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赤染兰香 > 第181章 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龙湖沙洲困仇敌

第181章 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龙湖沙洲困仇敌

两日后,叶阳晨带着董素及其家人到了泽清山的地界。思虑再三,叶阳晨决定把董素安置在玉龙湖的湖中沙洲生活。这处沙洲四面邻水,各处皆有渡口和码头,洲上有个村子,里面生活着几十户人家。由于沙洲土地肥沃,住在这里的人不仅可以捕鱼,还可种植水稻、蔬菜和果树,生活在这里的居民非常富足。

叶阳晨之所以没有把董素带进泽清山的长风寨里,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量。一是叶阳晨还是不太信任董素,他不想让董素知道进长风寨的密道和路线,防止他偷偷写信告知外界,泽清山恐会遭到官兵清剿。二是为董素的安全考量,泽清山里的弟兄多出身草莽,性格爆烈,如果哪天让他们知道董素做了那么坏事,他们一气之下可能会活剐了董素,那样可就乱了他的计划了。

沙洲也有它的好处,首先这里其实也属于泽清山的范围,但又是在外围,区域相对独立。而且这里还有帮里的眼线,这样一来,董素既无法泄密泽清山的情况,也无法私自逃跑。

董素到了玉龙湖沙洲后,嘴里一直感谢叶阳晨的救命之恩。毕竟董素知道叶阳晨与自己有血海深仇,但叶阳晨还是信守承诺,把自己从天牢里救了出来,这也算是以德报怨了。

离开北都天牢的那天,董素在牢里也听说了皇上已下旨问斩他,当时他既心凉又庆幸。那一刻,董素终于彻底看清了黄魏的阴险狡诈,他怎么都不至于笨到相信黄魏会去劫法场救自己。想到自己死里逃生,董素便觉得以后能生活在沙洲的小渔村里,也该就知足了。毕竟,活着就是最大的希望和幸福了。

享受荣华富贵大半生,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董素突然想通了,“后半生在这个犹如世外桃源一般的沙洲生活,也是不错的人生结局。”

至于他的儿子,董素也觉得人活一生并非一定要封官加爵,有时平平淡淡也未尝不是好事。他为官几十年,深知官场里的刀光剑影有时比战场还要凶险,虎毒不食子,他不想让儿子再走自己的老路。

安顿好董素后,叶阳晨便回了泽清山寨,即使他想快点赶去西关见慕瑶,也没有到家门口了还不回家的道理。还是和从前一样,叶阳晨回山寨前,还是先去玉琼潭看师父仁渊和黄师母。

又快两年没见师父师娘了,想到两位老人见到自己别提多高兴,叶阳晨的心情也格外激动,甚至还有点近乡情怯的感觉。来到竹屋门口,叶阳晨故意大声喊道:“家里有人吗?可以讨一碗水喝吗?”

此时,师父仁渊正坐在罗汉榻上翻看着古籍,而师母则在书案那里作画,鱼虾在她的笔下神韵灵动、栩栩如生。

一听外边传来的声音如此熟悉,师母黄氏激动得手突然一抖,笔也掉在宣纸上,笔尖落处的墨汁旋即向周围洇开。

“渊哥,是小晨的声音。”黄氏边笑边往门外迎去。

仁渊心中的喜悦也有些按耐不住,手上的书拿起来又放下,放下又拿了起来,而眼睛始终盯着门外的方向。

黄氏刚走出屋门,见叶阳晨已经站在院子里,她眯眼笑道:“你这孩子,还不进来,傻站在那儿干嘛?”

叶阳晨三蹦两跳地来到黄氏面前跪下,“师娘,你身体好吗?”

黄氏轻抚叶阳晨的头,随即连忙把他拉了起来,然后搂在怀里,“让我看看我的小晨,怎么瘦了?是不是战场上太辛苦啊?”

“还好的,师娘你别担心。”叶阳晨咧嘴一笑,“师父在家吗?”

“在的,在的,走,进屋里说话。”

黄氏一脸喜色拉着叶阳晨的手进了竹屋,见到仁渊后,叶阳晨扑通跪倒在地,行稽首礼,“师父在上,顽徒儿回来了。”

叶阳晨虽然平日里嬉皮笑脸,但他极为尊敬自己的每一个师父。如果说楚宗的绝世武学让叶阳晨响彻武林,那么仁渊对他的谆谆教诲才使他名扬四海。

叶阳晨心里明白,没有仁渊的苦心栽培,自己可能还是那个一身匪气的江湖浪子,没有仁渊的悉心教导,自己永远都不明白什么是胸怀天下,为国为民。所以从这点来说,他心里极为感激师父仁渊对自己的再塑之恩。

仁渊淡淡说了句,“起来说话。”仁渊虽然语气很平淡,但叶阳晨回来了,他比谁都高兴。并非仁渊因喜欢摆为师的架子才总跟叶阳晨板着脸,只是一来他自己不苟言笑的性格使然,二来作为师父,仁渊始终希望叶阳晨能稍稍收敛张扬的性格,能变得更稳重些。

当初收叶阳晨做徒弟,只因叶阳天苦苦相求,看在这番诚意的份上,仁渊才勉强愿意试着教教叶阳晨,但仁渊当时并不想与叶阳晨有什么师徒名分。后来在教授叶阳晨学业的过程中,仁渊发现叶阳晨绝顶聪慧,心性纯良,便很钟爱这个徒弟,但仍然不喜叶阳晨性格太过跳脱。

那时的仁渊绝对不会想到,叶阳晨有一天会成为自己的骄傲。仁渊虽隐居于此,也早已不理时事,但拳拳爱国之心仍在,他在这青山绿水中频频收到北境战场上的捷报,多年悬着的心终于可以安然停靠了。如今自己的徒弟帮自己实现了心愿,仁渊觉得终于可以补完此生的缺憾了。

叶阳晨坐了下来,仁渊这才问道:“你小子怎么突然回来了?”

“师父,你收到我给你发的捷报了吗?”

仁渊的掩住笑容,“收到了,你小子就是特意回来跟我显摆的吗?”

“不是师父,不是的,我回来是为了安葬卫忠海,他身在异乡十九年,也该回故土了。”

仁渊嘴唇翕动,激动得说不出话,“你安葬了卫忠海?”

“是的,师父,在您面前,徒儿不敢说谎。”

仁渊怎么都不能平复心潮涌动,“小晨,这次你可做了一件好事,天大的好事,师父为你骄傲。卫忠海是忠烈英豪,只可惜……”

叶阳晨从未见过师父这样,也从来没听师父这么直接地表扬自己。叶阳晨也不想对恩师有所隐瞒,于是一字一顿道:“师父,其实我是卫忠海之子。”

“什么?你说什么?”仁渊觉得耳朵嗡嗡作响,好像幻听了一般,头脑也好似不听使唤,时而闪着卫忠海的模样,时而又出现叶阳天带着叶阳晨来拜师时的情景。

叶阳晨把得知身世真相的整个过程都讲给了师父听,没有漏掉一个细节,尤其是自己怎么来到泽清山的。

仁渊听后,整个人怔住了,他觉得自己的血液在燃烧。得知忠良之后还活在世上,得知叶阳晨一点没有辱没生父卫忠海的英名,仁渊的心甚感安慰。

沉默片刻后,仁渊说道:“小晨啊,原来你是忠海兄的儿子,怪不得你那样顽劣,却还是最终走上了卫国强国的正途。你骨子里本就流着忠烈之血,冥冥之中你父亲的在天之灵在指引你。”说这话时,仁渊眼神里留着着一丝丝欣慰的笑。

叶阳晨没有说什么,只是同样神情激动地看着师父。

仁渊继续感慨着:“二十多年过去了,往事清晰如昨,当年我和你生父同朝为官,私下亦是相互扶持的挚交好友。只是忠海兄那人一生傲骨,比我还要刚直,结果枉送了性命。”

叶阳晨继续说道:“师父,我这次回国,不仅带回了父亲的骨灰,还扳倒了董素。”之后叶阳晨便把董素的事完完整整地跟师父说了一遍。

听罢,一向处事不惊的仁渊脸上写满了惊愕与愤怒,他喃喃自语,“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是他……”他情绪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良久,仁渊看向叶阳晨,言辞烈烈,“我当初在朝为官的时候就深知黄魏和董素的为人,只是没想到他们会行事肮脏至此,真是有违天道。只是可怜了忠海兄,一代名臣忠臣竟落得那样的下场。你这次为国为民惩奸除害,功绩甚至不输于覆灭瓦哈,师父真的感激你啊。”

“师父,您别样说,徒儿今日能这样做,会心系国家百姓,全是你教导之功。”

本来聊一会儿天,叶阳晨就要走的,可师娘非要留他用晚饭,仁渊今日特别高兴,要跟他喝两杯,叶阳晨也不好再推辞。仁渊夫妇膝下无子,师娘待叶阳晨就如亲生儿子一般,每次叶阳晨回家,两个老人就比过年还要高兴。

吃晚饭的时候,黄氏主动说道:“小晨啊,这次你征蒙古瓦哈国大获全胜,你师父非常高兴。”

仁渊轻咳一声,“你就宠着这孩子吧,你不夸他,他还上蹿下跳的呢,你这一夸他,他肯定顺杆爬了。”

黄氏争辩道:“我们小晨早就长大了,稳重多了。”

叶阳晨咧嘴一笑,“师娘,下次我来,你还给我做那个酸菜面片汤吃,好吗?”

“哦,看我,我都忘记了,师娘给你做了,只是忘了端上来。”说着,黄氏去了厨房。

屋子里一时陷入沉默,表扬的话在仁渊的脑海里徘徊了许久,终于说了出来,“这次的仗…打得还算漂亮!”

叶阳晨一愣,然后咧嘴一笑,明知故问道:“师父,我当时打临昌和北都你没夸过我,打下平朔九州你也只在信里说了句意义非凡,这次怎么夸我了?其实我觉得那些仗我打得也挺好的啊!”

仁渊瞪起眼睛,捋了捋胡须,“又不谦逊了吧?那些胜仗和此次的不同。这次你是带着军队远征,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当然更能展示国威。历史上,除盛唐袭突厥,强汉战匈奴后,我们这个农耕文明的民族,已少有在境外大胜强敌的战例。所以你这次大胜蒙古,真是让国人扬眉吐气啊!”

叶阳晨鼓足勇气问道:“那师父为我骄傲吗?”

仁渊没忍住笑,那一丝赞许在嘴角微微勾起时流露出来,“嗯,值得骄傲一次。但胜不骄败不馁,我可以为你骄傲,但你仍不能骄傲,否则为师不会轻饶了你。”

那是叶阳晨第一次听到仁渊师父这么直白地夸自己,内心无比激动。

师父的话给了叶阳晨莫大的鼓励,叶阳晨继续说道:“师父,若有可能的话,徒弟不仅想清除丰国外部的威胁,还想铲除朝廷内部的毒瘤。到那时,吾丰国边关再无狼烟烽火,内部朝局更是一片清明。”

仁渊眼神中的欣慰和赞许又多了几分,“臭小子,果然翅膀硬了些,有志气。那师父就看你不能做到?”

“师父,我要是做到了,能不能跟你提个小要求?”

仁渊冷着脸,“什么要求?你说说看。”

“您能不能经常对徒儿笑笑?不要总板着脸。”

叶阳晨顽皮的一句话,果然逗得仁渊淡淡地笑了笑。

吃过晚饭,叶阳晨又和师父对弈了一局,才辞别师父和师母回了山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回到古代搞发明

叶唯陆霆琛

我把反派崽崽养萌了

李嘉宁的奇妙之旅

空间酒香:名门农女有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