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昨日的旁听生 > 第12章 偶遇

第12章 偶遇

“神明在上,愿我们都能够平安快乐。”

历时三天的考卷讲评,终于在午后的柔光里落下帷幕。教室的窗棂敞开着,风卷起黑板上未擦尽的粉笔灰,在阳光里浮沉,像为这段紧张又松弛的时光,轻描了句温柔的结尾。

她收拾好书包,先转头对同桌阮疏笑了笑:“我先回宿舍拿行李,再见呀,路上慢点。”同桌挥挥手,指尖捏着张刚整理好的笔记,眼里满是归心似箭的雀跃。

转身时,她对上后桌的目光——他是通学生,此刻正拎着轻便的书包,指尖轻轻叩了叩她的椅背。“收拾好了?”他问,声音裹在暖光里,比平日柔和几分。她点头,弯着唇角:“嗯,你也早点回家,路上小心。”他扬了扬眉,指尖捏着张折好的便签塞过来:“给你的,到家看。”

她捏着那张薄薄的便签走出教室,待走到洒满阳光的走廊,才轻轻展开——还是他那熟悉的张扬字迹,笔锋里藏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温柔:

“回家路上别光顾着看风景,注意安全。之前借你的笔记,要是有没看懂的,开学回来问我。对了,上次的事,谢谢你肯原谅我。”期末考数学云汀兰确实考得很差,陈远岫这学期整理了一份笔记,为了表达上次的歉意把笔记给了云汀兰,实则那份数学笔记放假之后从未打开过。

末尾没有多余的话,只画了个比上次更圆一点的笑脸,墨痕微微晕开,像他此刻藏不住的暖意。她将便签轻轻揣进书包内侧,脚步都轻快了几分,往宿舍走去——那里,还有她的行李箱,正等着载着这张便签里的温柔,和她一起奔赴归家的路。

南方的年味,是从腊月二十三这天,伴着袅袅纸烟与孩童的嬉笑声悄悄漫开的。没有提前蒸的年糕,也没有早贴的福字,院中摆着方桌,妈妈仔细叠着黄纸,爸爸点燃烛火,火苗摇曳间,纸灰随着微风轻轻飘起,像一群黑色的小蝴蝶。

我和弟弟妹妹早早就围在旁边,眼睛盯着那些飘飞的纸灰,小手攥着小扫把,跃跃欲试。等妈妈和爸爸的仪式结束,我们三个便立刻抢过工具——弟弟举着小簸箕,妹妹踮着脚追着纸灰跑,我则握着扫把,把散落的纸灰拢成一小堆。

看着那些黑黑的纸灰团,被风一吹又轻轻飘向天空,时而盘旋,时而下坠,我们三个便追着、笑着,连扫灰都成了好玩的游戏,清脆的笑声伴着纸灰的起落,给这沉静的仪式添了满院的热闹。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的日子准时到来。妈妈先踩着板凳擦窗棂、掸房梁,等她把浮尘扫落,便把小扫把递给我们:“来,剩下的交给你们啦!”我们三个立刻忙活起来,弟弟扫地面,妹妹擦桌椅,我则清扫书架缝隙,屋里满是我们叽叽喳喳的讨论声和扫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把一整年的旧尘,都扫成了童年里欢乐的印记。

往后的日子,年味在平静中慢慢酝酿,直到除夕临近才真正浓烈。爸妈忙着采买年货、筹备吃食,而我们三个,早早就盼着外公铺开红纸写春联,等着除夕那天,一起把红彤彤的春联贴上门框,让满院的欢喜,伴着新年一同到来。

外公家的老屋,早被除夕的烟火气裹得满满当当。炊烟从青瓦烟囱里袅袅升起,混着腊肉的咸香与妈妈和舅妈在厨房的谈笑声,漫过院子里挂着的红灯笼。舅舅一家刚到,表妹就扑进外公怀里。

吃完年夜饭,一家围在一起看春晚,岳云鹏和孙越的相声《年三十的歌》成了全家的“回忆杀”。就在这时,手边的手机忽然震了震——是常用的聊天软件弹出三条好友申请。指尖轻点屏幕,看清申请人时,她忍不住弯了唇角。

云汀兰逐一通过,简单寒暄了两句。就看见一个新群:疯狂星期(4)出现在列表里,之后这个群名真的一语成谶。岑栖淮先在群里发了一个红包,云汀兰很犹豫要不要领,就跑去问阮疏。

“节日图个喜庆,没事,你领呀!”听到这话云汀兰点开了红包,万万没想到,她手气最佳,那她希望新的一年能够幸运一点,她为此很高兴并送了一句祝福语给岑栖淮。

十一点多的时候,阮疏私聊云汀兰,给她发了一个新年限定红包,之后云汀兰也给阮疏发了一个。即使后来没有很频繁联系,往后的每一个春节,那封红包总会如期而至,像一场不会缺席的约定。手机里又弹出陈远岫的消息,他也给云汀兰发了一个红包并附上压岁钱,云汀兰没有立刻收,她以为陈远岫发的也是新年限定金额的红包,挑了一个红包发送。

刚发送,陈远岫就催着她收红包,点开红包,被金额吓了一跳,她愣了愣,指尖捏着手机,忽然有些不好意思。陈远岫好像顺着网线知道了她此刻的心思,他的消息又跳了进来,带着点笑意:“别退,这100块可不是普通红包。”

想来是怕发语音打扰她和家人团聚,他特意用了文字,字句里却藏着笑意:“别退呀,这100块可不是普通红包。”紧接着又是一条:“就当是我祝你新的一年,不管做题还是做事,都能稳稳拿100分,收了它,往后准能事事圆满!”

屋里的喧闹声叠着屋外的零星炮竹声,把年的暖意烘得愈发浓烈。墙上的挂钟指针,悄悄挪向23:59。不等大人们招呼,我们早挤在院门口,仰着头望向外边——远处的夜空里,已有零星烟花炸开,像散落的星子,却都不及我们手里这一捧热闹。

当秒针划过最后一格,爸爸和舅舅点燃引线,“咻”的一声,烟花直冲天际,在墨色夜空里炸开成银花、金雨,光芒映亮了每个人的笑脸,连老屋的窗棂都镀上了一层暖光。

大人们忙着续燃烟花,我则退到屋檐下,指尖在手机屏幕上轻轻滑动。对着通讯录里的名字,想要准点给他们祝福,一字一句斟酌着新年祝福,把烟火的暖、团聚的甜,都揉进短短的文字里,依次发给每个朋友。

大年初一的晨光,裹着淡淡的香火气息,漫过外公家的老屋。舅舅一早便提议:“走,带孩子们去庙里祈福,讨个新年好彩头!”于是,云汀兰牵着弟弟的手,跟着舅舅,还有表妹,一同往镇上的寺庙走去。

寺庙里早已人声鼎沸,红墙黛瓦间飘着袅袅香烟,祈福的人们手里攥着香烛,脸上满是虔诚。她跟着舅舅在大殿前上香,看着弟弟妹妹们踮着脚,把写满心愿的红绸系在古柏上,风一吹,红绸轻轻摆动,像一串串跳动的祝福。

正低头帮表妹整理被风吹乱的围巾时,忽然听见舅舅笑着喊了一声:“老陈?这么巧!”她抬头望去,只见舅舅正朝着不远处的一家人招手——为首的中年男人眉眼温和,身边站着位气质娴静的阿姨,而他们身后,竟站着穿着深色外套的陈远岫。

四目相对的瞬间,两人都愣了愣,随即不约而同地弯了唇角。原来舅舅和男主的爸爸是多年同事,只是平日里各忙各的,竟从没提过彼此的孩子。大人们热络地聊着天,陈远岫的妈妈笑着夸她“长得真文静”,他则站在一旁,手里还拿着刚买的祈福牌,悄悄朝她递过来一个,轻声说:“刚求的,愿你新岁平安。”

香火在风里轻轻摇曳,红绸与祈福牌在古柏间相映,她捏着那块带着余温的祈福牌,看着身边笑着聊天的大人们,还有看着不远处的弟弟妹妹,忽然觉得,这场新年里的偶遇,像庙里的香火一样,暖得恰到好处,也巧得刚刚好。

早春的风刚吹绿了窗台的草芽,快乐的年味便悄悄淡去,不知不觉就滑到了开学前一天。阳光斜斜地淌进房间,落在摊开的作业本上,而手机屏幕里,小企鹅图标正不停跳动,像一群急着寻春的雀鸟。

消息一条接一条涌进来,都是些从小企鹅上认识的同学——有人说“一直觉得你超认真,作业肯定写完啦”,有人发来可怜巴巴的表情包“求拯救,借我抄抄数学卷子”,还有人直接问“语文笔记能拍我一份吗?你记的肯定超全”。

她指尖悬在键盘上,望着满屏的“信任”,忽然有些哭笑不得。他们眼里那个“认真完成作业”的自己,不过是个藏着小秘密的“抄作业选手”——那些字迹工整的数学题,是借着后桌的演算纸一点点“复刻”的;语文的阅读答案,偷偷对照过同桌的笔记;就连英语单词,也是临睡前匆匆抄完,还没来得及好好看一眼。

窗外的玉兰花瓣轻轻飘落,阳光把作业本上的字迹镀上一层暖光,竟像是自己一笔一划写就的模样。她轻轻敲下“稍等呀,我整理下发给你们”。

早春的风裹着料峭的凉,吹进107宿舍时,正撞见阮疏从书包里掏出两个鼓鼓的袋子。“快来快来,我给你带了新年吃的!”她笑着把袋子递过来,一个透明包装里,徐福记软糖像一颗颗彩色的小水晶,裹着亮晶晶的糖衣;另一个袋子里,鸭脖的香气悄悄漫出来,她晃了晃袋子,眼睛弯成月牙:“有你爱吃的黑鸭味,要不要现在拆一根?”

我们笑着接过,先把行李靠墙放好,便开始整理宿舍。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叠得方方正正的被褥上,宿舍里传来叽叽喳喳的声响里,满是久别重逢的欢喜。等把宿舍收拾得窗明几净,夕阳已悄悄染红了半边天,我们便背着书包,说说笑笑地往超市走去。

超市里的暖光漫过货架,零食区的包装袋五颜六色,像撒了一地的星光。我们推着购物车,你拿一包薯片,我挑一盒酸奶,阮疏还特意往车里添了几个面包:“多囤点,课间可以补充能量。”逛完超市,把袋子里面的零食全部放在书包里,每个人的书包都装一点,我们又顺路回了教室——夕阳透过教室的窗户,在课桌上洒下长长的影子,黑板擦得干干净净,仿佛在等着我们写下新学期的故事。

班主任莫影第一节课先是交代了开学的注意事项,之后便让各科课代表检查作业,有些没完成的同学祈求课代表给他“穿小鞋”,有些则是偷工减料,把练习册悄悄撕掉几页,糊弄过去……

第二节课语文老师看班,考虑到刚开学,便打开投影让大家看起了红楼梦。阮疏和云汀兰相视一笑,从书包里拿出刚刚买的零食,然后与周围的人分享起来。

阮疏把零食递到后桌时,岑栖淮正盯着电视,眼里还映着屏幕里的红楼景致,闻言抬头,指尖接过软糖,忽然学着电视剧里贾宝玉的口吻,声音温温柔柔,带着几分戏仿的俏皮:“好妹妹,多谢你送来这般酥脆的吃食,倒让我沾了这新年的好滋味,真真要谢过了!”

这话一出口,阮疏被整得一身鸡皮疙瘩,无语回:“班长这语气,比电视里的宝玉还像呢!”

云汀兰找阮疏要了剪刀,这会儿正小口小口舀着优冻,分了一包石头糖给了陈远岫,之后又从书包里拿出一包瓜子,询问:“你们要吃吗?吃的话我再开。”

大伙都觉得瓜子费事,也不敢真把教室当成家,于是都默契说了不要。

讲台上旧电视里八七版《红楼梦》的旋律还未散尽,语文老师便轻轻走进来,指尖按灭了投影。光影褪去的瞬间,她笑着开口,声音像浸了墨的毛笔,温柔又带着书卷气:“这《红楼梦》里的名字,藏着不少谐音的巧思。”

她转身在黑板上写下“甄士隐”三个字,粉笔划过黑板,留下淡淡的白痕:“这‘甄士隐’,谐音便是‘真事隐’,把世间的真事悄悄隐去,只留一本红楼梦,供人品味。”

又写下“贾雨村”,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屏息听着的我们:“而‘贾雨村’,便是‘假语存’,用假语村言,说着这荒唐又真切的故事。”

最后,她写下“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个名字并排,像四朵静静绽放的花:“这四位姑娘的名字连起来,便是‘原应叹息’,藏着作者对她们命运的怜惜,也像一首浸了愁绪的诗,轻轻道尽红楼女儿的悲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