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桃酥与银镯 “小秘密”
林疏桐蹲在老房子的樟木箱前,手指刚戳破蓝布包的边角,就听见身后传来 “咳咳” 两声 —— 外婆赵玉珍拄着拐杖,像个巡逻的老哨兵似的立在门口,手腕上的银镯滑到小臂,又 “叮” 地弹回来,活像给她的 “偷食计划” 敲了记警钟。
“丫头,你那手跟猫爪子似的,再抠我就把桃酥锁米缸里了!” 外婆慢悠悠挪过来,眼角的皱纹挤成朵菊花,却故意板着脸,“去年你嫌超市桃酥甜得齁人,我特意让张婶减了半糖,藏箱子最底下,就怕你妈看见说我‘惯坏孩子’—— 结果你倒好,鼻子比狗还灵!”
林疏桐赶紧收回手,嬉皮笑脸地凑过去:“外婆,您这藏东西的本事,跟我研究的古人藏珠宝有得一拼!我上次看史料,有个古人把玉藏在棉袄夹层里,您这把桃酥藏樟木箱,简直是‘民间版藏宝大师’!”
外婆往藤椅上一坐,拿起搪瓷杯喝了口茶,目光落在林疏桐手腕的银镯上 —— 那镯子磨得发亮,内侧刻着极小的 “珍” 字,是她去年特意找老银匠补刻的。“珠宝哪有桃酥实在?” 外婆撇撇嘴,伸手戳了戳林疏桐的胳膊,“你天天对着那些石头片子研究,上次去故宫看个什么‘传国玉玺’,回来跟我吹得天花乱坠,我瞅着照片,那玩意儿跟菜市场卖的冻豆腐似的,能啃吗?”
“外婆,那是和氏璧做的玉玺,皇帝都当宝贝呢!” 林疏桐急着辩解,掏出手机翻出照片,“您看这纹路,多精致!”
外婆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突然笑出声:“精致能当饭吃?倒是你太外婆那只银镯,比它有用多了 —— 那年逃荒,冬天冷得能冻掉耳朵,你太外婆把镯子揣在怀里,夜里拿出来给我暖手,说‘玉的冷,银的暖,咱老百姓过日子,要暖不要冷’。不像你这丫头,抱着块‘冻豆腐’照片,能暖着你?”
林疏桐被怼得没话说,只好拿起一块桃酥塞进嘴里,酥皮渣子掉了一身。外婆见了,又开始念叨:“你跟你妈小时候一个样,吃个东西跟打仗似的!你妈当年偷摸吃了半块桃酥,还跟我撒谎说‘是猫吃的’,结果嘴角沾着芝麻,一嘴的‘罪证’,还想抵赖!”
“妈还有这黑历史?” 林疏桐笑得直不起腰,“那我比她强多了,我至少不撒谎!”
“你还强?” 外婆挑眉,“上次你说去图书馆查资料,结果跟同学去吃火锅,回来一身火锅味,还说‘图书馆空调坏了,热出一身汗’—— 当我老糊涂了?火锅味和汗味能一样?”
林疏桐的脸瞬间红了,赶紧转移话题:“外婆,您当年支教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事儿?”
外婆放下搪瓷杯,慢悠悠讲起来:“那时候在乡村小学,条件差得很,冬天没有暖气,我就把银镯揣在怀里,上课前先给学生们暖手。有个学生叫狗蛋,总爱把冻得通红的手往我怀里塞,说‘赵老师的银镯比热水袋还暖和’。还有次,有个学生家里穷,买不起课本,我就用毛笔把课文抄在纸上,装订成小本子给他,结果他把本子当宝贝,包了三层书皮,用到小学毕业都没坏。”
“后来呢?” 林疏桐听得入了迷。
“后来啊,那些学生有的当老师,有的当医生,还回来看我,给我带山里的野核桃、野山楂,” 外婆笑得眼睛都眯了,“有次狗蛋来,还特意给我带了个银镯子,说‘赵老师,您当年用银镯给我暖手,现在我给您买个新的’。我没要,我说‘我这只旧镯子,暖过你,也暖过我,比新的好’。”
林疏桐摸了摸腕上的银镯,忽然觉得心里暖暖的。她想起上次去故宫,整理资料时翻到一叠旧笔记,当时没太在意,现在听外婆这么一说,倒想再仔细看看那些笔记里写了什么。
“丫头,发什么呆呢?” 外婆用拐杖轻轻敲了敲地面,“桃酥快凉了,再不吃就不好吃了。”
“知道了外婆!” 林疏桐赶紧拿起一块桃酥,又想起什么,“外婆,下次我带您去故宫,咱去看看那‘冻豆腐’玉玺,您说不定就觉得它有意思了!”
外婆摆摆手:“我才不去呢,人挤人不说,还不如在家吃桃酥。你要是真想让我知道,就回来给我讲讲,不过不许吹得天花乱坠,得说实在的!”
“没问题!” 林疏桐一口答应下来。
傍晚的时候,林疏桐帮外婆把樟木箱收拾好,蓝布包剩下的桃酥被她放进保鲜盒,藏在冰箱最里面 —— 还特意贴了张纸条,写着 “外婆专属,妈不许动”。外婆送她到门口,银镯在手腕上晃了晃,说:“丫头,下次回来记得给我带点糖葫芦,要山楂的,别买草莓的,甜得腻人!”
“知道啦!” 林疏桐笑着点头,转身走在老街上,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摸了摸腕上的银镯,忽然想起外婆说的 “旧物件儿都藏着念想”,觉得这只银镯,还有外婆藏的桃酥,都比那些珍贵的珠宝更让人暖心。
回到家,林疏桐打开电脑,翻出上次在故宫拍的笔记照片 —— 封面上写着 “卞氏家记” 四个字。她想着外婆讲的故事,突然对这份笔记里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心里暗暗盘算:下次去故宫,一定要好好研究研究,说不定能挖出些有意思的事儿,回来讲给外婆听。
她拿起桌上的桃酥,咬了一口,酥香依旧。窗外的夕阳渐渐落下,屋子里暖融融的,林疏桐觉得,这样的日子,比研究任何珍贵的珠宝都要惬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