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顾文宁就搬出了贾家,回到了林府。
顾文宁走了,但荣国府的糟心事可没有结束。
薛家这些日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流年不利,京里两个实力强劲的大商贾总是处处针对他们,让他们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薛姨妈催着薛蟠去跟人交涉,看是不是跟人有什么误会,最好能把矛盾解开。
薛蟠灰头土脸地回来了,埋怨薛姨妈非让自己去:“那些人油盐不进,还老说些我听不懂的话。”
薛姨妈也骂儿子:“谁让你不好好读书的。现在让你做点什么都做不成。你父亲在的时候,何曾有过这样的事情。”
但她也无可奈何。
儿子多少本事,她还能不知道吗?死马当作活马医罢了。
薛宝钗没说话。现在不用她吭声,薛姨妈也经常跟王夫人吵架。两个人总是对定亲、借钱、还钱的事情争执不休。
不过毕竟宫里有娘娘在。姐妹两个吵吵闹闹的,又不会撕破脸。
薛宝钗忧心的是另一件事。
等薛姨妈又从王夫人处回来,宝钗便对母亲说:“妈,您之前说的给哥哥找媳妇的事。趁着咱们家的生意现在还行,不如早点定下来吧。”
他们住在贾家,能沾一点贾家的光,可到底有限。
要是他们手里的生意越来越不像话了,以后只怕更没好女孩儿看得上他们家了。
不如趁着现在生意还没完,兴许还能找得到合适的媳妇。
薛姨妈想想也对。薛蟠毕竟比妹妹年纪大,应当先成婚。等把他们的事办了,一定要逼着王夫人把宝丫头跟宝玉的事也定下来。
两个孩子要是都成了婚,她心头的大事也就都完了,可以放心了。
薛姨妈便说:“京里有个桂花夏家,家里的生意很兴旺,当家的老奶奶跟你父亲还是亲戚。咱们备了礼,让你哥哥上门去走动走动。”
当下一家人说定了。
贾宝玉自从搬进了大观园,园内景色秀丽,围绕在身边的又都是他最爱的女孩儿们,真如进了人间仙境一般,乐而忘忧。往日的呆病居然好了许多。
不过他越玩越放肆,又捡起了小时候的毛病 ,跟女孩儿们说话拉拉扯扯的,还想吃人家嘴上的胭脂。
这一日在王夫人府里,他同金钏调笑。谁知道却正惹怒了母亲,将金钏赶出府去。没过多久,金钏就投井自杀了。
黛玉从宫里回来,却跟顾文宁说起这件事。
顾文宁也不知道她是从哪里知道的:“是紫鹃告诉你的吗?”
她们一家从贾府搬走了,紫鹃也被她们带着过来。紫鹃是贾家的家生子,其他的家人还留在贾府。为了补偿紫鹃,如今给她升了职,也领着双份的月例。
黛玉摇摇头,却没提这件事,只是有些闷闷不乐:“以前我说宝玉不中用。现在看来,他倒是少招惹些人,只怕还好些。”
这说起来不还是不中用吗?惹了事情,却没有本事去平事。可怜金钏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子家,就这么送了命。
谁知这事还没完,又过了些时日,忠顺王府的长史官跑到荣国府去要人了。他的态度很不客气,说是贾宝玉拐带了忠顺王爷驾前伺候的琪官儿。
这琪官儿还是大太监周瑞福调教出来的,送给了忠顺王爷,忠顺王爱得不行。
说起来,忠顺王一向跟当今圣上兄弟感情不错。这周瑞福身为太上皇的心腹,还真会左右逢源。
不过忠顺王毕竟是太上皇的儿子,平日又不怎么参与朝政,一心只想着享乐。太上皇他老人家知道了,又能说什么呢?
长史官走了,贾宝玉就倒了霉,被亲爹贾政打得皮开肉绽。
老太太更是气得不行:“宝玉前些日子就病得不成样子,如今好容易缓过来,你这个当父亲的,不知道体谅儿子,把他打成这样,我看你是存心要气死我。”
贾宝玉年纪轻,倒没有什么大事,慢慢就好起来了。倒是贾母被气得病了一场。
春日两位圣人要去铁网山打围,本来贾赦这样身上有爵位的,也能去参与一下。
不过他们本来就不上进,又文不成武不就的,去了也是丢人,干脆借口说要伺候老母亲,全都请了假。
顾文宁在家里给黛玉准备骑装。她还是在宫里学会的骑马。
顾文宁倒是也会骑马,不过她可不会打猎。况且也没有诰命夫人们下场的机会,她们只能跟着看看风景,看看热闹。
大公主说要下场打猎,黛玉便也要准备骑装。不过顾文宁担心的不行,黛玉年纪这么小,能好好骑在马上,不摔跤就不错了。
不过到时候要干什么,也不是黛玉和顾文宁说了算的,大公主胆子大得很,说不定她真要带着人去打猎呢。
春日的铁网山草木茵茵,早就有底下人做足了准备,提前几个月就将整座山过筛子似的过了好几遍,那些有可能带来危险的猛兽都驱逐干净了,连附近的百姓都被驱赶了。
层层禁军护卫着太上皇、太后、皇帝等人的仪仗往这边过来。
顾文宁等人早就到了,经过了盘查,在太监们指定好的地方迎接宫里的主子们。
黛玉跟着大公主一起行动。
顾文宁跟随众人一起磕完了头,一边往自己的位置去,一边寻找黛玉的身影。
不过她们两个倒不难找。
大公主一袭红色骑装,英姿飒爽,看着比之前又长高了不少。在大公主身边,略矮一头的苗条身影,就是黛玉了。
不过怎么黛玉也穿了红色?
她们知道大公主喜欢穿红,商量了要避开,给黛玉准备的大都是其他颜色的衣服。
顾文宁有些忧心,但又凑不到跟前去,只能干着急。
后宫的主子们来了不少。顾文宁已经远远看到了贾元春的身影。
想想贾家人却不肯来,贾元春会觉得失望吗?其他后妃的娘家人可都来两位圣人面前表现了。
又等了许久,才见到远处的男人们下场围猎去了。呼啦啦一群人冲下去,围场内顿时马蹄疾驰,尘土飞扬,喧嚣声不绝。
顾文宁看了一会儿,又看向黛玉和大公主的方向。
大公主跟皇后说着什么,两个人讲了很久,大公主才在众人的围拥下,也上了马。
顾文宁心惊胆战的看着黛玉也跟在后面,爬上了一匹矮脚马。
幸而大公主没有疾驰,而是带着人慢慢地向围场里面去。看大公主去的方向也跟男人们不同,兴许要安全很多吧。
“你把心放到肚子里吧。”二嫂方晴在她耳边说,“圣人们的事,谁敢怠慢?”
顾文宁又坐下来。
方晴说的有道理。这么多主子都在这里,谁敢不小心?别说让皇上和后妃们伤到了,就是这里任何一个官员和诰命夫人出了事,负责的人也要惹上大麻烦的。
丢官夺爵都是小事了,怕不是会丢了命?
大公主涂越有些不高兴,因为母后答应了她可以下场打猎,但到了地方又推三阻四的。好不容易放她离开,又吩咐了手下人不许她策马狂奔,只许骑着马慢慢走。
这还打什么猎?有什么意思?
不过底下人得了吩咐,把她围的死死的,她找不到一点缝隙。况且她也不想违抗母命,让母后担心。
大公主看了一眼跟在侧后方的黛玉。
黛玉比她还小心,警觉地望着丛林之中,好像哪里会钻出一头野兽似的。
“小心,有熊。”大公主突然这么喊了一句。
黛玉身子一晃。
周围的人也吓了一跳。
等到众人发现压根没有什么熊,都不免对大公主升起一点怨气。
这也是能随便开玩笑的吗?
不过其他人不敢抱怨大公主,只有皇后派来的女官说了一句:“围城如同战场,怎么能随便开玩笑呢?等上了战场,公主也这样谎报军情吗?”
大公主翻着白眼。
她有机会上战场吗?净说废话。
出于对母后的尊重,大公主才没回嘴。
不过为了预备贵人们来行猎,围场内的小动物都被刻意驱赶起来,很容易得手。
大公主和黛玉很快也弯弓搭箭,射到了猎物。
等到猎犬将血淋淋的小兔子叼回来,黛玉看清了它的样子,面露不忍。
远看还不觉得,近看小兔子毛绒绒的,实在让人心生怜爱。
大公主正想刺她两句,突然见远远一行人过来了,中间簇拥着一个也是红衣的少女。
是阳城郡主。
阳城郡主继承了父亲健壮有力的体格,她比大公主还要大一岁,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背着箭囊,手执弓箭,纵马来到大公主一行人面前,神气极了。
大公主的随从都紧张死了。
幸而阳城郡主及时地勒住马缰,稳稳地停在了离大公主一步远的地方。
“妹妹收获不错嘛!”阳光下阳城郡主的笑容很明艳。
谁是你的妹妹?
大公主不悦。现在阳城是越来越蹬鼻子上脸了。
大公主的随从又紧张起来,这阳城郡主怎么看都像是来挑衅的。阳城郡主和随从们的马鞍上挂着的猎物比大公主多多了。
大公主眼尖的看到阳城郡主身旁有一个劲衣的中年女人。这应当是阳城郡主的骑射师傅吧,这些猎物不会都是她打的吧?
阳城在宫里上课的时候,可没见她在骑射上有这么出色。
大公主已经想好了该怎么跟阳城打嘴仗,但她这次没来得及开口又被打断了。远处传来一阵野兽的咆哮声。
是谁猎到了大型的猎物吗?
但情况有些不对。
远处嘈杂的声音中,依稀可辨别的,不像是胜利的欢呼,更像是有人在尖叫、奔跑、惊慌失措……
“有熊啊,有熊——”
有人骑着马快速的从大公主眼前奔过。
熊?
负责的官员可没告诉过她们围场里有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