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大夏创业起居注 > 第13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2章

趁日头还没上开,华鸿月和母亲出门去集市买菜,刚拐进主街道,穿甲那长枪的禁军气势汹汹的走来,叫卖声瞬间停了,每个人都深色凝重,步履匆匆,母女二人赶紧转身,急匆匆拐进小巷,松了口气,赶紧回家。

晚上,崔父带回消息,南匈奴要来人,华鸿月躺在床上思考,怕是来者不善,结合她知道的消息,这些年匈奴很猖獗,一到秋冬就在边境抢掠,此次怕是不怀好意。

长安城戒严了,半个月后,出使匈奴的大臣梁真自南匈奴归来,随行回来的还有南匈奴王的二王子带着马匹、美女献给皇帝,却在朝宴的时候抛下重磅炸弹,内容是以财富和地域为诱饵,说服皇帝帮助他们攻打西匈奴。

此事在早朝热议,洪盛坚决不同意,说出战争带来的粮草折银、军械损耗、政府征调成本,但皇帝显然被冲昏头脑。

连着三日早朝,到了第四日再议,支持洪盛的大半人数已经倒戈,洪盛上奏折,奏折是华珩和同僚连夜整理的更加翔实的账目,开头就写着“若开战则三月后国库见底。”

皇帝确实犹豫,但梁真提出速战的战术,让皇帝心里的天平有倾斜。

朝中局势争议十天都没结果,匈奴二王子再次加码,这一晚众人离开洪府还是很无奈,总不能死柬吧。

众人移步到华家,继续坐谈想办法,如何为洪大人分忧。

他们来时华鸿月本来就在里面玩鲁班锁,众人看见她,但不在意。

华鸿月认真玩着,仿佛根本听不见他们话,心里其实想着这种历史,这

时候皇帝就是想打仗的,没有帝王能拒绝这样的诱惑,他不过是在等一个合理的借口。

等众人离开,华鸿月装作无意地说,“荧惑守心,主兵戈大凶。”

华珩所有所思,第二日早朝,匈奴进攻的“天马”受惊哀鸣。皇帝迟疑,命钦天监占卜,上奏曰,“主兵戈大凶。”

皇帝只好放弃计划,二王子走这天,得到金银赏赐,得到开商路的文书,却没有得到想要的开战诏书。

钦天监监正看着星宿,得知二王子一行出城门,暗自松一口气,想起年轻进学时和洪盛据理力争“儒释道”的时候,还真是没想到能有几天。

梁真气愤不过,给洪盛使几个绊子,洪盛都躲过去,梁真的门客因为□□受贿被捕入狱,出来时,被打很惨,华珩众人非常低调。

华鸿月没受什么影响,这天,长安城不戒严,大槐树下又恢复识字。

“漾漾,我写的对吗?”小姑娘闪烁着大大的双眼问,华鸿月很喜欢她。

“少一横,我在写一遍,你看看哪里少一横。”华鸿月拿起树枝,在地上写起来。

远远传来钟声,沉闷悠长,华鸿月听一下,继续写个公正的楷体“霞”。

“原来是左下少一横,我的名字怎么这么复杂,漾漾,我照着你的在写一下。”

霞儿苦恼一下,还是继续写。

“不复杂,多谢几遍就会。”

忽然很多人从房子里往槐树下跑,边跑边喊。

“霞儿,快回家。”

“月儿,回家。”

“四丫,回家。”

“漾漾小姐,快回家。”兰儿远远的跑过来。

华鸿月此刻敏感意识到发生什么事,小小的脑袋,朝着钟声的方向看去,哪里是皇宫。

赶紧跟着兰儿回家,回家后,崔茵娘在耳边告诉华鸿月,“娘小时候经历过一次,马上城里就戒严,应该圣上走。”

华鸿月仔细会想,刚刚确实响九下钟声。

不会是......

太突然,先是错愕,然后不自觉轻笑,打仗这事可以缓缓了。

接下来太平了,长安城的官吏却是忙碌无比,因为皇帝无子,一朝天子一朝臣,边猜想谁会登记,边走动关系四处打听。

从宗师迎来皇帝弟弟的儿子,改年号为光武,全程娱乐活动取消,先帝盛大的庙会、南巡、打仗都停。

洪盛以儒学名满天下,新皇即位,因为主张免战贬职的洪盛得到新帝的赏识,皇帝下诏,洪盛以大司马并太子太保就朝位,诏书连同印信、四匹马架的安车进洪府,所有人都与有荣焉。

洪盛一跃成为天子近臣,华珩之前提议免战的提议也得到洪盛的赏识。

“玄常还是如此风骨,难能可贵,得之我幸呀。以后就随我左右吧。”

华珩恭敬作揖,“洪大人,您抬举!”洪盛满意他的恭谨,月薪翻一番,达到20两银子。

回到职房,听见有人在议论,“穆大人的门客被查。”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可惜正直的穆大人。”

“最近的宴会少参加。”

华珩立刻清醒过来,穆大人的之前弹劾过现任皇帝的外戚,虽然不是正经国舅,只是国舅的远方堂弟,但谁能想到变化如此之快呢。

赶紧让自己更加低调,连夜将本来打算参加的帖子都推。

果然,没有去的宴会第二日就出事,御史台弹劾,骄奢淫逸不敬先帝,一时间很多人家里变天。

华珩躲过一劫,悄悄领到翻倍的月银。

华珩刚回到家,崔茵娘每看到,倒是华漾漾主动来问:“爹,黄河决堤吗?”

华珩确实没得到消息,于是问,“漾漾如何得知,城里乞丐变多,我听到的。”

华珩站不住,“去年刚决堤,这......”

“自古黄河多泛滥,泄洪,放量,防疫无非就是如此,朝廷偷工减料不是正常吗。”

“是呀!这的死多少人,你刚说防疫?”

“嗯,洪水会滋生瘟疫。”

“还有什么?”

“防疫需要大夫,维持秩序,建立防洪区;泄洪前组织百姓迁移,但,朝廷有粮放吗?”

华鸿月随意说这,华珩反应过来就是拿笔写,由华珩在华漾漾那里得到的灵感,结合自己的经验,写一份黄河决堤的治理方案,分6个措施,每一个都很明确。

晚上,和崔茵娘叙话,主要是这笔钱存多少,花多少,二人细细说着,华珩立刻想着寄一部分回老家,虽说乡下的药材已经很久没有来,但万一有呢,核算下来,能省一半还多的钱。

主要还清父母大哥他们垫付的银子,华珩说,“他们虽说不要,我们却不能当真。”

“嗯,应该的。”崔茵娘说,“新皇即位后,长安管的严,漾漾做口罩挣的银子也少。”

华珩也道,“少也好,漾漾正好歇歇,我现在的俸禄够咱们一家的。”

崔茵娘很无奈,“漾漾,我是管不,她注意大着呢。”

“漾漾注意大,但从不拿自己身体开玩笑。”

“那倒是,好,我们睡觉吧!”

夜色深深,华家烛火已熄灭,在黑夜里默默无声。

其实不然,隔壁华鸿月屋子里,睡在外间的丫鬟兰儿已经呼吸已经变粗,打起轻轻的鼾。

床上的华鸿月却睡不着,这该死的痛,床幔里,“呼~”手抓着被子极力克制,等待这最近每夜持续的疼痛过去,没有惊动任何人,自从这个每夜的毛病开始,吴大夫已经把两次脉,都没有异样,华鸿月也不愿告知任何人,

连止疼药都没有的时代,显然中医对此没有办法,这可能也是中医的局限,华鸿月胡思乱想分散注意力,痛苦如抽丝般散去,大约两刻钟后才回复入场,轻轻舒口气,“不错,我还能看到明早的太阳。”

痛苦没了,困意也明显起来,这才悄悄睡过去。

几天后,华珩果真朝廷得到黄河决堤的消息,他便过一日,才将早就写好的这份奏折呈给洪盛,果真得到赏识,“当世一等好文章,玄平定废不少心。”

“谢大人夸奖,整理书册正好看到,也听人说起过,便想着写在一起,没曾想赶得巧。”

“好好好,圣上定欢喜,如折子这般,黎民有好日子,等着好消息吧。”

然后到御前,虽然不是出现他的名字,但能治理天下,华珩春风得意。

皇帝一顿夸奖,“此奏折写的极其用心,洪大人费心,此事就待之后到六部再议。”

随着洪盛一起回家的还有赏赐,华珩除了月俸,额外得到了一份酒水、米、绢的月禄。

“圣上一心为民,机会合适可以举官,在我这到底是埋没。”

“谢大人知遇之恩,玄平先谢过大人,定不忘大人知遇之恩。”

洪盛等着,华珩等着,工部、户部各官员等着,华漾漾也关注着,但半月过去,没有任何消息。

皇帝已经听皇后的父亲陶璜建议,以国库空虚为由放任黄河自流,洪盛没有好的病更压严重。

随后,皇帝下诏征兆,巴、蜀、雍等地召集壮丁一0万人,加上负责粮秣运输的共计二十万人,发动全国傜役修自己的陵寝和别宫。

洪盛听闻消息,撑着病上朝请求简易,皇帝让人抬着轿子华洪生回家回家,盛赞他为国为民,但皇上没有任何借鉴的意思,从此告假,每天虚弱的躺在床上,眼神是麻木的。

洪盛依旧很警觉,“活半辈子,还是看错人”,说这话的时候傍边无一人,

谁曾想,皇帝骗所有人皇帝以此为由,任命接替洪盛大司马职位,保留洪盛太子太保荣誉,七日请太医为洪盛看诊一次,上次药材和食物。

待太医走后,洪盛叫来大儿子代谢奏折,他说大儿子执笔,“臣素愚,加以年老被政,命在朝夕,金明主方隆唐、虞美德,小臣减罢,得有志之士,有宜万分。”

洪盛的大儿子洪博最后一笔落下,“爹,圣上会同意吗?”

洪盛苍老很多,心病难医,“咳!咳!会的,两月余,据以做足,我如此

大家都好,妥善安置玄平众人。”

皇帝收到乞骸骨的折子果真很满意,立刻批复了“准”个字,字红的惹眼。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太子每天想上位

逐澳游戏

局部暴雨

小船三年又三年

年少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