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穿越种田养夫郎 >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二十九

前几天阮白泠生病,顾安知给他请大夫的时候,发现村里的大夫家里有不少药材,大夫不仅上山采药,还有药田,专门种药,而且县城里的许多家药房都是从他这里拿药,价格比县城里便宜许多。

顾安知算了一下价格,他们那一大锅卤下水用三十文的药材,但是在村里卖,十八/九文钱就差不多能拿到了。

他再把这些调料用纱布缝起来,煮的时候就直接扔进锅里特别方便。

他做了家庭版的,普通人家的锅一包就够,大一些的锅两三包,看锅的大小放料。

本来他们家的卤下水就非常的出名,以前很多人来买,集市上买东西的人也多,还有各家酒楼或者餐馆的伙计来买菜买食材,他这个料包一出,瞬间就围上来了不少人瞧热闹。

顾安知倒是很热心的跟他们讲解用法,并且跟他们说,无论是卤下水还是卤肉、炖肉都可以,比如家里炖排骨或者炖肘子,丢进去一个就行,再加上平日里的盐、酱油这些,就可以了。

不少吃过卤下水的人都抢着买个一两包回去试试,想着七文钱只能买一小碗卤下水,可是买了调料回去能做一大锅,想吃多少吃多少,要是冬天买回去了更好,天气冷了,一下子做一大锅,然后冻起来,想什么时候吃,就切一份下来热上,省去了次次洗下水的时间了。

还有些想做小买卖的,想着买一些回去,做了卤下水,挑着担子去吆喝着卖。

也有一些餐馆看了觉得不错,既然他说能炖肉,能炖排骨炖肘子,那就买回去试试,要是好吃,可以改良一下饭馆里的菜。

之前有个婶子隔几天就来他们摊位上买一份卤下水回去给相公吃,今天看到顾安知在卖料包,还卖处理好的下水。

这几天卤下水总会剩下,他们决定少煮一些,只煮以前的三分之二那么多,然后剩下的一些下水卖掉。

那婶子把下水和料包都卖了一份回去。

他们家男人正在家等着这份卤下水呢,看到她买回来的是生的,有些生气:“我五六天才吃一回,这都不行?每次我都舍不得吃大份的,吃小份的,没吃够也忍着,就尝尝味算了,结果这点爱好都不能有了?”

他儿子也忍不住抱怨:“娘,你做的哪有卖的好吃,你煮的下水又腥又腻,糟蹋东西。”

“我在他们家买了卤料,才花了十文钱,能做一大锅呢,让你们过个瘾。而且这个下水自家洗起来麻烦,可他们家卖的是洗好的,省钱省事。”婶子解释。

“他们还能这么便宜就把配方卖给你?你肯定上当了!”父子俩忍不住怪她乱花钱,“还是退了去吧。”

“我可不去,大老远的买回来了,总得让我试试。”婶子被他们俩念叨了之后,也觉得自己刚才一时冲动被人忽悠了,可是买都买回来了,又被他们说了一顿,退回去太没面子了,就硬着头皮做了。

等卤好了,香味飘散出来,全家人都围到了锅边来。

他们尝了一下味道,虽然有一些差别,是手艺不如阮白泠好,但是自己做能做出这个味道来,已经非常不错了。

“他们还真把配方给卖了,为什么这么想不开?”男人问婶子。

婶子说:“我听说他们那个市集上另外一个摊子把他们的配方给偷了,他们干脆就直接把配方卖了。”

“鱼死网破是不是?谁也别想好过,这老板还挺有魄力的。”男人忍不住给顾安知竖拇指,“没想到我还能过上一日三顿都能吃卤下水的日子了。”

“那老板说还能炖肉,炖排骨,下次咱们试试。”婶子说。

“那你赶紧去多买点,免得以后他不卖了。而且这卤汁拌面条也好吃,咱们多买点做面条卖。”这大叔是卖肥肠面的,之前他第一次吃卤下水的时候,他还想,都是做下水的,为啥人家的这么好吃,现在可以去顾安知那边买料,然后给自己的小摊位上多加一个卤肥肠面!

其他小饭馆也买回去做炖肉,炖排骨,加上这卤料,许多食客都说这炖肉炖菜更好吃了,回头客也多了。

那些饭馆的老板将料包拆看看了看,发现这料包里面是一些药材,去试着买了一些回来,发现药房自己买并不比顾安知那边买便宜,就算按照顾安知的配比来,也做不出一模一样的味道。不如去顾安知那边买。

一些眼尖的酒楼厨子发现了料包里的味精,他们看着这些小颗粒,尝了一下,发现非常的鲜,这个就算是炒菜或者是做汤放上一些,也非常好吃。

“他们家的蛋花汤难道就是放了这个?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几个大厨围在一起研究了老半天,也没有研究出来。

顾安知觉得打死他们也不能在短时间内把味精和麦子联系到一起去。

果然,没过多久就有饭馆老板或者酒楼的老板来找他买味精。

他的目的就是卖味精,从第一天卖料包的时候,他就让二叔二婶一家帮忙做味精了,二叔二婶一家四口正好能组成一个小型作坊,又是自家人,非常放心,而且还能让二叔二婶家赚到钱,一举两得。

最后一步,顾安知都是自己来的。

那些包卤料的纱布包是找阮白泠的爹娘帮忙缝的,他们也帮着装一下料包。

阮白泠的爹娘听到俩孩子要做这个调料生意,自然愿意帮忙,顾安知说给他们工钱,他们担心两个孩子创业初期不容易,还不想收钱。

顾安知说他们不要钱,就不找他们了,他们才不再推脱了。

阮白泠还被爹娘偷偷拉住问他现在生意做的怎么样了,赚不赚钱?

阮白泠说:“赚的,相公还说等到秋收之后给家里盖个砖房。”

阮白泠的娘因为孩子嫁给一个傻子,偷偷抹泪了好一阵子,现在看他们两个人起早贪黑的做生意,又心疼怕他累坏了身子。

上次阮白泠病了,都没敢告诉爹娘,爹娘还是听人说了才知道,不过那时候阮白泠已经好了。

爹娘嘱咐他:“赚钱虽然重要,但是身体要紧,别把自己累坏了,早点生个孩子才是你最大的任务。”

阮白泠听到爹娘催生,赶紧转移话题:“不累的,上次是淋了雨,风寒了,不是累病的,相公帮我分担很多,什么刷锅劈柴烧火都是他来,在家他还给我洗衣裳呢。”

爹娘一听顾安知竟然给他家哥儿洗衣裳,差点惊掉下巴,他家这哥儿婿还真是个可以托付的好男人。

自家哥儿过得好,他们也就放心了。

顾安知又打听到村里有个做纸的小作坊,县城许多家药铺、点心铺子都用他们家的纸。

顾安知也跟他们定了一批,专门用来包装味精,不仅用纸来包装味精。

顾安知想着他们家的味精要想打响名气,必须得有个名字,有个品牌才行。

品牌名字要好记,按照后世的一些经验看来,可以用人名来命名,他看向阮白泠,别人叫他阮夫郎,一提起夫郎,也会想起来厨房做菜的事。

他又找来村里的木匠,帮他雕刻一个印章,巴掌大小就可以,就叫阮夫郎味精。

阮白泠看到纸包上的字,“为何不用你的姓?比如顾家味精,许多老字号都是用自己的姓氏来命名,哪里有用夫郎的名字命名的?这明明是你做出来的,万一别人以为是我做的,该怎么好?”

“因为这是厨房调料,妇人夫郎们看到,会亲切一些,就会买回去用。”顾安知毫不在意的说,“再说咱们是一家,利益相通,在意那么多虚名做什么,哪个名字更好赚钱就用哪个。”

准备好了一切,正好几个酒楼、饭馆的掌柜都来询问,他就把印好名字的纸包拿了出来,“五十文一份,炒菜炖汤都可以放,一盘炒菜,只需要放几粒即可,这一包,能用许久。”

若是日常家里吃,能吃个两三个月,但是饭馆就不一样了,估计十天就一包,大的酒楼用的可能会更快。

顾安知说:“我们家就是小作坊,做的慢,各位想要的,可尽快购买。”

他这话一出,都争着抢着购买。

一天就卖空了五十包,赚了二两五,这还是因为只有这些的缘故。

之前阮白泠还担忧,把配方买了,被人破解了之后,他们还怎么做生意啊,可是现在看来,卤料只是小打小闹,这味精才是顾安知真正想做的事情。

一瞬间半个县城的饭馆都用上了这个味精,还有人排队订购。卤料包虽然被人解开就知道里面有什么,但是从他这里拿货便宜,他又给拿纱布包上,分好了量,各个饭馆酒楼、或者是百姓自己吃,也会在他们家买。

虽说都用了这味精,确实饭菜更好吃了,但是厨子的手艺还是最重要的,都用了,就跟都不用一样,谁家好吃,那就更好吃,谁家难吃,提升了一点,还是留不住食客,食客只会去更好吃的地方。

可是每一家都用,谁家不用,那就更不好吃了,生意只会更加冷清,这味精还帮着铺子提高了客流量,自然还是要买的。

不仅饭馆用味精,周围的摊贩也想着来跟他买些味精,但是数量有限,周围摊贩只能几个摊位拼一包味精用。

赵黄虎想要买味精,顾安知却不卖给他。

还有那卤肉、卤下水的料包开始售卖开始,许多人就自己在家里卤,或者多了许多挑着担子去卖卤下水的。

以前集市的人不敢惹他,不敢跟他做同样的生意,但是挑着担子去集市外面卖,他就管不着了。

他也就是个师爷的小舅子,做不了那手眼通天的事。

顾安知最开始想着,创建一个品牌,必定要有个品牌故事,才更有话题性,也更容易打响知名度。

他还未想出故事来,没想到他与赵黄虎的过节,却成了他们的品牌故事。

大家提起这个味精的时候,都要先说一下顾安知和赵黄虎卖卤下水,结果赵黄虎偷了顾安知的配方,顾安知一气之下鱼死网破,开始售卖调料,而这卤料中很重要的味精,是他们家祖传配方,赵黄虎能偷的了别的,却偷不走味精,现在家家户户都能自己做卤下水了,谁还买他的?

虽然顾安知的卤下水生意受到了影响,但是那味精几天出一批,一出来就卖光,靠着卖料包和味精,平均每天能赚将近二两银子。

这个品牌故事很有意思,跌宕起伏,好人有好报,坏人得到了报应,人们喜欢听,也喜欢传播,传播的过程中就自动帮助他打了广告。

天天都有人来催顾安知,让他们不要摆摊了,摆摊能赚多少钱?还是赶紧去做味精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难渡

小船三年又三年

至死靡他

穿书假千金作威作福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