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降临,才方歇下的炊烟,此刻又在横桥子上翩然升起。叫卖声说笑声往来不迭,辉煌的灯火照得整座桥头好似白昼。
此处早前便有卖猪胰胡饼、菜饼、果木翘羹、香糖果子的各色吃食摊子,还有卖头面、冠梳、领抹的衣饰摊子。兜售古玩字画的也有,不过大多卖的是何娄,实难压上正宝。[注]
其中生意最好的,当属十文钱三样卖日用品的摊子。
那摊主在地上垫了块衬布,将牙刷、牙粉、陶盆等物平铺在上面,任凭客人挑选。却在结账时,指指“十文钱三样”后的小小一个“起”字,叫好些客人大呼上当。
江知味来时便没抢着好位置,便把车子停在了横桥子下的表木间,拿石头固定了轮毂,又将遮风挡雨的大伞,支在了车子上缘。
之后在老大一块铁板上刷满菜籽油,铺上了切成薄片的豆腐。
用铁板做菜这事儿在宋朝并不常见,因此刚开火没多久,便有操着好奇眉眼的客人围了来。
“小娘子这是在做什么?”
江知味爽快答道:“铁板豆腐,小份一块豆腐两文钱,大份两块三文钱,很快就能出锅。客官可要来一份尝尝?”
那人盘算了片刻,道:“那还是大份划算,但我一个人吃不完。娘子且等等,某去寻个友人来,一并品尝。”
就见他一阵风似的走了,再没影踪。
江知味的头一位客人就这么不翼而飞。却不见她泄气,而是举着小铲,将铁板上的豆腐匀匀地翻了个面。
原先在底下的那面豆腐,如今已呈现出金黄的焦皮。随之溢出的,还有阵阵馋人的香味,霸道地在横桥子上游走,钻进了每一位过路人的鼻腔。
杨三刚背着木箱子走到桥头,就闻见了一阵阵若有似无的焦香。肚子恰合时宜地咕咕叫起来,总算来的是个时候。
杨三今日万分不顺。
午后算卦,算及那人三年前曾有一个遗落在外的孩子,相当委婉地旁敲侧击了一下。却被这人的夫人掀了摊子,不仅没给卦金,还挨了好一顿骂。
灰头土脸地回家,想着去徐家瓠羹店吃碗羹,顺带啃根大骨头。好不容易走到店门前,流了一身臭汗,却看见了人家今日店休的牌子。
到那会子,杨三胃口全无,只想着往肚子里灌点儿凉水。
谁知刚寻了个香饮子摊子,那摊主就因支摊在表木外头,连人带摊地被街道司拎了去,连带着他付过银钱的香饮子也没了下落。
杨三丧气极了,干脆饿一饿自己,寻思等晚些时候,再到夜市上寻宝。没想到还真给他碰上了,这股子此前从未出现过的香味。
天意,都是天意啊。
顺着香味,杨三翻过横桥子,直至那油香味愈来愈浓,最后定格在了一家卖煎豆腐的摊子前。
摊子前排了长龙似的一条队伍。
那肤白脸圆的小娘子,熟练地把豆腐分成规整的长方块,又持一柄木刷,从陶罐中蘸取了深褐色的酱汁,如作画那般,匀匀地刷在豆腐上头。
风一来,顿时浓香大作。就是这儿了。
杨三乐颠颠地凑近了,倾耳一听。那小娘子音调婉转,仔细地照顾到了摊子前每一位客人的口味:“客官可能食辣?葱和芫荽都要否?”
对面站着的肥头大耳的郎君,盯着铁板上滋滋冒油的豆腐,眼都看直了,口中嗫嚅着:“都要,都要。”
“好嘞。”那小娘子答道,在其中一片豆腐块上,撒下一把红彤彤的干料,又添上一小把葱花和芫荽,麻溜地将那块豆腐盛至碗中,“好嘞,您的铁板豆腐。收您两文钱,您一旁慢吃,吃完把碗筷搁在木桶里就成。下一位。”
杨三目送那肥头郎君兴高采烈地走到一边,也像身边那些还在列队等吃的食客一般,垫脚看他手里捧的铁板豆腐。
老大一块豆腐,上头裹满了酱汁和干料,颤巍巍地躺在碗中。
那郎君埋头下去,饿狼扑食一般,一口啃掉了大半。眼见他仰起头来,瞬间两眼放光,没多少咀嚼,便复又张口,将碗里余下的豆腐吞吃入腹。
自此,他唇边的须子上沾上了不少酱料。
又见他意犹未尽地将唇边的酱料都舔完,高举着碗筷,对那圆脸小娘子高喊了一声:“再来一大份,不,两份!”
那小娘子柔声应他:“那客官得先把碗筷归还,然后重新排队哦。”
肥头郎君当即愤愤,看着愈发变长的食客队伍,一脸不情愿地把碗筷归还到木桶中,摇头晃脑地往人群后头走。
杨三眼疾手快,站到了他跟前。
他瞧着铁板上拢共没几块豆腐,还有这么多人等吃呢,能不能排上还另说。只恨自己方才愣神,叫好些个食客得了机会,排到了他前头去。
果然一眨眼过去,铁板上的豆腐就没了大半。杨三暗叫不妙,却见那小娘子一伸手,从平头车的夹层里抽出来另外一板豆腐,三两下码好放在了铁板上。
之后便见她左右开弓,一边撒调料、分豆腐、收钱,一边时不时地给新下锅的豆腐翻面,再刷上新的酱料,活脱脱一副三头六臂的模样。
杨三看得咋舌,等轮到他时,这豆腐已经上了第三板。之后便不见那小娘子再从暗格里搬出豆腐来。
他忍不住问:“可是快卖完了?”
“客官不必担心。”江知味笑道,“方才我弟妹来过,我已经跟他们说了豆腐不够用,让我娘抓紧做一些续上,估摸着很快就来了。”
后头排队的那些人俱是松了口气。
夜市里灯火晃眼,杨三目力不佳,等她话音落下,才猛地反应过来。这小娘子正是江记豆腐家的二女儿,早些时候刚管他打听过摆摊的事儿呢。
此时他见着,只觉得分外亲切,便开口:“给我来三文钱豆腐。多放茱萸,不要芫荽。”
江知味统统应好,手脚麻利地盛了豆腐递给他:“杨先生慢走,好吃再来。”
杨三闻之,登时喜上眉梢。平日里旁人都唤他神棍,也就这丫头,还有这丫头的弟妹会对她如此客气。
当初为了哄小孩子开心胡诌了一番,没想到误打误撞真有成效。想来他在这家人心中的形象已是十分伟岸。
他心中好不得意,也如方才那肥头郎君那般,大摇大摆地走到了一旁。
毕竟再不从人群中挤出去,他的豆腐就要被一人一口鼻息给吸凉了。
杨三看着碗中的铁板豆腐,迫不及待地伸了筷子下去。
他这份豆腐,停留铁板上的时间略有些长。因此表面的焦皮更厚,一筷子下去,竟没有瞬时将豆腐扎破。
便使了些微力气,将豆腐分成更小的方块,与碗中的葱花和酱汁拌在一块儿,再小口小口地往嘴里送。
初入口的,是相对霸道的孜然味,旋即茱萸粉的辣意跳脱出来,狠狠地在他的口中跃动。饶是杨三这位无辣不欢的,也被江知味自制的茱萸粉,辣得倒抽了一口凉气。
但茱萸辣口不辣心,他很快适应了这种灼舌的感觉。再往里头探去,豆腐本身的清香竟只用了一瞬,就将原先占据主场的调料味道压制了下去。
正因如此,杨三吃完了满满一大碗的豆腐,竟一点儿都没觉得腻味,也不口干,甚至没觉察到五脏庙有丝毫的饱腹感。
而他满心所想,竟是立刻、马上,再去吃上一碗。
杨三立马转身,想再买上一份。谁知方才只排了一列的队伍,如今竟分化成了两列。
周围还有寥寥数个试图插队的食客,被几个婶子和两个虎头虎脑的幼童推搡着,强按进了队伍中。
杨三顿觉再吃无望,却还是不死心,重新站到了队伍末端。果真没过多久,就听见了江知味抱歉的喊声:“今日豆腐不够了,后来的那些客人,还请明日再来吧。”
人群舍不得散开。有人叫着:“我还没吃够呢。”
又有人道:“我还一口没吃上呢。”
一群人争闹不休,惹得街道司维持夜市秩序的兵士都走近来。那群原本还意犹未尽的食客们,看见一身青衫的兵士,顿时没了兴致,哄的一下作鸟兽散。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了了,谁知街道司的那几位始终不走。人高马大的五个人,就这么插着手,站在摊子前一言不发,看得江知味浑身难受。
实在忍不住,还是她先开了口:“不知几位官爷有何指教?奴家今日头一回出来摆摊,尽管已经做足了规矩,但难免还有些许错处。奴家先在此处道歉了。”
她低眉福了福身子,再一抬眼,就见面前站着的其中一位兵士靠近了些。
这人个头魁梧,胡子拉碴。长着一张四方脸、关公眉,明显一脸凶相。
只见他抬起手来,先是摸了车子上挂着的“江记小食摊”招子一把,随后忽地俯下身,一头钻进了纸伞下。
怕江知味被官爷欺负,方才帮忙塞人的周婶、冯四娘和王嫂都靠近来,挤挤挨挨凑到了一处。江暖和江晓被吓得满脸惧色,却还是紧贴着她,高扬着头颅。
江知味几近本能地挺身而出,却见凌花侧身一闪到了她跟前:“知姐儿莫怕,娘在呢。”
又一脸虎视眈眈地盯着来人:“不知这位官爷有什么事,我家知姐儿做的小本生意,不曾开罪过人的。”
气氛一时僵持不下。
但见那人目中闪过一丝疑惑,扯着大喇喇的嗓音忽地开了口:“江娘子明日何时出摊?可还会准备今日的铁板豆腐?”
[注]何娄=假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小摊落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