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穿**********人 > 第2章 第 2 章

第2章 第 2 章

第二章

顾圆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张简陋的木板床上,身上盖着干净的粗布被子。

脚腕上的伤口已经被包扎好了,疼痛感减轻了不少。

她缓缓坐起身,打量着四周,这是一间狭小的木屋,角落里堆着干草和渔具,屋里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看起来十分清贫。

“你醒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

顾圆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妇人端着一碗米汤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身材瘦弱,皮肤黝黑。

“是官兵把我丢在这儿的?”顾圆问道,声音还有些沙哑。

老妇人把还冒着热气的米汤递给她,语气哄劝般的温和:“姑娘别急,哪是扔啊?是那位陆大人救的你,他把你救下来后,看你伤得不轻,又无家可归,就把你送到我们这里来了,还留下了一些银子,让我们给你治伤顺便找些吃的。”

陆大人?顾圆想起了昏迷前见到的那个将领,原来他姓陆。

“多谢婆婆。”她接过米汤,喝了一口,温热的米汤顺着喉咙滑下去,驱散了身上的寒意。

“陆大人是咱们沿海的巡防参将,叫陆彦回。”老妇人叹了口气,“陆大人可是个好官啊,体恤百姓,还经常带兵打击海匪和人牙子,咱们这一带的百姓都很敬重他。”

顾圆谢过老妇人照料之恩,又将自己身世和盘托出,言谈间得知老妇人姓陈,大家都叫她陈婆婆,那个少年是她的孙子,叫阿顺,陈婆婆的儿子和儿媳一年前出海打鱼时遇到风浪,不幸遇难,只留下她和阿顺相依为命,靠着打鱼和晒些腌鱼勉强糊口。

陈婆婆叫她暂时安心住下,可她从不是会心安理得白吃白住的人,伤势刚有好转,便帮陈婆婆拎水桶、收渔网。

但原主长期营养不良,身子骨本就弱,再加上没好透的伤,做这些重活又险些晕倒。

顾圆咬着牙,不得不承认自己此刻的没用。

最后没法,只能退而求其次,接手了烧火洗碗这些轻活,可她干得浑身不自在,手里擦着碗,眉头却拧得紧紧的,总觉得这活儿太轻巧,陈婆婆家本就不富裕,多了她一张嘴,日子肉眼可见地紧巴。

顾圆心里不是滋味,在夜里翻来覆去琢磨,必须想个实打实的法子,为这个家挣点东西回来。

这天,她跟着阿顺去海边晒腌鱼,只见海边的空地上铺着好几张草席,上面晒满了鱼干。

阿顺正拿着一把粗盐,随意地撒在鱼身上。

顾圆皱起了眉头,她仔细看了看那些鱼,发现撒盐很不均匀,有些地方盐多,有些地方盐少,而且鱼身上的水分没有彻底晾干,这样晒出来的鱼干很容易发霉变质,放不了多久。

顾圆眉峰一挑,脚边刚愈合的伤口还隐隐作痛,语气没半分软和:“阿顺,你这么撒盐,跟瞎扔没区别。”

阿顺手一顿,回头时脸已经沉了,黝黑的脸颊绷得紧:“瞎扔?我们渔村祖祖辈辈都这么腌,倒是你,才来几天就挑刺?”

“祖祖辈辈?”顾圆上前一步,指尖戳了戳鱼身,水渍顺着指缝渗出来,“鱼身水没擦干,盐渗不进去;撒得又不均,有的地方齁死,有的地方没盐,不出十天准发霉。”

陈婆婆这时走过来,眼里满是疑惑:“圆丫头,你懂腌鱼?”

“跟着跑船的学过两年,比你们这么瞎折腾强。”顾圆伸手拎过一条处理好的鱼,“用分层撒盐法,先擦净鱼身,草席铺层薄盐,鱼放上去,鱼身、鱼肚、鱼鳃多撒盐,最后再盖一层盐,压上石头。这样盐渗得匀,水分走得快,能多存俩月。”

阿顺听完,立刻梗着脖子反驳:“你这法子要撒三层盐!多一半盐下去,要是没用,这不纯浪费?还压石头,折腾半天图啥?”

他说着还踢了踢旁边的石头,满脸不服气。

陈婆婆也犯了难,摩挲着衣角:“是啊圆丫头,盐也不便宜,要是真浪费了……”

对着陈婆婆,顾圆语气才有所缓和,她扫过草席上的鱼,“现在省盐,等鱼发霉了,扔的鱼比十袋盐还值钱,那才叫真浪费。”

“这样吧,拿五条鱼试,剩下的还按你们的法子来。要是我的鱼坏了,我去打十条鱼回来,要是好着,以后听我的。”

阿顺刚想说她这身体根本不能下海打鱼,陈婆婆拉了拉他的胳膊:“试试就试试,五条鱼也不打紧。”

阿顺瞪了顾圆一眼,没再说话,却在铺盐时故意放慢动作,嘴里还嘟囔:“我倒要看看,能有多好。”

就在这时,旁边几个晒鱼的渔民听到了他们的对话,纷纷围了过来。

“陈婆婆,你们在说什么呢?什么分层撒盐法?”一个中年渔民笑着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调侃,“我看这丫头就是想表现自己,说不定是想骗陈婆婆的东西呢?”

她看着那些渔民,眼神平静却带着一丝锐利:“是不是瞎胡闹,试过就知道了。你们要是不信,可以像陈婆婆一样,拿几条鱼试试,要是我的法子没用,你们再嘲笑我也不迟。”

“哼,我们可没闲工夫陪你瞎折腾。”渔民冷笑一声,“我们的鱼可金贵着呢,不能让你糟蹋了。”

其他渔民也纷纷附和,摇着头走开了,嘴里还说着一些嘲讽的话。

顾圆也没逞口舌之快,接下来的几天,顾圆一直陪着陈婆婆和阿顺按照分层撒盐法腌鱼。

她每天都去海边查看鱼干的情况,及时翻晒,确保鱼干能均匀干燥,陈婆婆和阿顺也越来越信任她,每天都按照她的吩咐去做。

过了大约一个月,按照原来的方法腌的鱼干,已经有几条开始发霉了,散发出淡淡的霉味。而用分层撒盐法腌的鱼干,却依旧干燥紧实,没有一点发霉的迹象,闻起来只有浓郁的咸香味。

“你还挺厉害。”阿顺拿着鱼干,说出的话还有些别扭。

陈婆婆倒是一反常态地热泪盈眶:“有了这个法子,就能多晒一些鱼干换钱。”

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没两天就传遍了整个渔村。

村里那些之前嘲笑过顾圆的渔民,一个个都红着脸找上了门。

陈婆婆家的小院瞬间被挤得满满当当,男人们抄着袖子站在院里,女人们则围在屋门口,脸上都带着几分局促和不好意思。有人搓着手,眼神瞟着院角那些完好的鱼干,嘴里讷讷地说:“陈婆婆,圆丫头在吗?我们…… 我们想来问问那撒盐的法子。”

“是啊是啊,” 旁边一个瘦高个渔民接话,脸上带着讨好的笑,“我家那鱼干都烂第三筐了,再这么下去,今年冬天都没的换钱了,圆丫头就行行好,教教我们吧?”

顾圆还没说什么,阿顺在一旁小声嘀咕了一句凭什么告诉你们。

顾圆拍了拍他的脑袋,她不准备藏私,村里人大多贫苦,腌鱼技法也算不上什么致富法宝,顶多能省点捕鱼的力气。

于是她当着一众渔民的面,把分层撒盐法的步骤细细讲了一遍,之前不屑一顾的渔民此刻掏出一些碎银子递给陈婆婆,说不能白学了方子。

顾圆边讲边瞥了眼陈婆婆,老人犹豫几刻还是接下了,脸上挂着笑,可眉头倒是比刚刚皱得更紧。

等渔民们陆续散去,顾圆弯腰帮着往竹筐里码鱼干,冷不丁开口:“婆婆,你有事瞒着我?”

陈婆婆手一抖,两条鱼干掉在地上,阿顺连忙弯腰去捡,抬头时嘟囔:“能有什么事!”

顾圆提着竹筐跟着阿顺回到木屋,看着陈婆婆把碎银子和床板下的零散铜钱拿出来细数,顾圆把竹筐放在桌上,她直觉一向很准:“是不是欠了钱?”

陈婆婆花白的头发垂下来,叹了口气:“圆丫头,不瞒你说,我们家……确实欠着债。”

“阿婆!别说了!”阿顺猛地抬起头,黝黑的脸涨得通红,“我再去多打几网鱼,实在不行就去镇上打零工,总能还上!”

顾圆没理会阿顺,单手猛拍在桌沿,不容置疑的强势里带着点焦急,“欠多少?跟谁借的?”

陈婆婆抹了把眼角:“阿顺爹妈遇难那年,借了镇上张屠户五两高利贷租船到深海捕鱼,如今利滚利涨到了十两……他说这月十六还不上,就收房子叫我们祖孙两个去做苦力抵债……”

“我死也不会让阿婆去的!”阿顺红着眼眶就要往外冲,“我现在就去深海打鱼,总能捕之前的!”

“站住!”顾圆厉声喝住他,“深海风浪多大,你爹娘就是这么没的,你现在去,不是送死?”她顿了顿,语气更沉,“没那本事就别瞎逞能,真把自己搭进去,这笔债谁还?你奶奶怎么办?”

阿顺被她骂得愣住,站在原地眼眶更红了,这个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孤女虽然是外人,却在这些天的相处中逐渐变成他们之中的主心骨,被她这么一吼阿顺反而镇定下来。

还没等顾圆开口,院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巨响。

“陈老婆子!开门!还钱的日子到了!”粗哑的嗓门带着蛮横的戾气,穿透木门传了进来。

“明日才是十六啊”陈婆婆吓得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顾圆非但没退,反而往前跨了一步,挡在祖孙俩身前,手按在门闩上。

门外的踹门声越来越响,伴随着粗鄙的咒骂和棍棒碰撞的声音,木门摇摇欲坠。

“我倒是要看看,到底是哪路货色,敢在这儿撒野!”顾圆沉声道,语气里裹着几分挑衅,话音未落,伸手便去拔门闩。

门外几个汉子正铆着劲推门,猝不及防被这突如其来的开门力道一带,身子顿时失了平衡,在门口踉跄着晃了好几步,险些栽倒在院子里。

为首的刀疤脸稳住身形,眼神阴鸷地扫过祖孙二人,最后定格在顾圆身上,嘴角一咧,露出抹狞笑:“陈老婆子,倒还有闲心晒鱼干?欠我们东家的银子,也该还了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