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进程记录(第三次)
来访者编号:#S001
咨询日期: 20▇年▇月▇日
咨询时长:40分钟(首次达标)
核心议题:身份责任解绑·防御机制转化
一、关键进展与突破
1. 治疗联盟深化
- 主动动机转变:
“四年级学生情绪不对…我得做表率”
→首次将咨询与**教师榜样责任**关联,从“被迫参与”转向“意义内化”
- 对质防御的接受度:
面对“监视GTG”玩笑时未转移话题,反而配合完成伴手礼任务升级
2.角色扮演中的潜意识暴露
行为——深层含义
坚持扮演学生——持续寻求“被引导”的安全感
回避写信内容(“怪不好意思”)——羞耻感阻碍脆弱表达
“多吃草莓大福以外的东西” ——对自我单一化的无意识抗议
二、作业执行分析
作业内容——完成情况——心理意义
伴手礼个性化——超预期(策划包装恶作剧—— ? 用幽默化解亲密恐惧? 创造性满足社交要求
咒灵等级错误实验——声称“一直如此” ——将治疗要求纳入原有行为模式(维持掌控感)
解除无下限记录——直接拒绝(“全天开着”)——安全需求>治疗目标的现实选择
三、咨询技术调整
1. 情绪量表创新应用
- 甜品风味隐喻法:
抹茶 = 平静 | 草莓 = 躁动 | 黑糖 = 沉重 | 柠檬 = 刺痛 →利用其味觉敏感体质绕过情感隔离
- 量表隐藏指令:
“记录学生收到错误口味时的表情风味” →间接训练“共情具象化”
3.防御机制转化策略
原防御行为——转化技术——新目标行为
用玩笑回避深度话题——接纳并升级为“包装恶作剧” ——幽默中传递真实关怀(黑糖味→钉崎)
“最强”口号缓冲焦虑——植入替代句:“此刻不需要最强” ——允许自我暂时卸甲
四、核心干预方向
1. 下一阶段命题
“当您把黑糖大福塞进草莓包装时,是否在替他们决定‘什么更好’?”
- 关联其教师角色:
“您希望学生自己选择口味,还是接受您安排的‘惊喜’?”
2.未完成信件作业的再设计
- 具象化书写:
“以学生身份画一张‘五条老师休息图’(要求:无眼罩/无术式/有甜品)” →突破语言防御,激活右脑情感加工
3.安全需求整合方案
- 承认无下限术式的必要性,但增设:
“1分钟日常解除实验”
- 场景:高专内部/喜久福店内
- 触发条件:闻到特定甜品香气(条件反射建立安全感)
五、风险预警与伦理注意
1. 恶作剧伴手礼的边界:
- 需强调“学生明确反感则停止”(学生可能砸碎黑糖大福)
2. 移情利用:
- 警惕其将咨询师视为“共谋”(如要求联手戏弄学生)
- 保持立场:“我的恶趣味仅限治疗室内”
3. 六眼信息优势:
- 下次咨询更换无糖饮品(防其通过血糖波动推测咨询师情绪)
> 治疗笔记:当他说“把黑糖塞进草莓包装”时,眼睛在笑——这是“孤独者的试探”。若学生真的流泪,他收获的是“被讨厌的勇气”;若大笑,则是被接纳的凭证。无论如何,五条悟终于开始品尝关系的滋味。
【咒力监测】作业拒绝期间术式波动↑300% →安全议题为后续重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