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月,烟柳画桥。
狭长的河道将街道分成两半,对岸叫卖声络绎不绝,岸这边捣衣声此起彼伏。
年迈的妇人裹着头巾,戴着蓝黑相间的围裙,斜挎竹篮问路人:
“阿要买白兰花啊?”
有群下学甚早的孩童,腋下夹着课本,嬉闹的经过石桥,有人扯过垂柳枝编成草帽戴在头上,莺飞燕舞,无比热闹。
司洛站在窗前看的入神,肩头一暖,来人给他披上狐裘。
“江南湿冷不比京城,你素来体弱,前年伯父伯母病逝更牵出旧疾,好不容易身体养回精神,还是要多穿点。”
司洛对来人露出浅笑。
李玳如今二十三岁,眉宇间早已褪去青涩,是个俊美清瘦的青年。
先前司洛是太子侍读,如今是太府少卿,这些年一直跟在李玳身边,不如说是李玳一直照顾他,前年京城一场时疫,傅家二老双双病故。
傅家人丁凋零,司洛一人忙不过来还生了病,是李玳吩东宫掌事来帮他处理家事,他与太子除了政事上的关联,生活上也千丝万缕避不开联系。
李玳看着窗外的春景,神色黯然。
“你的身体状况不该陪我一起来江南,父皇不喜我连带迁怒于你,是我连累你。”
司洛闻言拍拍李玳的手。
“国情不好,皇上难免烦忧,太子不必妄自菲薄。”
一只黄鹂突然落在支起的窗棂上,吱吱喳喳,歪着脑袋看向屋内。
李玳摇头,挥手赶走鸟,握住司洛的手,声音郁郁。
“阿汐,我在父皇面前一向不如老三讨喜,徐家历年是北边战场的主心骨,再加上徐慧敏那个贱人日日在父皇枕边吹风,父皇怕是早有意废储。
尽管犹豫许久,不过是忌惮皇后代表的世家威胁。
阿汐,若有一日我坏了事,你就去越州,那是我亲生外祖所在的地方,我在那里给你置办了点产业,这事流刀也不知,是单独留给你的后路。
你我关系密切,万一老三??他们那边定不会放过你。”
去岁,太子掌管的禹州爆发洪水,民不聊生。
岁末结算不仅颗粒无收,反而亏空朝廷三十万两银钱,皇帝大怒,在朝堂上怒批太子无能,不如另立。
不等李玳自行辩白,另一群人就已经吵开。
“皇上,储君是国之根基,岂能随意更换?望皇上三思啊!”
“荒谬!此言欠妥,若储君无能,难道要大伙儿眼看大盛断送几百年基业?”
原本肃穆的朝堂炒成一锅粥,根本无人去听李玳无力的解释。
那天同样在场的司洛,头次为李玳发声。
“启禀皇上,禹州连年旱灾财政早已入不敷出,太子兴修水利情况稍有好转,此次洪灾实乃天祸,望皇上息怒。”
李玳确实冤枉,他接管禹州时,那边已经大旱四年,百姓易子而食,司洛与李玳刚去任上查验,情景如同炼狱。
路边皆是饿殍,数不清的难民围在一起,眼里只有空洞、麻木、对食物的疯狂,见到衣着光鲜的活人瞬间暴动,官兵都差点护不住他们。
司洛被李玳护着,手臂仍被抓出好几条口子,衣衫也被撕烂。
后来,李玳带着学究一起参考地势,规划出打井位置,与水渠的路线,亲自监管工部派人施工,并在修水的过程中发现一种晶砂。
这种晶砂烧出来的石浆质地浓稠黏腻,存水效果比之前的石浆好数倍。
司洛忘不了试验成功那天,李玳晒黑好几层的脸露出狂喜的表情,眼神迸出晶亮的光,就连他都动容了。
“阿汐,成功了,水池不仅存住了水,水质也没任何变化!”
百姓恢复生机种下粮食,好不容易等到秋熟,粮食快长成,天空突然飞来黑压压的云。
褐黄的虫群煽动翅膀,遮天蔽日,雷鸣彻野,虫群过后寸草不留。
禹州的百姓就这样眼睁睁断了希望,但大多数甚至来不及悲嚎,就被暴雨引发的山洪冲走,尽管修再多的工程,也抵不住一次天灾。
李玳为百姓之惨不胜悲恸,求朝廷从户部调来银钱买物资赈灾,为禹州百姓赢得生机,短短两月人清瘦一圈。
这些事司洛都亲历过,李玳的辛苦他一清二楚。
而李玳治水时,同为皇子的李瑞在京城饮酒赏花,只因皇苑狩猎比别人多猎一只鹿,就令皇帝龙颜大悦,赞叹道:
“我儿英勇,大有太祖遗风。”
李玳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皇帝的偏爱才最诛心。
前朝争端不休,即便皇帝想废黜也总归顾虑世家力量,于是变得更不满意太子。
长州传来水匪案件,皇帝立刻就让李玳来处理,李玳前脚才从禹州赶回京城,歇了不到两日就从京城派出到江南。
司洛这个从四品也因上朝时帮太子说了几句话,被皇帝记住名字,此番特地点名让傅汐跟随。
皇帝甚至说出,若太子做不出成绩就不用回京城过年。
李玳不知想到什么,手指微颤,司洛没有抽回手,反而用另外一只手盖在李玳微凉的手背,安慰道:
“徐家势大,皇上虽偏爱三皇子也顾忌外戚干政,说不定皇上是借着敲打你的机会锻炼你。”
李玳低头,唇角浮起自嘲的角度。
“阿汐惯会安慰人,父皇也说不准是拿我给老三铺路,长州是徐慧敏的老家,此番我们解决水匪还不如说是替老三平患。算了,不与阿汐说这些扫兴的事。
听说本地有种小吃叫青团,清明的时候吃,虽已过节气,我们去找找说不定也有。”
司洛微笑点头,跟在李玳身后。
李玳执着,问了好多家都没寻到,最后经路人指点,在街尾一家铺子找到青团。
老妇人十分客气,上来就问:“弟弟,啊要尝尝团子?”
李玳兴高采烈,一下买了八个。
望去的确色如碧玉,司洛咬了口玫瑰豆沙馅的,鲜香甜腻。
“好阿汐,你就再帮我吃一个吧,我实在吃不动了。”
司洛笑的肚子疼。
李玳买时老板就已交代过,青团看起来不大,但吃下去占肚子,两人四个足矣。
但自小在京城长大的李玳不以为意,觉得这看起来跟小笼包大小差不多,一笼七八个不在话下。
吃第三个时还跟司洛炫耀。
“阿汐,居然还有咸蛋黄味的!”
吃完第五个,李玳开始打嗝向司洛求助,司洛怕积食直接拒绝,李玳强忍着胃撑吃完最后一块,撑的脸都透着绿光。
司洛只是在心底感概,经历过禹州那些,李玳竟再不浪费粮食。
京城纨绔有几个能真懂《悯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