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沉沉压在滨海市的上空。市局刑侦支队的办公区依旧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苦涩和一种无声的焦灼。章明远的猝死案,像一个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层层扩散,却迟迟未能触及湖底的真相。陈岩对死者背景的深挖,吴薇验尸报告中那神秘的“工业润滑剂”,像两把钥匙,似乎指向了一扇隐藏着秘密的大门,但门后是更深的黑暗,还是豁然开朗的光明,目前无人知晓。
此刻,技术科的赵小飞正沉浸在一片由0和1构成的数字海洋中,与那些冰冷的数据流进行着一场艰苦卓绝的搏斗。他的面前是多台显示屏,屏幕上闪烁着各种监控画面的碎片——模糊的、抖动的、被光影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影像。这就是他的战场,一个无形的数据迷宫。
“还是不行……”赵小飞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指关节因为长时间紧握鼠标而有些发白。他重重地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带着一丝挫败感。
章明远坠楼的那栋公寓楼,以及其周边区域,理论上应该处于多个监控探头的覆盖之下。然而,事与愿违。靠近坠楼点的那个关键监控,恰好在案发前三天就“坏”了,物业给出的解释是线路老化短路,正在申请维修。而其他几个方向的监控,要么角度刁钻,只能拍到无关紧要的角落,要么就存在着一个诡异的“时间差”——在推断的案发时间段前后,画面出现了短暂的、难以察觉的卡顿或跳帧。
“巧合?一次是巧合,两次是巧合,这么多巧合凑在一起,就绝对不是巧合了。”赵小飞喃喃自语,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起来。他不信邪,更不相信所谓的“完美犯罪”。任何人为的操作,总会留下痕迹,哪怕是在虚拟的数据世界里。
他的目标很明确:复原那个“监控盲区”在案发时间段的“关键瞬间”。这不仅仅是指找到那个可能存在的“模糊人影”,更重要的是,他怀疑现场可能被放置了某种“装置”,用以干扰监控或者制造不在场证明,甚至直接与章明远的“意外”死亡有关。
赵小飞重新坐直身体,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起来,敲击声密集如雨。他首先调用了所有相关监控探头的原始数据流,而不是经过压缩和处理的常规录像。原始数据虽然庞大冗余,但保留了更多细节和“异常”的可能性。
“先从时间轴入手,”他给自己定下策略,“找出所有监控的时间偏差,建立统一的绝对时间坐标。”这是一项枯燥但至关重要的工作。不同监控设备的内置时钟或多或少都有误差,尤其是在缺乏精确网络校时的情况下。他需要像一个精密的钟表匠一样,校准每一份数据的时间刻度。
接着,他开始对那段“卡顿”和“跳帧”的视频进行逐帧分析。他使用了最先进的视频增强和修复算法,对每一帧画面进行降噪、锐化、对比度调整。屏幕上的图像如同蒙尘的老照片被一点点擦拭干净,虽然依旧模糊,但一些原本被忽略的细节开始显现。
“这里……”赵小飞停在一帧画面上,画面剧烈抖动,光线也忽明忽暗。“不是自然干扰,更像是……某种强电磁信号导致的摄像头传感器异常?”他皱起眉头,这个发现让他精神一振。如果是电磁干扰,那更印证了“装置”存在的可能性。
他切换到另一路稍远一些的监控,这路监控因为距离远,角度也不好,拍到的坠楼点附近区域非常小,而且极度模糊,几乎就是一团光影。但赵小飞没有放弃。他运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分辨率重建”技术,试图从这团模糊的光影中“榨取”出更多信息。
“计算光学模型,场景三维建模,动态模糊补偿……”他低声念着一连串专业术语,手指在鼠标和键盘间快速切换。电脑主机发出低沉的嗡鸣,风扇高速运转,处理着海量的计算任务。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天色由墨黑转为深蓝,又渐渐泛起鱼肚白。晨曦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他疲惫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突然,屏幕上的一个区域引起了他的注意。在经过几十次迭代计算和增强后,那团原本混沌的光影中,似乎出现了一个极其模糊的轮廓。
“有了!”赵小飞的心脏猛地一跳,他立刻对这个区域进行单独提取和重点处理。他尝试了不同的算法模型,调整各种参数,甚至引入了周边环境的光影变化数据进行辅助推演。
轮廓在一点点变得清晰……那是一个人形?似乎是背对着摄像头,体型中等,穿着深色的衣物。他/她站在坠楼点阳台下方不远处的阴影里,停留的时间非常短暂,只有一两秒钟,然后就迅速隐入了更深的黑暗中。
“模糊人影……找到了!”赵小飞兴奋地握紧了拳头,但随即又冷静下来。“还不够,太模糊了,无法辨认身份。而且,他在做什么?”
他将这个人影出现的时间,对应到他之前校准过的绝对时间轴上。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另一路监控的“抖动”达到了顶峰。
“时间吻合!”赵小飞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个人影的出现,与电磁干扰的发生,有着高度的关联性。
但他没有满足于此。他的目光,投向了人影站立位置附近的一个角落——那里似乎有一个小小的、不太自然的凸起,像是……一个被丢弃的包裹?或者别的什么东西?
“就是它!”赵小飞的直觉告诉他,这很可能就是他要找的“装置”。然而,这个“装置”的影像比人影更加模糊,几乎与背景融为一体。要将其复原出来,难度呈几何级数增加。
他深吸一口气,调出了更高级别的图像分析工具,甚至调用了市局服务器集群的部分算力。这是一场与数据噪音和技术极限的较量。他需要从无数的干扰像素中,分辨出属于那个“装置”的真实信号。
他尝试了基于多帧融合的目标提取技术,将前后数秒内同一区域的画面进行叠加和比对,利用目标的微小位移来区分它与静止的背景。他还分析了该区域的材质反光特性,试图通过光影变化来反推物体的大致形状。
几个小时后,当第一缕阳光直射进办公室,照亮空气中飞舞的微尘时,赵小飞终于得到了一个初步的结果。屏幕上,那个模糊的“装置”轮廓,虽然依旧看不清具体细节,但大致的形状和尺寸被勾勒了出来:大约有一个鞋盒大小,呈不规则的多边体,表面似乎有金属反光。
“这是什么?”赵小飞盯着屏幕上的图像,眉头紧锁。这个形状不像是常见的电子设备。它会是干扰器吗?还是别的什么更复杂的东西?它和章明远的死,又有着怎样直接的联系?
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在现有技术条件和数据基础上,这已经是复原的极限。剩下的,就需要交给队友们去解读和调查了。他立刻将处理好的图像和分析报告,加密发送给了林语晨,同时附带了一条简短的信息:“林队,有重大发现,速看!模糊人影和疑似装置已初步复原。”
与此同时,孙浩正带着他的小组,在城市的另一个维度展开“地毯式”的摸排。如果说赵小飞是在虚拟的数据迷宫中寻找出口,那么孙浩就是在现实的人海中搜寻线索。他的任务是:排查所有与章明远有利益冲突、情感纠葛,或者在案发前后行为异常的“可疑人员”。
“死者章明远,男,45岁,‘远航科技’创始人兼CEO。社会关系复杂,商业对手众多。”孙浩拿着林语晨整理的初步资料,对小组警员们说道,“我们要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公司内部,有没有权力斗争、利益分配不均的情况?第二,商业竞争对手,特别是近期与‘远航科技’有激烈冲突的公司或个人,比如‘腾飞智能’的李总,我们之前已经接触过,但还需要深挖;第三,章明远的私人关系,包括家庭成员、朋友、情人等等,有没有情感纠纷或者经济往来异常的?第四,案发前后,他的通讯记录、资金往来、行程轨迹,都要彻查。”
命令下达,小组立刻分头行动。孙浩亲自负责跟进“商业对手”这条线,特别是“腾飞智能”的李明辉。虽然李明辉有不在场证明,但孙浩总觉得这个人不简单,他的“悲伤”和“惋惜”之下,似乎隐藏着什么。
孙浩首先调取了李明辉在案发当天的详细行程。根据其助理和公司前台的证词,以及他自己提供的信息,李明辉当天下午一直在公司开会,直到晚上七点多才离开。会议有多人参加,可以作证。公司的监控也显示他在那段时间确实在办公楼内。
“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孙浩冷笑一声。如果真的是高科技犯罪,或者雇佣了他人作案,那么雇主本人的不在场证明,是最容易伪造的。
他没有放弃,转而调查李明辉以及“腾飞智能”近期的异常资金流向。大额的、匿名的、流向不明的资金,往往是侦破此类案件的关键。他带着警员走访了银行,调取了相关账户的流水记录。这是一项繁琐且耗时的工作,需要从海量的交易记录中,筛选出可能存在问题的“蛛丝马迹”。
“孙队,你看这笔钱!”一名年轻警员指着屏幕上的一条转账记录,“‘腾飞智能’旗下的一家空壳公司,在上个月,向一个境外账户转入了五十万美金,备注是‘技术咨询服务费’。但我们查了这家境外公司,注册信息模糊,实际控制人不明,而且经营范围里根本没有‘技术咨询’这一项。”
孙浩凑过去一看,眼睛顿时眯了起来:“五十万美金……时间点也对上了。继续查!查这家空壳公司的所有关联信息,查这笔钱的最终流向!”
除了李明辉,孙浩还排查了其他几个与章明远有竞争关系的科技公司老板和高管。有的人对章明远的死幸灾乐祸,有的人则讳莫如深,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孙浩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人,仔细观察着每一个人的反应,捕捉着他们言语中的漏洞和眼神中的闪躲。
与此同时,对章明远公司内部的调查也在进行中。警员们发现,章明远在公司内部是个“铁腕”领导,作风强硬,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在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和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上,他与几位元老级的联合创始人存在严重分歧,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其中一位联合创始人,在案发前一周刚刚被章明远排挤出了核心管理层。
“这个人叫王海涛,技术出身,是‘远航科技’的元老,据说对章明远近年来的决策非常不满,认为他过于冒进,损害了公司和元老的利益。”负责内部调查的警员向孙浩汇报,“案发当天,王海涛称自己在家休息,没有不在场证明。我们正在核实他的通讯记录和活动轨迹。”
“嗯,重点关注这个人。”孙浩点头,“利益冲突,是最常见的杀人动机。”
除了商业对手和公司内部人员,章明远的私人生活也被摆到了阳光下。调查显示,章明远已婚,妻子是全职太太,两人育有一子一女。但他在外面还有一个秘密情人,是一名年轻的模特。章明远给了这个情人大量财物,包括一套高档公寓。
“这个情人有没有作案动机?比如感情破裂,或者为了骗取更多财产?”孙浩指示道,“去接触一下,但注意方式方法,别打草惊蛇。”
时间在孙浩和队员们的奔波、询问、记录、分析中悄然流逝。他们像筛子一样,过滤着海量的信息,试图从中找到那几粒关键的“金沙”。虽然目前还没有直接锁定嫌疑人,但一个个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一条条线索也开始浮现出交织的可能。那个五十万美金的境外转账,那个心怀不满的公司元老,那个神秘的情人……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秘密,每个人似乎都有可能与章明远的死扯上关系。
孙浩感到一丝压力。线索很多,但都很零散,缺乏一个核心的串联点。他需要更多的信息,更关键的证据。他看了看手表,已经是下午了,不知道赵小飞那边的技术攻坚,有没有什么进展。
而在刑侦支队的指挥中枢——林语晨的办公室里,气氛同样凝重。林语晨正站在一面巨大的白板前,白板上贴满了各种照片、资料和便签,用不同颜色的线条连接着,试图勾勒出案件的全貌。死者章明远的照片被钉在中央,显得格外刺眼。
她的面前,摊开着几份报告:陈岩关于死者背景和竞争对手关系的深挖报告,里面详细列举了章明远与李明辉以及“腾飞智能”近年来的恩怨情仇,矛盾激烈程度令人咋舌;吴薇的验尸报告,除了确认死因是高坠,最关键的就是那“微量特殊工业润滑剂”的发现,吴薇在报告中推测,这种润滑剂具有高粘度、低挥发性的特点,常用于精密机械或特定工业设备,在日常生活中极为罕见;还有孙浩团队初步摸排可疑人员的进展汇报,以及一些基础的现场勘查报告。
林语晨的目光,在这些报告之间来回移动,大脑高速运转着。她需要做的,就是“整合线索”,从这些看似孤立的信息碎片中,找到内在的逻辑联系,拼凑出案件的真相。
“竞争对手,旧日龃龉,商业利益……这是明确的动机方向。”林语晨喃喃自语,用笔在白板上“李明辉”和“腾飞智能”的名字周围画了一个圈。“但是,动机有了,手段呢?章明远是从自己公司的阳台坠楼,现场初步勘查没有发现明显的打斗痕迹,门窗完好。如果是他杀,凶手是怎么做到的?”
她的目光转向吴薇的报告:“特殊工业润滑剂……微量,出现在死者的指甲缝和衣物纤维中。这东西是哪里来的?是死者自己工作中接触到的?还是……凶手留下的?或者,是那个‘装置’上的?”
就在这时,林语晨的电脑提示音响起,是赵小飞发来的加密邮件。她立刻点开,看到了那经过技术处理的“模糊人影”和“疑似装置”的复原图像。
林语晨的呼吸猛地一滞,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的图像。虽然依旧模糊,但那个在特定时间出现在特定地点的“人影”,以及那个形状可疑的“装置”,无疑是案件的重大突破口!
“时间吻合,地点吻合,干扰现象吻合……”林语晨迅速将赵小飞的发现,与之前的线索联系起来。“这个人影,很可能就是放置‘装置’的人!而这个‘装置’,绝不仅仅是干扰监控那么简单!”
她的脑海中,一个大胆的猜测开始形成。结合“特殊工业润滑剂”的发现,她似乎看到了一个精心策划的犯罪场景。
“如果……”林语晨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装置——干扰监控——制造意外——伪装自杀。”
她将这些词用线条连接起来,然后重重地在“伪装自杀”四个字上画了一个圈。
“吴薇的验尸报告排除了中毒的可能,但没有排除其他物理或电子手段导致死者短暂失去意识或行动能力的可能。”林语晨继续推演,“假设,凶手通过某种方式(比如利用那个‘装置’),在章明远的办公室阳台附近制造了某种陷阱,或者干扰了他的判断,甚至短暂控制了他的行为,导致他从楼上坠落。事后,凶手或其同伙迅速回收或启动了‘自毁程序’销毁‘装置’,但可能因为时间仓促,或者‘装置’本身的特性,留下了微量的‘工业润滑剂’痕迹。同时,凶手还利用技术手段干扰了监控,制造了监控盲区,并安排了那个模糊人影进行现场操作。”
这个推断,能够解释目前发现的大部分疑点:死者背景的冲突(动机),监控的异常(干扰),现场的“装置”(作案工具),以及微量的特殊物质(物证)。
林语晨感到一阵兴奋,但随即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还只是初步的“判定”,缺乏直接的证据支持。那个“人影”是谁?那个“装置”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运作的?凶手是李明辉本人,还是他雇佣的人?那个五十万美金的境外转账,是否就是为此支付的费用?公司元老王海涛,或者那个情人,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高科技……”林语晨看着那个模糊的“装置”图像,低声说道,“这很可能是一起利用高科技手段伪装成意外自杀的谋杀案!”
这就是她整合所有线索后,得出的初步结论。这个结论,将案件的性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预示着侦破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这不再是一起简单的商业仇杀或情杀,而是一场精心策划、技术含量极高的“数据迷宫”杀人案。
林语晨立刻拿起电话,分别打给了赵小飞和孙浩。
“赵小飞,立刻把你复原的图像和所有分析数据整理好,准备开会汇报!重点分析那个‘装置’的可能用途和技术特征!”
“孙浩,停止大范围摸排,立刻回来开会!带上你那边所有可疑人员的详细资料,特别是那个五十万美金的转账和公司元老王海涛的情况!”
挂掉电话,林语晨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再次投向白板上那个复杂的“迷宫”。她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他们已经找到了迷宫的入口,接下来,就是要在这座由数据、谎言和高科技构建的迷宫中,找到那条通往真相的道路,将隐藏在幕后的真凶绳之以法。
窗外,阳光正好,但办公室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庄重肃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