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三刻的时候,靖王一家终于到了京城外城,守门的将领一看见明家的旗帜,就恭敬的迎上来:“见过王爷!”
靖王府历代戍守西北边疆,可谓是大周的西北守护神,百姓爱戴,军人敬仰。
靖王朗笑着让他不用多礼,跟在进城的百姓后面进来城。
明玥掀开一角窗帘,看着窗外景色。
时值深冬,寒风刺骨,京城的繁华慢慢展现在眼前。
明玥捂着越跳越快的心脏,望着这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她呼了口气,叫停了马车。
靖王见女儿如此,停下马来诧异地看着她。
“父王,在马车里有些闷,我想骑马。”明玥说。这座城总是让他想起前世总总,扰得她心神不宁。
靖王一向疼爱女儿,大周民风也开放,女子骑马涉猎不在少数。
靖王并不想拘着女儿,便像身边的下属点了点头,很快就有一匹好马牵到了明玥跟前。
靖王又想着她久病初愈,忙让人拿了件斗篷来让她穿上。
明玥没有拒绝,披上斗篷,利落的翻身上马,身轻如燕,像大漠里自由的雏鹰。
靖王看着爱女,眼里流露出不加掩饰的赞赏。
车队再次启程,明玥骑着马跟着他父亲身后,身上的玄色的斗篷庄重华丽,衬着明玥瓷白如玉的脸庞,多了些出尘肃穆的韵味。
没过多久,就到了京城内城门,和外城相比,明显热闹起来,进城的人络绎不绝。
明玥和靖王甫一进城,就有两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带着几个家从模样的人快速走过来。
“大哥!”站在前面的硬朗的男子激动地喊了一声,落他后面半步的,打扮较斯文的男子也跟着喊了一声,声音里也有些激动。
他们是特意来接人的,已经等很久了。
明玥一开始只觉这两人眼熟,等他俩走近时就知道是谁了,在两人话音刚落的同时,她也翻身下马,到两人跟前行了个礼。
“侄女明玥见过二叔、三叔。”
明家在靖王这一辈,就只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便是靖王明川,二儿子明朗,三儿子明言。
二叔明朗和靖王一样都是从武,本也是个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只是此刻正是太平盛世,加上皇家的猜忌,他现在也只能待着京城,每天在军营里练练兵了。
三叔明言和两个哥哥不同,他对行军打仗不感兴趣,做了文官。
只是碍于明家的特殊地位,他虽有一身才华,却也只能做一个无甚实权的言官罢了。
两人先是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姑娘,脸色虽有些病态的苍白,却也不掩姿容,落落大方,眼神清澈疏朗,眼里的喜爱又多了些,忙上前扶起了明玥,亲切道:“没想到念奴都长这么大了,当时离京的时候还是个五岁的娃娃呢。如今健康长大,很好很好哈哈哈!”
二叔是个爽朗的性子,三叔就温和内敛多了,看着明玥的眼里也是长辈对小辈的喜爱和欣赏。
“念奴是长大了,三叔还以为时隔多年,怕是认不出我们来了呢。”
明玥不知为何,突然就红了眼眶。
她是被家里的长辈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很小的时候二叔总是带着她去骑马游玩,三叔也会把自己抱在怀里一笔一划的教自己写字。
可是这样疼爱自己的叔叔后来却……
二叔一看自己疼爱的侄女红了眼眶,突然有些不知所措,还是三叔上前,轻轻拍拍她的头,柔声说道:“回来就好,以后我们一家人不分开了。”
明玥有些难为情地擦了擦眼睛,正想转移话题,明珏这时候也过来了,规规矩矩地向两位叔叔行礼问明。
那肉嘟嘟的小脸衬着那严肃的小表情,把几个人又逗得笑起来,气氛也一下子轻松起来。两个叔叔不停打趣他,他也只是鼓着粉嫩的腮帮子,瞪着一双圆圆的眼睛不说话。
他是在西北出生的,明家的长辈都还没见过他,可是血缘关系却是一种很奇妙的连接,即使没见过面,竟也不觉得陌生。
还是靖王看不下去,走过来说:“有什么话咱们回家说去,这么多人停在这里像什么样子!”
于是一行人又继续向王府走去。
进来内城门后,京城作为天子脚下的繁华就凸现出来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人越来越多了。
明玥依然是骑着马跟在靖王身后。
“这些人是谁?好大的排场。”路上有好奇的行人看着路过的车队窃窃私语。
“听兄台口音,不是京城人士啊,怪不得你都不知道,”另有人给他解惑,“这是靖王啊,奉旨携着家眷从西北回来了。”
“原来是靖王啊!”那人恍然大悟,又问道,“那靖王身边骑马的姑娘是谁?这模样实在是好。说是九天玄女都不为过吧。”
“那位姑娘啊,我若是没猜错的话,应该是靖王的嫡长女,咱们圣上亲封的郡主长乐!”
别人的耳语,明玥自然听不到,她心不在焉地跟在靖王身后,心里走马灯似的想起来许多往事。
也是这时,她总觉得人群中有人在看她,她随意抬头往身侧的楼阁看去,只见那楼阁上临窗边上有个穿着玄色衣袍的男子背对着她坐着,此外却什么也没看见。
终于到了靖王府了。
靖王府坐落在七里巷,处于京城的中心位置,是最好的地段之一。
朱红色的大门庄严肃穆,两座石狮子不怒自威。
一行人刚到,大门就打开了,早有人在门里边等候。
明玥下了马,走到她娘的马车前,扶这她下了马车,明珏也乖巧地站在母亲身边。
靖王刚下马,门里一群小辈就快步过来行礼问明了。
“侄子(女)见过伯父!”
靖王一生戎马,这一刻竟也有些动容。
离家十载,之前也回京述职,可圣上却不允许他久留,每次都是匆匆地来,匆匆地去,家里的长辈晚辈甚至没时间好好见一见。
“你们都长这么大了,好得很好得很!”
另有两个容颜秀丽的妇人携手来到王妃跟前,笑意盈盈地见礼。
看见明玥后,笑着道:“这是念奴吧?都这么大了,真是个美人儿。可还记得我们?”
明玥自然是认得的,忙上前见礼:“见过二婶、三婶。”
“真是个乖孩子,”二婶执起她的手亲切道。
明珏学着姐姐的模样,也给两位婶婶见了礼。
两人一见到这么可爱的孩子,更是爱不释手,不停嘘寒问暖起来。
那边的几个小辈见过靖王后,又来这边见靖王妃和明玥。
靖王和靖王妃成亲后,靖王妃身子不好,婚后两年才有了明玥。比靖王晚结婚的二叔一家却先生了第一个孩子,成了明家的嫡长孙明瑾,比明玥年长三岁,如今已有十八岁了。
明玥看着眼前清俊挺拔的兄长,不觉恍惚。
“隔了十年,妹妹怕是不记得我这个哥哥了?”
明瑾看着眼前姿容绝色的女孩儿,开口笑问。
声音如泉水击石,是少年人独有的清澈。
明玥笑起来,眉眼弯弯:“怎么会不记得兄长?”说罢,向着明瑾行了个万福礼。
明瑾笑着向身后的几个弟妹招手道:“快来见过你们的长姐。”
明家家风甚严,先祖在时,深受后宅之乱的危害,便立下条规矩:男子四十无后方可纳妾。所以明家是京城里数一数二的权贵,人员却很简单,和别的世家相比,人丁更是单薄。
二叔家三个孩子,长子明瑾,次女明瑶,比明玥小四个月,小儿子明瑄,如今十三岁。
三叔家两个孩子,长女明瑜,如今十四岁,小儿子明璨十二岁。
四个少年少女一起向着明玥行了个礼,清澈地喊:“见过长姐!”
明玥看着这一个个鲜活的面孔,泪水突然就控制不住的涌出来,她拼命想止住不哭,想和弟弟妹妹打招呼,可就是突然间泣不成声。
前世,他的哥哥弟弟们全被斩首示众,出嫁的妹妹们也受了牵连,引颈就戮,她甚至连他们的尸骨都没见到。
而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那些记忆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使劲拉扯着胸腔里跳动的心脏,痛得明玥几乎站立不稳,捂着心口弯下了腰。
几个弟妹一下子就吓傻,手忙脚乱地跑上来,七嘴八舌地问明玥。左一句“姐姐怎么了”右一句“阿姐没事吧”
这动静把一旁寒暄的靖王等人惊动,也忙走过来询问。
明玥使劲摇了揺头,止住眼泪,站直身体,看着身边的亲人,笑了起来:“我没事儿,只是再次见着弟弟妹妹们,我高兴极了,一时控制不住,让弟弟妹妹们见笑了。”
她本来就生的好看,如今含泪带笑的模样更是惊艳,如朝阳破晓,如皎月升空,如百花初现。
明珏小小的一双手紧紧握着明玥,一双鹿眼里满含着担忧,明玥拍拍他的头。
“还不快见过你的哥哥姐姐们?”
明瑾等人一见还有这么小的一个弟弟,又忙去逗弄他。
几人在外寒暄,并没用时多久,可怕屋里的人却急坏了。
一个五十左右的嬷嬷带着笑迎出来:“老奴见过王爷王妃。老太太遣我来看看是出来什么事儿,怎么这么久还不见人呢?”
众人这才往老太太的寿明堂走去。
喜欢这种家人齐聚一堂的情景,总觉得会很温馨。
小时候叔叔伯伯也是一起住在一个院子里,夏天的晚上大人们就会到院子里的树下乘凉。
我们这些小孩子就会在院子里捉迷藏,很热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