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钟夫人的居处出来,姜照偏头看了一眼姜淳,问道:“方才事关姐姐的终身,可姐姐却一言不发,这是为何?”
姜淳闻言,脚下一顿,随即又若无其事的说道:“婚姻之事,我自是听从阿娘的。”
“都听阿娘的,难道姐姐真愿意那金陵白家不成?”姜照忍不住嗔道。
她这个姐姐什么都好,就是性子过于温吞柔顺,如今在闺中还好,可日后嫁了人到别人家可是要吃亏的。
原书中姜淳最后落得那般下场,与她过于隐忍的性格不无关系。
姜淳却不知妹妹为她着急上火的心,只缓声道:“我是家中长女,父亲不在了,我理该照顾阿娘和妹妹,然我能力单薄,有时还需妹妹你冲在前面护着我,我实在惭愧。若能用我的亲事找一个能庇护我们长房的人,我是愿意的。”
姜照闻言,不禁一怔。原来姜淳什么都知道,她知道长房在侯府的尴尬处境,也明白钟夫人一心坚持让她嫁入高门的苦心,所以才什么都不说,只一个人默默承受。
此刻,再回想书中姜淳在白家受了委屈,但每一次的家书上只报喜不报忧,更多怕是为了不让亲人担忧,从而影响侯府和白家的姻亲关系吧。
同样都是侯府的女儿,比起姜淳,书中江澜的所作所为太自私了。
原本姜照还想问问姜淳对徐元亨的看法,但最后却改了心思。
姜淳这般通透的性子,只怕早就清楚自己并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且徐元亨是她目前最好的选择。
所以,有没有看法又有什么区别呢?
……
姜淳并不像姜照一样,独住一个院子,自从钟夫人搬到秋芜居,她也搬来陪伴母亲。
因此,两姐妹说完话,姜淳送了妹妹坐上车,便转回了自己住的厢房。
她性子文静,平日喜欢看些诗词文章打发时间。方才她就在读一本搜罗来的文集,钟夫人突然打发人来唤她,她走的匆忙,来不及规整,这会儿文集还倒扣在书案上呢。
姜淳回屋的第一时间就捧起了书册,爱惜的抚平皱了的页角,她手指挪开,页角上赫然出现作者徐元亨的字样。
这本文集录得是当朝有名的举子们的文章,而这一页抄录的正是徐元亨中举时所做的时文。
姜淳怔怔的看着书页上的名字,半晌回不过神来,只觉方才的发展犹如做梦一般。
她阿娘真就同意了她和徐元亨的亲事?
对于徐元亨,姜淳早就知道他,不过却并未见过真人,她是从文集上读到了徐元亨的文章。
在字句中,她看到了徐元亨的才华,见识到了他的理想抱负,感受到了他的豁达心胸。
从此,她也弄丢了自己的芳心。
然而她是万万没想过两人会有什么交集。即使她早就知道祖父看中了他,但依然不敢生出妄念。
只因她知道自己的亲事不单单关乎自己,更关乎她们长房日后能否在侯府立足。
阿爹早逝,偏长房没个能顶门立户的男嗣,二婶一家对长房一直心存打压,阿娘想为她择一高门夫婿作为倚仗,这无可厚非。
只是没想到那金陵白家竟如此不堪,是二婶抛出来的饵,为的就是谋算大姐与徐元亨的亲事。
想到这些,姜淳忍不住叹了口气,再没了方才的高兴劲儿。
她的贴身丫鬟云簪见了,问道:“小姐怎么还叹气了,奴婢还未恭喜小姐觅得好郎婿呢,您这也算是得偿所愿呢。”
小姐的心思重,她对徐郎君的心思夫人和三小姐都未察觉,但她这个贴身服侍的人,多少还是看出来了些。
只是事关小姐声誉,此前她是万万不敢露出一丝半点的,今日夫人和三小姐说话,她也听到了,这才敢在此时用来哄小姐开心。
但姜淳却表现的很谨慎,她轻声道:“此事还未落定,不可玩笑。”
云簪笑道:“夫人和老侯爷疼爱小姐,徐郎君这般优秀的郎君,必能为小姐招来为婿。”
云簪的话并未让姜淳开怀,反而勾起了她心里的一桩心事。
阿娘如今知道了徐元亨前程远大,自是会尽力促成这桩亲事。但祖父,祖父他老人家心思难测,她实在把握不准。
这回,表面上看是祖父为她看中了徐元亨,但祖父若真想将人招为大房的女婿,又为何在阿娘露出拒绝的态度时,不将话说清楚?
反而是二婶,明显比阿娘更清楚徐元亨的情况,而她又是从何处知道的呢?
姜淳的这些思量在心里数次反转,最终没有出口,只深深压在了心底。
而姜照就直接多了。
回了瑶华院,她就让清蟾去查戚夫人是否知道老侯爷有意招婿徐元亨之事,果然清蟾回来禀报说,戚夫人早就知道这件事,且已经在私下里接触徐家的人了。
“上回二夫人去礼部侍郎姚大人府上吃酒,席上与一面生夫人相谈甚欢,这位夫人正是徐家大郎君的续弦。”清蟾低声道。
姜照听着,不由冷笑:“我这位二婶从前可是最不爱与文官家眷打交道的,这回竟然去了姚家吃酒,果真是图谋甚大。”
好东西谁都想要,若是光明正大的争夺,姜照并不觉得如何,但戚夫人竟想出这种阴招,推出个金陵白家,意图用白玉茂这种货色换走徐元亨,实在算的太精了些。
若不是阴差阳错,她知道了白家的老底,姜淳的结局可就要应了书中那般。
想到这里,她又道:“祖父是越发偏袒二房了,明明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但他这么真真假假的表示一番,就算日后阿娘知道真相,也只会后悔自己看错人,却不会对二房心存埋怨。”
听到自家小姐明目张胆的抱怨,清蟾不敢接话,只紧张的提醒道:“小姐慎言啊!”
姜照敢在屋里说这话,是对自己的御下手段有信心,确信她的话不会被别人听去,也确信清蟾不敢背叛她。
不过,这个时代的规矩就是这样,子不言父之过,老侯爷作为侯府的大家长,所有决定她们这些小辈只有遵从的份,若敢反驳,立即就会有一顶不孝的大帽子扣下来,让她们的反抗之心瞬间灰飞烟灭。
姜照并不想与整个时代对抗,她只想带着阿娘和姐姐享受荣华富贵。
因此,很快她就收起了心里的意难平,一心琢磨如何让老侯爷的心放公正一点,甚至偏向长房一些。
说实话,老侯爷的心从来就没有公正的时候。
不过,从前长子在世时,老侯爷的心偏向的是长子,次子就像是后娘养的,事事都要以长子为主。
现在却正相反。长房没了男主人,只剩下三个孤儿寡母,侯府日后的前程全部寄托在了二房身上,所以从前老侯爷向长房倾斜的资源势必要收回来,转给二房。
而永安候府人丁向来不旺,到姜照阿爹这一代,长房直接没有儿子,二房倒是有两个儿子,但年纪都还太小,心性未定,现阶段是指靠不上的。
所以在姜照阿爹去后,姜照二叔才干平平的情形下,永安候府想保长久富贵,老侯爷唯一能指靠的就是侯府四位小姐的亲事,也就是找外援。
但姻亲关系说到底是资源交换。
永安候府资源有限,老侯爷势必要选择一个房头扶持。
无论是现实中,还是书中,老侯爷最后都选择了二房,让大房给二房铺路。
在老侯爷的心里,永安候府是一体的,二房好了,长房才能背靠大树好乘凉。
其实,姜照挺能理解老侯爷的做法的。
这个世界的生存规则就是这样,个人想要在这个世界立足非常艰难,所以大家都选择抱团,也就是发展宗族势力为倚仗。
而想要传承宗族势力甚至继续发扬光大,就需要整合有限的资源只倾注在嫡脉上,也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从前长房是嫡脉,享受更多的侯府资源,而今轮到二房,按理也是理应如此。
但奈何老侯的眼光太差,选中的二房姐妹实在太过不堪大用。
书中姜澜的所为就不说了,而二房的另一个女儿姜霖比其姐更甚,直接导致了永安候府被抄家灭族的结果。
如今,姜照就算不想争也得争了。更何况,她本来也没打算牺牲自己成全二房的权势富贵。
姜淳和徐元亨的亲事就是她打出的第一张牌。
老侯爷不是更看好二房姐妹么,如今就让他好好看看二房姐妹到底值不值得他费心思。
想到这里,她有些迫不及待想知道钟夫人去找老侯爷的结果。
这时,一直沉默的系统突然出声道:“我劝宿主不要太乐观。”
姜照面露不解:“难道此事还会出现什么变故不成?”
系统:“姜淳和徐元亨的姻缘若成,相当于姜淳改变了既定的命运,进而影响原本的世界发展轨迹,这可不是轻易就能达到的。”
系统点到为止,说罢,不等姜照再发问,就继续下一个事项。
“系统任务已发布,请宿主及时查看。”
这么快就有任务了?姜照被转移了注意力,打开系统界面查看起来。
系统任务:千里姻缘一线牵
请宿主为姐姐姜淳促成一门好姻缘。
完成奖励:积分 1000
竟与姜淳的亲事有关。姜照若有所思,看来姜淳与徐元亨的亲事大概率会有波折了。
不过,系统任务只说为姜淳促成一门好姻缘,并未指定人选,那就是说若最终徐元亨不成,但选择别人也是算的。
姜照将自己的分析问系统,系统默认了。
所以想要完成任务,按理她不该只盯着徐元亨。但,想找个与徐元亨相当的人选,也不容易,只看钟夫人此前有多为长女的亲事头疼就知道了。
姜照心里盘算一番,还是觉得徐元亨的性价比更高一些。
看来对二房的动静还是要盯紧一些。若有变故,必出在二房头上。
秋芜院的消息来的还算快。次日一早,姜照正在用早膳,清蟾进来说道:“小姐,暮烟来了。”
此时暮烟过来,除了为姜淳的亲事,再没有别的了。
姜照心里突然有了不好的预感,瞬时没了胃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