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考斯特行驶在市区通往鳕城的高速路上,左禾望向窗外远处的农田小河树林,阳光透过树的缝隙洒落在他头发和肩上,落下琥珀和金色的印记,他微笑着微微吸了一口气。包文的信息传来:“已到达高铁站在候车”,他用修长的双手打字回复:“enjoy”。
鳕城接壤宁城市区南部,从学校出发一小时车程就能到达,横跨石鸠大湖,连接南北的飞天大桥,以及奔驰而过的车流将他拉回思绪,记起欣赏车窗外一望无际的水天一色。
整个城镇古风式样的建筑群们被保留地较为完好,适中的道路宽度,衬映出它日常舒缓而又闲适的生活态度。
带队老师跟同学们介绍这里的情况:“鳕城遗址,最早一次是1997年左右,当地的图书馆新馆建设过程中被发现的,当时发现了石斧和石制瓶罐等,就在我们刚刚路过的石鸠大湖南岸,共约六万多平方米,差不多九个足球场的大小。”
左禾津津有味地听着,当了解到有这么大面积时,顿时来了兴趣:“这样大的地方,估计本学期的游学课都得在这里度过了”,他振奋地跟旁边同学说到。
“整个学期,我的天,这得藏有多少故事”,同学瞪大了眼睛,迫不及待地想一睹为快,一边手上快速收拾着随身携带的包和物品那些,巴不得车一停稳就最先冲到门口,跟中学时代大家翘首期盼下课的场景好像,左禾不禁笑了笑,点头同意,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故事供他们探索和回味。
在鳕城展览馆,他听讲解员的考古发现历程分享:原来古丹阳大湖最初约有近四千平方千米,鳕城类似半岛蜿蜒于古丹阳大湖内里,先民们从距今约五千多年起在此劳作繁衍,生生不息,直至距今约三千多年。
讲解员解释到:“当年陆续考古是分区域的,每次一块一百多平米的地块深度考古发掘,不同时期的粮食存放和生活遗址位置也不同,比如类似烧火做饭的厨房食堂和祭拜祖先的祭祀台,最早是朝北面,后来逐渐发展到朝西和朝东,估计和一定年代之后的地磁及水流方向的变更有关。”
期间有同学提问:“老师,请问墓葬遗址中有记载的,不同性别的主人数量,相差的多吗?”,讲解员回答到:“数量相差挺多的,就截止目前发掘的数量看,男性墓葬主人数量比女性的多一倍还不止。母系社会更久远,可能还在遗址的更深处,待以后有机会发掘”,左禾眼睛一亮:“还待发掘更深层次。”
讲解员补充到:“对,而且鳕城遗址发掘的彩绘和北部地区的不同,是先烧制,然后再彩绘的,这些和这些都是”,一边指向展桌透明幕罩内的展品。大家随着讲解员指的方向看去,三三两两议论起来。
“截止目前,整个考古区域约为五百平米左右”,讲解员在回复其中一位同学的问题:“欢迎各位同学们有兴趣的话,以后可以报考贵校考古方向的研究生,有机会和我们馆内的老师们一起继续揭开谜题。”
左禾一边认真倾听讲解员的生动介绍,一边随着参观队伍沿着展厅缓缓往里走,仔细地观察出土的石斧,石制工具,骨锥和彩绘陶豆等,及可能用于祭祀等陶龟,鹿角靴形器后,感叹到:“史前文化也如此灿烂丰富。”
根据墙壁上的内容介绍和展桌展柜内的展品介绍,左禾发现:原来首次发掘的墓葬数量最多,后几次反而是生活区域和祭祀活动等不同功能区域的大面积发现。所以每次发掘的出土物品和遗迹不同。比如前两次考古,各发掘出一处随葬品多达二十多件的墓葬,他就猜想:“是不是不同时期聚落首领的。”
左禾跟讲解员请教:“老师,请问聚落普通先民和首领的墓葬品有不同的规格要求吗?”,“有的,跟历朝历代一样,不同等级的墓葬主的墓室和墓葬品规格,比如种类,数量,以及尺寸的大小,都是有规定的“,讲解员点头认同。
继续细细看了几个展桌和展柜之后,左禾又发现:有的铁器是被发现放置在墓主胸前的,而有的石器是被放置在墓主腹部的,有的骨制器具和陶制器皿则分散布于墓主身侧。
他才抬头,就发现讲解员老师已在他面前,“看出来你的疑惑了,我干脆过来跟你说”,讲解员解释到:“不同所谓职业或社会身份的墓主,随葬品不同。越是等级高的墓主,随葬品中有更多类似于吉兽图腾之类的保护品和象征地位的所谓奢侈品,甚至还有可能是用于殉葬用的狗的骨骸。反之起实际战斗或劳作用工具更多,比如骨镞和陶鼎。先民们很有智慧,同时也不失图腾信仰。”
左禾给包文发了信息:“你亏了,现场出土的有样式特别多的战斗和劳作用各类兵器和工具”,片刻包文回复:“没事,你多拍点照片,等回来给我看。我快到沪城了。”
带队老师在帮着分发给每位同学该展览的宣传资料,厚厚的一本,里面介绍地非常详尽,照片比同学们自己在现场拍的精细多了。
“稍后你们去室外现场观摩更多遗迹时,会看到诸如专家老师们推测的沟渠,可能是用于不同姓氏的居住屋分界,以及及抵御外族侵入的巧妙构想“,讲解员跟同学们进一步描绘到:“还有不同结构成分的祭祀用土台,以及较为大型的蚬壳堆遗迹,对以后更深入考古发掘的计划很有意义。”
左禾正随着同学们一起向后院的室外现场走着,手机信息提示再度震动:“你说,遗迹现场会不会有栩栩如生的族群图腾?”包文问他。“肯定有,刚刚讲解员老师提到了吉兽图腾”,他抿嘴一笑,收起了手机。
来到室外现场,同学们在讲解员和领队老师的指引下,逆时针顺着考古遗迹外圈参观:“其实几千年的风雨变幻中,古丹阳大湖已经渐渐被淤堵和分离,使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鳕城遗址已经演变成了陆地,不再是最初的湖中半岛。”
讲解员指着其中一处遗迹:“每次考古发掘都有少量的玉器物件析出,但数量远不及石料,骨制或铁制的”,同学们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有玉质半圆环,不知道当时是否是整个圆环,竟有手掌大小了。
刚刚在室内展厅展桌里看到的出土陶龟,这会儿在遗迹现场正巧看到了乌龟形状的土坑,“是的,这里和另外几处乌龟形状的土坑就是刚刚你们在室内看到的陶龟的发现地”,讲解员立即补充到:“同学们看来已经慢慢有点兴趣了”。
队伍里的其中一位同学提问到:“老师,请问陶龟是先民们在祈祷长寿的意愿吗?”,讲解员解释到:“有的,在祭祀仪式或祭台上可能用于该用途,在随葬品中是对逝者的美好祝愿,等会你们还会看到陶鹤,也是此用途,会令你们印象更加深刻”。
“大家请看这里”,讲解员指着另一处说到:“这些是捕鱼的渔网表面的网系,以及渔网破了之后用于修补时用到的骨锥,大小不一,实际上它们被制作地锋利程度也不同,还用于其他更多的地方,先民们非常勤劳和具有智慧”,虽然已拿到详尽的资料介绍图册,大家还是忍不住纷纷拍摄起来。
讲解员顺着介绍到:“这块土台是先民们用于祭祀的,上面还有明显的家禽骸骨坑洞,比如羊和猪。”
“哦,尺寸不小呢”,同学们互相叹到。
“是的,和现在家禽的尺寸不相上下,保留地较为完整,而且当时对于祭祀等重要仪式,家禽的供给和存放还是比较慎重的”,讲解员补充到:“而且土台外围还有螺蛳壳等环绕,类似现在人家院子的篱笆墙围栏。”
又是一阵忍不住的拍照和讨论,“今天的探索氛围太好了,抵我一人在晚自习啃一周书的”,其中一位同学笑着跟旁边同学打趣到。
“可不嘛,感觉我已经身处在当时的生活环境里了”,旁边同学陶醉其中。
带队老师看大家如此喜欢这堂课,带头活跃起气氛来:“听说几次的考古工作中,任务重,硬件条件有限。考古老师们兢兢业业,但也乐在其中,还发生了不少趣事。我们要不要请讲解员老师跟我们稍稍透露一些啊?”
同学们一听来了精神,立即纷纷鼓掌称好。讲解员没想到这批学生和老师们对他们的努力成果如此感兴趣,想了想,开始跟他们分享起当年发生的一些趣事。
大家忍不住都往这边聚集,完全沉浸在这些街头巷尾的遥远传说之中,纷纷跟讲解员老师讨论起来。这受欢迎程度,比霉霉在演唱会后台接受娱乐记者采访还热烈。
左禾垂下头,微笑着将现场这根本没法描述的气氛,尽力地用文字和图像,全都分享给了好友。
只是包文可能在等待演出开始,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不想错过盛装的女神突然出现在眼前的那一瞬间,所以更在意那边现场的氛围,还没留意到好友的信息。
大家在现场观摩巨型蚬壳堆塑遗址,再也控制不住的惊叹声此起彼伏。仅尾巴这部分就长约三米多,宽度达到近半米。拍照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同学们的惊喜之情了,还有现场拿出画本直接临摹的,一副如痴如醉的模样。
左禾稍稍离开了些太过聚集的人群,不经意稍一低头,就看到了被称为“江南第一龙”的酷似一条由东向西趴伏着的巨大鳄鱼。
他吃惊地发现眼前这图腾生物太栩栩如生了,就本能地摸出手机,先抓拍了一张,都没来得及想什么配词,就发给了好友,想第一时间跟他同步感受。
等等,好像这条巨大的鳄鱼还在动?“不是我眼花吧”,他揉揉眼睛,再睁开时,却被突然闪现的阳光正好刺到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