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催眠曲 > 第22章 索道魅影

第22章 索道魅影

市公安局刑侦二支队的办公区,此刻正被一种混合着咖啡因苦涩、电子设备嗡鸣和无形焦虑的独特氛围笼罩。与窗外山城盛夏依旧肆虐的溽热不同,这里的空气仿佛被抽干了所有温度,只剩下冰冷的数据流和凝固的压力在无声地碰撞。

“蒸发”专案组的临时作战指挥中心就设在二支队大会议室。巨大的投影屏幕被分割成十几个区域,左侧实时显示着长江索道“长江-7”号车厢的三维建模图,每个零件、每条接缝都被标注得清清楚楚;右侧滚动着海量的数据流,包括索道站的电力系统日志、缆车运行参数、周边基站信号记录、以及那个被远程删除直播数据的主播王大力的所有网络活动痕迹;中央区域,则反复循环播放着“长江-7”号缆车监控被干扰前后的模糊片段,以及技术人员在车厢内拍摄的高清物证照片——那枚孤零零的蝴蝶发夹,那张揉皱的半透明地图碎片,还有沈墨发现的那粒微小的黑色炭化物。

孙浩背对着会议室大门,站在投影屏幕前,像一尊沉默的铁塔。他指间的烟蒂已经积了长长一截灰烬,却浑然不觉。屏幕上,那枚蝴蝶发夹的特写照片被放大到极致,水钻反射的光芒在冰冷的电子光线下显得格外刺眼,像某种无声的嘲讽。

“技术部,干扰源反向追踪有进展吗?” 他没有回头,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摩擦过生锈的钢板。

主位电脑前,一个戴着厚厚眼镜、头发乱糟糟如同鸟窝的年轻技术员猛地抬起头,脸上写满了挫败和焦虑。他叫赵小飞,是市局技术部公认的“数据怪才”,尤其擅长从海量破碎的电子信息中捕捉到最细微的异常信号。此刻,他眼下挂着浓重的黑眼圈,面前的三台显示器屏幕上全是密密麻麻跳动的代码和波形图。

“孙队…不行。” 赵小飞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连续高强度工作和面对难题的无力感,“对方用的是…跳频自适应窄带干扰,而且功率极高,定向性极强。我们分析了事发时段索道站周边五公里内所有基站、监控探头、甚至民用无线电设备的记录,都只捕捉到了极微弱的、经过多次反射和衰减的杂散信号。这些信号碎片…就像扔进太平洋的一把沙子,根本无法拼凑出源头方向。”

他用力抓了抓头发,语气急切地补充:“更邪门的是,我们对‘长江-7’号车厢两个被干扰的监控探头本身进行了物理拆解和底层数据恢复。发现了一个…一个我们从未见过的数据帧异常!”

“数据帧异常?” 孙浩终于缓缓转过身,掐灭了烟头,锐利的目光投向赵小飞,“什么意思?”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原本在低头分析地图碎片的林语晨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闪过一丝锐利。沈墨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看向赵小飞的方向,眼神沉静,带着探究。

赵小飞深吸一口气,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将一个复杂的波形图和数据结构分析图调到中央大屏幕上。“正常的监控摄像头,每秒产生25帧图像数据,数据流是连续、线性、有规律的。干扰发生时,我们看到的是画面扭曲和雪花噪点,这是表象。” 他指向屏幕上一段被标红的数据流片段,“但我们恢复了摄像头传感器和编码芯片之间的底层原始数据——在干扰发生前的0.1秒,到干扰结束后的0.2秒,这总共0.3秒的窗口期内,摄像头内部的数据流,被一种外部注入的、极其复杂的伪随机码流强行‘覆盖’了!”

“覆盖?” 韩博瓮声瓮气地问,他刚从索道检修库回来,满身油污,脸上还带着疲惫,“不是干扰信号阻塞了传输?”

“不是!” 赵小飞用力摇头,指着屏幕上一段跳跃的曲线,“这不是简单的阻塞!这更像是…一种‘数据帧替换’!对方的干扰器,不仅仅是发出噪音掩盖画面,而是精准地、在物理层上,截断了摄像头本身产生的真实图像数据流,用一段预先编制好的、包含剧烈扭曲和雪花噪点的‘虚假数据帧’,强行注入到了摄像头的输出链路中!”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这已经超出了常规电磁干扰的范畴,这是对数字设备底层运作逻辑的精准操控和欺骗!

“这意味着什么?” 孙浩的声音低沉,目光如炬。

“意味着…” 赵小飞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语气艰涩,“我们在监控录像里看到的‘干扰画面’,不是自然产生的信号混乱,而是对方‘故意让我们看到’的假象!真正的、记录了消失瞬间的那0.3秒原始画面数据…被彻底抹除了!被这段伪造的干扰数据帧给替换掉了!”

死寂。

这个发现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瞬间在所有人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如果连监控探头记录的“干扰”本身都是伪造的,那么他们一直以来依赖的关键证据——那段监控录像,从一开始就可能被植入了虚假信息!他们看到的“消失瞬间”,可能只是对方想让他们看到的“结果”,而真正发生了什么,被完美地掩盖在了那精心伪造的0.3秒数据帧之后!

“妈的!” 韩博忍不住爆了粗口,一拳砸在旁边的桌子上,“这他妈还是人干的事吗?这得是什么级别的技术才能做到?国家层面的电子战设备?”

“不排除这种可能,但也可能是某个掌握了尖端无线电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高手。” 林语晨的声音冷静得近乎冰冷,她走到屏幕前,仔细观察着那段被标红的数据帧异常,“关键在于‘精准’。0.1秒的预判,0.3秒的窗口期,完美覆盖关键瞬间,然后迅速撤离,不留下过多痕迹。这需要对目标设备的硬件参数、通信协议、甚至内部时序逻辑都了如指掌。这不是偶然,是蓄谋已久的精密操作。”

孙浩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看向沈墨,后者一直沉默地站在角落,目光落在屏幕上那段异常的数据帧上,眉头微蹙。

“沈墨,” 孙浩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现场勘查…有没有发现什么?比如,干扰器的物理痕迹?安装点?”

沈墨缓缓摇头,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罕见的…无奈?“没有。” 他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长江-7’号车厢内外,我们进行了分子级别的勘查。金属表面没有任何异常的安装孔洞、粘合剂残留、磁性吸附痕迹。地板缝隙、座椅下方、空调出风口、线路管道…所有可能藏匿微型干扰装置的地方,都检查过了。没有发现任何不属于车厢本身的电子元件、线路板碎片、电池残留…什么都没有。”

他顿了顿,补充道:“那粒黑色的炭化物,初步光谱分析结果出来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不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含有微量的…聚四氟乙烯和硅烷类化合物。像是…某种高分子材料在高温下短暂灼烧留下的灰烬。但量太少,且成分复杂,无法确定具体来源。”

聚四氟乙烯?那是不粘锅涂层的主要成分,也用于一些耐高温密封件。硅烷类化合物则广泛用于粘合剂和表面处理剂。这两种成分混杂在烧焦的纤维素里,指向性极其模糊。

沈墨的专长在于通过细微的物理痕迹、物质交换和环境变化,还原事件真相。他能从一粒尘埃推断出物体的移动轨迹,能从一丝纤维锁定嫌疑人的身份。但在这次“空中蒸发”案中,他似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现场太“干净”了,干净得不像一个真实发生过事件的地方。没有挣扎痕迹,没有血迹,没有嫌疑人留下的DNA,甚至连干扰装置这种关键物证,都仿佛从未存在过。

他的能力,像是一记重拳打在了棉花上,无处着力。这种“无用武之地”的感觉,让他一向沉静的眼神中,也掠过一丝细微的波澜。

“干扰器呢?难道是凭空出现又凭空消失的?” 周毅焦躁地来回踱步,“总不能是用意念干扰的吧?”

“有两种可能。” 林语晨接过话头,她的声音总能在混乱中带来一种奇异的镇定,“第一,干扰装置被远程操控自毁并分解,产生的微量残留物被特殊处理过,我们无法识别。第二,干扰装置根本不在车厢内,而是安装在一个能短暂、精准指向车厢摄像头的移动平台上。”

“移动平台?” 孙浩敏锐地抓住了关键词。

“比如…无人机。” 林语晨的目光投向窗外,仿佛能穿透厚重的暑热,看到那个隐藏在云端的幽灵,“小型化、高机动性、可携带微型定向干扰设备的无人机。在缆车经过江心特定位置时,从隐蔽处起飞,迅速抵近,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干扰和数据帧替换操作,然后立刻撤离,融入城市背景或江面环境中。”

这个推测让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寒意。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对方的技术实力、组织能力和行动精度,都已经达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他们面对的,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罪犯,而是一个掌握着尖端科技、拥有强大执行力的…神秘组织?

“查!给我查!” 孙浩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眼中燃烧着怒火和决绝,“事发时段,长江索道沿线江面、两岸高层建筑、低空空域…所有的监控录像!民用的、商用的、交通的、甚至私人的!只要能拍到天空和江面的,全部调出来!给我找任何可疑的飞行物!无人机、航模、甚至…风筝!”

“是!” 赵小飞立刻应下,但脸上的表情依旧凝重,“但孙队,江面开阔,两岸高楼林立,监控死角很多。而且…如果对方用的是小型化、低可视度的无人机,再加上干扰期间可能同步屏蔽了自身的无线电信号…找到它的难度,不亚于大海捞针。”

孙浩当然知道难度。但他不能放弃任何一丝可能。

就在这时,林语晨忽然开口,语气斩钉截铁:“孙浩,我建议,立刻启动‘极致物理排查’。”

“极致物理排查?” 孙浩看向她。

“对。” 林语晨走到投影屏幕前,手指依次指向屏幕上的三个元素:缆车车厢、钢缆、以及下方的江水,“既然科技手段暂时陷入僵局,对方在数字世界布下了迷雾,那我们就回归最原始、最根本的物理层面。用最笨、但也最不可能被欺骗的方法——一寸一寸地,把所有可能的物理载体,翻个底朝天!”

她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第一,‘长江-7’号车厢本体。停止一切电子和化学分析,进行纯物理解构。把它拆了!从外壳到内部骨架,从地板到顶板,从座椅到线路管道,所有部件,全部进行物理尺寸测绘、材料密度检测、结构应力分析!我要知道,这个车厢在事发前后,是否有任何物理上的、哪怕是毫米级的异常变化!是否存在任何隐藏的、可拆卸的、能容纳人或设备的空间!哪怕是一个能藏下一只拳头的缝隙,也不能放过!”

这个命令让所有人都愣住了。拆车?这可是进口的特种设备,价值不菲,而且拆解和检测将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林博士,这…” 站方负责人欲言又止。

“我会向市局申请,协调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和原厂技术资料。” 林语晨语气不容置疑,“现在不是考虑成本的时候。对方既然敢在物理空间玩消失,那我们就用物理学的铁律,证明他不可能凭空消失!”

“第二,索道钢缆。” 林语晨的手指指向屏幕上连接两岸的粗大钢缆,“全长1166米,直径50.5毫米。事发时段,‘长江-7’号缆车悬挂在钢缆上,是唯一的移动载体。对整条钢缆,进行逐段、逐厘米的无损探伤检测和物理检查!检查是否有异常的磨损、切割痕迹,是否有安装过临时挂钩、攀爬装置、或者微型设备的痕迹!检查缆车与钢缆连接的抱索器、驱动轮、导向轮,所有机械部件,是否有被动过手脚的迹象!”

韩博倒吸一口凉气:“1166米的钢缆,逐厘米检查?这得干到猴年马月去?”

“动用所有能调动的人力和设备!潜水员、高空作业车、无损检测仪器!三班倒,24小时不停!” 林语晨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决心,“对方如果有能力在移动的缆车上动手脚,那必然会在钢缆或连接部件上留下痕迹!”

“第三,” 她的手指最后指向屏幕上那片浑浊汹涌的江面,“事发水域,也就是缆车悬停点正下方,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江段。深度超过50米,水流湍急,水下情况复杂。立刻协调海事部门、水文部门和专业潜水打捞队,对这片水域进行拉网式声呐扫描和重点区域潜水探摸!”

“捞人?” 周毅皱眉,“都过去这么久了,就算人掉下去,恐怕也…”

“不是捞完整的人。” 林语晨打断他,语气冰冷,“是捞‘证据’!任何不属于那片水域的、可能与消失事件相关的物体!金属碎片、电子元件残骸、衣物纤维、甚至…骨骼碎片!对方如果用了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物理手段让女孩消失,那么这种手段不可能不留下任何物理残渣!能量不可能凭空产生和消失,物质也一样!总会有什么东西掉进江里,或者沉在江底!”

她环视全场,目光坚定:“干扰可以伪造数据,科技可以制造迷雾,但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不会说谎!物质守恒,能量守恒!那个女孩,她的身体,她的手机,甚至可能存在的作案工具,都不可能真正‘蒸发’!它们一定以某种形式,存在于某个物理空间里!可能在车厢的某个我们没发现的夹层里,可能在钢缆的某个部件上,最有可能的,是沉入了那片江底!”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物理证据’找出来!用最笨的办法,一点点剥开对方用高科技制造的迷雾,让他无所遁形!”

林语晨的话语掷地有声,像一颗定海神针,瞬间稳住了因赵小飞的发现而有些混乱的军心。是啊,科技再高明,也无法违背物理规律。对方可以抹去数字痕迹,但他抹不去物质存在的证据!

孙浩看着林语晨,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和决然。他猛地一拍桌子:“就按林博士说的办!‘极致物理排查’!”

他转向韩博:“韩博!你负责‘长江-7’号车厢的物理解构!协调最好的机械工程师和材料专家,把那辆车给我拆成零件!我要一份比原厂图纸还详细的物理检测报告!”

“是!保证完成任务!” 韩博大吼一声,之前的疲惫仿佛被这道命令点燃,眼中重新燃起斗志。

“周毅!” 孙浩转向周毅,“你负责协调海事、水文和潜水队!江面封锁,水下扫描,给我一寸一寸地搜!就算把那片江底翻过来,也要给我找出东西来!”

“明白!” 周毅应声,转身就往外跑,去联系协调。

“赵小飞!” 孙浩的目光落在技术怪才身上,“你继续带着技术部,一方面深挖干扰源技术特征,寻找那个‘数据帧异常’背后可能隐藏的编码逻辑或签名;另一方面,给我查那个主播王大力的手机!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是逆向工程还是芯片级拆解,必须给我找到他手机被远程入侵、删除数据的铁证!对方既然动了手,就不可能天衣无缝!”

“是!孙队!” 赵小飞用力点头,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狂热的光芒,挑战越是艰难,他反而越是兴奋。

最后,孙浩的目光落在了沈墨身上。“沈墨,” 他语气放缓了一些,“车厢拆解和钢缆检测,需要你这样的微痕专家在场。任何细微的、不符合常理的物理痕迹,都可能是关键。”

沈墨点了点头,没有多余的话,只是眼神中的那一丝无奈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专注。林语晨的“极致物理排查”,像是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既然数字世界被污染,那就在物理世界里,用他最擅长的方式,去寻找那被掩盖的真相。

“所有人,” 孙浩的声音再次拔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从现在开始,取消一切休假,24小时轮班!我要在48小时内,看到初步排查结果!”

“是!” 所有人轰然应诺,声音中充满了被重新点燃的斗志。

命令如山,迅速传达下去。整个刑侦二支队,乃至市局相关部门,都被这道“极致物理排查”的命令调动起来,如同一个精密咬合的巨大齿轮,开始缓缓而坚定地转动。

接下来的48小时,一场堪称“地毯式”的物理排查在长江索道沿线和江面展开,规模之大,细致程度之高,前所未有。

长江索道“长江-7”号车厢被整体吊装到专业的特种设备检修工厂。在原厂技术图纸和资深工程师的指导下,韩博带领着技术队和机械师们,开始了艰难的“肢解”工作。巨大的液压剪、精密的激光切割仪、各种规格的扳手和螺丝刀齐上阵。车厢外壳被一块块卸下,内部的座椅、扶手、地板、线路管道被逐一拆除、编号、测量、称重、密度检测。

每一块金属板材的厚度、材质成分、应力分布都被记录在案。每一个螺丝的型号、扭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狩心游戏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怀上前夫他哥的崽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