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玛的生活,逐渐被粉笔灰和油墨香填满。她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着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找到了另一种形式的安宁与价值。
她讲课并不激昂,声音平和,却总能将那些艰深的古文诗词剖析得透彻动人。她尤其喜欢讲那些关于离别、关于思念、关于人生际遇的篇章。讲《古诗十九首》里的“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讲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讲归有光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每每讲到动情处,她会微微停顿,目光掠过窗外,仿佛透过时空,看到了很远的地方。学生们安静地听着,能感受到老师平静外表下,那深藏不露的情感波澜。
她批改作业极其认真,红色的批注细致入微。有个女生在作文里写到自己父母离异,内心痛苦,艾玛在评语里写了很长一段话,没有空泛的安慰,只是分享了自己对“独立”和“成长”的理解,鼓励她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未来。后来,这个女生考上了很好的大学,写信回来感谢她,说艾老师的话像一盏灯,照亮了她那段灰暗的日子。
艾玛看着信,欣慰地笑了。她发现,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痛苦和思考,化作引导他人的力量,是一种奇特的疗愈。她不再是那个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敏感脆弱的艾玛,她成了学生们可以信赖和依靠的“艾老师”。
生活简单而规律。学校分了一间小小的宿舍,她布置得素雅整洁,窗台上养着几盆绿萝,书架上塞满了书。闲暇时,她看书,写点教学随笔,或者去看场电影。她渐渐习惯了独处,甚至享受这种孤独带来的自由与宁静。
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时刻,那种深入骨髓的孤寂感还是会悄然袭来。比如中秋之夜,看到万家灯火;比如春节时分,校园空无一人;比如在街上,看到一对寻常夫妻牵着孩子的手,说说笑笑地走过。
那时,她会不可抑制地想起顾良。想起他笨拙地给她夹菜的样子,想起他深夜陪读时打瞌睡的样子,想起他在风雪中决绝离去的背影。她会在心里默默地问:你还好吗?在哪里?成家了吗?
没有答案。岁月像一条沉默的河,带走了青春,也冲淡了最初的尖锐疼痛,只留下一种淡淡的、挥之不去的怅惘。她把所有寄往杨柳村的信都石沉大海,那个地址,仿佛也随着那个人的离开,变成了一个空洞的符号。
偶尔,她会从报纸上看到关于深圳的报道,看到那片土地日新月异的变化。她会想,以他的坚韧和聪明,或许就在那片热土上吧。这个念头让她感到一丝莫名的安慰,仿佛知道他在某个地方好好地活着,就够了。
三尺讲台,成了她的避风港,也是她的瞭望塔。她在这里奉献着知识,也在这里安放着自己曾经动荡不安的灵魂。过去的伤痕被岁月磨平了棱角,化作眼底一丝不易察觉的沧桑与温柔。她不再执着于寻找答案,也不再奢望重逢,只是平静地过着每一天,仿佛在等待,又仿佛只是习惯性地前行。
深圳,这片曾经的小渔村,如今已成了高楼林立的繁华之地。顾良的“良诚建筑”在这片热土上,也算站稳了脚跟。他的办公室从工地的铁皮棚,搬到了窗明几净的写字楼。
生意场上的顾良,与当年杨柳村里的那个青年判若两人。他穿着合体的西装,虽然眉宇间仍带着抹不去的质朴,但言谈举止间已多了份沉稳和果决。他学会了在酒桌上推杯换盏,学会了在谈判桌上锱铢必较,也见识了商场上的尔虞我诈。
一次,他为了竞标一个重要的政府项目,几乎押上了全部身家,没日没夜地带着团队做方案、跑关系。竞争对手使尽手段,散布谣言,甚至试图挖走他的核心技术人员。那段时间,顾良压力大到整夜失眠,烟一根接一根地抽,人都瘦了一圈。最终,凭借过硬的资质和诚信的口碑,他拿下了那个项目。签约当晚,合作伙伴为他举办庆功宴,觥筹交错间,尽是恭维与奉承。顾良笑着应酬,心里却一片空落。成功带来的喜悦如此短暂,填补不了内心深处那个巨大的空洞。
他变得越来越沉默,也越来越拼命工作。仿佛只有让身体和大脑时刻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才能避免去回想那些他不愿触碰的过往。他把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资产翻了几番,成了别人眼中成功的“顾总”。但他住的公寓依旧简洁冷清,除了必要的应酬,他更愿意一个人待在办公室或者回家对着电视机发呆。
身边不是没有诱惑。一个合作公司老总的女儿,刚从国外留学回来,明艳动人,对他表示出明显的好感。那女孩大胆热情,几乎是对他展开了倒追。公司副总也劝他:“顾总,你也该成个家了,林小姐条件多好,对你也真心。”
顾良只是摇摇头,客气而疏离地拒绝了。女孩不甘心,问他到底喜欢什么样的。顾良望着窗外深圳璀璨的夜景,沉默了许久,才缓缓说:“我心里,已经装不下别人了。”
女孩最终黯然离去。副总觉得他太傻,放着一手好牌不打。顾良只是苦笑。没人知道,每当夜深人静,他眼前浮现的,永远是那个在煤油灯下安静看书的侧影,是那个在风雪中提着行李决然离开的背影。那个身影,早已刻进了他的骨血里,成了他这辈子都迈不过去的坎。
他也曾动过打听艾玛下落的念头,但每次拿起电话,又颓然放下。知道又如何?她如今是大学生,是老师,是城里人,他们早已是两个世界的人。或许,她早已嫁人生子,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他的出现,只会是打扰。
于是,他将所有精力都投入事业,用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来埋葬那段无疾而终的感情。商海浮沉,他赢得了财富和地位,却似乎输掉了感受快乐的能力。成功的光环背后,是无人能懂的寂寞。他就像一艘孤独的航船,在繁华的海洋里漂泊,找不到可以停靠的港湾。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