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商量了一晚上,最终还是决定向张国华借1万块,再向爸妈和妹妹借点,剩下的就从银行贷款,这样也能少点利息。
张国华本来还以为大哥他们有点生气,不会向他借钱了,但是第二天他们又来了。
既然说出口,张国华也不会反悔,这也是他计算过之后,不会影响店里后续经营的金额,所以他很爽快的就借给了张国栋。
至于他说的要把店里重新装修一下开卤味店,也不是说说而已。
2个月的时间过去,他和秀兰都觉得这个生意可以继续做下去,比他们开副食品店赚多了,而且他们两个人也忙的没有精力再去管店里的生意了。
说是要装修,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要在里面装一个大一点的厨房,多做几个灶台,就靠着他们之前的那个小灶台,实在太不方便了,一次只能煮一锅,大大拖延了他们做卤味的速度。
至于对外的门面,他们觉得就把上半部分全部用玻璃围起来,做一个全透明的窗口,再在其中开两个口子,给客人递吃的,最右边做一个小门,方便自己进出。
因为只是简单装修,张国华就没有找晏伟民帮忙,而是打算自己装,做不了的部分再请工人来弄。
期间张国栋和吴曼云终于把他们的旧房子卖出去了,卖了8万多,加上他们借的和3万贷款,全款买下了他们看好的那一套三室一厅。
因为之前去看过叶秀兰和张国华的房子,觉得他们的房子装修的很好,两人也想要交给晏伟民他们来装修。
让张国华帮忙牵线之后,看了晏伟民给的报价,两人都皱紧了眉头,这明显超出他们的预算了。
吴曼云很是不满,觉得做生意的人果然精明,都说了他们是张国华的大哥大嫂,好像也没便宜多少。
吴曼云不知道的是,晏伟民看在他们是张国华介绍来的面子上,已经给他们打了折扣了。
但是他们公司的装修设计在当地是最好的,口碑一直很好,所以价格自然比别的公司要高出一点,这几年更是有往中高端市场转化的意思。
之前帮张国华他们装修的时候,是因为两家人关系很好,他愿意只收材料成本,自己掏钱给工人付人工费,但这两个人只是国华的亲戚,他当然不会这么做了。
张国栋和吴曼云看着手里的方案,面露难色,最后张国栋勉强笑了一下,对晏伟民说:“我们再回去考虑考虑吧,麻烦你了。”
晏伟民好似没看出他们的窘迫,微笑着点头,说:“装修很重要,毕竟是自己以后要住的地方,是要好好考虑,没事,你们回去慢慢商量。”
当然,这之后,张国栋和吴曼云两人就没来找过晏伟民了,不知道最后是找了谁装修的。
在店里装修的期间,叶秀兰也没有停业,而是和孙婆婆还有她老伴商量了一下,这段时间借用一下他们的厨房,摆摊地点也改在他们店铺门口。
因为他们的摊子在农贸市场里,这个店里主要就是用作库房和粗加工的,所以借给叶秀兰用也不妨碍他们的生意。
叶秀兰要给他们租金,孙婆婆强烈拒绝了,她说:“这个灶台我们平时也用不太上,你拿去用就是了,还要什么钱啊,谈钱就生分了,我可不收你们的钱啊!”
这段时间,叶秀兰还在张佳瑶的“捣乱”之下做了一些新品,其中就有以后最出名的甜辣味的鸭脖。
其中的甜味主要来自甜面酱和冰糖,说起来好像也不是很难做,但是能想到把这些材料加到卤味里去,也是一个很厉害的创新了。
叶秀兰前世自然也做过,虽然不可能和那些连锁店里做的一模一样,但是也很好吃。
这个时间点,那个发源地应该已经有这个口味的鸭脖卖了,只不过要传播到他们这还要很久呢,张佳瑶毫不客气地提前卖了。
第一次出锅的时候,叶秀兰还看着刚卤出来的鸭货很是疑惑:“这样子做出来黑漆麻乌的,真的会好吃吗?”
不过在尝过味道之后,她就没话说了,大大称赞了一番。
“你还别说,这样做起来又甜又辣的,别有一番风味呢,真好吃!”
张佳瑶还缠着妈妈做了一次柠檬凤爪,也说自己是在一本书上看到的,这样做很好吃。
这个也是以后很多卤味店里都有的口味了,好多人自己在家就能做,简单易上手,她现在搞出来就图个新奇,没人卖过。
叶秀兰好奇地问张佳瑶是在哪里看到这么多新奇的做法,但是张佳瑶只说自己看到过一次就忘记了,搪塞了过去。
叶秀兰和张国华也想了一些新品类,添了好多素菜,像是卤豆干,卤藕片,卤海带等等,还有凉拌菜之类的,把这些新品轮番在小摊上试卖,卖得好的就加到菜单里,卖得不好的就去掉。
凉拌菜是张国华负责做的,他做的凉拌菜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比叶秀兰的好吃一点,不过他以前没试过一次性做这么多,调料什么的都是凭感觉放的。
但是如果要大批量的做就不能这样了,为了让味道更稳定,他也试了好几次,得到了一个严谨的调料配比,按这个做味道就好吃又稳定了。
很多人都喜欢这些素菜和凉拌菜,毕竟荤菜的价格还是有点贵了,不能总是买,但是素菜和凉拌菜就便宜多了,几块钱就能买回去一大盘,划算的很,一推出来就很受欢迎。
好多顾客都说:“你们家这些小菜也好吃,做法大致都知道,但是我回去就是做不出那个味道来,我老公就喜欢吃你们家的凉拌黄瓜和卤豆干,再配点小酒,别提他有多美了。”
叶秀兰还在这段时间定做了好多小卡片,简单印上了自己店的名字,部分菜单,还有开业时间,每一个顾客袋子里都会塞一个进去。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左右,张佳瑶家的店终于装修好了,还在店铺上方做了一个简单明了的招牌,写着“叶记卤味”几个大字。
重新开业那天,张国华特意去买了一圈1000响的鞭炮,李婉琴还送了一个庆祝开业的花篮过来,叶秀兰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这样会不会太隆重了。
张国华打趣她:“这就隆重啦?我本来还想请个舞狮的来呢!”
叶秀兰嗔怪道:“又贫嘴,说些有的没得。”
时间一到,张国华就去店门口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响起来,附近的人都过来凑热闹,孩子也远远围着鞭炮兴奋地跳来跳去。
叶秀兰看着这热热闹闹的场面,抬头望向招牌上的叶记卤味几个字,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这是她的店啊!
之前的那个副食品店也是她和国华一起开的,但是当时开业的时候,她虽然也很开心,但好像并没有像现在这么激动。
可能因为她知道,那时能开店主要靠的还是国华之前做买卖的积累,货源也是国华去谈来的,她主要还是负责在店里看店收银这些,只是辅助他,其实没有她这个店也能开下去。
但是这家卤味店不一样,是靠她的手艺才一点点开起来的。
她无法具体说出这两次她内心感受的差别,但就是感觉不一样。
张佳瑶捂着耳朵,看到妈妈的脸被远处鞭炮的闪光映得微微发红,像是染上了红晕,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浑身都洋溢着幸福的气息。
她也发自内心的笑了出来,不由感叹道,真好啊!
新店开张,叶秀兰和张国华商量过了,准备开业之后的半个月都打八折。
本来他们的卤味就卖的不错,经过了这一个月的预热,再加上开业有打折,第一天正式营业后竟然爆火起来,不仅有之前就经常来买的老客,还吸引了好多的新客人。
人都有从众心理,看到这店铺前挤满了人,都会好奇卖的什么,这么多人买有多好吃啊。
一时间场面热火朝天的,店门前排起了好长的队伍,大家都扯着嗓子说话,因为不这样都听不清,后面的客人也探头探脑的,就怕轮到自己就买不到了。
来凑热闹的叶鹏飞也被叶秀兰抓来帮忙,张佳瑶和晏景程更不用说了,早就被征用了,两个人一人负责一个窗口的收银和找零,心算算的又快又对,都不用计算器。
他们特意选在星期天早上10点开业,结果竟然到中午11点就把他们一大早起来做的卤味卖了个精光,晚来的人连卤汁都看不到了,叶秀兰忙说让他们下午3点之后再来,他们会再做一批出来的。
中午大家匆匆忙忙的吃了午饭,就忙着继续做卤味,到3点钟终于是又做了几十斤出来,也是很快就卖完了。
中间叶秀兰就在后厨做,张国华和叶鹏飞在外面窗口忙着给顾客称重打包,如果叶秀兰做好一锅,他们就去后厨捧出来倒到外面的盆里。
陆陆续续一直忙到4点多,把店里的食材全都做完了,他们才终于休息关店,让剩下的客人明天再来。
大家把店里打扫干净,才终于有时间坐下来仔细计算今天的营业额,张佳瑶和晏景程把自己兜兜里的钱都倒到桌上。
叶秀兰数完全部的钱,惊讶地张大了嘴,张国华急忙问:“怎么样,到底有多少啊?”
“1268!今天的营业额超过了1000块!”
张国华倒吸了一口气,叶鹏飞也瞪大了双眼,佩服道:“竟然有这么多!姐,你这一天下来都快抵上我一个月工资了,真的太厉害了!”
叶秀兰被他夸张的语气逗笑了,她说:“这只是营业额,又不是净利润,算算利润应该有个4,500左右,已经完全超出我的预期了。”
张国华拿着计算器边算边说:“这个利润快比我们摆摊的时候多一倍了,更别说这还是打了八折之后的,如果按今天的这个利润算,一个月下来我们能赚1万多啊!”
巨大的惊喜过后,叶秀兰很快冷静了下来,她说:“今天是我们开业第一天,又打八折,人肯定是最多的,之后客流应该会逐渐减少,就看之后能维持住多少了。”
张国华说:“今天我们卖了100多斤的卤味了,厨房装修过之后效率比之前高多了。但是如果每天这么忙下去人要吃不消。今天还是有鹏飞和这两个小家伙帮忙,总不能一直让他们帮忙吧,这不现实,我看之后还是要请人才行。”
请人啊......叶秀兰陷入了沉思。
是啊,以后如果生意一直像今天这么好的话,光靠他们两个人确实忙不过来,她可不想因为赚钱把自己累垮了,不过还要看看之后的生意怎么样,现在暂时还不太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