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小姐婉莺得知书生周全名在书房苦读,连日废寝忘食,心下记挂,第二天天还未亮,婉娘便亲自到后厨,做了枣泥糕送过去,柳公子打开食盒,白瓷盘里的糕点还冒着热气,他拿起一个送入口中,心里也有了一丝蜜意。”
苏漾正在苦读《清墨绕裙裾》,心里有了主意。
————
“苏姑娘,曾经有个女子也是要送糕点,痴缠殿下,你猜怎么着?最后公子罚她吃了一周糕点,最后看见糕点就想吐。”青翳说,想让苏漾知难而退,这也不是他随便编出来恐吓,是东宫张良媛的亲身经历。
青翳现在还记得,张大中午来到书房,关切地说:“殿下,夏日闷热,丽娘亲手摘下青杏,并用井水浸过三日。到后厨做了青杏酪,可解暑气。”
青翳前去通报,“不必,让她走。”谢执头也没抬道。
青翳委婉道殿下正在处理政务,张良媛不信,以为是青翳糊弄自己,执意要等。
“天气炎热,张良媛喜爱青杏酪,那便一直做,一直品尝吧。”
就这样张良媛一周内一睁眼就在监督下去后厨做糕点,一日三餐都是青杏酪。
“这是做给你的青翳,你每天在这站着,守卫殿下,辛苦了。”
“不用了苏娘子,这是我的工作,习惯了,一点都不累。”
“你就收下吧青翳,你不收也可惜了。”
“好吧,谢谢苏姑娘。”
第二天,苏漾接着给青翳送糕点,理由是自己研究做糕点,自己一个女子也吃不完。
谢执和青翳一起长大,现在不在宫里,也没那么多规矩,就一起在寺里用饭。
谢执发现平日里饭量很大的青翳竟反常地只吃了一碗白饭,询问道:“怎么今日用的这么少?”
“是苏姑娘送来的糕点,她最近在学习做糕点,做得多吃不完也浪费,就送给我了。”
“你们什么时候这么好了?”谢执阴恻恻发问。
“是苏姑娘太有善了。”说完青翳就不好意思地摸了一下自己的头顶,显然没注意到自家主子的不对劲。
谢执喉结重重滚动,站起来就走了,带起一阵风连背影都透着股不悦。
————
京城樊楼。
三层相高、五楼相向、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
樊楼装饰华丽,四面栏杆环绕,彤窗绣柱,花头画竿,醉仙锦旆,到了夜间,金碧辉煌宛如宫殿一般,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公孙下马闻香即醉,一饮不惜万钱。”这里不仅招徕贵客高贤,更设有笙歌管弦的盛宴,笙簧聒耳,鼓乐喧天,日常顾客千人以上。
三楼包厢,室内铺着厚厚的绒毯,陈设名贵字画、瓷器,桌椅皆精雕细琢,连酒壶都是錾刻缠枝莲的银壶,极尽奢华。
案头摆着定窑青瓷瓶,插着时鲜花枝,香炉里燃着龙涎香。
“表兄今日怎么如此沉默。”
叶澄拿起酒壶为表兄斟酒,笑谑道:“可是哪位美人惹了表兄不快?”
叶澄觉得表兄就像是入定的老僧般,东宫各色美人也不见他瞧过谁一眼,这么多年也没个贴心人,别的贵公子二十岁孩子都满地跑了。
“听说舅母最近在给你物色姑娘,可有看中的?”谢执回呛道。
叶澄想起这些日子母亲的疯狂,嘴角的笑僵住。“哼,表兄开不起玩笑。”
“表兄,这几日在寺庙可要注意,淮南王这几日恐怕有动作,皇帝病弱,他可是演不下去兄友弟恭的戏了。”
“要的就是这效果,我这皇叔也是能忍,就是痴傻了些,被人当枪使。”谢执不屑道。
叶澄听罢,知道表兄都已做好了准备。
二人说了正事后有一句没一句的搭着话,大部分是叶澄抱怨母亲整天拉着自己去参加宴会,表面是赏花吟诗,实则就是自己的相亲大会。
“没想到李侍郎竟是个痴情种,妻子难产去世了,办过丧礼后,李侍郎就辞官回乡了,不顾尚书挽留。
前几天我见他,平日如此干练注重形象的人,一夜间苍老了十岁般,胡子拉碴的。
平常夫妻两个相敬如宾,看不出竟如此情浓,两人好似是青梅竹马,李侍郎也是回二人相识地,在回忆里了却残生了。”
叶澄说起最近传遍京城,街头巷议的轶事,也为二人天人永隔的悲惨爱情叹惋。
“男女之间本就是因合作而结合,相互扶持,经营婚姻,繁衍子嗣,李侍郎不能自控,如今肝肠寸断,也是咎由自取。”
谢执微微倾身,把杯盏放回案上,眸子里没有半分波动,只衬得那句“咎由自取”更加冷硬,仿佛李侍郎的肝肠寸断,在他眼中不过是失了分寸的必然结果。
“啧啧,希望表兄日后也能这想。”
他可看不惯表兄这幅操控一切,稳如老狗般的高傲模样,就不信谢执真是无七情六欲的另类。
是人就逃不开**支配,皆被七情六欲牵绊,真是淡然无波,也只是没遇见那个令自我喧嚣的人罢了。一旦遇见那个搅乱心湖之人,保管叫你的沉稳顷刻搅成碎片。
他已经迫不及待看表兄自打嘴巴的场面了,到时他也要讥讽一番,说上一句“咎由自取。”
酒过数巡,桌上的酒壶已空了两只。
二人都喝了不少酒,谢执有些醉但面上不显,眼尾带着缕薄红,但眼神依旧清明,而叶澄则是醉意上脸,手肘撑在案上,脑袋发沉。
“表兄,我将来一定要娶一个我爱并爱我的人,不用他守着规矩,也不用她像母亲一样,辛苦掌家,那些杂事都由下人去做就行,她就每天干她想干的事就行。”
叶澄斜倚在座上,手里举着空酒盏,慢悠悠道。
叶澄今年才刚满十八岁,年纪轻轻就高中探花,和叶国舅一样,任职大理寺卿,年少恣意,鲜衣怒马,难免畅想以后另一半的形象。
或许是姑母和皇帝纠缠半生,两败俱伤,又或者是自己父母无甚感情,却凑在一起,将就着过。
这让他对于感情有了新的态度。
他不愿将就。
“表兄,你呢?你想娶什么样的表嫂?”叶澄好奇问道。
“林下风致,蕙质兰心。”谢执大致想了几息,回道。
————
马车里,谢执右手抵在额侧,闭眸平息醉意。马车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
没等谢执询问,青翳禀告道:“殿下,前面几辆马车把路堵得水泄不通,是去买正明斋的枣泥糕呢,听说软糯香甜,很受京城娘子们的喜爱。”
一阵风起,掀起马车的遮帘,谢执看见正明斋前排起半条街的长队,有提着食盒的妇人,也有踮脚张望的孩童。
一个母亲带着孩子,拿到了刚出炉的糕点,小孩馋嘴,没等装进食盒里,就央着母亲给自己一块,也不嫌烫,直接往嘴里塞去。
苏漾躺床上看话本,罕见地看不进去。
“这个冷木头,我就不信拿不下他,困难只会让我越挫越勇。”苏漾给自己鼓气。
苏漾把买来的糕点装进食盒,轻车熟路地往谢执院落走去。
“青翳,帮帮忙吧,送个糕点,不会打扰到公子的,通融通融可好。”苏漾拿着食盒恳求道。
青翳吃了人家两天的糕点,吃人家嘴软,怎么也不好意思说出拒绝的话,硬着头皮接过,进了书房。
青翳蹑手蹑脚,尽量降低自己存在感,把糕点放在了谢执桌上。
“殿下,这是苏姑娘送来的,苏姑娘为了公子,练习了几天学糕点,这是做的最好的一次,特地给殿下送来了。”
青翳小心翼翼地说,说完悄咪咪地看主子的脸色。
“几个糕点就给你收买了,心性如此不坚,我看剩下半月俸禄你也不必要了。”谢执厉声道。
“没有啊殿下,苏姑娘只是太仰慕殿下了,大热天的一早就进厨房,每个步骤都是亲自做的,中午就来书房给殿下送糕点,我也是沾了殿下的光,才有了口福。”青翳忙解释道。
谢执这几天的邪火莫名就熄灭了,拧着的眉峰也被抚平。
“算了,下不为例。”
“谢谢殿下!”
青翳出去,轻轻合上了门。
看着青翳没有原封带回糕点,苏漾松了一口气,终于有了一个小小的成功,满意地笑了。
“太倾慕?”谢执手执毫笔,笔下的字迹力透纸背,仿佛是用刻刀镌刻在纸上。
这时他才望向那盘枣泥糕。
游走的笔尖骤然停顿,悬在纸面迟迟未动,墨汁顺着笔毫悄然滴落,在素白纸上晕开一团深黑。
整张字作废。
谢执视线如钩子般勾住盘里看着熟悉的糕点,眉眼噙着些散漫,指尖扫过瓷盘边缘,良久才扯出抹极冷的笑。
“还是个小骗子呢。”
声音轻得像飘在风里,却裹着冰碴。
文中樊楼以宋代樊楼为原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初遇(三)小骗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