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长安月,心上霜 > 第13章 长安雪落,未说完的喜欢

第13章 长安雪落,未说完的喜欢

西安的冬天来得猝不及防,一夜之间,整座城市被裹进了白色的绒毯里。省军区大院的老槐树落光了叶子,光秃秃的枝桠上积着厚厚的雪,石阶上的积雪被往来的人踩出浅浅的脚印,又很快被新雪覆盖。传达室的老张裹着厚厚的棉袄,呵着白气整理窗边的旧物——那是些去年汛期救援后,战士们遗落的东西,一直没来得及清理。

窗台的角落里,一个搪瓷缸子静静立着,缸口结着一层薄薄的冰,里面的姜汤早已凉透,只剩下褐色的残渣粘在缸壁上。老张拿起缸子,指尖触到冰凉的搪瓷,忽然想起去年夏天,余臻南来传达室借热水的样子——他穿着湿透的救援服,脸上沾着泥土,却笑着说“张叔,麻烦您给点热水,我泡杯姜汤,一会儿还要去安置点看看村民”。

“这孩子,总是想着别人。”老张叹了口气,正要把搪瓷缸子放进收纳箱,却发现缸子下面压着一张小小的照片。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来,照片上的姑娘站在西安城墙下,穿着浅蓝色的连衣裙,笑得眉眼弯弯,身后是满树盛开的海棠花——是余臻南常挂在嘴边的“我家酥酥”。

照片的背面,是余臻南熟悉的字迹,一笔一划都透着温柔,写着:“酥酥,长安的雪,因你而暖”。老张的眼眶忽然就红了,他想起余臻南每次收到这姑娘的消息时,嘴角藏不住的笑意;想起他牺牲后,这姑娘来大院领遗物时,强忍着眼泪却通红的眼眶。这两个孩子,明明那么相爱,却没能等到一起看长安的雪。

老张把照片轻轻放进搪瓷缸子里,又把缸子摆回窗台最显眼的位置——他想,等开春雪化了,要是这姑娘再来,一定要把这张照片交给她,让她知道,余臻南一直把她放在心上,连长安的雪,都因为她而变得温暖。

此时的北京,也飘着细碎的雪花。北大图书馆里暖融融的,暖气把玻璃窗熏出一层薄雾,柴酥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着余臻南的遗物信——那封未写完的信,她已经看了无数遍,却还是忍不住一遍遍翻开,仿佛能从那些断断续续的字迹里,找到他未说完的话。

窗外的雪花落在梧桐树上,轻轻簌簌的,像极了去年冬天,她和余臻南在西安出租屋里,一起听雪落的声音。那时候,他坐在书桌前写项目计划,她坐在旁边整理法律文件,偶尔抬头对视一眼,不用说话,就觉得心里暖暖的。那时候的他们,还规划着等他退役后,一起在长安的雪天里煮火锅,一起去城墙根下看雪,一起把他们的小家布置得满是烟火气。

柴酥的指尖轻轻拂过信纸,忽然发现信的末尾,有几处浅浅的划痕,像是余臻南写了又涂掉,涂掉又重新写。她把信纸凑近灯光,仔细辨认着那些模糊的痕迹,心脏忽然猛地一跳——那些被涂掉的字迹,拼拼凑凑,竟然是“我喜欢你”四个字。

原来,他在写下“别为我难过”之后,还想对她说“我喜欢你”。原来,这个总是用行动证明爱意,却很少说情话的男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最想对她说的,还是这四个字。原来,他还有这么多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喜欢,没来得及兑现的承诺,没来得及一起走过的日子。

眼泪无声地落在信纸上,晕开了那些浅浅的划痕,也晕开了柴酥心里的思念。她想起第一次在茶社见他时,他穿着军装,严肃又认真,却在递给她一杯龙井时,耳根悄悄泛红;想起他在上海高铁上,给她戴机械表时,紧张得微微颤抖的手;想起他在出租屋里,学做苏州菜时,被油溅到却笑着说“没事”的样子。原来,他的喜欢,早就藏在每一个细节里,藏在每一次笨拙的关心和温柔里。

柴酥把信纸轻轻折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紧贴着心脏的位置——那里还放着那个“知行合一”的书签,沾着边境汛区的泥土,却依旧清晰地刻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抬起头,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轻声说:“臻南,我知道了,我知道你喜欢我,一直都知道。其实我也想告诉你,我也喜欢你,很喜欢很喜欢,喜欢到愿意带着你的期望,一直走下去。”

图书馆的闭馆铃声响起时,雪已经停了。柴酥收拾好东西,走出图书馆,踩着地上薄薄的积雪,慢慢往宿舍走。路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手腕上的机械表依旧停在凌晨三点,却像是带着余臻南的温度,温暖着她的手腕,也温暖着她的心。

她想起余臻南在照片背面写的“酥酥,长安的雪,因你而暖”,忽然就笑了——其实,不是长安的雪因她而暖,是因为有他在,长安的雪才变得温暖。现在他不在了,但他的爱还在,他的期望还在,所以不管是长安的雪,还是北京的雪,都依旧温暖。

寒假的时候,柴酥回了一趟西安。她特意去了省军区大院,找到传达室的老张。老张看到她,连忙拿出那个搪瓷缸子和照片,笑着说:“姑娘,这是余参谋去年落在这儿的,我想着你肯定会来,一直给你留着呢。”

柴酥接过搪瓷缸子和照片,指尖触到冰凉的搪瓷和温热的照片,眼泪又一次掉了下来。她看着照片背面的字迹,看着缸子里凉透的姜汤,仿佛又看到余臻南笑着说“张叔,麻烦您给点热水”的样子。

“谢谢您,张叔。”柴酥的声音沙哑着,却带着感激,“这对我很重要。”

离开大院的时候,长安又下起了雪。雪花落在城墙的砖头上,落在路边的树枝上,落在柴酥的头发上。她站在城墙下,拿出那张照片,和照片上的自己比了比,笑着说:“臻南,你看,我又来城墙下了,长安的雪还是那么美,你说的没错,因为有你,它一直都很暖。”

她把照片放进包里,和那封未写完的信放在一起。手腕上的机械表停在凌晨三点,口袋里的书签沾着泥土,包里的照片和信带着余臻南的温度。柴酥知道,余臻南虽然不在了,但他的爱会一直陪着她,陪着她走过长安的雪,走过北京的冬,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直到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重逢,他会亲口对她说一句“我喜欢你”,她也会对他说一句“我也是”。

长安的雪还在落,覆盖了石阶,覆盖了老槐树,却覆盖不了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思念和爱意。柴酥踩着积雪,慢慢往前走,背影在雪地里拉得很长,却充满了力量——因为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余臻南的爱,会一直陪着她,走向更远的未来。

雪还在轻轻飘着,柴酥站在西安城墙下,指尖捏着那张泛黄的照片——照片里的自己笑眼弯弯,身后的海棠开得正好,而此刻,城墙下只有皑皑白雪,却没有了那个会笑着说“酥酥,我给你拍张照”的人。

她把照片举起来,对着眼前的城墙调整角度,努力让自己的站位和照片里重合。冷风拂过脸颊,带着雪花的凉意,她却浑然不觉,只是认真地对着镜头比了个微笑——和照片里一样的微笑。按下快门的瞬间,眼泪忽然滑落,落在雪地上,很快就凝成了小小的冰晶。

“臻南,你看,我又在城墙下拍照了。”她轻声说着,把新拍的照片和旧照片放在一起,两张照片里的场景重叠,仿佛时光从未流逝,“只是这次,没有你帮我调整角度,没有你在旁边说‘酥酥笑起来最好看’了。”

走下城墙时,柴酥路过一家文创店,橱窗里摆着印着长安雪景的明信片。她想起余臻南曾说“等冬天下雪,就给你寄一张长安的雪景明信片,写上我想对你说的话”,便走进店里,买了一沓明信片,在每张背面都写下一行字:“长安的雪因你而暖,你的爱永远相伴”。

她把这些明信片寄给了“臻南公益基金”帮助过的基层部队战士,附上一封短信,讲述了她和余臻南的故事,讲述了这张照片背后的“长安雪暖”——她想让更多人知道,有这样一个军人,曾用生命守护百姓,也曾用全部的爱守护一个姑娘;她想让这份藏在雪地里的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回到北京后,柴酥把从长安带回的搪瓷缸子放在书桌一角,缸子里插着一束风干的海棠花——是去年春天她在西安城墙下摘的,一直夹在余臻南的笔记本里。她又拿出那封未写完的信,摊在书桌上,拿起笔,在“我喜欢你”的痕迹后面,轻轻续写:

“臻南,我知道你没说完的话是‘我喜欢你’。其实我早就知道了,从你第一次在茶社给我泡龙井时耳根泛红,从你在上海高铁上给我戴表时手微微颤抖,从你在出租屋里学做红烧肉时怕我失望的眼神,我就知道你喜欢我。

我也喜欢你,从看到你穿着军装认真工作的样子,从听到你说‘要保护好每一个人’的坚定,从感受到你把我放在心上的每一个细节,我就喜欢你了。

今年长安又下雪了,我去了城墙下,拍了和去年一样的照片,还寄了很多明信片,把咱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公益基金帮助了更多基层部队,咱们的公司也越来越好,我没有辜负你的期望,也没有辜负咱们的约定。

有时候我会坐在图书馆里,看着你留下的笔记本,仿佛还能看到你坐在我对面,认真写项目计划的样子。手腕上的机械表虽然停摆了,却像是带着你的温度,提醒我要一直坚强,一直往前走。

等明年春天,我想再去一次苏州,泡一壶‘臻南龙井’,告诉你这一年的故事。等夏天,我想去未名湖,把你未写完的信读给湖水听,让它帮我告诉你,我会带着你的爱和梦想,一直走下去,直到我们在另一个世界重逢。

到那时,我会先告诉你,我也喜欢你,很喜欢很喜欢。”

写完这些话,柴酥把信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一个丝绒盒子里,和余臻南的机械表、书签、照片放在一起——这个盒子里装着他们所有的回忆,装着未说出口的喜欢,也装着她前行的力量。

周末的时候,柴酥带着这个盒子,去了北京的西山烈士陵园。她在余臻南的墓碑前,放上一束新鲜的海棠花,把那封续写完整的信轻轻放在墓碑上,轻声念了出来。风吹过,带着淡淡的花香,仿佛是余臻南的回应。

“臻南,我把咱们的故事写下来了,也把我没说出口的喜欢告诉你了。”她蹲在墓碑前,轻轻抚摸着墓碑上的名字,“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完成咱们的梦想,等我老了,就来这里陪你,跟你说一辈子的话。”

离开烈士陵园时,夕阳正缓缓落下,把天空染成温暖的橙红色。柴酥看着远处的晚霞,想起余臻南曾说“等任务结束,就带你去看长安的晚霞,比北京的更好看”,忍不住笑了——她知道,不管是长安的雪,还是北京的晚霞,不管是未说出口的喜欢,还是未完待续的梦想,余臻南的爱都会一直陪着她,在时光里闪闪发光。

又一年冬天,长安再次下雪。省军区大院的石阶上,老张依旧在传达室整理旧物,那个装着照片的搪瓷缸子,被他擦得锃亮,摆在窗台最显眼的位置。偶尔有战士路过,问起这个缸子的来历,老张就会笑着讲起余臻南和柴酥的故事,讲起那句“长安的雪,因你而暖”。

而在北京的北大图书馆里,柴酥正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手里捧着余臻南的笔记本,嘴角带着温柔的笑意。手腕上的机械表停在凌晨三点,却不再是悲伤的象征,而是成了她心里最温暖的印记——因为她知道,那个没说出口的“我喜欢你”,早已化作跨越时空的爱,陪着她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走向更远的未来。

长安的桂花又开了,北京的未名湖结了冰又化了,一年又一年。柴酥把“臻南医疗”做得越来越大,公益基金帮助了越来越多的基层部队,她也顺利从北大毕业,成了余臻南希望看到的样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