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崔茵娘在烛灯下拨动算盘,“成本好多!幸好定价五十文。”
绳子、布料、绣娘工费,成本一个将近十文钱,“嗯,他们不缺钱。”
这东西能挣钱,华漾漾在一帮听着,心里默默点头,能挣钱就好,再小的蚊子也是肉。
在做点什么呢,想一圈还是做这东西最保险。
收一批红布编十五条手绳,代价就是硬想想前世看到的手工书籍,小小发病一次,当然没人知道,不然肯定不让她继续做。
在油灯上烧绳结尾,第一条成品出来时,华漾漾在兰儿手腕上试大小,兰儿作为试戴者很是欢喜,金刚结细密紧实,让红色更加富裕丰满,待在手上是兰儿说不出的好看,“小姐,好好看。”
华鸿月反复看大小,当初看的时候不以为然,这东西怎么会有人喜欢,但是戴着确实很好看。“可惜不能用金色。”不然红金配色会异常出彩。
兰儿眼神一跳,“小姐!”小姐什么都好,就是喜欢语出惊人,金色、紫色都是皇族专用色,要杀头的。
华漾漾点头,眼神示意放心。
“小姐,这手绳真要送给他们吗?这个手绳很多小姑娘喜欢的。”
“不全送,送十个,还有很多样式,到时候教你们。”
竹儿来通知,“小姐,东西做好。”
汉麻的袋子抽拉绳带,是华漾漾设计的成品,华漾漾将做好的手绳一个放进一个,交给兰儿,“这给四丫送过去。”
手绳还剩下五条,“兰儿,布不够,再去买些。”
张三丫每日都在期盼着兰儿来,“这都半个月,怎么还没来!”
三柱和张四丫老神在在,安抚她“四妹,别着急,没事,华小姐拿回不是按点。”
张四丫也知道,“我这不担心嘛!”
张家其他人知道张四丫喜欢做买卖,张老娘教训两次没办法,也不过问,由着她去,三柱是家里最善观察的人,因为又一次她看见张四丫春节前吃糖葫芦的渣子。
这时大家才知道张四丫和巷子口华家丫头合作买卖,还挣不少钱。
他们现在比张四丫还期盼,赚钱的吓人,现在张四丫是家里最更说上话的。
等到收摊还是没见兰儿,最近生意不警惕,大家希望见到兰儿的愿望更强烈。
经过华家时张四丫劝住大家,“漾漾身体不好,好自然给我们。”
“不给我们怎么办。”
张四丫笃定,“不会的。”
刚回家,就听见敲门声,三柱反应最快去开门,兰儿精心给大家讲手绳的用法,俩人更是惊喜,明日会更顺利。
次日一早,张四丫和三柱当天就去敲开陶府大门,小管事的意义看过成品,看见里面奇怪的圈不解,张四丫抽拉两下解释手绳怎么带,“这款红绳比我们常带的红绳更结实、更好看,女眷肯定会喜欢的,特意给陶家做的,不要钱,长安城现在也就这十个。”
小管家听到这奉承喜笑颜开,当即给结银钱,张四丫飘飘然的走出来。
故作轻松的稳住,步子却一点不幔,只想着去华家分钱。
华漾漾坚持分一两银子,张四丫坚决不要,“我要个跑腿钱就行。”
“拿着,这是你应得的,我们还要说点正事。”
张四丫想,“分钱不是最正事嘛!”
华漾漾轻笑,“那个红绳不错吧!”
张四丫秒懂,“要卖吗?”
“嗯,多准备些,比口罩肯定更简单。”
“但多的做不吧,你要多休息。”
“大家都会就多。”
“姐妹也能学吗?”不仅是家里的姐妹,还有坊里的姐妹。
“都行,不过买不买钱看成品才行。”
张四丫离开后,华鸿月将连同定金剩下4两,拿到钱全给崔茵娘,“娘,开工钱,剩下的给我买药吧。”
抛却成本,足足有三两银子,够半年的药,感动的一把她,一把抱过华漾漾,矜持的当家主母形象轻轻碎,“娘的漾漾,长大。”
“娘。”华鸿月被娘亲抱着,心有柔软之地,这就是娘亲的感觉。
就是在前世末世,在她的基地里,这个年纪的女人也是被她保护的,当然也要尽可能给她好的,虽然才这么一点钱,就让她如此欣喜,好容易满足,华漾漾心里默默想。
陶府,张四丫的家世每人刻意瞒着,陶府主人当然也不会问,小管家和大管家如愿得到赏赐,得到主人的赏赐,更是不敢透露。
看着如此精致的袋子和口罩,陶家老太太大喜,晚上因为手绳的事几房争抢抢夺,后来还是老太太做主先按辈分,每人买一个才消停下来。
华鸿月倒是想让小伙伴一起,但是他们是真的小朋友,根本不行,只能找大人。
华鸿月将搓绳、编织手环的方法技巧教给竹儿、兰儿,在教给绣娘,张三丫她们,三天时间巷子里很多人都会,但能和华鸿月编的一摸一样的,只五五个人,均匀细致,放在一起仿佛是一个人做出来的,等到小管家还要的消息传来,已经做成十条。
“王管事,这次不能送,我们小人家送不起,您看还要不要。”
王管家直接问“多钱一条?”
“二十文,编一个要五天的。”张四丫故意这么说。
王管家大手一挥,你们这小摊就别摆,“加紧做,我加一文,三天。”
“可以可以,您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张三柱点头哈腰,看着王管事离开,松一口气,
“四丫,收摊。”
华鸿月自己也编,不过是送给家里人的,寄回老家二十条,京城舅舅家六条,还有父母是蓝红相间的最为别致。
戴上就是不经意露出来,同僚很羡慕,极大的满足华珩的老父亲心,“我家漾漾很聪明的。”
当然他这话大家不以为然,谁不这么说,一个4岁小姑娘能聪明得到哪去,都跟着附和两声,“确实很孝顺,你有福呀!”
收到和妻子一样的手绳时,“女儿说,这是夫妻款。”那是孝顺过头,华珩幸福的头疼。
手搓手绳和编织红手绳在京城大火,在华鸿月的买卖里已经超越口罩的收益,口罩最多就是绣绣图案,样子变化不大,但手绳不一样,高端款更加精致,平价款走量,逢年过节、庙会、初一十五买的最好。
因着不能用金色,红蓝、纯青、红色三种颜色买的最好。
虽然很快出现仿品,但华家的招牌已经出去,因为张四丫接受死人定制,这个活计,做的最好的是巷子口余家的儿媳妇,是张四丫团队里编绳最好的妇女,手巧款式多。
什么金刚结、药师结、凤尾结等等这名字一出,自然有了求平安的、遒姻缘的、求佛祖保佑的寓意,长安城的贵族女眷趋之若鹜,
华鸿月下本买珍珠、琉璃珠、绿松石等分给编绳的妇女,高端款的结尾有两个两个晶莹的白珍珠,戴在碗间灵动且寓意美好,每一款绳子也有自己的名字,成本3两,买一0两都有人排队等着。
编的不光在女人间流行,在男人见也很流行,不到半年,就开发金榜题名绳、梅兰竹菊绳、平安吉祥绳,文人也争着戴,王掌柜代卖,每天登记的私人订制能写一张纸。
华鸿月的买卖全权由张四丫代理,她的日常还是以修养为主,有心做一些其他东西,但都需要精力去维持,吴大夫再三叮嘱不可操心过度,华鸿月也就不之。
虽然现在能够回忆起起更多看过的书籍,但还是容易心脏痛,里琢磨着等身体状况再稳定一些,买卖这种事,前期还是需要亲力亲为的。
在自己的房间小角落支起一个小书架,书架上不仅有儒家书籍,还有佛教道教,华鸿月年前做小生意剩下的钱都在这里。
第一次看到这些书的时候,华珩问,“漾漾不会看破红尘吧?”
华鸿月说,“不会,我很喜欢这里,书只是书。”
从此华鸿月沉迷这种书籍,不可自拔。
“孩子比我还勤学,我最近是不是看书少。”
华珩轻轻走进窗户,已经不是佛教书籍,换兵书,这兵书上的批注看着
有些眼熟,好像是我书房的东西,华鸿月自然发现,她很坦然,看眼华珩解释,“我问过娘,她说我可以进去。”
华珩剩下的话都止住,这句话他的启蒙夫子也是这样说的。
华珩忽然严肃起来,夜色下看书的女儿,依然小小年纪就有夫子的感觉,走过去华洪鸿月敏锐的察觉到,“你如此爱读书,你祖父要是在他最开心。”
“为什么?”
华珩想起来在老家的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再回去,“老家原来是军镇,你祖父随祖辈,从小武艺就好,但那会太平盛世,没啥机会打仗,进学堂,但读的实在一般,后来救县令,本来能进衙门的,但读书不多,去很难适应,不想德不配位,于是就当里长。”
华鸿月若有所思,“说不定很快就有机会。”
华珩一愣,随机脸色一遍,“你知道?”
华鸿月说,“打仗,是打北境,还是其他就不得而知。”
从这时起,华珩再也不敢小看女儿,不愿全国发生暴动,他只能祈求,“不会的。”
“咳咳!”华鸿月还想说什么,忽然咳起来,华珩急,华鸿月稳两息,这破身子总在以为没事的时候提醒主人,我很不好。“没事,吃过药。”
华珩心里难受,总是不经意间提醒自己,有时候最简单的事能难,比如身体健康。
“起风,把窗关上吧!”
不顾华鸿月投来的冷淡眼神,小心翼翼但不点不慢的关上窗。
连六岁的女儿都察觉到,华珩每天忧心忡忡的上职,果真一个好消息都听不到。
琐事还是如此多,却有种山雨欲来的感觉,明知自己可能没有操心的权利,却忍不住心事重重。
复更了,因为在写毕业论文,尽量一日一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11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