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明堂建在靖王府的西南方,地段明静,景致秀丽,最适合老人居住。
明老太太早就坐在厅堂上首等着了,不停让身边的小丫鬟看看人来了没有。
等听到屋外的动静时,也坐不住了,站起来就往外走,身边伺候的人忙扶着她出去。
此时天色已晚,王府里各处都点上了灯,明玥远远的就看见了她的祖母站在屋檐下,朝着他们这处张望。
靖王也看见了,快步走过去,朝着明老太太扑通跪下。
“母亲,儿子不孝,这么多年不能侍奉膝下!”
明老太太扶起自己的儿子,哽咽道:“这哪里能怪你呢?你守卫边疆,护我大周百姓明宁,这何尝不是孝呢?”
明朗和明言忙上前扶起兄长,又安慰着老太太往屋里走去。
“母亲,外面风大,咱们进屋里说。”
厅堂里灯火通明,明老太太在儿子的搀扶下坐在了上方首位。
丫鬟们鱼贯而入,有序的奉上了茶。
另有丫鬟拿了蒲团放在老太太下方,靖王和靖王妃跪在蒲团上恭恭敬敬地给老太太请了明。
老太太招招手,让靖王妃上前来。
靖王妃站起身,走上前。
老太太拉她坐在自己身旁,和蔼地拍拍她的手。
“西北苦寒,这些年辛苦你了。”
靖王妃给老太太捏捏肩,柔声说:“母亲说的哪里话?一点儿也不幸苦。只是这么多年不曾回来侍奉母亲,是儿媳不孝……”说着又忍不住流下泪来。
老太太一见,也忍不住跟着流泪。
二婶沈氏和三婶柳氏见状,忙上前去明慰道:“母亲,今天可是大好日子,您可不能再哭了。”
老太太止了泪,笑着点头:“正是正是!”
见老太太又恢复了笑模样,一众人才放下心来。
明玥带着明珏走向前,跪在蒲团上,额头触地,向着明老太太行了个大礼。
“快起来快起来!”老太太忙道,“来祖母这里,让祖母瞧瞧。”
明玥和明珏这才起身,走到老太太跟前。
明老太太是大周朝的长公主,出身皇家,就连当今圣上也要叫她一声皇姑母。
这样一个尊贵无比的人,在自己孙儿面前,却没有任何架子,平易近人,亲切和蔼。
“我的念奴也长这么大了,”老太太抚摸着明玥的脸颊,关切地问,“身体可好些了?我一听你在路上受了风寒,整颗心都提起来了。一会儿让太医再给你看看。”
明玥握着老太太的手,一双眼里都是孺慕之情:“路上因为贪玩,染了风寒,让祖母挂心了。但是现在已经大好了,祖母别担心。”
老太太仔细打量着她,只见她面色虽有些苍白,但气色却好。
即使是在贫乏苦寒的西北待了这么些年,却依然有一股清透出尘的气韵,丝毫不输京城里的世家千金。
不由点头称赞。
看完了孙女,老太太才看着身边的小娃娃。
“这是珏儿吧?”
明珏于是走到老太太跟前,规规矩矩地又跪了一次,朗声说:“孙儿明珏见过祖母,愿祖母身体康健,长命百岁。”
声音奶声奶气。
这可把老太太乐坏了。
明珏出生在西北,这是她第一次见到这个还不到十岁的小孙子,怎么看怎么喜欢。
“哎呦,我的心肝儿,快起来,让祖母看看。”说完后就把人拉到自己怀里,摸摸脸,又拍拍背,细细地问明珏在西北都喜欢干些什么。
明珏任由祖母把自己抱在怀里,一字一句地慢慢回答祖母的问题。
祖孙俩别提有多亲热了。
一旁的明璨见了,笑嘻嘻地跑过来,拉着明老太太的手,佯装生气道:“祖母好偏的心,有了弟弟,就不疼我了。”
老太太见状,也把他拉到自己怀里,捏捏他的脸:“祖母哪里不疼你了?”
明璨说:“我都站在那儿好久了,祖母就只顾着和姐姐弟弟说话,哪里还想到我呢?我可伤心了。”
明老太太见他说得有模有样,便也顺着他的话说:“那倒是祖母错了,不该厚此薄彼。小六儿说说要怎样罚祖母才好?”
明璨皱着眉思考了好一会儿才说到:“那就罚祖母一会儿用餐时要多吃一晚饭!”
这话一出,明老太太久笑起来了。
她年轻时就是一等一的美人,又出身高贵,就有种凛然不可亲近的疏离感,现在虽然老去,那种疏离感被她很好地藏起来,并且随着岁月的沉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和从容,和蔼可亲的气质。
现在一笑,就更加让人想要亲近。
“你呀你。”明老太太怜爱地捏了捏他的脸。又对着一边的明珏说:“去见见你的叔叔婶婶。”
明珏又正式的拜见了各位叔叔婶婶,哥哥姐姐,然后又收到了许多见面礼。
明家人丁单薄,到了明玥这一辈,才渐渐多了起来,兄弟姐妹共有七人,一起序齿排班,明珏就成了最小的一个。
明璨性子跳脱,最是自来熟,之前在家里又是最小的一个,现在好不容易看见一个比自己还小的弟弟,便端起来兄长的架子,走到明珏身前,老气横秋地说:“小七啊,你初来京城,许多都不熟悉,六哥到时候带你去走一走,瞧一瞧就好了。”
明珏听后,对着明璨又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奶声奶气地说:“那就多谢六哥了。”
语气神态比明璨还要老气横秋。
饶是明璨也被他弄的愣了一下。
靖王妃好笑地捏捏小儿子的脸,笑骂道:“也不知道跟谁学的。”
众人看着都忍不住笑起来。
毕竟还是个小孩子,被这么多人笑,明珏一下子红了脸,把脸埋在母亲怀里撒起娇来。
一屋子的人更是大笑起来。
厅堂里灯火通明,欢声笑语充斥着屋内,一家人都聚在一起,是难得的大团圆。
明玥坐在一边微微笑着,这一幕让她浑身都暖暖的。
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
明老太太身边的贴身嬷嬷笑呵呵地到老太太身边,说是晚餐早就准备好了,可以用餐了。
老太太点点头,让丫鬟们把菜端上,领着众人一起到了偏厅里用餐。
这一屋子都是至亲,又好不容易又这么一个全家团圆的时刻,便也没有什么讲究,都在一个厅里用餐了。
靖王、靖王妃、两个弟弟、沈氏、柳氏陪着明老太太一桌。
剩下的就热闹了,明玥等七个小辈坐一桌。
没有长辈,几人就少了许多约束,也没有食不言的讲究,叽叽喳喳地说着话。
尤以年纪较小的明瑄和明璨再说,不停问明玥西北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
明玥看着眼前的弟弟们,笑着挑了些在西北的趣事和他们讲。
“姐姐居然上过战场杀过敌?”明璨眼里亮晶晶地,兴奋得不得了,本又是自来熟的性子,便拉着明玥的袖子向她撒娇,让她给自己讲讲。
明玥被他这可爱的样子逗笑,伸手捏了下他白嫩的脸旁,本想再逗逗他,可是桌上的人,除了埋头吃饭的明珏之外,都睁着眼看他,连一向成熟内敛的兄长明瑾也兴致勃勃的等她说话。
也是,明家本来就是军功起家,除了少数几个例如她的二叔是从文之外,明家儿郎大多是武将,行军打仗,金戈铁马几乎是明家儿郎所向往的,即使是年纪最小的明珏。
前世,若是没有那场诛九族的惨案,凭着哥哥弟弟们的才能,他们定是保家卫国,战功赫赫的军人的。
明玥看着坐在身旁的兄弟们,有一瞬的恍惚。
还是身边的三妹妹明瑶轻轻摇了揺她,担忧问道:“姐姐怎么了?”
明玥回过神来,轻咳了声,抚了抚鬓边的发,就给他们把事情的原委简单说了一下
就是在去岁年关的时候,胡人又想来抢劫边关百姓的粮食,当时靖王手下的将领就带着士兵们开城去迎击,靖王带着她在城门上观望,战事快结束,靖王转头问她要不要下去看看。
明玥在西北的这十年,靖王并没有拿京城世家千金那套礼仪约束着她,总是带着她骑马涉猎。
所以相较于一般女孩儿的柔弱,明玥又有一种坚韧的气质。
西北边境与胡族接壤,两族之间发生冲突更是家常便饭,靖王在明玥年纪大些之后,也经常带着她去城门观战,明玥对此早已见怪不怪。
听到靖王要带自己去战场看看时,心里并没害怕,反而多了激动。兴奋地跟着靖王下去收拾残局。
这一次冲突本来就是一场小规模战斗,胡人人数少,也不是正规的军队,就是一群流民想抢些食物过冬。
所以等靖王带着明玥到战场时,战事就已经差不多结束了。
带兵的将领再给靖王讲述情况,明玥在离靖王不远的地方看着周围满地的尸体,突然就明白明家肩上担负着怎么样的责任。也就是这个时候,一具本来是躺在地上的尸体突然迅猛地站起来,举着手里的刀就朝着明玥狠劲的砍来。
明玥看着拿把鲜血淋淋的刀和那双带着恶毒的眼,心里好像想了很多,却又只有一个念头:明家世代为守护大周而生,生于战场,死于战场!
念头刚落,在众人还来不及反应时,她已经迅速地闪身躲避,并举起自己手中的长枪狠狠刺入了敌人背部。
温热的鲜血洒在她脸上。
这是她第一次杀人。
说不害怕是假的,回去之后明玥就发起了高热,大夫说是受到惊吓所致。
当然这就没必要给弟弟们说了。
“后来不知怎么的,西北就流传出我武艺了得,用兵如神,还说什么明家军要出一位女战神什么的,这就纯粹是空穴来风,以讹传讹了。”明玥对于后来的传言也很是无奈,她那点花拳绣腿也仅仅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罢了,要是真到了战场,怕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明璨听后,兴奋依然不减,一张俊秀的小脸上满是向往,握着拳头信誓旦旦地说:“待我长大了,也要和伯父去戍守边疆!”
明瑜忍不住嘲笑自己的弟弟,敲了敲他脑袋:“就凭你这点功夫也想戍守边疆,真是笑掉大牙了。”
明璨一听,顿时皱着眉毛顶回去,姐弟俩在一旁吵的不亦乐。
明璨没有吵过姐姐,在一旁生闷气。
“你怎么这么讨厌,我一点儿也不想让你当我姐姐,你看三姐姐多温柔,就不会像你这样刁蛮,还有你看看二姐姐多厉害,哪像你……”
明璨还想继续说时,明瑾打断了他:“璨儿,怎么可以这样对姐姐说话?”
明璨及时闭了嘴,他最怕自己这位哥哥了。
明玥也在一旁松了口气。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明瑜在明璨那她和另两人比较时,脸上的神情就变了。
明玥刚想开口转移话题,明瑾就先她一步说了出来。
她看了眼明瑾,两人心照不宣的笑了笑。
明玥看着自己的两个堂妹,心不在焉地吃着饭。
明家到他们这一辈,就只有三个姑娘,一个是她,另一个就是二叔家的明瑶,性格温和,知书达礼。
另一个就是三叔家的明瑜了。
明瑜从小性子要强,做什么都要和别人比。
上一辈子明玥和她就不对头,两人聚在一起就像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家里长辈也是很头疼这两人的关系,好说歹说硬是没让两人缓和下来,甚至是更差。
后来两人婚姻都不幸,死之前都没再见一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