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大楼的灯光,在经历了连续多日的高强度聚焦后,终于在这个周五的夜晚,透出了几分难得的松弛。虽然仍有不少办公室亮着灯,处理着各种案件的收尾和日常警务,但刑侦支队所在的楼层,那种弥漫已久的、几乎凝固的紧张气氛,无疑已经散去了大半。
“案1”——那起曾让整个二支队头疼不已、死者从高楼离奇坠落的悬案,在审讯室里那声带着绝望和不甘的供述后,终于画上了一个沉重而清晰的句号。凶手利用非法获取的神经干扰装置,远程操控受害者,制造了那场看似意外的“自杀”。而沈墨提供的那段模糊却关键的影像——那个一闪而过的金属装置手臂,最终成为了闭合证据链的最后一块,也是最具冲击力的一块拼图。
当技术科的同事们最终将所有证据固定、归档,当检察官那边传来“证据确实充分,符合批捕条件”的反馈时,二支队办公室里压抑许久的空气,才真正开始流动起来。
“同志们!”一个略显粗犷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宁静。是老刑警张强,他一巴掌拍在自己的办公桌上,震得桌上的笔筒都跳了跳,“案子结了!今晚,我做东,咱们搓一顿去!”
“好耶!强哥威武!”立刻有年轻警员响应,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兴奋和疲惫后的轻松。
“去哪儿?我可提前说,最近脑细胞死太多,得吃点好的补补!”另一个声音喊道。
“还用问?”张强大手一挥,豪气干云,“必须是火锅啊!大冷天的,就得来点热乎的,辣的,出一身汗,那才叫舒坦!”
“赞同!”
“火锅!火锅!”
一时间,办公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连续加班加点的疲惫,在破案的巨大喜悦和对美食的向往面前,似乎都暂时退居二线了。
林语晨站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看着眼前这幅景象,紧绷了数日的嘴角,也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她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太阳穴,目光扫过办公室里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张强、李锐、小马……还有角落里那个总是显得有些安静的身影——沈墨。
这起案子,无疑是对二支队的一次严峻考验。从最初的毫无头绪,到沈墨提供的那个近乎天方夜谭的“金属之手”影像,再到顺藤摸瓜找到神经干扰装置的线索,最后在审讯室里的艰难突破……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而沈墨,这个半路加入、能力特殊得有些让人难以理解的年轻人,确实在关键时刻,提供了一个谁也无法提供的、决定性的切入点。
“林队,一起去啊!”张强凑了过来,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您可是咱们的主心骨,您不去,这火锅吃着都不香!”
林语晨瞥了他一眼:“就你贫。去哪儿吃?”
“老地方,‘江城老灶’!正宗的牛油火锅,保证让您满意!”张强立刻报上名字,那是他们支队聚餐常去的一家火锅店,味道正宗,分量足,价格也公道。
林语晨点了点头:“行。让大家把手头紧急的事情先处理一下,半小时后楼下集合。”
“好嘞!”张强如蒙大赦,立刻转身去通知其他人了。
林语晨的目光再次落到沈墨身上。他正低着头,似乎在整理桌上的文件,又或者只是在发呆。办公室里的喧闹似乎与他隔了一层无形的屏障。
“沈墨。”林语晨走了过去,声音不高,却足以让他抬起头。
沈墨看到是林语晨,微微一怔,随即站起身:“林队。”
“案子结了,大家一起去吃个饭,放松一下。你也一起来吧。”林语晨的语气很平和,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邀请。
沈墨愣了一下,似乎有些意外。他看了看办公室里兴高采烈讨论着火锅的其他人,又看了看林语晨,有些犹豫:“我……”
“别‘我’了,”林语晨打断他,“这案子你也辛苦了,一起去。就当是……团队建设。”她特意用了“团队建设”这个词。
沈墨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消化这个词,然后轻轻点了点头:“好,谢谢林队。”
林语晨点点头,没再说什么,转身去收拾自己的东西了。她能感觉到,沈墨身上那种疏离感和不融入感。这或许和他的能力有关,也或许和他的性格有关。但既然是团队的一员,总要试着去融入。
半小时后,二支队的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出了市局大楼。夜晚的江城市,华灯初上,车水马龙。初冬的晚风带着一丝凉意,但吹在脸上,却让人感到格外清醒和舒畅。
“江城老灶”离市局不算太远,几个人分乘几辆私家车,很快就到了。还没进门,一股浓郁的牛油火锅特有的香辣味就已经霸道地钻进了鼻腔,让人精神一振,食欲大开。
火锅店内部装修得古色古香,红木桌椅,墙上挂着一些老江城的黑白照片和水墨画,空气中弥漫着升腾的热气和喧嚣的人声,充满了市井的烟火气和生命力。
“张哥,这边!”一个眼尖的年轻警员已经看到了靠窗的一张大圆桌,连忙招呼大家过去。
众人纷纷落座,林语晨自然被让到了主位,她也不推辞。沈墨则很自觉地走到了最靠边的位置坐下,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服务员!菜单!”张强嗓门洪亮地喊道。
很快,菜单递了上来。红油锅底是必须的,再来一个清汤锅底鸳鸯锅,照顾不能吃辣的同事。点菜的任务自然落到了“吃货”张强头上,他熟练地点了毛肚、黄喉、鸭肠、肥牛卷、虾滑、午餐肉、各种丸子和蔬菜……满满一桌子菜很快就点好了。
锅底很快端了上来,鲜红的牛油在锅里翻滚,辣椒、花椒等各种香料随着沸腾的汤汁上下浮动,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清汤锅底则飘着葱段、姜片和枸杞,显得清淡许多。
“来来来,都动筷子!别客气!”张强率先拿起公筷,夹起一大片毛肚,在翻滚的红油锅里“七上八下”涮了几下,蘸上香油蒜泥碟,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唔……爽!就是这个味儿!”
其他人也纷纷开动,一时间,桌上只剩下涮菜、碰杯和满足的赞叹声。压抑了许久的情绪,在滚烫的火锅和热闹的氛围中,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李锐一边吃着肥牛,一边感慨:“说实话,这案子破了,我这心里的石头才算真正落了地。刚开始那几天,真是一点头绪都没有,愁得我觉都睡不好。”
小马也附和道:“是啊,死者一点反抗痕迹都没有,现场也找不到外力入侵的证据,真的太诡异了。要不是……”他说到这里,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沈墨,话锋一转,“要不是咱们林队领导有方,大家齐心协力,还真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
林语晨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看着大家:“案子破了,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张强的走访排查,李锐的技术支持,小马的信息整理,还有……”她顿了顿,目光转向沈墨,“沈墨提供的关键线索。每个人都功不可没。”
被林语晨点名,沈墨显得有些不自在,他抬起头,对上林语晨的目光,轻轻点了点头,低声说了句:“应该的。”
林语晨微微一笑,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举起茶杯:“好了,不多说工作上的事了。今天大家放松吃,放松喝(开车的除外)。我以茶代酒,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辛苦付出!干杯!”
“干杯!”
“谢谢林队!”
众人纷纷举杯,无论是啤酒、饮料还是茶水,都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
火锅的热气氤氲了每个人的脸颊,也似乎融化了一些无形的隔阂。大家聊着天,说着笑话,气氛越来越热烈。有人聊起了家里的孩子,有人吐槽着最近的天气,有人计划着周末去哪里放松。
林语晨偶尔参与几句,更多的时候是微笑着听着。她享受这种氛围,这是属于团队的、独特的温暖和凝聚力。破案时的紧张、压力、争执,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唇齿间的香辣和心头的暖意。
她注意到,沈墨虽然话不多,但也没有完全游离在外。他会默默地帮身边够不着调料的同事递过去,会在别人给他夹菜时小声道谢,偶尔也会被同事们的笑话逗得嘴角微微上扬。他吃得不多,动作也很斯文,和他平时安静的性格很相符。
吃到一半,林语晨放下筷子,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看向沈墨,语气随意地问道:“沈墨,你那个……能力,具体是怎么回事?那个影像,你是怎么‘看到’的?”
这个问题一出,喧闹的桌面瞬间安静了不少。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沈墨身上,带着好奇、探究,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虽然案子破了,但大家对沈墨那种“看见过去影像”的能力,依然感到十分神秘。
沈墨似乎没料到林语晨会突然问这个,他拿着筷子的手顿了一下,眼神有些闪烁。他一直不太愿意过多谈论自己的能力,那对他而言,更像是一种负担,而非天赋。
林语晨看出了他的犹豫,补充道:“不方便说也没关系。我只是有点好奇。毕竟,你的这个能力,在这次案子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沈墨沉默了几秒,似乎在组织语言。他放下筷子,抬起头,迎上林语晨的目光,缓缓开口:“我也说不太清楚具体的原理。大概……就是一种直觉,或者说,是对某些特定‘痕迹’的感知。当我接触到与事件相关的物品,或者身处事件发生的环境中时,有时候……脑海里会自动浮现一些碎片化的画面,就像快闪的电影片段。”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次的案子,我在现场查看了很久,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直到我靠近天台边缘,接触到死者最后站立位置附近的护栏时,那种感觉才突然出现。很模糊,很混乱,只有几个片段反复闪现……其中最清晰的,就是那个……金属手臂。”
“那你能控制吗?比如想看什么就能看到什么?”张强忍不住问道,脸上写满了好奇。
沈墨摇了摇头:“不能。完全不受控制。有时候很清晰,有时候很模糊,有时候甚至会出现错觉。而且,不是所有东西都能触发。”
林语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所以,它更像是一种被动的、不稳定的感知?”
“嗯,可以这么说。”沈墨表示认同。
林语晨沉默了片刻,眼神变得有些深邃。她看着沈墨,语气认真地说道:“沈墨,我必须承认,这次的案子,如果没有你提供的那个‘金属之手’的影像,我们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甚至可能让真凶逍遥法外。你的能力,非常有价值,这一点,我认可。”
这是林语晨第一次如此明确地、正面地肯定沈墨的能力价值。沈墨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亮,他有些惊讶地看着林语晨,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没说出口。
然而,林语晨话锋一转,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但是,我也要强调一点。在我们刑侦工作中,任何直觉、猜测,包括你这种特殊的‘影像感知’,都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更不能替代确凿的证据。”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桌上的每一个人,最后又落回沈墨身上:“你的‘影像’给了我们方向,这非常重要。但最终能够定罪,靠的是什么?是我们找到的那个神经干扰装置,是装置上残留的凶手的生物信息,是我们排查到的凶手与死者的矛盾关系,是凶手最终在证据面前的供述。这些,才是构成完整证据链的核心。”
沈墨静静地听着,没有反驳。他明白林语晨的意思。他的能力或许能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但那些东西如果无法被证实,无法形成逻辑闭环,就毫无意义,甚至可能误导方向。
“我知道。”沈墨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我提供的,只是一个可能的方向。最终还是要靠证据说话。”
林语晨满意地点了点头:“你能明白就好。你的能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成为破案的利器;但如果过于依赖,甚至以此代替侦查和证据,那就会非常危险。希望你以后能把握好这个度。”
“我会的,林队。”沈墨郑重地承诺道。
这番对话,让桌上的气氛再次变得有些严肃。张强见状,连忙打圆场:“哎呀,林队,沈墨兄弟,咱们这正吃火锅呢,聊这些干啥。来来来,吃菜吃菜!这毛肚再不吃就老了!”说着,他夹起一大筷子毛肚,分别放进了林语晨和沈墨的碗里。
“对对对,吃菜吃菜!”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气氛很快又恢复了之前的热烈。
但沈墨的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林语晨的话,像一颗石子投入了他平静的心湖。她的认可,让他感到一丝温暖和被接纳的感觉;而她的告诫,也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能力的边界和在团队中的位置。
他不是一个独立的“奇人异士”,而是二支队的一员,是一名刑警(虽然身份还比较特殊)。他的能力,应该服务于严谨的刑侦工作,而不是凌驾于其上。
接下来的时间,沈墨似乎放松了一些。他开始偶尔主动和身边的同事说几句话,虽然依旧简短,但不再像之前那样沉默寡言。当张强又一次给他夹了一块他之前没怎么动过的麻辣牛肉时,他甚至笑着说了句:“谢谢强哥,这个有点太辣了。”
“哈哈,是吗?那尝尝这个虾滑,清淡点!”张强说着,又给他舀了一勺虾滑。
沈墨尝了一口,点了点头:“嗯,这个好吃。”
看着沈墨渐渐融入进来,林语晨的嘴角也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让沈墨完全放下心防,真正融入这个团队,还需要时间。但至少,今晚的这顿火锅,是一个好的开始。
窗外,江城的夜色正浓,霓虹闪烁,车水马龙。窗内,火锅依旧沸腾,香气四溢,欢声笑语不断。
沈墨坐在温暖的灯光下,感受着身边同事们的喧闹和热情,感受着林语晨话语中的关切与期许,感受着那股从滚烫火锅中升腾起来的、属于二支队的独特“味道”。那味道里,有破案后的喜悦,有并肩作战的情谊,有对真相的执着,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他微微吸了吸鼻子,似乎想将这味道更深地吸入肺腑。一直以来,他都像一个孤独的行者,行走在现实与虚幻的边缘。他的能力让他看到了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和黑暗,也让他与这个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但此刻,在这家热气腾腾的火锅店里,在这个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的团队中,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归属感。仿佛那冰冷的“金属之手”留下的阴影,也在这温暖的氛围中,渐渐消散了。
他拿起茶杯,学着林语晨的样子,轻轻抿了一口。茶水的清冽,似乎冲淡了口中的辣味,却让心中的那份暖意,更加清晰,也更加绵长。
江城的夜,因为这一顿火锅,而显得格外温暖。而二支队的故事,也因为沈墨的加入,翻开了新的一页。未来或许还有更多的挑战和迷雾,但只要这个团队还在,只要这份信念和温暖还在,他们就有信心,去揭开每一个真相。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