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重生之循郡王 > 第21章 幽径潜行

第21章 幽径潜行

那页摘要册子上极细的墨线和“验效”二字,如同在永璋漆黑的前路上点燃了一盏微弱的、却真正属于他自己的灯。它证实了通道的存在,也印证了舒妃的意愿——她仍在关注,并愿意以这种极端隐秘的方式给予有限的指引。

这极大地增强了永璋的信心,但也让他更加警惕。每一次交流都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绝不能有丝毫差错。

他没有急于再次“投石”。而是花了更多时间消化那本被标记的摘要,深入研究那个“漕粮隔舱抽验”的案例,并结合户部则例中关于损耗核算的条款,试图理解其成功的关键与可能面临的阻碍。他需要确保自己下一次的“提问”建立在更扎实的基础上,更能显示出他思考的深度和延续性。

同时,他更加留意朝廷的动向。西北战事进入尾声,大军即将凯旋,接下来的论功行赏、军队安置、战后重建等一系列事务将成为朝堂焦点。而与之相关的,便是庞大的军费报销和审计。

永璋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更好的切入点。军费报销流程复杂,涉及兵部、户部、工部等多个衙门,则例条文繁多,且极易出现含糊不清、滋生弊端的灰色地带。关注这个问题,既符合“体恤国力”、“谨慎开支”的忠君形象,又比继续深挖内务府节省那点“芝麻绿豆”更能显示格局。

他再次沉浸于则例和摘要的海洋中,重点搜寻与军费核销、物资采买、驿站转运相关的条款和案例。他发现自己之前对则例的理解还是过于片面,许多条款需要相互参照,并与实际案例结合,才能看出其真正意图和可能被钻空子的地方。

这一次,他构思的问题更加具体,指向性也更强:

“儿臣见兵部则例与户部则例于军械损耗报销之界定稍有出入,一重实战损毁,一重日常维护。又见旧档中有因界定不清,致使地方军府与京中核销衙门屡有争执、拖延日久之前例。今大军凯旋在即,核销必繁。未知可否奏请皇阿玛,仿照吏部‘大计’、户部‘审计’之制,于兵部或户部下设临时之‘军费核销稽核房’,专司此次战后报销之审核,标准统一,权责明晰,以期加速流程、减少推诿争执、并防微杜渐?”

这个问题,直接指向了战后一个必然会出现且十分棘手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个参考现有制度(吏部考核、户部审计)的解决方案雏形,并再次强调了他一贯关注的“防弊”、“效率”和“节省”的核心。

同样,他将这个问题隐藏在一篇关于历代军需后勤保障的策论作业中,作为“读书有感”和“延伸思考”提出。

作业再次呈交上去。

等待变得更加煎熬,也带着一丝隐秘的期待。

这一次,回应来得更快一些。

三天后,当永璋再次来到小书房时,他发现自己常坐的那个位置的书案上,多了一本他之前从未注意过的、书脊略显陈旧破损的《工部军器制造则例附例》。这本书混在一堆地理图志中,极不显眼。

他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取下来翻阅。

很快,他在关于“军械维护与报废核定”的章节处,发现了几处极其轻微的、用指甲掐出的浅印痕。而在书页的空白处,有人用几乎与纸张原色融为一体的淡黄色颜料,极小地写了两个词:“旧例可循”、“慎言新设”。

永璋的心脏再次剧烈地跳动起来!

回应来了!而且更加具体!

“旧例可循”——是在提醒他,军费核销的复杂性和标准问题早有旧例可依,或许不必另设新机构,以免触动太多利益,引发不必要的阻力?是在暗示他应该更注重挖掘和整合现有规章?

“慎言新设”——则是一个更直接的警告!建议设立新的临时机构,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政治举动,会牵扯到部门权力划分,极易树敌。舒妃(或其代表的势力)在警告他,这个想法过于大胆和危险,不宜提出!

这简直是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永璋心中因想到“新设机构”而产生的一丝得意。他惊出一身冷汗。自己只考虑了问题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却完全忽略了背后错综复杂的政治利害!若非这个警告,他若真在不适当时机贸然提出此议,后果不堪设想!

同时,“旧例可循”又为他指明了另一个方向——深入研究现有则例,找到解决那些“界定不清”问题的现有依据。

这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不仅要知规章条文,更要知条文背后的权力格局和利害关系!

永璋小心翼翼地将书上的掐痕抚平,将那几乎看不见的字迹牢牢刻在脑子里,然后将那本《工部军器制造则例附例》放回原处。

这一次,他没有感到兴奋,而是充满了敬畏和后怕。

这条幽暗的小径,能给他带来指引,却也布满了他看不见的陷阱。舒妃的每一次回应,不仅是在解答他的疑问,更是在教他如何在这片雷区中生存下去。

他更加确信,舒妃背后站着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深宫妃嫔的个人智慧,而是一个对前朝政务、官场生态有着深刻理解的强大信息源和智囊网络。

这份认知,让他既感到安心,又感到无比的紧张。

他获得的帮助越大,所欠下的“债”就越重,未来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就越高。

但他已别无选择。

他将思绪拉回现实,开始重新思考军费核销的问题。他放弃了“新设机构”这个危险的想法,转而按照“旧例可循”的提示,开始疯狂地查找和比对兵部、户部、工部则例中所有关于军械、粮秣、饷银核销的条款,寻找那些可能被忽略的、可以用来“统一标准”、“减少争执”的现有依据。

这条幽径,他必须继续潜行下去。

只是每一步,都必须比之前更加如履薄冰,更加洞悉幽微。

他不仅是在学习政务,更是在学习政治。而后者,是则例上永远不会写明,却真正决定生死的东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特种兵之力王

我,楚云飞反了!

绝世炼丹师:纨绔九小姐

李嘉宁的奇妙之旅

我妈居然是重生的【七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