声叹气,倒是看不出有任何撒谎的成分。

这一家人姓范,是七年前蜀地战乱时从蜀地东出到达此地的流民,当时,县主虽然还没有搬来此处居住,不过这里作为她的庄园,已经在她的指示下得到较好建设。

因这里人口少,要人耕种,又需要百工,而范伯有烧窑的手艺,所以就被留下来了,在这里做荫户。

范伯在县主的窑坊里做工,每月有钱有粮,又带了自己活下来的儿子跟着自己做工,如今也都是熟工了,家里有十来亩地,不多,都是从县主处佃来种,可确保家中有粮可食,由家里婆媳和女儿种地。一家日子过得很红火。前两年蜀地被平定,他们便也没有再回去。

丢失的女儿乃是家中唯一的女儿,如今十四五岁,身高约莫六尺,不高不矮,也已经说亲了,乃是一起在窑坊里做工的刘家第三子,就等着女儿十六岁,两人便行婚礼。

小女娘在失踪之前,表现是否有异常,一家三口则说不清。

当阳县距离南郡郡城江陵城很近,江陵城连通南北东西,乃是一处交通要道,商贸繁华,县主的窑坊里常年窑火不息,大量陶瓷烧好后由沮河运达长江,一路到江陵城,再往下可到江夏,也可往西,是蛮族聚居之地,县主一直和蛮族保持着良好贸易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窑坊窑工常年都很繁忙,范伯和儿子不常在家,是以不知家中小娘子的情况。

母亲则支支吾吾说没见女儿有何异常,女儿自在家里操持家事,偶尔去河里采菱角抓鱼,能有什么异常。

可见,即使那小女娘有异常,家人也无人注意。

元羡又问:“既会去河里采菱角抓鱼,她可会泅水?”

母亲答,会泅水,而且技艺很好,游水快,可以在水下闭气很长时间。

七八年前,李氏家族篡夺魏氏江山,魏氏有几个封王举兵而起,且各地封疆大吏不少有自己的想法,自是不满李氏篡夺江山,趁机割据,战乱了几年,加之当时北方和西蜀都大旱,民不聊生,当时就有大批流民涌入还算安全的荆州区域,这范家便是当时前来避难的流民。

他们一说,倒也没听出什么异常。

元羡又问那“河伯信”在何处,为何此时还不呈上来给她。

范家当即目光四顾,找到缩在后面的庙祝,说他们不识几个字,是庙祝看的河伯信,并念给他们听的,之后河伯信也归庙祝收着。

元羡虽然一直戴着幂篱,但庙祝被她目光扫过去,依然缩了缩脖子,上前跪倒,说河伯信的确是她收着的,就在河伯的神龛上放着。

在元羡的示意下,她战战兢兢起身,过去神龛上拿了,奉给元羡,然后又回去跪下。

这封河伯信乃是用纸写就,元羡看了内容后,便问:“此信没有外封和信匣吗?是谁第一个看到它的,本是放在何处?”

范家人都看向庙祝,庙祝低垂着脑袋,赶紧做了回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女帝的日常

假少爷回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