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涟清回到府中,原先的满心希望破灭得只剩灰烬,可是她还想争一争。就算天命她改不了,人事总是能尽的。
钟家有个女子送进宫中为妃,虽不是多紧密的关系,逢年过节总还是来往,事关钟家一脉荣辱,或许也能出面帮忙说两句话,再不济打探些具体消息也成。
钟阁老的学生们在朝为官,总有一两个不再翰林院和国子监中,不被此次的事情牵连,若是能说动他们,请旨将案子交到大理寺里去,搏一线生机出来。
不知为什么,这案子交到禁军手上,她的心总是悬着。
到底是什么人在污蔑钟阁老?
钟玉瑶按照易涟清的吩咐,在仆妇的陪同下去拜访钟妃,或许是看在她年幼的份上,光诚帝并没有阻拦。
她坐在车中,闭着眼一遍遍重复自己要问的问题:那天朝堂上发生了什么,谁说钟阁老谋逆,陛下对此事态度究竟如何。
钟妃并不受宠,久居深宫,对朝堂事都不熟悉,不知道前两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奇怪。钟玉瑶要做的,就是说服钟妃去打听第三个问题的答案。
到了宫门前,卫士验过了令牌,放她们入宫。是否是钟玉瑶的错觉?她忽然开始察觉到那卫士对她的轻蔑和不以为意。
她从前只跟着易涟清来过一两次,入宫的路已经完全忘记了,只是记得弘文馆门口的竹子常青,阳光照在琉璃瓦上有漂亮的金光。
但此刻她抬起头,两侧的宫墙将天空逼成狭窄的一道,朱红色仿佛干涸的人血,那条宫道那么长,长到她看不清尽头,也看不清终点。
陪她前来的嬷嬷没有进过宫,肩膀瑟缩着,被她发现。她是一个不怎么懂事也做不了什么的小女孩,却要在此刻成为她们两个人的脊梁。
所以她不能退缩,不能显露出局促不安,否则跟着她的嬷嬷又该怎么办。
小小的钟玉瑶在一瞬间长大。
她镇定下来,对着嬷嬷说:“你跟我走,不要乱说话,我记得钟妃娘娘的寝宫在哪里。”
其实记忆已经模糊了,当她回忆起来,只有那些无关紧要的、原本美好的、全都变成了讽刺的细节。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把它们记得那么清楚,以至于回忆到自己脸上幸福的笑容时,会羞愧难当。
光诚帝允了她入宫,是早就料到了后来她会遇到的一切,钟妃闭门不见。
两扇宫门紧闭着,宫女隔着墙和她说:“钟小姐请回吧,我们娘娘清修已经有半月了,最近不见客。”
她哀求着,希望这位曾经给予过她温暖和关怀的长辈能够帮她一把,哪怕无关紧要的安慰也好。
钟妃出身不高,如果没有钟阁老,她一无恩宠二无儿女,根本坐不到妃位。她的荣宠,都是钟阁老给的。她同样明白这一点,害怕光诚帝想起她和钟阁老的关系而褫夺了她的妃位。
钟家当然知道。甚至极有可能就是钟家授意的。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为了保住钟家,为了减小损失,当家人决定壮士断腕。
对于钟家来说,这根本算不上壮士断腕。钟阁老不肯与他们同流,一生权势最终只会落到他的亲孙女身上。光诚帝会因为钟阁老而打压钟家,加封钟玉瑶本就是他喜闻乐见的。
当时的钟玉瑶并没有想到这么多,以为钟妃是因为害怕得罪光诚帝才拒绝的。她没法强迫钟妃,只能将所有期望寄托在钟妃能够心软。
她深深叩拜:“求娘娘施以援手。”
钟玉瑶带着嬷嬷,在宫门前从上午跪到晚上,连守门的宫女都有些不忍心,将门开了一条小缝:“小姐不必执着了,我们娘娘是真的不见客,您要保重身体呀。”
“我祖父是娘娘表叔,”钟玉瑶的膝盖已经麻木了,她带着无助的哭腔,“血浓于水,娘娘若能救我祖父一次,我愿结草衔环以报。”
宫女为她幼稚的恳求叹了口气。大人们之间的勾心斗角,权衡利弊,小孩子能知道什么呢?
然而她没法将那些残忍的真相直接告诉钟玉瑶,只好又劝了两句,见她不听,重新关上了门。
两扇朱漆大门,把过去的那个美好世界关在门中了。
光诚帝不知是有意无意,没有派人赶她出去,偌大的皇宫中,没有一个人能听见她的声音,不论如何哭叫天地、祈求神灵,都不会有奇迹发生。
而与此同时,易涟清被舌灿莲花的户部侍郎送出了门。她脸上笑着说多谢大人款待,转过身时所有的笑容都维持不住,委屈与不甘如同开闸洪水一般喷涌而出。
和他们打交道太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她不知道对方想要什么,软肋和缺点又在哪里,对方却将她的诉求摸得一清二楚。
钟阁老是对的,多事之秋,敏感的时候,注定了不会有人愿意帮她的。
她仰起头把眼泪逼回眼眶。难道正是因为这样,钟阁老才会对她说结局已定吗?
她不信命,事实已经**裸地摆在面前,嘲笑着她的无能。
她还能求到谁的帮助?被异姓王送进宫自身难保的质子、只知道纵情享乐无权无是的皇子、被父母耳提面命明哲保身不敢出头的世家子弟。
如果她再大十岁,如果她有自己的势力和支持者,如果她能在光诚帝面前说上话,成为群臣既要尊敬又要忌惮的人,结局已定不会像现在这样。
人微言轻,她第一次切身体会到这四个字的痛苦,它们一刀一刀,剜下她的血肉。
悲观逐渐占据上风,可是当车夫问她接下来去哪里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报出了下一个人的名字。
户部侍郎、工部尚书、左仆射,一切和钟阁老有交情的没交情的,能帮上忙不能帮上忙的,全都守口如瓶。
易涟清慌乱的心中忽然升起一点怀疑:到底是谁提出了质疑,能让这么多的人守口如瓶,讳莫如深。
钟阁老的旧相识私下托人送来一句话,说是光诚帝看到了一封弹劾钟阁老的折子,但折子究竟是什么人所写,他并没有打听出来。
这个写折子的人真的存在吗?还是根本子虚乌有?
易涟清不敢深思,暂时封存了那个危险的想法,再三谢过。
奔忙一天,毫无所获。易涟清坐在车中看着钟府的大门,门洞如同一只黑漆漆的眼睛,审判着她的所作所为。
我能做到吗?她扪心自问,我还能做什么?
人声中第一次,她不敢回家,不敢走进那扇门面对殷切期盼着的仆妇,不敢面对她前几日无心的安抚,也不敢面对钟阁老在这个家中留下的一丝一毫的痕迹。
但人生终究是没法靠逃避解决问题的。她深吸一口气,将焦灼藏进心里,扯了扯嘴角,描摹一张充满希望的面孔挂在脸上,去欺骗自欺欺人的家人们。
“小姐回来了。”下人们也在强颜欢笑,上前帮她脱掉外衣,拿走已经冰冷的手炉,用无比希冀的眼神看着她,想从她口中听到一点好消息。
她不忍辜负那些目光,可她编不出一个谎言去满足。就算她能编一个天衣无缝的谎言或梦境,现实总会将它打破。
与其让人产生希望又绝望,不如从一开始就开诚布公。
她微微皱眉,完美的游刃有余被破坏:“我……没问到什么。”
下人们愣了愣,随即安慰她:“没事的,小姐也尽力了,咱们阁老吉人自有天相,一定能平安归来的。”
“不是的,”她认真纠正了他们的话,第一次把真实呈现在他们面前,“各位大人要么是怕引火烧身,要么一无所知。祖父自己也不相信能有转机。”
她看着众人怔怔的表情和越来越难看的脸色,说:“我会尽力,我会想尽一切我能想尽的办法,诸位我不强求,现在府中也没有那么多要做的事,想走的人可以走,不必有什么压力,毕竟我们出不上什么力,你们走了,我和祖父心中的愧疚也能少些。”
“小姐,”厨娘说,“我在钟家四十年了,钟阁老没有对我说过一句重话,他救了我的命,我没地方去了,我留下。”
“阁老在江南还有些家人,”家丁说,“我去帮您探探路,或许能赢得支持。”
“小姐,钟府有难我不能不管……”
“小姐,我家中还有两个弟妹,不得不寻些生计……”
“小姐……”
“小姐……”
一声声,熟悉的人在她身边来了又走,她的眼泪已经流干了,平静地看着众人各自决定了去留。
“不论大家去或留,”易涟清站在中间,深深一拜,“我都谢过大家。”
人散去了,只剩下空荡荡的院落。从刚才开始,她没看见钟玉瑶,便知道这个死心眼的孩子一定还在宫中。
钟妃不愿帮她,她就算磨破了嘴皮也没用,这是靠努力改变不了的。她叹了口气,对身边留下的车夫说:“您去宫中接玉瑶回来吧。”
钟玉瑶不知道自己跪了多久。
从天黑的那一刻开始,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极其漫长。她害怕黑,现在却更害怕黑暗中传来的消息,告诉她来不及了。
不会来不及的,她低着头,喃喃自语,给自己打气,能来的及的,姐姐不是告诉她吗,有志者事竟成。
她等着,终于等到了从远处走来的一盏灯笼,提着灯笼的内侍走到她身边,声音柔软。
她不知道自己在期盼还是恐惧,不知道对方口中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是噩耗还是喜讯,她不敢听,也不敢闭目塞听。
“小姐,”内侍说,“钟府来接您了。”
高高悬着的心跌落在尘土中,摔了个粉碎。她勉强挤出一张笑脸,说好的,谢谢您。
嬷嬷搀着她站起来,膝盖像针刺一般,疼得她一步也走不动。可是这最娇气、最不能受苦的女孩,竟一声也没哭。
玉瑶会有成长线的,接下来就该小陆出场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无能为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