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网友到底算不算朋友?每天聊天分享生活,但连对方真名都不知道,这种关系到底算什么?是朋友吗?可是若是朋友,为何我却不知道你的名字?不是朋友吗?可是若是不是朋友,为何只是想到与你聊天就会感到幸福。这是一种很纯粹的感受,是任何事情也代替不了的感受。”
B:“很多人都有这种困惑。”
A:“你看啊,我和我大学室友,四年同吃同住,吵架和好,互相借钱,但是我们是朋友吗?我认为不是,我与她们聊什么呢?吃喝玩乐,明星八卦,可是我能与遇到的任何一个人聊这些事情。哪怕我们同吃同住也不能够算朋友,室友如此,那网上认识的人呢?聊得再嗨,没见过面,没一起经历过事,能算朋友吗?”
B:“你觉得不算?”
A:“也不是完全不算!去年我心情很不好,最严重的时候,现实里的朋友都说‘想开点’,只有某个游戏群里认识的网友每天凌晨两点听我倒苦水,还给我寄过手工做的解压玩具。”
B:“听起来很温暖。”
A:“可当我家里人知道这事的时候,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立刻警告我说,说网友都是骗子!搞得我现在都不敢说,其实和这个网友已经连续互送生日礼物三年了。”
B:“老一辈的观念确实……”
A:“最讽刺的是什么?我所谓的正经朋友上个月借我五千块还没还,而网友反而在steam上送我游戏安慰我一些情绪和思想上的问题!到底谁更朋友啊?”
B:“所以你认为……?”
A:“我觉得朋友不该用认识方式定义,而要看实质啊!大学同学里也有背后捅刀子的,网友里也有雪中送炭的。关键不是线上线下,是能不能共情,愿不愿意付出。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如此,有人白头如新,有人倾盖如故,若是你愿意对我付出,我也愿意如此对你,那么,我们即便没有真正地见过面,又有什么关系呢?”
B:“但缺乏现实交集不会觉得虚幻吗?”
A:“你看过《查令十字街84号》吗?海莲和书店店员通信二十年没见过面,那种精神共鸣比很多酒肉朋友深刻多了!现在不过是把书信换成微信而已。或许有人会觉得,你们这样的关系是不长久的,也是不值得肯定的,然而事实是,一些网友甚至与我维持了长达十年的友谊,而现实中的那些‘朋友’,往往是一毕业,或者换个工作,就再也不联系的。”
B:“这个类比有意思。”
A:“其实我做过实验,把网友和现实朋友的聊天记录去掉称呼给心理咨询师看,她根本分不出哪些是网友!真正的友情是看对话质量,不是看对方能不能够与你一起吃饭。”
B:“现实接触不重要?”
A:“重要,但不是绝对条件啊!我有个写手圈网友,我们连麦改稿到凌晨四点,她知道我所有创作瓶颈,我熟悉她每个角色的原型,这种共同成长难道比不上一句周末去逛街吗?”
B:“听起来像知己。”
A:“更神奇的是,正因为没有现实交集,有些话反而敢说。上周我向网友坦白了很多事情,而现实朋友里只有三个人知道,网友不会在你说出秘密的第二天便和共同熟人八卦!”
B:“匿名性带来安全感?”
A:“就像戴面具参加化妆舞会,反而能展现真实的自己。我和网友讨论过死亡焦虑、原生家庭创伤,但和同事吃饭只会聊天气和综艺!”
B:“不过也有风险吧?”
A:“当然要警惕骗子!但现实交友不也要防渣男绿茶吗?重点是要有判断力。我和最要好的网友视频验证过,互相知道工作单位,这比某些朋友的朋友介绍的对象靠谱多了!”
B:“你觉得线下见面是必要环节?”
A:“水到渠成的话可以,但不是必须。就像柏拉图恋爱,精神契合就够了。柏拉图恋爱应该是很多人能够接受的吧?你知道我和东北那个网友约定什么吗?如果四十岁都未婚,就见面一起养老!”
B:“很浪漫啊。”
A:“其实现代人早该更新观念了!我奶奶觉得笔友是正经交友,轮到网友就变不三不四了?然而它们本质上都是跨越了地域,跨越了空间和时间的灵魂碰撞啊!”
B:“时代在变化,或许笔友和网友的本质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A:“之前我肾结石住院,网友组团给我点外卖送医院,然而现实朋友就来了两个。数据不会说谎,每次发生了点什么事情,第一个问候我的永远是网友!这种牵挂,这种被人放在心上的感受,是很多事情也代替不了的,即便我们只是从未见过面的网友,可是那又如何呢?”
B:“这种牵挂很珍贵。”
A:“所以别再问网友算朋友吗,该问的是这个人值得交心吗。真正的友情是,”(突然压低声音)“你知道我为什么敢这么肯定吗?”
B:“为什么?”
A:“因为你就是三年前那个深夜听我哭诉的网友啊!这么多年的陪伴,这么多年的支持,我难道真的要对此视而不见吗?”
B:(沉默良久)“……要不下周面基吃火锅?”
A: “好啊!不过得你请客,毕竟上次斗图你输给我了。”
B:“好,没问题。”
A:“尽管突然说这句话好像有些奇怪,但是这么多年,感谢你一直陪在我的身边,鼓励我,安慰我,支持我。”
B:“这没什么,毕竟,我们是朋友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