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朕靠吃瓜系统成为千古一帝 > 第128章 一百二十八章

第128章 一百二十八章

当一个人忙碌到了一定程度,有很多原本已经养成了习惯的事情就可能慢慢变得不那么习惯了。

在郑含章穿越之前,这个被“克服”的习惯曾经是小小的电视里画质不怎么清晰的动画片,也曾经是玩过一个月的游戏——而现在,她意识到哪怕是吃瓜系统这样的东西,都会因为被她安排在睡前,而时不时地被每天匆匆忙忙上床,兵荒马乱地把被子一裹,在疲倦中快速入睡的她忘记。

她上一次看吃瓜系统,还是为了看赵王到底死没死——后来,她就开始在那些怀州百姓们不舍的挽留中,一点一点将自己沉浸在了民生工作中,从而忘记了自己还有一些正式需要做……

唉,百姓。

郑含章尽量硬下心肠,但她仍然无法忘记那一双双朝着自己伸过来的手,黝黑的、粗糙的、布满皱纹的,或者是稚嫩的、幼小的、刚刚长出了不少水泡的。

吴国的君主死了——她此时去吃瓜系统上头复习这一桩已经发生了有一段时间的事故,而这起事故,刚刚好就发生在她去看吃瓜系统上有没有刷出来赵王死讯的第二天。

放到此时,活像是老赵王会点什么神奇的法术,把属于吴帝身体里的那些生命力抽调了出来,注入了自己的身体之中,这才让自己从那么严重的伤势影响下挺到了现在,而吴帝,年龄也那么大了,就这么一命呜呼。

但哪怕没有这么个意外的“小怀疑”,吴帝的死亡也确实是在意料之内情理之中,两年半之前,郑含章跟着邓尔思的车队去蜀中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人觉得吴帝年龄大了,早晚要驾崩,而如今的太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反而寿春王是位贤王,然而贤王不受宠爱……天晓得等到吴帝走了之后整个吴国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那个时候的洛州声名方显,城市建设什么的也都还没有做起来,南来北往的商人虽然能够感觉到这个地方是和其他地方都很不一样的,却也无法掰着手指头列出个一二三四五、说出个所以然来。

因此人人都还在担心着,是否等吴国的国力随着如今这位能挑起整个国家的大梁来的帝王的驾崩,便会像是春日冰山上的雪一样,随着底部支撑的消失而轰然垮塌。

等到那时候,赵王是否会带着军队越江而下——或许到将来,这些人会逐渐意识到赵国对他们的威胁已经没有那么大,而郑含章反而成长为了一个具有更大威胁的存在,转过头来宣扬她才是更需要警惕、更不能让她过江的人。

但也有可能,那些江左的世家大族,会舍不得一些源头在于洛州的好东西,而蜀中的那些商贩,则会舍不得在这个中转过程中进入了自己荷包的钱财,从而将这种威胁的声音又压下去——谁知道呢。

而现在,这位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吴国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的帝王终于熬干了自己漫长的一生,以一根干枯而蜷缩的、已经烧黑了的灯芯的模样,彻底熄灭了所有的火焰。

而在他死亡之后的短短几天时间里,吴国国都发生了几乎是翻天覆地一样的变化,其地震程度甚至令郑含章怀疑是否如果吃瓜系统拥有提示弹窗,这段时间她别说是忽略掉这个小东西了,就连在它的影响下得以安寝的资格都没有。

太多了。

下方的来者也在陈述着吴国那边发生的事情,他逃来洛州已经有两天了,后方的大管家韦淮——如今与郑含章可谓是同进同退,恨不得和她绑定了两人三角的“贤内助”给了他还不错的生活环境和待遇,让他在短时间内因为奔逃、恐惧、以及那骤然一落千丈的待遇而变得有些凹陷的脸颊重新被填平,露出一张可以被乘坐是芝兰玉树,并且一点儿都不让人觉得这么称赞是勉强之语的脸。

此人是一位吴国宗室,并且,就是吴帝的儿子,那位被人称赞是贤王的寿春王。

姓刘,名顼,当年在道观中与道人们坐而论道的时候为自己起了一个颇有点意境的字,叫其名。

刘其名,留其名。

*

刘顼此人,从吃瓜系统给过来的故事看,比较平平无奇。

郑含章没能吃到多少和他有关的瓜,只能知道他从小就聪明,做为皇帝的老来子,如今也还没到三十岁的他本应该对于将近五十的太子来说(至少是在最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夺嫡的威胁。

然而他在读书太好了,太傅夸赞他,教他习武的人也夸赞他,再对比上小时也不了了,大了也没有佳起来的太子,便显得太子多少有点……平庸,于是梁子就这样结下了,太子在吴帝这边确实还是有几分特别的,并且储君做为国本不可以轻易动摇,于是,原本应当受宠的刘顼,就这样被吴帝出于权衡的考量舍弃到了一边。

他小时候的日子也就因此没能过得多么愉快——同他其余的那些兄弟们相比。

当然,他毕竟聪明么,所以吴帝也不是完全不喜欢他,甚至先前正是因为太喜欢他了才会被大臣们提醒太过宠爱一位不是储君的皇子不太合适。

所以,差不多在他的幼年和少年时代,就和郑含章穿越过来之前的原身差不多——都是这么个待遇状态。

但是,脑子这东西是真的能够改变命运的。

原身不够聪明,被陈皇后拉扯着也没有过得怎么样,但是刘顼却逐渐地摸索清楚了自己应当怎么生存,总之他确实过得很好,而且……有点张扬。

这份张扬让他随着年龄渐长而愈发成为了太子的眼中钉肉中刺——很多人都觉得他应该顶替现在的吴国太子成为储君,而年老的吴帝在龙座投射的深深的阴影中,那双藏在褶皱之下的眼睛看着一切的发生,没有人知道他那没有表情的脸之下,在想的是什么。

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够猜测——哦当然,除了郑含章,她还能够从吃瓜系统里面翻找出自己想要的信息,一些……确实也可以被称之为瓜的信息——当年的吴帝究竟想了些什么,是否曾经思考过要让这个更成器的儿子上位。

并且这也不是很重要了。

因为吴帝是很自然地死去的,他感觉到自己已经油尽灯枯,快要燃烧完最后一截,那种生死大限到来的滋味降临在他的身上,他变得比前段时间更清醒,清醒地知道这是死亡留给他的最后仁慈,最后的一点时间,让他可以支配作为对人世间最后的一点安排和告别的时间。

他口述了遗诏,在召集来的那些位大臣的见证之下,他将皇位交给了太子,临了,他用那双曾经混浊了几十年,在这最后一刻变得有些清澈的眼睛看向太子,他没有说话,只是握紧了太子的手,随后用那哪怕保养得极好,但是随着年事逐渐推移而同样变得粗糙的手指,摩挲着他这位现在还活着的儿子中最年长的一个。

吴太子也不年轻了,但是他摩挲的动作却像是在抚摸一个两三岁的孩子,随后,他吐出咽喉中的最后一口气,仿佛有点后悔方才没有说话,又像是彻底已经做好了告别这个世界的准备,总之一瞬间他的神情变得复杂,而后放空。

他死了,如这世界上每一个步入死亡的老人一样,普普通通,并无特别。

吴太子此时尚未继位,严格来说他仍然是太子,至少在仪式走完之前是这样,他望着自己方才逝去的父亲,愣了一会儿,才开始哭泣。

后头的大臣们听着,觉得仿佛有些不够真切,但谁也不敢说,毕竟这位就是未来的新君了,况且……二十几年的太子啊,不管多少感情,都已经在二十几年变质变味的君臣关系中,被磨搓得不剩下什么了。

而既然太子登基,留给寿春王的路就不那么好走了。

新帝尚未继位,却已经开始让人调查与寿春王有关的一切——虽然没有直接说是去调查他有没有什么值得被送进天牢的所作所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明眼人总是能够看出来他想要做点什么的。

这种时候,借口找得怎么样已经没什么所谓了。

刘顼没有犹豫,他选择了逃跑——如今遗诏就那么摆在即将继位的新君手上,从法理上,吴国境内的大臣,就算是那些曾经与他交好、算是他这一党派的,大多也不会乐意再陪他赌一把大的。

他在百姓面前,靠着自己这么多年来积累下来的“贤王”口碑,给太子泼了一身“是你给父皇饮食中下药,父皇不知,这才被你毒害致死”的脏水,随后马不停蹄地一路出了江左的地界,通过绕行蜀中,这一百年来自安自得自治之地来确保自己的安全,最重渡过江水、河水,来到了洛州,他一开始的目的地。

并且,站在了他从一开始就打定了主意要见的人面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假少爷回村后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