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亚之墙被突破的灾难气息,如同冰冷的露水,浸透了调查兵团总部。昔日还算宽敞的会议室,此刻被一种沉重得几乎令人窒息的氛围所挤压。
煤油灯的光晕在埃尔文·史密斯紧绷的脸上跳跃,一旁是沉默如山的利威尔,眼神锐利得能刮开迷雾;韩吉·佐耶兴奋与忧虑交织,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米克·扎卡利亚斯眉头紧锁,空气中弥漫着他能嗅到的“不安”气味。
而产屋敷葵,安静地坐在阴影与光亮的交界处,紫色的眼眸如同两口古井,映照着跳动的灯火,却深不见底。她身上混合着淡淡的紫藤花香与冷冽的钢铁气息,与这房间里的压抑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成为支撑它的骨架之一。
“……综上所述,”埃尔文的声音低沉而平稳,但每个字都像投入静湖的石子,重重砸在每个人心上,“超大型巨人与铠之巨人,并非无智的怪物。他们拥有明确的目的性——破坏玛利亚之墙。更关键的是,他们出现的时机和位置,精准地避开了我们近期所有壁外调查的路线和观测范围。”
他宽大的手掌按在粗糙的木质桌面上,上面摊开着简陋的地图和伤亡报告。“这意味着两种可能,或者两者皆是:第一,他们对我们兵团的行踪和布防了如指掌;第二,他们有隐藏的办法。”
“智慧巨人……”韩吉的声音因激动和恐惧而微微发颤,“这太不可思议了!他们的结构是什么?动力源?社会性?如果能捕获一个……”
“现在不是时候,韩吉分队长。”埃尔文冷静地打断她,目光扫过全场,“当务之急,是兵团的存续和应对。玛利亚之墙涌入的难民超过百万,王政府焦头烂额,训练兵团的新兵招募即将大规模展开。这是我们补充新鲜血液,甚至是扩张的关键时机。”
一直沉默的米克低沉开口:“人越多,越杂。混进老鼠的可能性也越大。”他耸了耸鼻子,似乎想从空气中分辨出那不存在的背叛者的气味。
“正是如此。”埃尔文点头,目光最终落在了葵身上,“葵,你的意见?”
葵微微抬起眼睫,声音清冽如泉水流过石缝:“我同意埃尔文的判断。大规模招兵势在必行,但甄别比招募更重要。尤其是来自希甘希纳区的难民,他们是最先接触破墙灾难的人群,也最容易被利用或……替换。”她用了“替换”这个词,让利威尔的眼神瞬间变得更加冰冷。
“训练兵团三年一期,我认为目前已经加入训练的士兵的来历都清白可查,一旦加入,值得信任,但是玛利亚之墙被破坏后,大量难民涌入,之后的训练兵里,就需要仔细甄别了。”葵继续道,语气带着产屋敷家族特有的、冷静的谋划,“但是要怎样才能让他们同意我们大量招新人呢?”
调查兵团历年加入的新兵都在60人左右,由于之前的高死亡率,调查兵团的人数维持在两百左右,埃尔文担任团长后,这个数字上升到了三百多,若是再多,就该引起忌惮了。
“那些猪猡。”利威尔不爽的啧了一声。
“可以。”埃尔文一锤定音,“招兵的事,我有一个想法。”
会议结束了,但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调查兵团近一年来近乎“零伤亡”的壁外调查记录,早已像一根尖刺,扎在了王都某些高层的喉咙里。
“他们出去像是在郊游!而不是在对抗巨人!”
“那个埃尔文·史密斯,还有那个东洋女人……他们到底用了什么邪术?”
“经费是不是该削减了?他们似乎不再需要那么多抚恤金。”
类似的议论在贵族沙龙和军政部门的角落里窃窃私语。王室和中央宪兵团对真相的掩盖是绝对性的,他们不需要一个过于强大、过于顺利的调查兵团来打破这危险的平衡。
埃尔文对这股暗流心知肚明。在一次高层质询会议上,他面对质疑,面色沉静,将所有的功劳与奇迹,轻描淡写地推到了个体武力的巅峰之上。
“并非邪术,只是强大的战斗力与一点点运气。”他向着质询官微微颔首,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利威尔兵长,人类最强的士兵,他的实力诸位有目共睹。而产屋敷顾问,她掌握着一些独特的呼吸调息法门,实力也十分强劲。由于之前调查兵团的伤亡率太高,近一年来我开展壁外调查时都是沿着以前的路线走,我希望尽可能的让士兵适应之后再开展调查,减少无谓的牺牲。”
他将系统性的改革包装成了个别强者的光辉与难以复制的“秘术”,成功地将高层的注意力从“兵团整体变强”转移到了“个别怪物真厉害”上。
“这样啊。”听取了对埃尔文的质询汇报之后,高层们装模作样的说道,“埃尔文团长,我们能理解你对士兵们的爱护,只是壁外调查可不是让你浪费钱用的,还是要继续推进才行。”
去吧,去调查吧,去危险的地方,才能把这些好奇心重的废物们消耗掉。
同时,葵的紫藤花商会开始高效运转。优质的药物、新颖的日用商品、以及难以拒绝的“捐赠”和“分红”,通过各种隐秘渠道,流向了一些关键人物的口袋。宴请、游说、利益交换……商会的情报网络与金钱一起,悄然编织成一张无形的保护网,为调查兵团争取着喘息的空间。
恰在此时,玛利亚之墙的灾难给了调查兵团一个绝佳的转型契机。当王政府初期救灾迟缓时,调查兵团在埃尔文的指挥下,全力投入了难民安置、秩序维护和物资调配工作。葵调动商会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食物、药品和帐篷。
民众们看到的不再是那个只会“浪费税款出去送死”的兵团,而是真正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带来秩序与希望的守护者。调查兵团的自由之翼徽章,第一次在民间获得了大量的好感与声望。
“现在动调查兵团,就是与民意作对。”某个收了紫藤花商会厚礼的贵族抿着酒,对中央的同僚如是说。
舆论的转向和利益的捆绑,让高层中的忌惮暂时被压了下去。调查兵团得以存活,甚至获得了更多来自民间的支持和新兵报名。
但不管是葵还是利威尔都清楚,这只是暂时的。会议结束后的一天傍晚,两人和埃尔文站在总部最高的塔楼,望着远处正在逐渐重建的难民安置点。
“看起来那些猪猡们害怕的不是巨人。”利威尔在提起王城的高层们时脸更臭了。
葵的声音被风吹得有些缥缈,“他们越是害怕,越说明墙外有我们需要的真实。”
埃尔文的蓝眼睛望着沉落的夕阳,像两片冻结的湖。“是的。我们的顺利,本身就是一种罪证。证明我们可能触碰到了他们不想让人知道的东西。”
“我们需要一副新的面具。”埃尔文缓缓道,“一副符合他们预期的、‘伤亡惨重’却‘英勇奋战’的面具。”
从下一次壁外调查开始,调查兵团的报告书上,伤亡数字开始“回归正常”。每一次归来,都会有几名士兵被正式宣告“阵亡”或“失踪”。他们的名字会被刻上纪念碑,他们的遗物会被送回“家乡”。
然而,几个依托险要地势、极其隐秘的据点正在悄然建立。那些“被死亡”的士兵,实则是经过严格筛选、信念最为坚定、对真相渴望最为炽热的老兵。他们自愿脱下制服,隐入阴影,带着部分物资和乌鸦,驻守在这些据点里。
大量难民涌入造成户籍系统的混乱,埃尔文利用这一点成功将部分人转入了地下,他们是调查兵团藏在墙外的眼睛和火种,是埃尔文和葵为最终摊牌而秘密积蓄的力量。
与此同时,新兵的招募和甄别工作变得更加严格。埃尔文和葵亲自动员,那些眼神中闪烁着真正疑惑、不甘与探索之火的人,被重点标记,吸收进入兵团,并在一系列秘密考核后,学习呼吸法。
兵团内部,悄然形成了两个层面:表面上的,是那个依旧“伤亡不小”、依靠个别强者支撑、致力于夺回玛利亚之墙的官方兵团;而内核,则是一个以探寻真相为最高目标、开始有组织地隐匿力量、准备未来与隐藏之敌斗争的精英团体。
利威尔在一次“葬礼”后,看着新兵训练场上那些被筛选后留下的、眼神格外不同的年轻面孔,又看了看身边神色平静的葵和埃尔文。
“真是越来越像地下活动了,啧。”他嗤了一声,语气听不出是抱怨还是认可。
“因为光总是先诞生于黑暗之中,利威尔。”葵望着远处地平线上最后一丝光亮,轻声说道,“在我们足够强大到能照亮一切之前,必须学会如何保护这簇火苗。”
埃尔文没有说话,只是目光更加深沉地望向玛利亚之墙的方向,望向墙外无边无际的、被迷雾和谎言笼罩的世界。
他的棋局,已经悄然越过了墙壁的界限,落在了更深远的地方。而葵,就是他手中最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那颗棋子,照亮了棋盘上从未有人看清的角落。
暗流仍在涌动,但深埋于地下的根须,已经开始为破土而出的那一天,积蓄着颠覆性的力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