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末,春深绿浓,中医社计划在本周末要开展一次青城山踏青寻药活动。新月和晓岚兴冲冲地报了名,临行前两天,晓岚突然吃坏了肚子,上吐下泻的,身体没有力气,她告诉新月自己去不了青城山了。
新月说:“那我也不去了,在学校陪你。”其实她心里是想去的,又不忍心将晓岚一个人丢下。
晓岚劝她:“对你来说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我从小山里长大,见惯了大山,去不去没什么的,你是城里的小姐,去山里能看看不同的景致,再说我只是拉肚子,也不需要人照顾,你就放心去吧。”新月点点头。
从黎明出发坐车,足足行了**个小时,一行五个人才到达青城山镇。已过晌午,几个人在小镇上吃了饭后,每人准备了些干粮,背着简单的背包,向青城山走去。步行约半个时辰看到一个牌坊,上书“青城山”三个大字,大家都欢呼起来:“青城山,我们来了!”山道两边古树参天,林木深深,有一条溪水自上而下潺潺流过,四处一片静谧,时不时有几声鸟鸣声传来,打破山中的宁静,在空谷中回响,倒更显出大山的深远,“青城山下幽”果然名不虚传。
文润清看到水边一丛细长叶片的绿色植物,就停下脚步,对大家说:“你们看,这是什么?”
有同学立刻认出:“这是石蒜。”
“对,它又叫彼岸花,开花的时候看不到叶子,有叶子的时候花已谢了,花叶永不相见,是一种很奇特的植物,可惜现在不是花季,开花的时候火红火红的非常漂亮。”润清说。
“它也是中药吗?”新月问。
“是的。”文润清拔出一颗石蒜,露出一个白色的肉质茎,象小葱头一样,他拿起递给新月:“你用舌头舔舔是什么味道?”
新月尝了下,皱起眉吐了下舌头:“苦的。”
周围的同学被她的表情逗笑了,润清也笑着说:“是苦味,这种植物的根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让你尝尝你才会记忆深刻。”
新月也自嘲道:“社长的方法很管用,记忆确实深刻。”
远远看到右前方小径边有个建筑,走近看到这是一个道观,听闻青城山是道教名山,果不其然一进山就看到道观。这是个小道观,众人来到观外,就闻到一股清甜的香味。步入观中,水雾氤氲中,一位道士正在厨房蒸煮着什么,香气正是从这儿飘出来的。
道士身着青色长袍,蓄着发髻,黑红脸膛,四十岁左右的年纪。当他听说大家是来青城山寻药识药的学生时很高兴:“青城山可是个药库,有一千多种中草药呢,你们算是来对了地方。”他请大家入座,热情地提起一个大铜壶,为每个人倒上一杯水。
“这是我自己熬制的黄精水,平时当茶喝,这黄精是一剂经典药材,具有养阴润肺、补肾填精的用处,药效和人参不相上下。”他介绍道,大家听了纷纷端起杯子,见杯子水呈淡黄色,细细品尝感到口中回甘,有种淡淡的甜味。
道士指着灶台问:“你们是不是闻到了锅里飘出的香甜味道?”众人都点头,他对大家笑道:“这也是一种中草药,你们猜这是什么?”
大家都摇头,纷纷看向文润清,以为他会知道,他却也摇头。道士招呼他们:“你们来,揭开盖子看看你们认不认识?”说着上前揭开了大木盖,一股浓香直钻入人的鼻子,只见一大锅黄褐色似芝麻的物品正在冒着热气。
“原来是苏麻籽。”润清说。
“对,这苏麻和黄精都是药食同源的好东西,他们俩在一起是最佳搭档,蒸熟吃味道又甜又能养生。”道士说。
“师傅,您懂的可真多,为什么会来这里当道士?”新月很好奇。
“十多年前我生了场大病,身体虚弱,家人就让我上山当了道士,跟着师傅学医论道,想着或许能治病强身,这些年也就知道了些中医知识。”道士说。
“相逢不如偶遇,我们今天可遇到老师了,师傅,这山里这么多药材,我们也不知从何找起,还烦请师傅带我们认认。”文润清说。
“行,这道观后面的山上有许多中药材,我带你们看看。”道士说完,他背起一个竹筐,放进镰刀,手拿镐头:“顺道我去采些野生黄精。”
几个人沿着小径向上爬,一面留心看着周围的有没有熟识的中药材,新月对药材还不熟,爬山更是手脚并用极其狼狈,文润清始终在她身边,看她东张西望地找药材就叮嘱道:“你别忙着找药材了,安全为上,小心脚下。”
来到后面平坦的坡地,在一处杂草丛里,师傅发现了黄精,他喊来大家:“你们看,这是一棵老黄精。”大家围拢过来,这棵黄精接近一米高,叶子颇似竹叶,师傅把黄精的根挖出来,根茎肥大歪歪扭扭的,长得像鸡头一样。
往前继续走,师傅在几棵大树前驻足,问道:“这树你们认识吗?”大家摇头。“这是杜仲树。”师傅说。
“原来这就是杜仲,我只见过制好的杜仲,杜仲树却不认识。”有同学说。
师傅用镰刀在树上划开口子,露出白色的树皮:“杜仲是树皮用药。”师傅介绍着。
一个同学撕一片树皮在嘴里砸砸:“有股清清淡淡的味道。”
众人继续走着,新月忽然指着脚边的植物象发现新大陆似的叫道:“你们看,这里竟然还有芹菜。”
师傅在一旁边看到了笑着说:“姑娘,这个是川芎,也是一种中药材,叶子形状确实有点象芹菜叶,它是根茎入药,香味较浓。”新月听了弄了个大红脸。
师傅接着说:“你们都知道药王孙思邈吧,说到这川芎啊,它与孙思邈在咱们青城山还有个传说呢。”大家都绕有兴趣地听师傅娓娓讲来:“传说孙思邈到青城山云游行医,一天他看见一只受伤的仙鹤在山中哀鸣,几只仙鹤衔来野草给他吃下,不久受伤仙鹤的患处竟痊愈了,孙思邈几经探寻后,采集到了这种野草,发现它确有治伤的作用,孙思邀感叹:仙鹤过往处,良药降苍穹。为它取名芎穹,并将它写进《千金翼方》。”
“原来还有这么美好的故事。”众人感慨着。
接下来大家相继找到了黄柏、不赤麻、矮茶子、柳杉等药材。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暮色西沉,大家回到道观,准备下山到镇上住宿,明日再上山,师傅听了对大家说:“我这观里还有几间空禅房,你们如果愿意可将就一晚,明早上山也容易些。”大家听了当然愿意,晚饭是师傅为大家准备的简单的斋饭,可能是累了的缘故,斋饭吃起来竟觉得格外香。
青城山的夜晚特别安静,新月从未在大山里住过,倍感新鲜,饭后无事走到院里,坐在石阶上抬头看满天的繁星,文润清也信步走过来,坐在她身边。他问新月:“今天走累了吧?”
新月说:“还行,今天走路不算多。”
“明天咱们才正式爬山,明天可能就会累了。”润清说。
“我不怕累的。”新月答。
“你那位发小韩智该毕业了吧?”润清问。
“是的,他现在在银行实习,以后应该进他爸的那家银行。”新月说着,转头看着他:“你呢?想过毕业后准备干什么?”
“我学的是数学,最好的出路就是做个数学□□,你呢,准备以后做什么?”润清问新月。
新月摇摇头:“我还没认真想过这件事。”她抬头看着天空:“这里的星星真亮真多,好像一颗颗钻石,在重庆我从没看到天上有这么多星星,这里的夜晚可真安静。”
润清说:“是呀,置身在青城山中,感觉自己的内心与天地如此贴近。”他停了下不无忧愁地说:“如今也就青城山还是个安静的所在,日寇铁骑已践踏了我们大部分国土,不知道哪一天青城山的宁静就会被打破。”两人想到时局心情也沉重起来,一时无话,润清站起来:“夜深了,要下露水了,早点休息吧,咱们明天还有很长的路呢。”
第二天清晨几人告别师傅向山上进军。润清说:“青城山这么美,咱们不能光认药材,也不能辜负了美景,昨天大家都跟着师傅学了不少知识,今天咱们就纯粹登山观景,大家赞成吗?”“听社长的。”大家都纷纷响应。“路还长呢,那咱们可得加紧点时间。”有人说,大家也就加快了脚步。
林深叶茂,深深浅浅的绿构成青城山的主色调,早晨的空气格外清新,看不到行人。有个同学冲着远处大喊:“大山你好!”于是就有“大山你好”四个字拖着长音回应过来,大家格外兴奋,男同学们打着忽哨,一时间空谷回音,惊飞了一群鸟雀。新月从没这么开心过,她也被大家感染了,双手搭在嘴边放声喊:“啊!”就有一个又一个“啊”声不绝于耳在山间回响起来。
前方出现一处气度非凡的道教宫殿,建于峭壁之下,与山势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走近看到雕梁画栋的门楣上写着“建福宫”三个鎏金大字。几人步入殿内,大殿共三重,供着道教名人,殿内柱子上悬挂着世界上最长的达三百九十四字的对联,面对这“青城一绝”,众人无不称奇。
接下来都是向上的登山路了,一连爬了半个多时辰,新月已气喘吁吁了,坐在石阶上走不动了,润清拿过她的背包背上,劝她歇会儿,不着急。远远地,前方传来同学的喊声:“社长、新月快点儿!”
润清大声回他们:“你们先走吧,我陪着新月。”
远远的声音传来:“我们先走了。”
新月不好意思地说:“我拖了后腿,耽误了你。”
“这么说见外了,爬山你是生手,不急,来,喝点水。”润清取出水杯二人喝了水继续赶路。
约摸过了一个小时,看见路边一个溶洞二人走进去,洞大而深,洞顶有几层楼高,洞内奇笋怪柱,如玉雕冰砌,晶莹透彻。“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新月感叹着,声音在洞内经久不息。
二人逶迤而行,前方是悬空的楼梯顺着洞势蜿蜒,忽上忽下,润清蹬蹬地上了楼梯走了几步,回过头看新月还站在楼梯下,他问:“新月,你怎么不走了?”
“我有点恐高,尤其害怕这悬空的楼梯。”新月说,润清折回来不由分说拉住了她的手,她的手握在他手里,新月的心跳加快了,被他拉着亦步亦趋走过这段楼梯后,她的手心已全是汗了,这自然是紧张造成的,只不知这紧张是悬空的楼梯造成的,还是握着她的这只手造成的,可能两者都有吧。
走出溶洞,就听到震耳欲聋的轰隆声,一条暗河汹涌地流下来,水浪打过栏杆溅到人身上,山壁边的小路很窄,路窄坡高,路边一侧是深深的暗河,一边是高高的山石石壁,新月的脚似乎又被地面焊住了,一步一步小心往前移,润清又抓住刚才已松开的新月的手,让她走在小路里侧,嘱咐她:“你的眼睛看着石壁,别往下看河水。”终于走出这条惊心动魄的险道,新月长出一口气,润清将手伸到她面前笑道:“你看你紧张的,我的手都被你握红了。”新月不好意思地笑了。
眼前豁然开朗,上游暗河流下的水变得安静了许多,水势渐缓。两人都有点饿了,就坐在河边吃东西,新月拿出自己代里的两袋饼干和榨菜:“润清,你多吃点,不是你陪着我我就走不下来了。”
“你以后还是要多练习,遇到困难不能躲避而是要直面,锻炼几次就会战胜它,那时你就会发现这困难也不过如此。”润清对她说。
吃完干粮,新月站起来走到河边洗手,“河水真清啊,里面的石子都清晰可见。”新月说着弯腰洗手,只听哗啦一声新月背上的布包掉下水里,润清看到了不容分说就跳到水里去捞,没一会儿润清把布包捞起上了岸,这时的河水虽不深,却也却弄了一身湿,新月不住埋怨自己:“都怪我不小心,现在怎么办,你衣服都湿了,河水又凉,你会感冒的。”
“不要紧,我的包里有火柴,咱们一会儿生个火,把衣服烤干。”润清说着脱下贴身的上衣,拧着衣服上的水。新月站在他的身后,看到了他的背上有一大块鲜红的印迹,象一颗心的形状,这背影这红色印迹剧烈撞击了一下她的心,怎么这么熟悉,眼前的一幕就像曾经发生过,她努力搜寻记忆里的这个场景,可却怎么也想不起在哪见过,一时间她竟有些恍惚,不知是不是梦中,看着润清的背影发起了呆。
“新月,你怎么了,咱们去抱点枯柴。”润清转过身叫她,新月才醒过来赶紧去找枯树枝。好在润清的包里带了御寒的外衣外裤,他躲到树林里换上衣服裤子。两人在树林里找了一堆枯树枝和枯叶,润清从包里拿出火柴引着枯叶,接着生着了枯枝,一堆篝火点着了。
虽是四月底,天气已不冷了,但河里的水还是很凉,浸过水后润清还是全身发冷,新月见他打着战,嘴唇呈现青乌色,让他赶紧烤烤火,又轻声说:“其实你不必下水去捞,为个袋子不值得,里面只有几件衣服、用品而已,如果你出了事怎么办?”
润清说:“我当时也没考虑那么多,本能地就跳下去了,水不深的。”他一边伸手烤着火一边笑着:“没事,我水性好,在老家从小就在水里玩。”
新月拿过润清的衣服帮他烤着,火星毕毕剥剥地响着,间或炸出个小火花,新月装作随意地问:“我刚才看到你背上的那个红色印迹,是受伤留下的吗?”
“不是,那是出生时就有的胎记。”润清看着她,“胎记面积有点大,是不是吓着你了?”
新月摇摇头:“不,我只是刚才看着你的背影还有这心形红色印迹觉得好熟悉。”她说着若有所思,眉头微皱,忽然如梦方醒:“对了,我想起来了,应该是在我的梦里,是那个兵士,他也如你今天这般,是从水里上来,也是这样背对着我,身上也有这个心形印迹。”新月说着眼睛直直地看着篝火,又有点发痴了,润清用手在她眼前晃了两下,新月才收回了视线。
润清看着她对她微笑着:“新月,看来我真是你的梦中人了,不论从相貌、胎记还是身形,我和那兵士都如出一撤,我的前生一定是他,在那一世咱们一定有一段求而不得的孽缘,所以你总在梦中伤心,今生是不是上苍动了侧隐之心,有意安排让我们续前世未尽的缘。”
新月的脸有点发烧,她知道润清还在看着她,她没敢正视润清的脸,为了掩饰自己的羞涩,她站起来把烤干的衣服递给他:“润清,衣服干了,你快穿上,咱们赶紧赶路吧,要不晚了下不了山了。”
青城山之行结束了,回到学校,晓岚的腹泄此时已好了,她看着新月的脸不怀好意地笑着:“看你的表情,应该是不虚此行吧。”
“当然,青城山很美,你不去可惜了。”新月故意逗晓岚。
“山里对我没什么吸引力,倒是你这个城里大小姐,这次爬山很累吧,我不在表哥有没有关照你?”晓岚道。
“一路上都是他陪着我,要不然有几处险境真过不了。”
“表哥是个暖心人,平常遇到人有困难他都会相助,况且你这个大美女!我看得很清楚,他对你可是另眼相待呢。”
其实新月心里明白,青城山固然美,山上的药材让虽然她大开眼界,但河边的一幕却是深深触动她的,润清的话虽是半开玩笑,但却让自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们的相遇真是上天的安排吗?
此次踏青后,每每晚自习,润清会不自觉地盼望新月会来,会于无意识中在纸上写下很多个“新月”,她已在自己的心上住下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