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最后一场夜雨洗刷了夏日的黏腻,清晨的空气里带着沁人心脾的凉意,天空是那种被雨水浸润过的、清澈而高远的蓝。然而,这份秋高气爽的惬意,却丝毫未能缓解临市三中高三学子心头那沉甸甸的压迫感。
九月一日,开学日。
江浔站在镜子前,沉默地套上那身标志性的、毫无款式可言的灰色校服。布料是粗糙的,颜色是沉闷的,像一片挥之不去的阴云,笼罩在每个青春的身体上,试图将所有个性的棱角磨平,统一纳入“高三考生”这个庞大而模糊的集体之中。他仔细地抚平胸前的褶皱,动作带着一种与往常不同的郑重,仿佛穿上的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副无形的铠甲。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那个旧手机。他拿出来,屏幕上显示着林安言发来的信息,只有简短的三个字:“学校见。”
江浔盯着那三个字看了几秒,指尖在屏幕上摩挲了一下,最终没有回复。他将手机调成静音,深深吸了一口气,转身拿起桌上那个沉甸甸的书包——里面塞满了崭新的、散发着油墨味的复习资料。走出房间时,他迎上母亲苏池欲言又止的复杂目光和父亲江纪寒沉默而严厉的审视,他没有停顿,只是低声说了句“我走了”,便推门而出。
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他骑上自行车,汇入街道上越来越多的灰色人流。几乎所有骑车的、走路的同龄人,都穿着和他一模一样的灰色校服,像一股沉默的、流向同一个目的地的灰色溪流。每个人的脸上都或多或少带着些凝重,少了往日开学时久别重逢的嬉笑打闹。高三,这个词语本身,就自带一种让空气凝结的魔力。
与此同时,林安言也走出了那栋空旷的公寓楼。周云笙早已出门,餐桌上照例放着足够的零用钱和一张便签,上面是打印体般工整的字迹:“新学期,全力以赴。”他看了一眼,将便签折好收起,穿上灰色的外套,整理了一下衣领。他的动作依旧从容,但比平时更快了几分。他同样背着一个看起来很重的书包,里面除了课本,还有那个装着江浔送的厚厚笔记本的文件袋。
走进熟悉的校园,那种无形的压力感更加具体了。教学楼门口悬挂着崭新的红色横幅,上面写着触目惊心的白色大字:“今日拼搏汗水洒,明朝金榜题名时!”走廊里,以往课间追逐打闹的景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行色匆匆的脚步和抱着厚厚一摞试卷的课代表。空气里弥漫着粉笔灰、旧书本以及一种名为“奋斗”的紧张气息。
江浔和林安言在拥挤的楼梯口不期而遇。周围是喧闹的人潮,他们隔着几步的距离,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江浔看到林安言微微点了点头,眼神平静,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林安言则看到江浔眼底的青色似乎更深了,但那双眼睛里的光芒却并未熄灭,反而像被淬炼过的火种,更加坚定。没有语言,甚至没有一个多余的表情,仅仅一秒的眼神接触,彼此的心意便已了然。他们随即被人流冲散,各自走向教室的方向。
高一(三)班的牌子已经换成了高三(三)班。教室里的面孔大多熟悉,但氛围却截然不同。暑假里那种松弛感荡然无存,每个人都正襟危坐,课桌上堆砌着如小山般的书籍,形成了一道道天然的壁垒。宋萤看到江浔进来,冲他使了个眼色,又朝林安言的空座位努了努嘴,眼神里带着询问。江浔几不可察地摇了摇头,在自己的座位坐下。他的座位和林安言的依旧隔着一段距离,他能看到林安言清瘦的背影,看到他拿出笔袋,将一支黑色的签字笔放在桌角——正是他送给他的那支。
早自习的铃声尖锐地响起,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脚步声从走廊传来,沉稳而有力。走进来的,却不是大家熟悉的那位总是笑呵呵的、有点佛系的班主任老王,而是一位看起来四十多岁、戴着黑框眼镜、梳着一丝不苟发髻、表情严肃的女老师。她穿着一身深色的职业装,与满教室的灰色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呼应,却更添几分冷峻。
她走上讲台,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过全班每一个角落,那眼神锐利得仿佛能穿透书本,直抵人心。原本还有些细微声响的教室,此刻落针可闻。“同学们,早上好。”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冷硬,没有任何多余的暖意,“我是你们高三学年的新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我姓夏,夏昭。”她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板书遒劲有力,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锋芒。“高三,意味着什么,我想不需要我多做赘述。”
夏老师放下粉笔,双手撑在讲台上,身体微微前倾,“从今天起,以往所有的松散、懈怠、无关紧要的杂念,都必须彻底清零!在我的班上,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在明年的高考中,发挥出你们极致的水平,无愧于自己,也无愧于父母的期望,更无愧于学校的培养!”她的话语像冰冷的鞭子,抽打在每个人的神经上。
“我的规矩很简单:第一,绝对服从。服从学校的安排,服从各科老师的要求,服从我的管理。第二,高效利用每一分钟。课间、午休,乃至走在路上的时间,都应该是你们思考和记忆的时间。第三,成绩说话。每一次周考、月考、模拟考,都是检验你们阶段性成果的唯一标准,没有任何借口。”她顿了顿,目光似乎在江浔和林安言的方向若有若无地停留了一瞬,又或许那只是众人的错觉。“我知道,你们这个年纪,可能会有一些……所谓的‘个人情感’。”
她的语气带着一种毫不掩饰的批判,“但我奉劝你们,把这些东西统统给我收起来!高三,没有风花雪月的空间,只有真刀真枪的拼搏!谁要是因为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影响了学习,拖了班级的后腿,我第一个不答应!”一番话,如同在北国的寒冬里又泼下了一盆冰水,让许多心里还残存着一丝侥幸或浪漫想法的同学,彻底清醒,或者说,彻底陷入了某种绝望的清醒。江浔放在桌下的手默默握成了拳,林安言则只是垂着眼眸,看不清表情,但握着笔的手指,指节微微泛白。
夏老师的“下马威”结束后,便是开学惯例的升旗仪式和全校大会。操场上的喇叭里播放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全校学生按照班级顺序,排着不算特别整齐的队列,汇聚在宽阔的操场上。放眼望去,是一片浩瀚的、令人窒息的灰色海洋。灰色的外套,灰色的长裤或裙子,映衬着少年少女们或迷茫、或坚定、或疲惫、或亢奋的脸庞。
校长站在主席台上,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操场的每一个角落,带着一种程式化的慷慨激昂:“同学们!新学期,新开始!尤其是对于高三的同学们来说,这更是你们人生中至关重要、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你们要告别过去的稚嫩与懈怠,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到这最后的冲刺之中!未来掌握在你们自己手中,今天的每一分努力,都是为了明天的辉煌……”这些话语,每年都在重复,但在高三这个特殊的语境下,听在耳中却有了不同的分量。
它像战鼓,擂响在心头,也像枷锁,沉甸甸地压在肩上。阳光渐渐变得炽烈,烤得人头皮发烫。江浔站在队伍中后排,能看见前方林安言挺直却单薄的背影,在统一的灰色背景下,像一棵孤直的小树。他想起那片被塑封好的柏树叶书签,想起林安言说的“柏树常青”,心里那点因为夏老师的话而产生的烦躁和压抑,似乎被悄然抚平了一些。他们置身于这片灰色的洪流中,仿佛是两滴试图保持自身形状的水珠,渺小,却固执。
大会结束后,人群蠕动着返回教学楼。高三的课程表几乎是满格的,没有任何多余的喘息空间。第一节就是物理课。
当新的物理老师抱着教案走进教室时,几乎所有人都感到了一丝意外,甚至可以说是……慰藉。那是一位看起来三十岁出头的男老师,穿着干净的浅蓝色衬衫,戴着一副无框眼镜,眉眼温和,嘴角天然带着一点上扬的弧度,与夏老师那种咄咄逼人的严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学们好,我是你们这学期的物理老师,我姓沈,沈屿。”他的声音温和清朗,像初夏的微风, “我知道,高三的压力很大,物理这门学科,对很多同学来说,可能也是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他放下教案,没有立刻翻开课本,而是微笑着看着大家:“别怕。在我的课上,我们慢慢来。物理很有趣,它揭示的是这个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我希望在这一年里,不仅能帮助大家提升成绩,更能让你们感受到一点点物理本身的美妙。”没有训诫,没有恐吓,只有理解和鼓励。这番开场白,让刚刚在夏老师那里备受打击的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教室里紧绷的气氛也似乎缓和了些许。连江浔都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对这门他并不擅长的科目,难得地生出了一丝期待。
沈老师的教学风格也果然如他的外表一样温柔。他讲解题目时条理清晰,语速不快,非常注重基础概念的梳理和物理图像的建立。当有同学提出问题,他总是耐心解答,甚至会从不同的角度反复阐释,直到对方真正理解。“这道能量守恒的题目,”他指着黑板上的例题,目光扫过台下,“江浔同学,你来谈谈你的思路?”江浔愣了一下,没想到会被点名。他有些紧张地站起来,按照林安言之前帮他梳理的方法,磕磕绊绊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中间有几处明显的卡壳。
沈老师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直到他说完,才温和地点点头:“思路基本是正确的,方向找对了。只是在几个细节的把握上还不够精准,比如这个摩擦力做功的正负判断,再仔细想想?”他引导着江浔自己发现了问题所在,然后才进行补充讲解,“很好,请坐。学习物理就是这样,不怕出错,就怕不敢想。”江浔坐下时,手心有些汗湿,但心里却有种奇异的、被尊重的感觉。他下意识地朝林安言的方向看了一眼,发现对方也正微微侧头,目光里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鼓励。
下课铃响,沈老师收拾好教案,临走前又笑着说: “大家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到办公室找我。高三虽然紧张,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课间记得活动一下,透透气。”他离开后,教室里短暂地活跃了一下。宋萤转过身,对着江浔和林安言的方向,夸张地拍了拍胸口,用口型说:“吓死我了,还以为所有老师都跟夏魔头一样呢!”
这个小小的插曲,像阴霾天空中透出的一缕微光,让这高三开学第一天,不至于完全被压抑和灰色笼罩。
然而,轻松总是短暂的。接下来的语文课,夏老师再次用她冷硬的教学风格和密集的知识点轰炸,将所有人拉回了残酷的现实。她要求每个人准备一个厚厚的积累本,记录成语、古诗词、作文素材,并且会不定期抽查。她的课堂上不允许有任何走神,锐利的目光随时可能锁定任何一个精神不集中的学生。
午休时间,大部分人都选择留在教室里继续学习,或者趴在桌子上小憩。江浔被夏老师叫去了办公室,似乎是关于他上学期期末成绩的一些谈话。林安言独自坐在座位上,翻看着江浔送给他的那本笔记,手指抚过那些略显潦草却充满诚意的字迹和丑萌的示意图,冰冷的指尖似乎也感受到了一丝暖意。他知道,前路漫长且艰难,夏老师的严厉、父母的期望、高考的压力,如同层层叠叠的灰色浓雾,笼罩着前路。但总有一些东西,是这灰色无法吞噬的。比如沈老师温和的鼓励,比如宋萤她们无声的支持,再比如……他抬眼,望向窗外那几棵历经风雨依旧苍翠的柏树,以及那个正在办公室里,为了他们的未来,独自面对老师质询的、倔强身影。
他悄悄从笔袋里拿出那片墨绿色的柏树叶书签,夹在了物理书的第一章。然后,他重新拿起笔,摊开一套新的数学试卷,低下头,沉浸入了属于自己的战斗。
灰色的校服之下,年轻的心脏依然在有力地跳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