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穿越之农妇奋斗生活 > 第27章 途中

第27章 途中

听完四弟的讲述,林清抬眼望眼望去。

各家的女眷们在这陌生的荒郊野外,如往常一般操持起生计。她们手脚利落,迅速寻来几块大石头,三两下便垒成了灶。尽管周遭环境简陋得近乎残酷,可从她们熟练的动作中,仍能窥见对生活不屈的韧性。灶上架起唯一的锅,众人依次轮流摊起饼子。面糊与热锅接触的瞬间,滋滋声响起,伴随着袅袅热气,饼子逐渐成型,那质朴的香气在空气中悄然弥漫,给这艰难苦涩的旅途添了一抹别样的温馨。

视线一转,不远处村长正与村民们热烈商讨轮流坐车之事。族长声如洪钟,率先表态:“咱们身子骨硬朗,还没到走不动的时候,每天三个时辰的路程,分开走,完全撑得住。村长,让老人、孩子和女人们多坐会儿车吧。”

村长微微皱眉,目光扫过几位身形消瘦的村民,忍不住责备:“瞅瞅你们,瘦得皮包骨头,这大热天的,万一走着走着晕倒了,可如何是好?为啥要保证一天三顿饭?不吃饱哪有力气赶路?短时间还行,日子一长,身体垮了怎么办?你们要是倒下了,家里老小谁来照顾?等粮食吃完,没个好身体,拿什么去找吃的?要是遇上那些心术不正的歹人,你们弱得像竹竿,一推就倒,难道眼睁睁看着他们抢我们的东西?”

族长深以为然,不住点头:“确实如此。那些坏人自己找不到吃食,就会抢别人的。就怕……会做出人吃人的勾当。”说到这儿,众人脸色骤变,恐惧的阴影在人群中迅速蔓延,气氛愈发压抑。

村长长叹一声,语重心长地劝道:“别总想着省那点口粮,能省出多少呢?就这点粮食,哪怕咱们不吃不喝,也撑不到燕州。大家养足力气,到时候一起进林子,上山抓野味,下河摸鱼。都振作起来,眼光放长远些,别只盯着眼前这一星半点。”

“行,听村长的,一天三顿,养精蓄锐。”村民们齐声应和,在这迷茫未知的逃荒路上,村长的话如定海神针,给众人带来信心与方向。

村长接着说道:“轮流坐车也是这个理。咱们虽是男人,但也不是铁打的。该歇就得歇,老人、孩子和女人身体相对弱,更得适当走动。一直坐着不动,人容易生病。”

“好吧,那我们少坐会儿。可我们坐车了,家里的板车谁来推?”有村民面露担忧。

村长耐心解释:“刚出发,每家带的东西多,板车还能派上用场。等走上一阵子,东西少了,那些又沉又没用的板车,肯定得扔掉。”

就在这时,林清悄然靠近二叔,压低声音说道:“二叔,我留意到,不光板车,各家做饭的物件也有不少重复。今儿早上大家就合用一个锅轮流做饭。既然村长说以后会扔掉无用之物,咱们不如现在就把多余的丢了,也好减轻些负担。”

“行,到时候我给村长说一说。”二叔点头应道,他深知林清所言极是,在这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合理处理多余物品,既能减轻队伍负担,或许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还有二叔,如果不要的这些旧物,我们不如收集起来,到下一个村,看一下村里面的人要不要旧货,毕竟积少成多嘛。你让大林、小林,还有四弟他们去,您就守在这里,好吗?”

林清进一步阐述着自己的想法,眼中透露出坚韧与聪慧。在这动荡不安的逃亡途中,她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经营,试图从这些看似无用的旧物中挖掘出更多价值。

“这是个好想法。可以,我先叫大林和小林先把村上不要的旧东西给收起来,然后去下一个村子问一下他们要不要旧的这些。”二叔欣然赞同,他明白,在这艰难时刻,每一个能为队伍谋福祉的点子都值得一试。

大林的脚步迈向附近的村子。他寻到一位老乡,与之攀谈起来,打破了这片死寂中的沉默。

“大娘,我这里有些不要的旧物,能不能和你换呀?”大宁开口询问,声音里带着几分谨慎与期待。

“什么东西?”大娘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大宁赶忙回应:“锅碗瓢盆都有点,这老天爷实在不留情面,让我们回不去家了,只能准备逃荒。可带的东西太多,行动不便,所以想看看有没有它们的新主人。也不用你们给钱,要是家里有吃的菜,顺便给我们薅一点。

“那东西呢?”大娘问道,眼神中带着一丝思忖。

大林赶忙回应:“东西还在我们歇息的地方,我们只是先来问一下你们要不要,要的话我们就拿过来,不要的话我们就拿回去。”

大娘略作思考后,说道:“行,那你拿过来吧。”简单的几个字,却似给大林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好嘞,谢谢大娘。”大林的声音中满是感激。

回来后,大林的脚步匆匆,穿梭在各家歇息的地方。

“谁家的粗瓷碗愿意换?”大林的声音不算响亮,却似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无需过多思考,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在这旱灾肆虐、物资极度匮乏的当下,“一人一碗”的奢侈早已成为遥不可及的过往,全家合用一个碗才是现实的无奈之举。很快,大宁面前便堆积起各式各样的粗瓷碗,有缺口的、带裂纹的,但无一不承载着生活的痕迹。

“那啥,你们先放下,别碰坏了。我也不管谁家的,随便拿几个,到时候人家挑上谁家的是谁家的。”大林赶忙说道,一边伸手轻轻护住那堆碗。

大林又补充道:“还有,你们要是有用不上的,好拿的东西想换的,我也可以给带,有人看上就换,没人看上就原样拿回来咋样?”

“可以可以,大林兄弟,没想到你有这么好的想法。”村民们的回应热烈而真诚。在这艰难时刻,大林的提议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为大家带来了新的可能。这不仅是简单的物品交换,更是在困境中挖掘出的一种互助模式,一种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努力。

大林认真地挑选着碗,仿佛能看到碗背后那些同样在旱灾中挣扎的家庭。同时,他也留意着村民们陆续拿出的其他可交换物品,破旧但还能用的农具、手工编织的竹篮……每一件物品,都凝聚着村民们对生活的不舍与对改变的期待。

大娘正与村里的姐妹们闲聊,话题还停留在头午来家里卖“哎呀,你咋腿脚这么快?这是离得不远呀。”大娘脸上绽出笑容,热情地招呼着。正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再见大宁,大家莫名就觉得亲切。况且大林这次还带了不少东西,大娘心里想着,这孩子可真上心,咋能让他空跑一趟呢。

她赶忙快步迎过去,想瞧瞧大林又带来了什么新鲜物件。可不想,其他姐妹动作更快,一下子就把大宁围了起来。“换货,旧货,头一回听说,小伙子,你这货都是哪来的?有不好的和好的,有不好的我们可不要。”姐妹们你一言我一语,眼神中满是好奇与审视。

此刻的大林,自觉精神面貌格外不错。他看着眼前的大婶、大娘、婶子们,真诚地说道:“大婶、大娘、婶子们,这都是我们村里人用过的。实不相瞒,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呀。哎,和你们说实话,再过两日要是还不下雨,我们就要去别的地方,看看能不能活下去。”

他们一家最终还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决定多少透露些?

“什么?外面这么严重吗?”有个大娘小心翼翼地问道,眼中满是担忧与关切,旱灾的阴影似乎又浓重了几分。

“人离乡贱啊,小伙子,要慎重啊。”她语重心长地劝着大林,声音里透着长辈对晚辈的疼惜。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啊!”

“咋说呢?我们村长说早做准备吧。”无奈地解释着,语气中满是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大娘和婶子们听闻,不禁面面相觑,眼神中交织着忧虑与思索,随后纷纷决定回去和家里人说一说这情况。

就在这时,气氛陡然有些微妙起来,原本积极换碗的热情似乎淡了些。

“哎,听见这个事,都没人愿意送碗呐。谁知道老天呀什么时候下雨。”那个最先发问的大娘略带遗憾地说道。然而,她看着大林那疲惫却又诚恳的模样,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怜悯,“哎,你也是个老实孩子。来,跟大娘回去,我给你揪点叶子。没事,我的菜园伺候得好,几天就长出来了。”

大林心中一暖,感动之情溢于言表。在这艰难的荒途之中,尽管听闻了外面严峻的形势,众人的反应有所变化,但大娘的这份善意却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穿透了重重阴霾。

“还是好人多呀。”大林喃喃自语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