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比赛结束,学生们熙熙攘攘回到班里。离放学还有一段时间,左衾迩召开班会嘱咐假期注意事项,顺便布置一下英语作业。
“一张试卷,听力、作文不写,其它所有题目都做。课时训练往后做一节,记住做题必留痕。听到没有?”
沉浸于放假的喜悦之中,同学们稀稀拉拉地回应,左衾迩知道她们心中的小鸟早已振翅朝家飞去,也没有太在意。
“课代表去办公室数一下试卷。”
“报告。”一大摞习题册摇摇晃晃进了班。
将近五十本作业叠起来,把物理课代表大半个身子遮得严严实实,坐在第一排的两个同桌连忙过去帮她分担。
“我发现咱们李青璇真是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左衾迩语含促狭,“下次多叫些人一起抱,物理的重量一个人还是很难承受得住的。”
全班爆笑。
“值日生开始打扫吧,其她人等到16点35打了铃再走。骑车的同学路上注意安全,好好的假期别到时候哪儿也不能去,只能在家里自娱自乐。”
薄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地上装得鼓鼓囊囊的书包拎起来,感到身心双重疲惫:“出个小车祸也挺好,直接不用考试了。”
“大可不必!”梁飞颖目露惊恐地说。
9月中旬起一中的空调就统一关闭了,偏偏前几天艳阳高照,气温直逼35度。体育课上到一半已然热成人型烤炉的薄晓当众祈雨,过了半小时,中午放学,暴雨骤至,骑车回家的梁飞颖被倾盆大雨灌了个措手不及,狼狈得饭都没来得及吃几口,匆忙洗个澡就又返校了。
打那以后,梁飞颖就格外后怕薄晓这张乌鸦嘴,时常提醒同桌谨言慎行。
薄晓吐吐舌。
“老师,数学老师说,假期不是用来玩的,是用来超越的。”
左衾迩的回应相当无情:“她说得对。4号晚上回来就要布置考场,今晚和明天尽情放松是可以的,顶多2号再偷半天懒就该收心了。”
师生闲聊片刻便安静等待放学。信号铃一出,学生们立马背上书包,走读生直冲校门,住宿生跑回宿舍拿行李,拜拜声如流水般哗啦啦地淌过教学楼的每个角落。
很快,空旷的校园里挤满一颗颗乌泱泱的脑袋,海城一中门口一周一度的堵车盛况又出现了。
这周正好轮到薄晓她们组打扫卫生,她负责拖地,不着急,先跟梁飞颖把班里的板凳全倒扣在桌子上,再翻了五分钟《作文素材》,这才一起去厕所涮拖把。
一趟下来地也扫好了,她俩一人一个洒水壶把室内室外的地喷湿,麻溜开拖。
五点钟时,学校的人差不多都走完了,校园重归寂静。薄晓和推着自行车的梁飞颖在校门口分别,独自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两步挪向公交站。
这会儿路旁只有零零散散几个学生还在逗留,薄晓慢慢走上站台,瞄了眼显示屏:下一辆车预计还有3分钟抵达。
时间刚刚好。
“107路公交车即将进站。”
薄晓缀在队伍的末尾,刷完学生卡就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透过后视镜看见最后一名乘客落座,司机发动车子。
意识到司机的细心,薄晓本就不错的心情变得更好,在心中哼起小曲,面朝玻璃窗开始欣赏风景。
“海逸公园到了,请您带好随身物品,注意安全,从后门下车。”
原本还算空阔的车在经过海城实验和海逸购物中心两个大站后渐渐人满为患,薄晓望见一个手提大购物袋的老人上了车,不假思索地拎起脚边的书包,站到一旁:“奶奶,您坐我这儿吧。”
“谢谢你啊,丫头。”
老人把装满蔬菜的袋子放到地上后,薄晓发现她另一只手里还拿着一柄挂有红穗的宝剑。
察觉到她的好奇,老人笑眯眯地解释:“我刚刚在公园里头练剑,想着明天国庆,就在附近超市买了点东西带回去。”
说完,她忽然哎呀了一声,弯腰在购物袋中翻了一通,终于找到一袋散装的沙琪玛,信手抓了几块。
“这个给你。”
薄晓道谢接过,又听老人问:“看你这身校服,是一中的学生吗?”
薄晓点点头。
“我孙女也在一中呢。她就喜欢吃这些,明明岁数也不小了。”老人努努嘴,话虽略显慊弃,眉眼中却满是笑意,“好不容易放假,这下可以让她好好吃一顿了。”
高中生不正是爱吃零食的年纪吗?薄晓想。
想归想,她回以一个蒙娜丽莎的微笑:“那您孙女可真是有口福。”
安静了一会儿,长者专属的酷炫手机铃响起,老人接通:“喂,暮暮啊。我在公交车上,马上到家了……”
恰好此时,车停靠站台,薄晓顺着人流下了车,抬头一看,天空已经准备好了晚餐:一颗饱满的咸蛋黄,再配些番茄酱,简单又美味。
可惜,这份量对于饥肠辘辘的她来说,连塞牙缝都不够。
还是赶紧回家吧。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
今晚,连轴转多日的牛马们终于苦尽甘来,被仙女教母眷顾,获得了改变命运的魔法,于是她们纷纷化身夜猫子,哪怕眼皮发沉,心跳加快,生物钟一个接着一个地发出警告,也不愿意放下手机,亦或是关上电脑,仿佛假期过了十二点就会失效。
没办法,熬夜是健康的毒药,报复性熬夜却是打工人和学生党的救命良药。
然而,也有人熬着最深的夜,却不为享受假期。
秋吟删完新课课件中可有可无的拓展知识,又马不停蹄地新建名为“月考复习指南”的演示文稿。
与左衾迩的一番对话固然缓解了她的心理压力,但该卷的时候,秋吟绝对是卷得最猛的那种人。
慰藉的话语是用来看淡失败的,而不能作为甘于躺平的理由。
在这一点上,秋吟相信左衾迩也是同样的想法。
只有把优秀当成常态的人才能一直遥遥领先,不为人知的努力才是规避失败的关键。
把内容梳理得差不多了,秋吟眼角溢出点儿泪花,不受控制地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她看向电脑屏幕右下角:国庆小长假的第一天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
秋吟轻轻揉了揉有些泛酸的肩颈,拖着疲惫的身子去浴室冲了个闪电澡。洗漱完毕躺到床上时,却尴尬地发现困意处于一个要睡不睡的临界值,索性身子一抬,按亮床头灯,靠在床头刷起手机。
虽然秋吟不爱发朋友圈,也不爱给别人的朋友圈留评点赞,但她热衷于做一个悄咪咪共享别人喜怒哀乐的潜水党。
每每这时,秋吟总是免不了艳羡朋友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大家的日常是莳花弄草、遛狗逗猫,放假是周游四方、掏空钱包,身体力行地诠释什么叫作“诗和远方”。
而自己呢?
光上班就累得够呛,回到家就不想动弹,也从来欠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出门**。
所以说,参差的不只是世界,还是人性哪。
国庆之旅的第一页,有人已经化身特种兵,踏上征服高山大川的路,有人还在诗情画意,繁殖艺术细胞。
左荥芷的字,顾思淼的画,秋吟随意地往下划拉,看过就走,目光几乎没有停留,直到……
翻到左衾迩傍晚发布的朋友圈。
内容很简洁,只有两行文字。第一行是“Golden days”,第二行是“可爱又优秀的孩子们。”下面还附了几张图。
Golden days算是标题,凡是带有照片的朋友圈,左衾迩都会加上它。
秋吟照例点了个爱心,将评论区其她同事的留言都看完,想了想,仗着混入人堆自带超强隐蔽性,也发了一条夸赞9班孩子的评论。
指尖来回在屏幕上滑动,文字、照片、点赞区、评论区在视野中反复切换,终于是没什么能看的了,秋吟点开左衾迩的头像,再顺势进入她的朋友圈。
左衾迩发东西的频率不高,刨除掉工作上必要的转发,就只有遇到重大节日、学校活动时才会更新,关于个人生活的部分少得可怜。
放出来的照片中,也基本不见她的身影。
眸光一闪,秋吟打开自己的手机相册。明明房间里只有她自己,却像是被人监视一般,呼吸转急,心跳怦怦。
私密相册里最新的一张照片是——面前摆着一个六寸的薄荷绿色蛋糕,眼睫合上,双手作祈祷状,唇边勾出一抹浅笑的左衾迩。
这是秋吟从左荥芷那儿偷来的图。
她至今还能清晰地复述出那条朋友圈的配文:“祝我最亲爱的老姐生日快乐,幸福永远!”
秋吟记得底下还有这样一条评论:“咱妈还缺闺女吗?咱姐还缺妹妹吗?”
左荥芷则回了个“千金已成双,不缺[右哼哼][右哼哼]”。
彼时,秋吟待在遥远的芜城,北方的冬夜异常寒冷,她从图书馆出来,稀星挂满天空,环绕在一轮皎洁的月亮周围甘作拥趸。
就是在这样一个场景下,秋吟看见了25岁的左衾迩。
几年的光阴,左衾迩从朴素的好看变成精致的好看,却不是因为妆容有了变化,摄影设备经过不断更新迭代之后在技术上有了惊人的进步。
而仅仅是因为,在褪去了高中的青涩后,她耀眼依旧,气韵更甚,仿佛从盛夏的炽阳转为秋夜的淡月。
至于自己,只不过是一颗渺小的星星,只能在远处仰望,只敢在远处簇拥。
可是,能被清辉照及,就已让秋吟感到十分欢喜、满足。
不。
屋里唯一的光亮熄灭,秋吟的面庞彻底坠入无尽夜色之中。
她是怯懦的胆小鬼、贪惏的饕餮、卑鄙的窃贼才对。
明天休更一天调整。由于存稿即将告罄,之后固定中午12:00更,如果没有就是不更。尽量做到隔日更,每周3-4更[求你了][求你了]
感谢追更的读者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Golden days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