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姝依然在院子里安静待着,如同隔绝尘世的高人,独自生活在桃花源里,殊不知外面早已变天。
就在阎王爷拿着他的勾魂笔,夺命簿踏入京中之时,她的药册整理已经大半。
云姝耗费许多心血在上面,看到书画并进,排布新颖的书册后,心情顿时舒畅。
她搁下笔望向窗外,看到冒出绿芽尖的草地,仰头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这般自在的日子要是一直过下去就好了。
她正托腮游思,耳边忽然传来细碎说话声。
岁岁那丫头正被她拘在屋子里练字,说话之人想必是另两个丫鬟和婆子了。
云姝感到奇怪,她是个随意自在的人,只要丫鬟和婆子们做完手头的活,她也不会拘着他们行动。因此往日这个时辰他们都去府中其他院子寻相识的说话去了,难得能在青栖院看到他们。
她稍稍探头,从窗中看到四人都在,面色焦急地说着话。
这时侧对窗口坐着的清兰正要说话,忽然对上云姝的眼睛,话语戛然而止。
其他人察觉异样,顺着目光看了过来。
四人脸色微变,忙给她行礼。
云姝从房中走出,见他们神色有异,好奇问道,“你们在说什么?”
几人相互对视后,清兰率先说话,“云姑娘,奴婢们刚才在说城郊瘟疫一事?”
瘟疫?
云姝心中讶异,不是说有太医院坐镇,灾民患病一事早已好转了吗?
“城郊现今如何了?”
“奴婢不知,只知道朝廷派了太医过去,但听说病倒的人越来越多。如今城门口已经准出不准进了。”
这么严重?
云姝倒吸口凉气。
“现在京中各府的人都不准随意外出,城中药材价格猛涨,但还是被抢购一空。”
云姝对这点并不惊讶,大灾大疫时期,粮食,药材都是稀缺品,涨到天价也不是稀罕事。
“不过,”清兰顿了下,继续说道,“皇上命我们大公子严查囤积粮药的货商。大公子带兵在城中抓了不少人,听说,”她眼神闪过一丝害怕,“西边菜头街口每日杀得人口滚滚。”
“现在,城中各大粮商,药馆都不敢随意囤积,坐地喊价了。”
当日城郊一事过去月余,提到这人,云姝心里还是闪过一丝畏惧。
不过,云姝对清兰口中描述的血腥一点也不惊讶,遇到黑面阎王,只能说是他们倒霉。
这边正说着话,那边有人进来,是母亲院中的婆子。
她急匆匆进来,将一包药交给云姝,面容严肃,叮嘱道,“姑娘,夫人让老奴将这些药给你送来,每日一服,可以驱赶疫病。夫人还说,您千万要待在自己院子里,不要跟外面的人接触。”
“嬷嬷可知这是什么疫病?”
婆子摇摇头,“不知,只知道府中的爷都出去办事了,想来是天大的事。”
婆子说完,很快离去。
云姝拿着一包药,见府中的人神色紧张,人人自危,也被这种紧绷感染,担忧的心绪爬上眉间。
母亲院子的嬷嬷刚走不久,老太太和璨姐儿也派人给她送了药来,并三令五申,不可出府。
焦灼的等待是最难熬的,因为你不知是该做出行动,还是等待天意。
惶恐的情绪蔓延在心间,怕自己做出行动,扰乱了向好的天意;又怕希冀等待,却迎来一败涂地的结果。
云姝不想把命运交给虚无的天意,她决定做点什么。
府里的人不能随意出去,对府外知之甚少。
林知珩说过,若是有事相求,可到簪花酒馆找东家。
她立马回到房中,坐到书桌前,提笔写信。
她在后门找了个乞丐,将信交给他后,又将药材和粮食分了他一些作为酬劳。
接下来,便是未知的等待。
-
京城某片坊间上空,乌黑的云层拢在一起,遮挡了洒下的天光,阴翳密布。
下方是大魏都城,广阔无比。鳞次栉比的建筑,密密麻麻而又规整有度,一眼看去,到处是繁荣鼎盛气象,没有尽头。
然而此时,不同以往热闹的人间烟火,哭号声,求饶声,凄厉尖叫声渗进每一片云层,浓重的杀气染黑了天际,摇摇欲坠垂在半空。
菜头街口,身穿墨黑铠甲的霍桓站在高处石阶上,眼神漠然。铁掌一挥,鲜血泼洒,人头落地。
一时间,生者眼里只看见红与黑,诡异又夺人心魄,如同从地狱纠缠而出,化作阎王手中锁链,将人勾进无边炼狱。
刑场上,所有人脸上都系了面罩,遮住口鼻。
霍桓挥手让人抬走罪犯,准备离开。这时,一位士兵匆匆而来,附在他耳边说了什么,只见他眼神一厉,问道,“人呢?”
“还在常平伯府,听说是昨夜起的病症。”
话刚落音,高大的男人上马匆匆离去。
而此时的常平伯府,已经乱成一团。
恐慌,悲伤,惊惶从鸣霄院内溢出,蔓延在府里。
府中人人自危,行事走路低眉敛目,不敢发出丁点声音,唯恐被带到鸣霄院,照顾身染疫病的二公子。
林知珩现在难受极了,全身盗汗,忽冷忽热,一会儿像烤在烈焰里;一会又像泡在严冬冰水中。
两股气息在他体内乱窜,搅得他十分痛苦。
耳边传来抽泣声,折磨着他疼痛欲裂的头。
他勉强睁眼,露出一丝细缝,想看清声音来源。
屋中忽然传来惊喜的喊声,“醒了,二公子醒了!”话音刚落,一道身影扑到床前,神情激动,哭声中参杂了巨大的喜意,“珩儿,你怎么样?不要怕,母亲在这儿!”
林知珩想说话,却发现全身痛软,找不见骨头似的,任他怎么用力,也提不起一丝劲。
他失去了对身体的完全掌控。
“珩儿,你不要动!”林夫人连忙按住他,小心翼翼安抚道,“娘叫大夫进来。”
外面的人早已听到屋内动静,忙推门进来。
林知珩一眼望去,是父亲和大哥。他们身后还跟着两人,一位老者,一位年轻人,两人背着药箱,是大夫。
天光从门外漏进来,他烧得模糊的眼睛这才看清,他们面上都戴了块布,遮住口鼻。一旁侍立的丫鬟眼神惶恐,似乎在害怕什么。
常平伯看到床上虚弱苍白的孩子,双眼通红,忙冲身后大夫喊道,“大夫,快来看看我儿!”
年老的大夫忙上前,两指抵住他的手腕,探查脉搏。
脉沉肝虚,疫病入体之象。
常平伯见老者脸色凝重,心里下沉,仍带着希冀小声问道,“荆太夫,我儿如何了?”
老者只是摇摇头,“脉象虚沉,我再开两剂汤药。”
中年男人听了后,怒从心起,一把抓住老者衣领,怒喝道,“我儿已经喝了两日汤药,病况不见好转,反而越发严重。你这庸医,到底能不能治好!”
屋内的人被他这番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得愣住,反应过来连声惊呼。
林知彰赶忙上前,将老大夫衣襟从父亲手里解救出来,“父亲,荆大夫年事已高,不可如此。”
常平伯喘着粗气,喉管发出嘶嘶声,捏得发白的骨节缓缓松开,似乎用了极大的气力。
荆大夫也是个铁骨铮铮的,见主人家如此羞辱他,当即一挥衣袖,横眉竖目怒斥道,“竖子无礼!老夫乃太医院院判,尔等质疑老夫,便另请高明吧!”说完,就要甩袖离去。
常平伯夫人见状立马拦住他,双眼哭得通红恳求道,“荆老息怒,还请荆老大人有大量,救救我儿。”
荆大夫见她言辞恳切,也体谅他们救子心切。于是理了理衣领,缓和了语气,“伯夫人,二公子所染的乃是厉瘴,此症凶险,只能取青蒿萃汁,辅以汤药,百年来厉瘴药方皆是如此。”
常平伯夫人哭着点头,忙令人煎药。
常平伯面色铁青,脸色沉郁站在一旁,纵然心中大恸却也无可奈何。
床上的林知珩听着他们争执,心里缓缓明了,原来自己患的是厉瘴。
一阵恐慌流过心里,他既害怕,也无力。
耳边充斥着哭声,叹息声,惶恐的吸气声,一起堵在心头,胀得他五脏六腑发疼。
忽然,腹部一阵抽痛,五脏六腑翻涌。
他控制不住冰火两重的身体,蓦地抽搐,趴伏在床沿,“哇——”地一声,将吃下去的东西全都呕了出来。
其他人停下说话,急忙朝他看来。
林知彰冲到床边,轻拍他滚烫的后背,忙安慰道,“阿珩,大哥已经派人去找名医了,不要担心,会好的。”
一向文雅温润的公子,此时喉咙紧绷,嗓音颤栗。
林知珩双眼凹陷无神,呕吐过后,筋疲力尽。他虚靠在床沿,闭着双眼,俨然睡了过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