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珏觉得这人真是奇怪,一字一句地重复了一遍:“真是崔珏。”
曹玄淡淡地夸奖了一番:“二玉相合为一珏,凡玉之属皆从珏,好名字。”
“嗯,曹兄,我很感激你这回帮助我们渡过难关,日后有用得上的地方,我一定鼎力相助!”崔珏说着就向曹玄行了个礼。
崔珏随意折下一朵花,没玩几下又将它从窗口丢了出去,那花本是要落入楼下那水道中的,被风一吹,反而落在别家屋顶上了。
曹玄收了眼神,自顾自地喝起茶来。
崔珏草草地去崔敛的住所看了一眼便又往王家赶去了,和曹玄的一番谈话让他明白王家这事绝对不像表面说的那么简单!
路过一家裁缝铺,崔珏竟然惊奇地发现这里竟然能接各家校服定做!还收二手呢!
民间多的是入不了仙门世家的凡人子弟却又心向往之的,久而久之,竟出来了私订校服这种情况,当然,也有倒卖校服的。
且论当下,谁家的校服最畅销?那必然是广元曹氏的!广元每三年招生一次,择优录取。即使要求越来越严苛,前去报名的学生依然是其他世家的三倍!和别人打架,打不打得过先别说,光是校服在身就足够逞威风了。
但要是说谁家校服花样最多、最细节,那就只能是浔阳崔氏。浔阳好用编织、绳结工艺,这一点在当地的世家上也有所体现。而崔氏作为这一带最大的世家,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其工艺最大的代表者。只不过嘛,由于浔阳崔氏实在是太入世了,还会随时间更换校服,导致校服和当下的时装没太大区别,比不上其他家的校服仙!
崔珏想了又想,索性就把身上的校服卖了。武陵地属湘楚,归崔氏管辖,校服成色又新,自然是卖了个不错的价钱。
本来身上背的那把剑崔珏也想一并打包卖了,他又不修仙,剑还死沉死沉,除了增添负担还能干什么?可这剑是赖上了崔珏,别人死活拔不下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荷包又鼓囊起来,崔氏左看右看满意的不得了。这人一有钱,干啥都有底气。
隔着老远的距离,崔珏就发现王家门口的红帐子拆除了,他换了身黑衣打扮,干活的杂役见他询问也只当他这附近的街坊邻居,如实告知了。
“你是说这王家要走?走哪去?”
“大人们的决定我一个下人怎么会知道,听他们说事情解决了就走了呗,好像是认为这儿的风水不好,连着他家祖/坟也一起迁走。”
听罢,崔珏着急忙慌的闯进去,干活的小厮拦都拦不住,急的追在后面忙喊:“你谁啊?没有大人的允许你不能进去!!”
另一边干活的听到动静也快步赶来了,谁知两个人合力也抓不住这泥鳅般的崔珏。只得彼此作证:“你看到了吧,我拦也拦不住,这可不关我事。”
大厅一改前些日子的华丽气息,什么金丝檀木的椅子、浮雕纹梅彩绘琉璃瓶……全给带走了,就剩下几根挪不动的柱子在那。
正好当家夫人从偏房出来,崔珏也顾不上什么规矩,张口质问道:“你们搬哪去?”
“怎么又是你!你到底是哪里来的江湖术士,害死了我的丈夫还不够吗!难道要让我们整个王家给你陪葬不成!”王夫人龇牙咧嘴,唾沫星子喷得到处都是。说着说着还上手给了崔珏几拳,眼见她不依不饶,崔珏冷脸将她双手反扣,没好气道:“够了吧?”
王夫人脸色一僵,整个人往地上一倒,睁眼就是哭:“我真是好惨啊!大儿子被车压死了,小儿子也吊死了,现在连丈夫也被人害了!我还活个什么劲啊,我不活了!”说着她就要往柱子上撞去,崔珏也不拦她,就让她那么撞。
王夫人一看崔珏不吃这招,整个人也冷静下来,问道:“你今天来是为了什么?”
“你为什么要给王六配冥婚?”
王夫人张了张嘴,似乎是不知道从何说起,她重重的锤了锤手心,扶着柱子滑了下来。
王夫人反问道:“你知道王家为什么这么发达吗?”
崔珏挑了挑眉,察觉到这其中的古怪,没有回答。
王夫人招呼两个下人搬来椅子,和崔珏面对面坐着,说起了曲塘王氏发家史。
曲塘王氏是武陵城有名的地主,从事长途贩运。武陵以捕鱼业为生,夸张点说,整个武陵的水路生意王氏全权包揽了。
上有浔阳崔氏的委派,下有平民百姓的催促。中南一带的河道是越修越宽,水运不分早晚,来了货就要走。
而武陵在崔氏管辖边缘,又恰逢这十几年来崔氏衰弱,顾不上交界处的地方治理,导致河道年久失修。时间一长,河道坍塌的风险便大大加剧。
光是今年,武陵城内的河道就塌了三条,下面瞒着不让往上报,浔阳崔氏的人又很少来这边巡视,自然就形成了一面不透风的墙。
若不是崔氏少主独立出游跑来了这边,只怕这件事到现在还没被捅出来。
河道治理费用极高,放在曾经,是浔阳崔氏出三分之一,地方上的地主世家出三分之一,下面的百姓出三分之一。要说崔氏最为繁盛的时期,那便是崔禹当家的时候了。
崔氏后山有一大片土地,曾经是用来种些农作物的。但崔禹提出不和百姓争夺利益,便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改为种草药了。
正好崔禹娶过门的妻子李渡是位医师,在她的指导下,就算是雪山上生长的植物在崔氏后山也能存活下来。而浔阳崔氏承接的益阳崔氏就有制药的传统,索性就把子弟合并到一起。崔禹又在经商上颇有天赋,自己左手倒右手,几经转折,一时间利润丰厚。
好景不长,崔禹接管崔氏的时间只有短短十三年。太安三十一年,江湖剧变,崔禹死在货运路上,李渡生下孩子大出血而亡,整个崔氏一夜之间失了主心骨。
内有旁系虎视眈眈,外有其他世家伺机而动,浔阳崔氏本就是个千年世家,这样一块肥肉,江湖上谁不想吞了它?
未满十六的崔珏成为了崔氏新一代家主,不过三月,崔氏主系上下被杀了个干净,年轻的家主出逃,新的少主也不知所踪。
盛极一时的浔阳崔氏就这么倒台了,而江湖上最后一次听见崔珏的消息,是他死在了望仙台。当时的崔氏已经重建,当家人崔宁派人寻遍整个中南也没找到崔珏的尸体,天之骄子就这么陨落了,落了个欺师灭祖的骂名。
既然浔阳崔氏靠不上,那地方上的人就想了个其他法子,挖这边的地,填那边的道。
河道一带的居民纷纷搬迁,河堤逐年升高。就在前年,曲塘镇内发生了一次大水灾,几乎是半个城被淹。无数的百姓在这次灾难中失去性命,崔氏这才得知武陵祸乱。
浔阳崔氏经过崔宁的治理,比从前好了不少。可是派下来的钱还是没有用于赈灾安定,而是被这带的地主豪强瓜分殆尽。
久而久之,这里的百姓怨气丛生。
一些靠吸食邪恶之气的妖物渐渐兴起,跌入水中的人不够?那就制造意外,还不够?那就去陆地上找。很长一段时间内,曲塘镇的百姓人心惶惶,唯恐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不知是谁散播谣言,说是往河道中进献妙龄女子可以抚平这件事。镇上的女孩子都被迫剪了头发,假扮成男人,还有一些直接全家出逃搬到其他地方去住了。
女子越来越少,有人就说少龄男子也可以。说这话的人便是王家大儿子,但是谁又愿意自己的儿子被献祭呢?某日夜黑风高,几个人趁着王家大儿子晚归,直接弄死了他。
王家向其他人讨要说法,而百姓们在此刻团结一心,纷纷停工。王家为此杖毙了城内许多人,损失惨重。
王家急需找个门当户对的女子娶过门祛除晦气,本来这个女子是王六哥哥未过门的妻子,无奈人死了,这婚事便落到了王六的头上。
偏偏王六这个读书人有自己的青梅,加上他才不信奉那一套,竟然当晚带着他那青梅竹马私奔,被王夫人知晓,当着王六的面活活打死了女子。
女子家世代清贫,无处讨要说法,父亲又是个残疾,一时急火攻心,也死了。
王六为此大受打击,整个人昏昏沉沉,仆人一个不注意他便上吊了。
自此,王家乱象频出。
先是那个被门砸死,又是这个跳了井,总之坏事一个接一个。
门当户对的婚事是飞了,但还是需要人冲喜。而从青楼跑出来的公孙屏就成了王夫人的人选之一。
谁料恰逢百鬼夜行,整个王家全都遭了殃。
“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是这样。”王夫人垂泪,似乎是觉得这一切于她而言都太过荒谬,她嫁进王家时就才二八,如今人近半百,遭遇这种事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崔珏不吃她一套,开门见山道:“所以,这事还没解决你就要跑?留个烂摊子是给谁收啊?”
被崔珏这么一怼,王夫人又羞又躁,一时半会也说不出什么来。
“王六人呢?”
王夫人摇摇头,感慨的说道:“不见了,当晚你走后,我们本想请法师来做场法事,谁成想眨个眼的功夫人就没了。”
崔珏沉思了一会儿,忽然想起来什么,急匆匆的往门外赶。正好碰上提人来的曹玄。
真是冤家路窄。
曹玄也很意外在这里见到他,“好巧。”
崔珏皮笑肉不笑的回了一声,绕过他就要出去。
曹玄拦住了他,问道:“你是在找这个么?”
崔珏探头去看,一个衣衫褴褛的人站在曹玄背后,这不就他要找的王六么!
“你是在哪里找到他的?”崔珏总感觉曹玄不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他既然敢提这东西来见他,那就一定有他的要求。
曹玄也不急,他漫不经心的弹了弹衣带子,语气中是不容置喙的肯定,“能进去说话么?”
前后文有出入的地方,以最后为准——8.28
曲塘篇快完结了太开心啦,崔珏过完曲塘篇算是彻底融入这个江湖了,第一次写文就全改了一遍,我哭!虽然还有不满意的地方,但就让它过去吧~
崔珏我喜欢你[可怜]
崔敛我喜欢你[摊手]
曹玄我喜欢你[问号]
欧阳真初我喜欢你[红心]
你们整个江湖我都笑纳啦!
我真是太喜欢这篇文了!!
————————碎碎念————————
写校服的时候我总会想到我读书(小学到高中)的时候,那个时候真的动不动就换校服,我初中每过一届就换一套,不过我们的校服都很好看!等我开了现代文一定要好好写一下~~~
我们那个时候看校服认人,高中时最出名最好认的校服是附中的,每次看见都要感叹一句:“附中人也在。”真的就像文中看见大宗门的感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曲塘18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