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的夏日比洛阳凉爽,但尔朱荣府邸内的气氛却异常燥热。
高欢甫一抵达,就被引入密室。尔朱荣独自一人坐在案前,面前摊着几份奏折,脸色阴沉如铁。
"六浑,"尔朱荣直呼其名,"可知我召你何事?"
高欢注意到尔朱荣自称"朕",心头一紧:"末将不知。"
尔朱荣将一份奏折掷到高欢面前:"纥豆陵步蕃在河西起兵,自称受密诏讨逆。这'逆'指的是谁?嗯?"
高欢迅速浏览奏折,背后已渗出冷汗:"此必是有人矫诏..."
"矫诏?"尔朱荣冷笑,"朕已查实,诏书出自皇上亲笔!"他猛地站起,"朕待皇上不满,他竟如此回报!"
高欢保持镇定:"明公息怒。纥豆陵步蕃不过跳梁小丑,派一偏师即可平定。至于皇上...或受人蒙蔽。"
尔朱荣踱步片刻,突然转身盯着高欢:"你在洛阳多时,可察觉皇上异动?"
高欢心跳加速,表面却露出思索之色:"皇上日常起居如常,只是...确与几位河阴幸存的朝臣过从甚密。"
"都有谁?"尔朱荣眼中凶光毕露。
高欢报了几个无关紧要的名字,尔朱荣记下后,神色稍缓:"六浑,朕知你忠心。此次召你来,实有要事相托。"
他走到墙边,拉开一幅地图:"贺拔岳在关中坐大,纥豆陵步蕃又叛。朕需亲往讨伐。你即刻返回洛阳,看住皇上。若再有异动..."他做了个斩首的手势。
高欢深深一拜:"末将明白。"
尔朱荣拍拍他肩膀:"待朕平定叛乱,便废了这忘恩负义的小皇帝,另立新君。"他顿了顿,"你可知朕为何独独信任你?"
高欢摇头。尔朱荣叹道:"众将之中,唯你高六浑有雄才大略,能承我基业。贺拔岳虽勇,却无远略;兆儿虽亲,却少谋略。堪代我主众者,唯贺六浑耳!"
这番话若是半年前说出,高欢或会感动。如今听来,却只觉讽刺。他恭敬答道:"明公知遇之恩,欢没齿难忘。"
离开密室,高欢在廊下遇见尔朱兆。这位年轻将领冷笑拦路:"高都督又得叔父单独召见,真是荣宠无比啊。"
高欢微笑还礼:"尔朱将军言重了。明公只是询问洛阳防务。"
尔朱兆逼近一步:"我听闻皇上与你私交甚密?"
"皆为公务往来。"高欢不露破绽。
尔朱兆冷哼一声:"最好如此。叔父虽赏识你,但我尔朱氏基业,终归要由尔朱氏继承。"说完扬长而去。
高欢目送他离去,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当夜,他秘密派亲信段荣先行返回洛阳,带口信给尉景:"速做准备,大变在即。"
三日后,高欢启程返洛。尔朱荣亲自送行,临别赠言:"六浑,天下大势,尽在你我掌握。莫负朕望。"
高欢郑重应诺。队伍离开晋阳十里,亲兵来报:"都督,有密使从洛阳来,说有要事相告。"
来者是高欢留在洛阳的心腹蔡俊,他风尘仆仆,面色凝重:"六浑兄,大事不好!尔朱兆在洛阳大肆搜捕,已拿下多位与皇上来往密切的大臣。尉景将军也被软禁了!"
高欢握缰绳的手一紧:"皇上如何?"
"暂时无恙,但宫中戒备森严。尔朱兆扬言要彻查'谋逆团伙'。"
高欢沉思片刻,突然调转马头:"不回洛阳了,改道河北!"
蔡俊大惊:"这...尔朱荣若知,必疑都督反叛!"
高欢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尔朱荣既已生疑,迟早会对我下手。不如趁他出征在外,先据河北以自保。"
他立即派亲信分头行动:一路去联络孝庄帝,告知计划;一路去山东通知旧部起兵响应;一路去监视尔朱荣大军动向。
七日后,高欢抵达信都。冀州刺史侯渊是他旧交,当即开城相迎。高欢在河北素有威望,短短旬日间,便聚集了三万余人。
"六浑兄,"侯渊忧虑道,"尔朱荣若率大军来攻,我们恐难抵挡。"
高欢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集结的部队:"尔朱荣此刻正与纥豆陵步蕃交战,无暇东顾。待他回师,我们已有准备。"
八月,洛阳传来惊人消息:孝庄帝设计诱杀尔朱荣于明光殿!原来高欢离开晋阳后,孝庄帝假意悔过,写信向尔朱荣请罪。尔朱荣轻信入宫,被伏兵所杀。
"陛下得手了!"段荣兴奋来报。
高欢却神色凝重:"尔朱荣虽死,其党羽仍在。尔朱兆、尔朱世隆必率大军复仇。传令各部,加紧备战!"
果然,不数日,噩耗传来:尔朱兆攻破洛阳,孝庄帝被俘。尔朱皇后诞下皇子后,被尔朱兆立为太后,垂帘听政。
高欢在信都闻讯,当即召集众将:"尔朱氏倒行逆施,天人共愤!我欲举义旗,讨伐逆贼,诸位以为如何?"
尉景、段荣等齐声响应:"愿随都督讨贼!"
就在此时,亲兵引一人入帐,竟是孝庄帝身边的太监张齐:"高都督,陛下在被俘前,命奴婢将此物交予都督。"
张齐取出一方玉玺,正是天子私印。高欢双手接过,心中澎湃。帐内众将见此,纷纷跪地:"请都督主持大计,匡扶社稷!"
高欢高举玉玺,声音如雷:"吾等当共讨尔朱氏,迎还圣驾!"
当夜,高欢独坐帐中,凝视玉玺。二十年前那个怀朔镇戍卒,如今竟手握天子信物,成为一方雄主。乱世如棋,他高六浑终于从棋子变成了棋手。
帐外,河北的秋风吹动军旗,猎猎作响。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席卷北魏山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