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挽正连夜会见了这个看起来很不一样的女人。
她的目标很明确:我来就是要当大将军的。
她的表情很平静,没有骄傲得意,也没有唯唯诺诺,但整个人散发出一种理所应当的气息。
赵挽正沉默了,借着烛火,她打量着对面这个似乎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如同一般人员招聘,赵挽正这个考核官问了顾晚楼几个问题。
叫什么?
顾晚楼。
哪里人?
席谷人。
之前从事什么工作?
社会闲散人士。
就连沈命都能看出来,顾晚楼身上有一种和赵挽正很相似的贵族气,一看就是小时候没吃过什么苦,众星捧月长大的。
所以赵挽正也问了她的家庭出身。
顾晚楼说:“家父叫顾星。”
就连赵挽正听到这个名字,一下都很诧异。
这并不是因为顾星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而是顾星能养出这么个女儿实在是件怪事。
不像赵挽正,早年的事迹,出了过于“优秀”的传言外,基本无迹可查。
顾晚楼早年是什么样子,有文字仔仔细细记录下来,记录人就是顾星。
顾星曾在赵风行手下办事,不过在打仗方面没什么天分,所有的天赋都点在溜须拍马上面。
不过还好,赵风行这个人,也没多正派。虽然这个下属没什么本事,但是有这么个人在身旁,确实让人身心愉悦。
而且顾星这个人,并不是两面派,而是天生的乐观主义者,不但讨好上级,就连职位比他低很多的下属,他也讨好,做人的原则就是,只夸不贬,很难在他口中听到对别人的负面评价。
就算有人背地骂他是赵风行的走狗,他也乐呵呵的。
在赵风行倒台之前,顾星的生活就是:上班打卡,和同事唠嗑,吃喝玩乐,人生简直爽的不行。
等顾晚楼出生后,顾星的日常最重要的一件事变成了记录顾晚楼的日常。
所以虽然顾晚楼从没和别人讲过她的幼年是什么样的,但顾星写的这本厚厚的日记本在后来被人找出来,成为后人考察早期顾晚楼的依据。
顾星一开始大字都不识几个,原本想画下自家姑娘的一举一动,看到自己笔下那个不明物种后,放弃。
之后,发奋学字,直到能基本独立完成叙述。
有这么一个乐天派的爹,可想而知,顾晚楼的家庭氛围是非常不错的,也不知怎么回事,居然养出了顾晚楼这么个冰疙瘩。
自从顾晚楼出生以来,顾星就想尽办法逗她开心。什么招都使了,顾晚楼都不感兴趣。就连和朋友玩,她也不屑。
就顾晚楼长得那种精致的样子,一带出去,不管老人小孩,看了都喜欢,顾星更是心里美滋滋。可顾晚楼很抗拒——她觉得其他人都很幼稚。
直到顾晚楼四岁,顾星才找到顾晚楼有些感兴趣的娱乐活动——下棋。
两人面对面坐着,每到这时候,顾晚楼脸上的表情就会生动起来。她坐着思考时,眉头紧锁,落子的时候还得站起来才够得着棋盘。
顾星一开始,使劲憋着笑,装作输给顾晚楼,脸上被顾晚楼用墨笔画了好几道,偶尔也赢一局,拿了笔看着宝贝姑娘的脸,犹豫半天,用朱笔在顾晚楼眉心点了一个红点。
不出一个月,顾星就不再是装输了,他是真真正正赢不了顾晚楼。这样一来,顾晚楼也没什么兴趣,她自己给自己找了另一个娱乐活动——读书。
要不然说人和人不一样,沈命估计赵挽正小时候如果和顾晚楼一样用功读书,安安静静在家呆着,赵风行能乐死。
作为一个武将,顾星家里有许多兵书,当然,这些全是来装模作样的,别说读了,书名他都不一定知道。
顾晚楼却对这些书很痴迷。
许多小孩子,喜欢漂亮衣服,喜欢和同伴过家家,喜欢美食,顾晚楼从小就是个怪胎,她喜欢读书,尤其是兵书。
个子还很矮,没她爹腿长的时候,顾晚楼就经常自己一个人晃进顾星的书房,挑出一本兵书,窝在自家后花园的大树下,靠着树干读书。
顾星常常在工位上闲坐一天后,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自家姑娘在干什么。
当他鬼鬼祟祟在树干后探出头的时候,发现自己家漂亮的不像话的姑娘,捧着本快有她半个人大的书,盘腿坐在地上,身前摆了许许多多的小石子。
顾星突然跳出来,想吓顾晚楼一跳。但顾晚楼完全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压根没发现旁边还有这么个人。
顾星摸摸下巴,弯下腰,看着顾晚楼看几眼兵书,然后摆弄几下自己面前的石子,有时候还抓起毛笔,很不客气的把书上一些句子给划掉。
“小顾,干嘛呢?”
顾星终于忍不住,伸手在顾晚楼面前晃了晃。
“别吵,打仗呢。”
顾星愣住,左看右看看不出什么门道。
他又指指顾晚楼手上拿的书:“那你往书上画什么东西呢?”
顾晚楼仍然全神贯注低着头摆弄自己面前的石子:“这上面写的不对。”
换了别的家庭,或许会觉得小孩子的话当真不得。但顾星始终觉得自家闺女就是世上最好的。
虽然他看不懂女儿的在干什么,但他有钱啊。他是性格开朗,但跟着赵风行做事的,说白了基本上没有清高的。
一个赛一个能捞油水。
顾星直接大手一挥,给顾晚楼建了一个演兵场,用陶人模拟士兵。
据说有四层楼高,顾晚楼可以居高临下看战场形势。
并且内部结构相当复杂,各种气象,地势都可以改造。
顾晚楼的青年时代大多数都在这里度过。
当然,她也不是不外出。只不过和赵挽正一样,顾晚楼基本上谁也瞧不上,更喜欢独来独往。
也因为这两人,沈命一开始觉得有钱有权人家里长大的孩子或许都这副欠揍样。直到后来她接触到越来越多的达官显贵,才发现这样两个怪胎能凑一块有多么不容易。
所以也有人看顾晚楼不顺眼。
她八岁的时候,在郊外自己读书。有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看到后,就想上前搭讪。
顾晚楼就连顾星都爱答不理的,更何况这不知道哪冒出来的毛头小子。
“闭嘴。”
顾晚楼从小都没看过别人脸色,习惯了不爽就直接说出来。
那个孩子也生气,看着顾晚楼还在看书,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去扯她的书。
另一边顾晚楼往回拉,书竟被扯成两半。
像顾晚楼这种人,一向奉行的就是我不揍你就算我有道德了,你还吆五喝六上了。
两人当时就打了起来。
顾星虽然一向充当老好人,看到女儿头发散乱,一向干净的衣服上也沾满灰尘后,顾晚楼很淡定,顾星嗷嗷大哭。
也不管什么老好人了,直接派人整了那男孩一家子,任凭他们怎么求饶都没用。
顾晚楼的道德标准,从小就不高。她知道那个男孩对她没造成什么伤害,她也明白顾星的做法会影响那家人的一生。
但她认为这么做理所应当。
所以顾晚楼是一个从骨子里,就带有浓浓的贵族思想,并不太把平民百姓的性命放在眼里的人。
许多年后,赵挽正也给许多人这种印象,不过由于沈命认识她太早了,沈命始终觉得赵挽正的人格底色依然是一个很好的人。
但顾晚楼好像是一个天生的冷血动物。
很大程度上,由于她的这种特征,后人对顾晚楼的评价褒贬不一。
基本上所有人都认定:她是一个天才,但不是一个好人。
在八岁以前,顾晚楼从来没见过这种敢和自己闹矛盾的人。
经过这件事后,顾晚楼向顾星提出,她要学武。
自那以后,习武成了顾晚楼学打仗外第二沉迷的事。
她善用枪,顾星就花重金请了号称“天下第一枪”的徐子阳来教她。
等到她十六岁的时候,一天清晨,顾晚楼照常出来,准备练武。
她的师傅语气平和地对她说:“我已经没有什么能教你的了。但是我有几句话要嘱咐你,你务必记好。”
顾晚楼很奇怪,她是傲,但不是无礼,她摆出恭敬的表情,等着徐子阳接下来的话。
徐子阳眼神严肃地对她说:“你天赋异禀,现在正处于乱世,日后一定大有所为。”
“但你杀心太重,又不看重人情世故,往后须得万分小心。否则,以你的性情,必定于乱世兴,于盛世亡。”
顾晚楼恭敬道:“弟子记住了。”
徐子阳眼里带着复杂的神色,他摇摇头,叹了口气:“你还是不明白。”
在那天,顾晚楼送别了陪伴教导她八年的师傅。
徐子阳的话,根据日后顾晚楼的行事作风看,她应该是不大记得的。
不过沈命相信,在顾晚楼生前最后的几段岁月里,徐子阳的话应该会在她的记忆里闪回。
在性格、能力、年龄和人生轨迹方面,顾晚楼和赵挽正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她比赵挽正小两个月,赵挽正十八岁的时候在逃亡,顾晚楼也同样在十八岁迎来家庭的巨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顾晚楼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