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澜自怀孕后,陆父陆母就接二连三往周家寄包裹。
陆家的餐桌上都堆满了孕妇营养品——羊城寄来的麦乳精、沪上捎来的核桃粉、香江带回来的孕妇维生素,甚至还有两罐写着英文的奶粉。
“明澜啊,这燕窝是你爸托人从鹭岛捎来的。”王秀兰小心翼翼地捧着个精致的瓷罐,“听说对胎儿特别好,妈晚上给你炖上哈。”
明澜还在喝着红糖小米粥,餐桌上还有一碗鸡蛋羹和一杯麦乳精冲泡的牛奶。
她才三个多月,就已经开始有小肚子了,忍不住“抱怨”:“妈,这天天补,同事都打趣我最近圆润了。”
“那咋啦,你现在怀着宝宝,营养得跟上。”王秀兰头也不抬地在仔细挑选燕窝,“燕窝跟牛奶炖最好,我再加点大枣…”
见婆婆王秀兰专心致志的模样,陆明澜摸了摸小肚子,悄声道:“瞧奶奶多疼人。”说着脸上不自觉地染上幸福的笑容。
一旁的周正平听到媳妇的低语,忍不住笑了一下。接着三两口解决掉陆明澜吃剩的早餐,就去推自行车,还不忘回头喊:“明澜,再不走上班就要迟到了昂。”
怀孕后,周家上下都不同意明澜骑自行车上下班,接送的重任自然就交给了周正平。
到了纺织厂,明澜的工作也格外轻松。
厂领导也格外照顾,把陆明澜调到了质检科办公室的文员岗位,专门整理报表,不用再整日下车间检查布料。
这天下午,陆明澜去车间送质检单,远远看见一个熟悉的背影——吴红霞正踮着脚够高处的纱锭,隆起的肚子几乎要顶到机器。她的工作服空荡荡地挂在身上,手腕细得能看见骨头的轮廓。
“红霞!”陆明澜快步走过去,“你肚子都大起来了怎么还在一线?”
吴红霞转过身,蜡黄的脸上挤出个笑:“陆领导…”话没说完突然晃了晃,赶紧扶住机台。
陆明澜一把托住她的胳膊,触手全是骨头。她这才注意到,吴红霞的指甲盖都是泛白的,分明是贫血的症状。她赶紧帮吴红霞跟组长告半天假。
“陆领导,不用请假,我缓一下就好的了。”吴红霞连说句话都中气不足。
陆明澜皱着眉,一脸的不同意:“看你瘦得,随时都要晕倒了,快跟我上办公室休息一下!”
“不行的,请假,这个月全勤就没了……”吴红霞急得想挣脱陆明澜的手。
见吴红霞这般拼命,她也生气了,态度也强硬起来:“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腹中胎儿着想一下!全勤我给你补齐!”说罢,就把吴红霞拽着往办公室走。
办公室里,吴红霞坐在陆明澜的工位上,手上捧着一杯麦乳精冲泡的牛奶,隔壁有个小火炉,照得人身上暖洋洋,与窗外寒风吹下一地落叶的景象形成差异。
陆明澜还在翻箱倒柜,不一会儿就掏出好几样东西,“这是奶粉和钙片,每天都吃点,你现在怀着宝宝,身体营养得跟上。”
吴红霞的眼泪毫无征兆地落下,滑过蜡黄的脸,掉进麦乳精里。如今厂里,就只剩陆明澜会主动关心自己,自从怀孕后,连家人都没送过一点营养补品给自己……
下班铃响过很久,吴红霞才敢把网兜塞进布包里。她摸着那些精致的铁罐子——上面印着看不懂的外国字,凑近盖子一闻,飘出股她从没闻过的香甜味。
明澜说这是她妈妈托人从国外运回的奶粉,比麦乳精的营养要多上好几倍。吴红霞说不出有多羡慕,若她妈知道自己得到这些好东西,只会抢过去进吴小虎嘴里……
远处,周正平骑着自行车过来,见吴红霞跟陆明澜站一起,他不自觉地皱了皱眉。对于王家偷偷举报的事,他知情后就默默疏远了这一家子,连带吴红霞也是多了几分不喜。
“正平来啦,我先走了。”陆明澜跟吴红霞打完招呼就坐上了车后座,周正平见到媳妇似乎心情不错,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
“你前几天不是说想吃黄桃罐头吗?”周正平一边说一边变戏法似的从公文包里掏出了一盒罐头。
陆明澜一脸欣喜地接过,“我就随口一说而已啦。”
两人骑着自行车的身影慢慢远去。寒风拂过脸颊,瞬间烙下红印子,吴红霞紧了紧棉衣袄子,心想,王志强很久没来接过她了。
时间来到1984年春天,陆明澜已经怀孕七个月了,肚子高高耸起,比寻常孕肚要大上一圈。
一开始大家都想着是营养充足的缘故,王秀兰担心陆明澜肚子太大不好生育,不敢再叫明澜进补了,周正平也带着陆明澜多出门走动。
尽管这样,陆明澜的肚子还是一天比一天大,青蓝色的血管在肚皮上格外显眼。
“明澜,你有觉得哪里不舒服吗?”周正平忧心忡忡地盯着陆明澜的大肚子,内心深处惴惴不安。
“没有昂,就觉得肚子有点重。”陆明澜思索一番,实在想不到有哪不舒适。
第二天一早,周正平到邮局给岳母李慕华去了个电话,把陆明澜的情况说了一遍。
“好的,我会安排小梁回去一趟。”李慕华一如既往地沉稳,不管发生什么事她总能游刃有余解决一样。
周正平放下话筒,内心的不安才驱散几分。
隔天,李慕华的助理小梁就赶回了县城,速度之快,周家人都咋舌。
“小梁同志什么事这么着急赶回来?”王秀兰看着小梁助理提着行李箱风尘仆仆站在自家门口,赶忙带她进来坐下,喝口水润润。
小梁向众人鞠躬,解释道:“打扰兰姨一家了,是这样的,李总猜测陆小姐怀双胎,为了安全起见要安排她去羊城的三甲医院待产,工厂那边会麻烦陆小姐的父亲帮忙请假。”
周铁军一听,喜上眉梢:“这是要双喜临门啊!”
周正平也一脸期待地看向陆明澜滚圆的肚子,陆明澜很是吃惊。
王秀兰却白着脸不说话。她当了二十多年助产士,太清楚双胎的风险——县城医院去年就折过一对双胞胎,产妇大出血差点没救回来。
“必须去羊城。”她突然开口,声音像绷紧的弦,“县医院目前的技术很难保证双胎情况下,孕妇和孩子都能双全……”
此话一出,周正平脸色“唰”地白了,他一把抓住媳妇的手:“我请假陪你去!”母亲在县医院当了二十多年的护士,她的话不会有假。
小梁提醒道:“据了解机关单位的干部最多请七天假,若陆小姐真的是怀双胎,至少得在羊城待两个月。”
“我陪明澜去羊城。”王秀兰没有一丝犹豫,“正好我也不打算延聘了,什么事都没有我孙子跟儿媳重要。”
1984年4月15日清晨,县火车站笼罩在薄雾中。
周正平提着两个鼓鼓囊囊的旅行袋,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站台上,陆明澜穿着宽松的浅蓝色孕妇裙,七个月的肚子像扣了个大箩筐,把裙摆撑得紧绷绷的。
“到了就拍电报。”周正平把行李递给小梁,依旧放心不下明澜,“临产前我请好假就过去。”
“知道啦,有两位妈妈在,轮不到你来操心的啦。”陆明澜一点也不紧张,还反过来安慰周正平。
王秀兰还在不停地检查随身带的布包:产检手册、红糖、奶粉,还有半包应急用的安宫牛黄丸。
“K325次列车即将进站…”广播里响起女播音员清脆的声音。
软卧车厢里,陆明澜靠在铺位上,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县城景象。
王秀兰坐在对面,脸几乎贴在玻璃上——这是她五十年来第一次坐火车出远门。
“妈,喝点水。”陆明澜递过军用水壶。
王秀兰接过水壶,眼睛却还盯着窗外:“这火车…比我想的快多了。”
“妈,就当去羊城旅游,好好放松。”陆明澜笑道。
“那怎么行,你跟孩子才是第一要事。”王秀兰还盯着窗外风景,随口就接上话。
火车进站时,李慕华已经忙完工作亲自等在月台。看着莹白圆润的闺女挺着个大肚子慢悠悠走过来,她忍不住打趣:“这都快胖成球了。”
“妈!”陆明澜不服气地嘟起小脸。
王秀兰有些局促地站在一旁,直到李慕华主动上前握住她的手:“亲家母,这一路辛苦你了。”
“哎哎哎,客气了。”王秀兰对李慕华是越发的敬佩,以至于许久没见,很是紧张。
李慕华开着轿车,载着三人前往羊城三甲医院。
“妈,你都学会开车啦!”陆明澜兴奋地看着驾驶室。
李慕华朝后视镜看了眼,“等你生完宝宝坐好月子,我找人教你开。”
这话可说到陆明澜心坎上了,连忙点头,生怕李慕华反悔似的。
羊城的三甲医院比县医院大了两倍不止,人来人往,陆明澜被三人围在中间。
很快,一位女医生认出了李慕华,主动走上前,“李总您好,请走这边,都已经安排好了。”
李慕华颔首,让陆明澜三人跟上。
B超室里,冰凉的耦合剂涂在肚皮上时,陆明澜紧张地抓住母亲的手。
“哟!”女医生突然笑了,“两个小家伙在打架呢!”
屏幕上,两个小身影清晰可见。一个正踢腿,另一个似乎在挥手抗议。
李慕华跟王秀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欣喜。
“恭喜啊!”女医生指着屏幕,“左边是个带把的小子,右边是个俊丫头!”
王秀兰激动得眼泪都要出来了,“这是龙凤胎?!”这年头计划生育,一家只准生育一胎,她老周家竟一胎就儿女双全了!
女医生还在认真查看,不一会皱起了眉头:“胎儿发育太好也是个问题。”
李慕华的脸色立刻变得严肃紧张,“什么意思?”
“两个宝宝都超重了。”女医生推了推眼镜,“按这个趋势,等到足月恐怕不好生…”
王秀兰一听,喜悦立马被冲散,她着急地说:“必须提前剖!我在县医院见过好几例…”话说一半突然噤声,她不想说那些晦气事。
“是的,建议这两周内定好日期。”女医生解释道,“胎儿都很健康,早产也不影响,进新生儿保温箱待几天就没事,若是拖下去,对母体影响会很大。”
李慕华当机立断:“就定在下周三,帮我联系最好的主刀医生。”
走出诊室时,陆明澜摸着肚子轻笑:“难怪这么沉,原来装着两个小馋猫。”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