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竹林啸 > 第6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好一个青螺

第6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好一个青螺

青螺依然安静的站在门廊下听课,先听先生讲了先秦诸子百家,接着就到了她期待的卓文君的故事。

先生娓娓道来: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是蜀国的商人,家财万贯,卓文君姿色娇美,通诗文,善弹琴,有傲骨,幼年与一户官宦子弟定亲,十七岁成婚,婚后不久,郎君去世,回到家中独居,卓王孙与当时县令王吉均喜广交贤士,素闻司马相如的风采,某日在家中设宴,盛邀司马相如前往,司马相如携绿绮琴欣然前往,在家宴中悠然抚琴,风度翩翩,以琴心挑纱帘后面的文君,文君通君情,晓君意,霎时被挑的面色绯红,心跳加速,后来便成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话。

卓文君跟随司马相如私奔,与清贫的司马相如当垆卖酒。

一个被父亲捧在手心的千金大小姐跟着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司马相如过艰难的生活,卓王孙心疼女儿,最终原谅了他们,并送来钱财奴仆供他们享用,生活开始过的富足自在。

司马相如在富贵安逸的生活中,闲情雅韵和雄志壮志也随之而来。

继随梁王出游时写的《子虚赋》后,司马相如为汉武帝奉上《上林赋》,大书帝王狩猎的盛大场面,气势恢宏,辞藻华丽,开汉赋先河,凭借此赋,司马相如被武帝封为郎官。

随后,仪表堂堂,才华横溢的司马相如有才气,有名利,轻车裘马,花团锦簇,不免有些心猿意马。

他给文君写来家书,十三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十百千万。”

唯独没有“亿”。

没有了两人曾经彼此奔赴,共患苦难的美好回忆。

他用这种婉转的方式告诉文君:他要纳妾。

陈尚先生边讲边踱步到窗前,看到窗外的青螺正听得出神,只是脸上微肿、神情悲戚。

他继续说道:文君收到信后,冷笑一生,心情悲凉。

立马提笔回了一首从一写到万,由万写到一的首尾连环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漂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啊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文君气尤未解。

又写到:“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忘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青螺聚精会神的听着,迫切的想要知道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有没有和好。

陈尚先生也是希望通过这番讲述,让聪明好学的青螺有所感悟,成为文君那样勇敢的才女。

陈尚先生接着讲:司马相如看到这封信后,往昔历历在目,心里满是悔恨,断了纳妾的念头,两人重归于好,相守到老。

青螺听完后坐在地上,看向远方,眼神悠悠,她已十岁有余,听得懂这个故事。

她的母亲正好去村东借秋种的农具,远远听到学堂的朗朗读书声,心想自己的一双儿女都在那里躲过雨,便不自觉的走到学堂。

好巧不巧,正沉浸在卓文君浪漫故事中的青螺与母亲四目相对,十多岁正是自尊心强的年龄,她知道自己的母亲会不顾体面的大吼,撒腿就跑。

母亲追着她跑,那不堪入耳的骂声依然传进了学堂,也惊动了陈尚先生。

回到家,母亲当然对她一顿臭骂,因为昨天刚教训她不可以再去学堂,结果青螺把她的话当耳旁风,依然照去不误。

她的母亲不是因为她去学堂这件事气愤,而是觉得她故意忤逆自己而发怒。

当父亲也从田里干完活回来,母亲理直气壮的告状道:“这个贱货又去学堂看那些男人了。”

父亲不冷不热,不咸不淡地说道:“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去就去了。”

母亲顿时火冒三丈,想起青螺故意违逆自己(虽然青螺没有故意的意思,只是想去听课学习),想起青螺的父亲对自己大打出手却对青螺如此宽容甚至放纵,当下自己寻求援军不成反倒在青螺面前丢了面子,想起每次自己回娘家,这个懦弱的男人都会低三下四地被自己的娘家人数落教训不吭一声,觉得这个男人离不开自己,便对青螺一顿拳打脚踢。

青螺不是会求饶的人,一身清高,昂起头颅,咬牙忍耐。

母亲看到这副模样,便更加气愤,拿起勺子直接砸脸上,鲜血留下来。

青螺依然昂起头颅,自始至终不吭一声。

她娘拿起针扎她的腿,想让她服软,她小小年纪依然铁骨铮铮。

她爹在床上装睡,呼噜声都透着恐惧,她哥在院子的西侧房睡觉,也对这一幕置之不理。

最后打骂到深夜,她娘打累了,自己睡觉去了。

青螺在院子里坐了许久,望向深邃的星空,神秘悠远,然后回屋睡觉。

第二天,青螺的脸肿了起来并伴有血痕,昨夜的经历让她身心俱痛,没有任何心情去学堂听课。

邻居的阿香来找她,看到她的脸肿成馒头,竟然笑问怎么回事。

青螺跟阿香一起去村子的街头玩耍了,浑浑噩噩不知该做什么,这是长这么大第一次被打得如此惨烈。

她觉得母亲应该会对自己有愧疚,虽然依她对这个女人的了解,这个女人不会对自己示弱道歉,但是对自己说话声音软一点,或者心平气和唤自己吃饭,便是她表达愧疚的方式,可是等中午回到家,父亲和哥哥去县城交公粮,家里就她们两人,她娘支使她炒菜,但没人教她如何炒菜,昨天的经历让她不知所措,魂不守舍。

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她刚切好土豆,她娘几个耳光飞过来了,指着她鼻子骂道:“谁让你切的这么大的?不是应该切成丝吗?”接着又是两巴掌,青螺泪流满面的抽搐着。

她娘是早有准备要收拾桀骜不驯的她的,气场十足。

青螺除了哭毫无招架之力。

接下来她麻木了,喑哑了,不知怎么过完的这一天。

这一日的学堂,陈尚先生没有看到窗外听课的青螺。

次日,起床,吃饭,漫长的时日,她忍着痛苦的心情回想这两天的遭遇。

突然愤怒达到极点,她想要将自己的委屈还击回去。

无数次想要跟母亲拼命,所以她计划故意挑衅母亲。

如果让她做饭,她偏不做,让她裁衣,她不理,让她采桑,她拒绝,如此便会惹得母亲打她。

她便可以拼命地跟母亲对打,她满脸的叛逆和愤怒让她的脸几乎变形,人与人的心念是有感应的。,所以青螺虽然没有跟母亲说过一个字,却让她的母亲软弱下来,整整一天从来不让青螺做任何家务。

自己老老实实的做饭洗衣,青螺的情绪依然在愤怒的极点。

既然她不给青螺收拾她的机会,青螺便在次日清晨吃完饭,眉毛一挑,说道:“我去学堂学习了。”

她挑衅的盯着母亲的眼睛,等待她破口大骂,她便可以以命相博。

谁知母亲怯懦的闪躲开她的眼睛,没敢说话。

她便大摇大摆的走出家门,走向学堂。

随后陈尚先生注意到窗外的青螺满脸青肿伴有血痕,且脸色灰暗意难平,大体猜到这两天青螺经历了什么,他不忍心地走出去说道:“姑娘,我陪你去你家一趟跟你母亲谈谈,姑娘家也是要读书明理识大体的。你天生好学,为什么不能成全自家姑娘呢?”

青螺回应道:“先生,谢谢你,不用了,以后我想来就来,没人可以管我了。”

先生有些疑惑不解,青螺说道:“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为无畏。”

先生说:“那再好不过了,你以后别在门外听了,学堂最后边有一张桌子,那就是你的位子,我在桌子前面给你准备个屏风就可以了。”

“可是我没有束脩给你。”

“只要你不说,我不说,当下是没人知道的,如果你实在过意不去,来日方长,我等着你的束脩。”

青螺眼含热泪看向先生,感激不尽,立马跪下给先生磕了三个头。

就这样,青螺终于不用偷偷摸摸的去学习了,在这大魏偏远的乡村,青螺竟然可以在陈尚先生门下大大方方的受教了。

光阴如梭,斗转星移,春花开了又落。

青螺经历豆蔻年华马上就要进入及笈之年,伴着学堂朗朗的读书声,已成亭亭玉立之姿。

夏侯烟在洛阳司马家门庭受教。

司马师和司马昭给自己的孩子们请的洛阳城的名师住家教习,夏侯烟时常带着丫鬟婢女过去,散学后,便会找姐姐夏侯徽聊聊心事。

与青螺每日里穿的粗布衣服不同,夏侯烟自是绫罗锦缎享用不尽,姐姐的夫家又是大名鼎鼎的司马家族,随便送给夏侯烟一个手镯都是上好的古玉制成。

虽然青螺的荆钗布裙也难掩其绝色,但是清贫的日子和母亲的长期打压,让她的神情充满了哀戚和忧郁。

居移气,养移体,不同的生活环境显化出的两个女孩子的气质自然不同。

夏侯烟温和、从容、阳光乐观,自小但凡穿衣、梳头、吃饭自有众丫鬟伺候,有如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风雨的洗礼,

不像青螺这般的乡野女子懂得经过采桑养蚕,吐丝织布或者采摘棉花、弹棉花、加捻织布,然后量体裁衣才有了飘逸美妙的裙钗。

她自然也不懂肌肤与黄土地接触收获的粮食经过多少工序才变成丫头婢女端到她面前的可口饭菜。

而青螺在自然天地间经历过双脚扎实的插入泥土的感觉,懂得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耐心的播种施肥,给成长以时间,不必急于求成,花自然会开,春风自然会来。

乡村的经历让她变得踏实、坚毅、吃苦耐劳,而家庭的恶劣打压又让她无比敏感、孤独、不合群。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假少爷回村后

狩心游戏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