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林小满就醒了。窗外的小鸟叽叽喳喳,伴随着偶尔响起的响亮的鸡鸣声、犬吠声,特别令人踏实。
她起身推开窗户,一股清新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
她的鼻子一点也没犯痒,反而很通透。
林小满很是惊喜,看来乡村疗愈真的可以。
这更坚定了林小满呆在农村的决心。
反正还有点积蓄,花完再说(????ω????)
林小满简单洗漱了一下,换上一身轻便的运动装,揣上钱包,打算去镇上添置些东西。
从村子到镇上要走将近半个小时,她沿着昨天来时的路慢慢走。
镇上比记忆里热闹些。临街的铺子大多开了门,早餐摊的热气裹着香气扑面而来。林小满站在摊前顿了顿,摊主是个微胖的中年女人,见她望着锅里的锅边出神,笑着招呼:“小妹来一碗锅边糊吗?”
“来一碗,再加一根油条。”林小满找了个小马扎坐下,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雀跃。
多久没吃过这样的早餐了?城市里的早餐要么是便利店的饭团,要么是写字楼楼下的连锁粥铺,精致是精致,却少了点烟火气。把油条放进锅边糊汤里浸泡一下,没有那么酥脆却去了几分油腻,再吃一口锅边糊下去,暖流从喉咙一直淌到胃里,熨帖得让人想叹气。
她吃得慢,看着周围的人。穿校服的学生背着书包,狼吞虎咽地吃着饼;挑着担子的老大爷放下担子,喊一声“来俩包子”;还有像她一样来镇上办事的村民,边吃边和摊主闲聊着田里的收成。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生活的实感,没有城市地铁里那种行色匆匆的焦虑。
“小妹,看着面生啊,不是镇上的吧?”摊主擦着桌子问。
“我是青云村的,回来住几天。”
“哦——青云村!”摊主恍然,“是不是老林家的丫头?小时候常跟你奶奶来赶集的那个?”
林小满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没想到隔了这么多年,还有人记得。摊主笑着说:“那时候你才这么高,总爱吃我家的芋头三角糕。”
一段模糊的童年记忆忽然清晰起来,奶奶牵着她的手,在这镇上的集市里穿梭,买一块热乎乎的芋头三角糕塞给她,她吃的嘴角油乎乎的,奶奶用粗糙的手帕给她擦……林小满心里一软,又买了两个芋头三角糕,打算回去给宋阿嫲也尝尝。
吃完早餐,她开始采购。先去超市买了洗洁精沐浴露洗发水之类的洗漱用品,又去五金店挑了灯泡和插线板——老屋的电线老化,得换些新的才安全。路过一家卖种子的店铺,她忍不住走进去,看着货架上各种菜种还有花种,忍不住随便挑了一点买下来。
回到农村,中国人骨子里的种田基因就蠢蠢欲动了,谁能忍住不种菜不种花呢?
提着两大袋东西往回走时,手机响了,屏幕上跳出“妈”的名字。林小满心里咯噔一下,她还没来得及跟爸妈说辞职回村的事。
“小满!你在哪儿呢?”电话那头,妈妈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急切。
“妈,我在……老家镇上啊。”林小满老实回答。
“老家?!”妈妈的声音陡然拔高,“你不是在上班吗?回老家乡下干什么?宋阿嫲昨天打电话跟我说你回村了,还辞了职?你这孩子,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跟我们商量一下?”
一连串的问题砸过来,带着担忧和一点点嗔怪。林小满早料到会是这样,赶紧解释:“妈,我过敏不是一直不好嘛,医生说换个空气好的地方养养,我就想着回老屋住段时间,顺便休息休息。辞职也是临时决定的,怕你们担心,就没来得及说。”
“担心?我们能不担心吗?”妈妈的声音软了些,“那老屋都多少年没人住了,破破烂烂的,怎么住啊?你一个女孩子家,在村里多不方便,也不安全。要不你还是回县城来,跟我们住一起。”
“妈,没事的,宋阿嫲就在歌壁呢。”林小满尽量让语气轻松些,“老屋我慢慢收拾,住起来挺舒服的,空气也好,我这两天过敏都没怎么犯。”
正说着,爸爸接过了电话,声音沉稳些,却也带着关切:“小满,想回来就回来住段时间,爸妈不反对。但你得照顾好自己,缺什么就跟家里说,我和你妈明天过去看看你,给你带点东西。”
“爸,不用麻烦,我这边都能买到。”
“让你妈过来看看,她才放心。”爸爸顿了顿,又说,“宋阿嫲跟我们说了,你在那边挺好的,别太累着,收拾屋子慢慢来。”
挂了电话,林小满站在路边,心里又暖又有点酸涩。爸妈就是这样,永远一边念叨着,一边把所有的担心都藏在行动里。
宋阿嫲估计是觉得她一个人,是受了委屈才回来的,才特意跟爸妈说的。
想着想着,林小满又买了点香蕉牛奶的带回去感谢下送阿嫲。
逛了一圈街上,林小满发现某东家电居然开到了乡镇,这下倒是省了网购,直接买了叫他们送货到家,今天就能安装好用上。
干脆又买了些肉蛋蔬菜,也不怕多,到时候跟着送家电的一起回去。
林小满在某东家电买了冰箱洗衣机热水器,花了大几千,心里不由有些肉疼。
她心里琢磨着,这乡下生活悠闲是悠闲,可是只进不出啊,要不要干点啥赚点生活费呢?
据说隔壁村子有条山路可以直达榕城,节假日不少人从城里徒步过来,很多附近的村民都在那里沿路摆摊卖些土特产青菜鸡蛋啥的,生意还不错。
自己要不要也种点什么去卖呢?
反正老家的田地都荒着,也不用花钱去租,能卖点补贴一下生活费也不错啊……
好吧,林小满有点想远了,她十来年不回老家,现在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野菜青菜估计也分不出来……
还是回家先把院子打理出来,从最简单种青菜种花开始吧。
第二天一早,林小满正拿着镰刀小心翼翼地割着院子角落的杂草,就听见了骑车鸣笛声。她直起身,看见爸爸开着皮卡车,妈妈坐在副驾,车斗里堆满了鼓鼓囊囊的袋子,还有一个竹编的狗笼,里面隐约有毛茸茸的东西在动。
“爸!妈!”她赶紧迎上去。
“慢点跑,别摔着。”妈妈跳下车,拉着她上下打量,眼里的担忧藏不住,“昨晚睡得怎么样?老屋漏风不?”
“挺好的,不漏风。”林小满笑着说,“宋阿嫲还借给我一床新晒的被子,暖和着呢。”
爸爸已经把车停好,打开了狗笼。一只黄白相间的土狗从里面钻出来,抖了抖毛,好奇地打量着院子,尾巴摇得像朵花。它看见林小满,先是警惕地后退了半步,随即闻到了她身上熟悉的气息——以前林小满回县城家里时,总爱给它喂肉干。
“朵朵,还记得我不?”林小满蹲下身,搓了搓它的狗头。
朵朵试探性地凑过来,用湿漉漉的鼻子蹭了蹭她的手心,随即欢快地摇起尾巴,围着她转了两圈,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亲昵声。这是家里养了三年的土狗,聪明又通人性。
“把朵朵带来给你做个伴。”爸爸一边从车斗里搬东西一边说,“你一个人住这儿,有它在,夜里能警醒点。”
妈妈打开袋子,里面是崭新的床单被罩、几样常用的小家电烧水壶之类的,还有一大包蔬菜水果和肉。“知道你这儿啥都没有,我跟你爸特意多带了点,够你吃几天的。”
林小满看着忙碌的父母,心里热乎乎的。她原本想着自己慢慢收拾,没想到爸妈一来就带了这么多东西,连细节都考虑到了。
“爸,您带工具了吗?我看屋里的电线都老化了,还有电灯不太亮,想换亮点的。”
“早准备好了。”爸爸拍了拍随身的工具箱,“我昨天特意去五金店买了新的电线和插座,今天就给你弄好。对了,你妈还念叨着要给你装个监控,门口和院子里各装一个,我们在县城也能放心点。”
林小满的爸妈在县城经营着一家生鲜小超市,属于夫妻店那种,没有请员工,今天也是暂停营业一天回来老家。
说干就干。爸爸带着林小满先检查屋里的电路,老旧的电线外面的胶皮都开裂了,有的地方甚至露出了铜丝,确实不安全。“这线都得换,从总闸开始重新走。”爸爸拿出工具,开始拆线、布线,动作熟练。林小满在一旁递工具、扶梯子,偶尔被爸爸指挥着去买个小零件,父女俩配合得倒也默契。
妈妈则去镇上联系了做防盗网的师傅,量好窗户尺寸。
“这装上防盗网,夜里睡觉也踏实。”妈妈一边跟师傅交代着,一边不忘叮嘱林小满,“以后锁门一定要锁好,晚上别随便给陌生人开门。有什么事就叫宋阿嫲,她大儿子在家,不要怕麻烦,到时候爸妈来还人情。”
“知道啦妈,我又不是小孩子。”林小满嘴上应着,心里却甜丝丝的。
等她妈带着师傅回到家时,爸爸已经把屋里的电线换得差不多了。新的插座亮闪闪的,打开开关,屋顶的灯泡发出明亮又柔和的光,比之前昏暗的旧灯舒服多了。
“这下安全了,放心用吧。”爸爸擦了擦手上的灰,满意地说。
防盗网的活计稍微复杂些,师傅说明天才能彻底安装好。
忙活了大半天,一家人终于歇下来。妈妈在厨房用带来的食材做了顿简单的午饭。虽然条件简陋,但吃着妈妈做的菜,听着爸爸讲着村里的趣事,林小满觉得无比踏实。
朵朵在院子里撒欢跑着,一会儿追追蝴蝶,一会儿趴在门口晒太阳,时不时抬起头看看屋里的动静,俨然一副“小主人”的模样。
“你看朵朵多高兴,在城里住楼,它总待不住,我们也没空溜它,这下可算有地方跑了。”妈妈笑着说。
下午,爸爸又在门口和院子的角落装好了监控,连接好手机APP。“你看,这样打开手机就能看见院子里的情况,我和你妈在县城也能随时看着。”爸爸把手机递给林小满演示着。
看着屏幕里清晰的画面,林小满心里一阵感动。她知道,爸妈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她在这儿住得更安全、更安心。
傍晚时分,爸妈要回县城了,生鲜超市实在没办法暂停营业多天,要不然蔬菜水果怕都坏了。
“明天防盗网就能装好了,有啥解决不了的事,就给我们打电话。”妈妈拉着她的手,一遍遍地叮嘱。
“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看着皮卡车载着父母渐渐远去,心里还有点不舍,她其实也挺久没回来看看爸妈了。
回到院子里,朵朵摇着尾巴迎上来,蹭了蹭她的裤腿。
夕阳的余晖洒在刚换好玻璃的窗户上,反射出温暖的光。林小满看着收拾得渐渐像样的老屋,看着在院子里欢快奔跑的朵朵,心中畅享着她要把这院子种满青菜花草,再养点毛绒绒的小鸡崽……
林小满不由露出一抹痴笑……
练笔之作,没有固定更新时间[笑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镇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