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辞又做梦了,她梦到了与萧彻的第一次见面。
那天宫里设宴,她作为丞相嫡女出席,席散之时,丞相被皇帝召见。于是沈清辞暂时留在了宫中,怕她一直无聊,丞相便安排了侍女陪同她在宫里转转。
转至一凉亭,沈清辞沿着台阶走上去,坐在石凳上,看着圆月高悬,被云层遮掩起一半的面容,池塘中朵朵莲花绽放,淡淡清香随着风拂面而来,无比惬意,她正欣赏着这宫中景致,不远处的一棵树上突然跳下来一个人。
那人身形修长,背对着月光,面容模糊,沈清辞看不清他的脸,但见那人向她的方向走来时心中没由来地慌乱起来。
那人在一个合适的距离停下,抬头向她们开口问。
“请问,宴席结束了吗?”低沉的声音响起,沈清辞莫名觉得很熟悉。
“是,已经结束了,将军”一旁的侍女抢先答到,她的视角刚好能看清对面男人的脸。
将军?
恰在此时,云层被风吹开,月亮露出全容。
沈清辞也看清了对面的的脸。
那是一张让她一眼难忘的脸,男人嘴角噙着一抹笑意,那双锐利的凤眼在月光下好似盛满了温柔,一下子闯进她的心里,在她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这是萧将军,小姐”一旁侍女贴心地解释。
“将军,这是丞相之女,沈小姐。”
“萧将军,久仰大名”她微微俯身行了个礼。
不需要侍女再多介绍,沈清辞便知晓了,整个大楚,哪怕是3岁小孩儿都知道萧彻将军的威名。他年少成名,在战场上百战百胜,是无一败绩,让匈奴闻风丧胆的大楚战神。
“沈小姐,不用这般客气”萧彻眼带笑意。
“宴席刚刚结束,将军怎会在此?”沈清辞疑惑地问。
“陛下派人喊我离席和我商议边疆的事,议事完了后我就不想去宴席了,太无聊了,就躲在这里赏月、观景了。”萧彻毫不避讳地说出心中想法,抬头看着夜幕中的圆月。
“将军好雅致,这里景色确实不错。”沈清辞只对后半句话做了评价。
沈清辞因为要参加宫宴,所以穿着华丽的衣裙,配着繁杂的发饰,施了粉黛的脸蛋比平日素雅的装扮更显艳丽。
“不知道有没有荣幸,和沈小姐一块儿赏月。”萧彻问道,指尖不自在地相互揉搓。虽面上不显,但心中慌乱。
“好啊”沈清辞压下心中的悸动,从心底生出几分疑惑。
见沈清辞应下,萧彻暗暗松了一口气。
两人坐在石桌上,面面相觑,无人开口,气氛一时显得有些尴尬。
侍女为二人倒好凉茶,萧彻喝了口茶水,一丝凉意流进心底,将心底的躁动平息了几分。他手握成拳放在嘴边清清嗓子,正想着要怎么打开话题。
沈清辞率先开口道:“我虽然一直身在闺房很少出门但萧将军威名赫赫,你的事迹,我早有耳闻。听闻萧将军不仅武功高强又聪慧过人,深谙谋略战术,在战场上如鱼得水,战无不胜,着实令人钦佩。”
萧彻不自在地转了转瓷杯,在沈清辞看不到的角度抑制不住的嘴角上扬。
“没有传闻那么夸张,也有战败的时候。我只是在战术谋略这方面多下了些功夫,很多时候只是运气好。”
“战场上的每一次决策都关系着将士们的安危,每一次决策的背后都要考虑很多因素,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满盘皆输。将军不必自谦,自古以来,能在将军这般年纪做出如此成绩的人已是少有。”沈清辞语气真诚,话里的赞扬说的萧彻不好意思。
他移开视线,心头一热,握着瓷杯的手一紧,像是突然想到什么,他转头看着沈清辞。
“听闻沈小姐医术过人,可否为我把脉看看?”
见萧彻岔开话题,沈清辞眼中划过笑意。
“不敢当,只是略懂些医术。”
“沈小姐别谦虚了,替我看看吧”
看着伸到面前的手,沈清辞垂眸掩下眸中的深思。
“好”沈清辞拿出一块锦帕放在萧彻的手腕处,手指搭上。
温热的触感隔着布料也很清晰,寂静的夜色里,男人的耳尖悄悄地红了,心跳不自觉地加快。
感受着指下强劲的脉搏的跳动,沈清辞收回手,将锦帕收好,开口,“将军身体很好,甚至远超常人。”
“想来将军应该平日很注重锻炼。”
“嗯,我每日都坚持练武。”萧彻笑道,收回了手。
“沈小姐的医术是师承何人?”
“我自幼便一直在祖父的教导下学习医术,没有师父。如果真的要说师承何人,那便是我祖父了。”
“沈小姐的祖父可是沈太医?”
“正是”
“沈小姐必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承将军吉言。”沈清辞端起白瓷杯,看着茶水中荡漾的明月,心中似乎有那颗嫩芽从土壤中探出头悄无声息地生长。她唇角勾了勾,喝下一口茶水,将水中月咽进口中。
气氛显得很和谐,两人抬头共赏着这明月。
月光皎洁,如纱似水,笼罩着这片天地。
“边疆的明月应该也是如此美吧。”在这月色下,沈清辞开口问。
“嗯,一样的”
“书上说边境苦寒,但也说边境之境壮观奇丽。”沈清辞的眼中带着复杂的情绪。
身为女子,又在幼时体弱多病,所以生在丞相府中的她自小便被精心照顾着,祖父和爹爹都对她无比宠爱,可也限制了她的自由。因此她也只能看看书中描绘的闺阁外面的世界,如果她有机会也想去看看书中描绘的奇观,壮阔的景色……
“确实如此,既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又有冬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景。你想要去看看吗?”男人看着她的眼中似有星辰流转,他笑着问道。
鬼使神差的沈清辞脱口而出:“好”
“既然如此,那我们说定了,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带你去看一看边疆的风景。”低沉的嗓音带着笑意似乎响在耳畔。
“嗯”沈清辞怔然应答。
“阿辞,醒醒,该吃晚膳了”熟悉的声音响起,将她拉入现实。
沈清辞从梦中醒来,看着神色自若实则思绪早已飞走。
萧彻看着沈清辞呆呆的模样,心中好笑,“阿辞,在想什么?”
因为腿上受伤不能长久站立,所以萧彻让影六找府中的木匠打造了一个轮椅,现在他正坐在轮椅上,头戴银冠,穿着一身暗纹锦袍,腰间系着玄色皮革腰带,脚上穿着镶玉锦靴,尽管坐着但依然清贵无比。
“刚刚做梦了,梦到我们曾经见面的场景,你说要带我去边疆,看看边疆的风景。”沈清辞打了个小小的哈欠,眼中带着水波。
“你还记得吗?”沈清辞圆润的杏眼湿漉漉地看着他。
“我当然记得,答应过你的事怎么可能会忘呢?本来打算这次平定了匈奴回来,边疆安稳下来就带你去的。可是突然发生了这样的事……等以后有机会了我一定带你去。”萧彻承诺道,眼中闪过一丝愧疚。
“嗯,好!”沈清辞笑道。
用过晚膳后萧彻推着轮椅到书案前,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写信。
沈清辞走来,替他磨墨,看着男人认真地写完信,拿起,小心吹干,她正要要开口问,就听到萧彻说:“阿辞,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萧彻眼中闪过冷光。
他不甘心啊,在战场上自由驰骋的雄鹰,怎么可能会愿意被囚于这一方天地,苟且偷生呢。
“二皇子是我的挚友,他若是知道我的情况,肯定会帮我的。”萧彻抬头看她,语气肯定。
“陛下决心要杀你,如若只是让二皇子去能说服陛下放下戒心,丢去杀意很难。”沈清辞深思。
“不是劝说,是彻底地扳倒。”萧彻把信放下,再次抬眼看向沈清辞时眼中是毫不掩饰的不甘,野心……
沈清辞伸手握住他骨节分明的手,轻声道:“二皇子会帮我们吗?那毕竟是他的父皇”
“会的,阿辞,陛下宠幸乐妃,也爱及了乐妃诞下的六皇子,二皇子曾跟我说,陛下有意立六皇子为太子。”萧彻将知晓的消息告诉沈清辞。
“二皇子乃先皇后所出,是嫡长子,按礼法应该立二皇子为太子,而且听闻六皇子自小便被陛下宠爱,不学无术,目中无人,在宫中的风评不好,陛下若真是这般想的,那些大臣恐怕会先出来反对。”沈清辞拿起那封信,看完后道。
“确实如此,而且陛下如今已经将六皇子放在身边悉心培养,在朝中帮六皇子拉拢人才,树立威信,此举的意图不言而喻。”
“陛下此举着实不妥,虽然能让六皇子尽快被朝臣知道,尽快培养他成为储君但也会让他成为众矢之的,让二皇子寒心。乐妃在背后恐怕没少吹枕边风。”沈清辞冷笑。
“从古至今,皇位之争无一不是充满血雨腥风,二皇子肯定不甘心陛下把皇位给六皇子,若想得到这本就属于自己的皇位,他必然要‘反抗’,而我能帮他得到皇位。”萧彻将那封信装进一个独特小巧的信筒之中,放进锦盒中。
“所以二皇子必定会帮我们的。”萧彻的眼中带着势在必得。
沈清辞的目光落在那信筒之上,心中浮现出无数思绪。
她知道在利益的驱使下,二皇子必定会帮他们。
皇位,权力,如此让人‘着迷’……
史书上,多少人为了它争得头破血流,死无葬身之地。
即便知道那皇位之上悬着一把剑,随时都可能掉了脑袋,可是那些人还是要去争,抢。
沈清辞靠坐在椅子上,看着烛光下他们二人交叠在一起的影子,目光变得坚定。
他们为了活下去,为了自由,也不得不去‘反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王维的《使至塞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还是没有赶到晚上十二点前写完,唉[托腮],明天早点开始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过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