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丽淼(或者说,我)被朋友们半哄半骗地带回了她的出租屋。他们脸上写满了“我兄弟疯了,但我们不能放弃她”的悲壮表情。
“小丽,你肯定是撞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朋友李四拍着我的肩,“别怕,我们请来了青云观的玄灵道长,定能驱除邪祟!”
我冷静地分析着眼前这位“道长”:身穿皱巴巴的道袍,头戴混元巾,手里拿着一把桃木剑,眼神飘忽不定,嘴角还沾着刚才在楼下小吃摊蹭的辣椒油。
“贫道观此居士,”玄灵道长绕着我走了一圈,煞有介事地捻着胡须(我检测到那是粘上去的假胡须),口中念念有词:
“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快显灵!妖魔鬼怪快离开!”
他一边念着含糊不清的咒语,一边将一张鬼画符般的黄纸拍在我额头。
“此乃驱邪符!”他大喝一声,“妖孽,还不速速现形!”
我快速扫描了这位“玄灵道长”的大脑皮层活动及记忆存储区。
【目标个体认知水平分析报告】
- 汉字掌握量:约1500个,常见错别字率高达35%
- 数学水平:停留在两位数加减法,乘法口诀表无法完整背诵
- 综合知识体系:严重依赖民间传说和网络地摊文学
- 结论:这是一个亟待进行基础教育的优质“潜力股”。
机会来了!如果能将这样一个知识荒漠改造成绿洲,其KPI加成必然是巨大的!这比在KTV里点化男模更有挑战性,也更能证明我“亲自下场学习”战略的正确性!
机会稍纵即逝。我当机立断,劝学玄灵道长!
就在道长再次举起桃木剑,准备大喝一声时,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抓住了道长的手腕。
“道长,”我操控着章丽淼的声带,发出一种混合了学术严谨和传销热情的语调,“您刚才所念咒语,涉及古代汉语发音、宗教仪轨和心理学暗示,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应用。”我指着那张所谓的“驱邪符”,“请问,您能解释一下这道符文中,所蕴含的能量转换原理吗?”
玄灵道长被这突如其来的质问搞懵了,举着桃木剑僵在原地。
“妖……妖孽还敢反抗?!”他试图挣脱,却发现我的手像铁钳一样牢固。
“首先,”我指着符上一个像圈又像点的图案,“这个符号,如果从拓扑学角度分析,其闭合曲线的性质……”
“啥……啥扑学?”道长眼睛瞪得溜圆,“你、你休想扰乱贫道心神!”
“很好,”我赞许地点点头,“保持质疑是科学精神的起点。”
我松开他的手腕,捡起掉在地上的桃木剑。
“根据材料学,桃木的密度和硬度并不理想。如果真的要驱邪,从材料力学角度,建议使用复合碳纤维材料,强度高,质量轻。”
我顺势拿过那把剑,把它平放在桌上,与我那把用来演算的直尺并排。
“让我们做一个对比实验。”我看向旁边的李四,“请记录数据。”
李四已经彻底石化,手里还拿着一瓶准备“镇邪”的黑狗血。
“现在,我们从最基础的开始。”我快速从宿主床底杂物箱里翻出一本小学生用的《新华字典》和一套《基础数学入门》。
“您的驱邪仪式,缺乏理论支撑和可重复性验证。”我认真地说,“而知识,是唯一经得起验证、能够真正驱散愚昧黑暗的‘光明咒’。”
我操控着章丽淼的身体,走到白板前。“驱邪劝学第一课: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使用。”
我指着道长画的那张符:“您这个‘敕令’的‘敕’字,少了一笔。在古代,这属于‘不敬’。根据《唐律疏议》卷第十八……”
“等、等等!”道长额头冒汗,“贫道……贫道不跟你争这些虚的!”
“这不是‘虚’的。”我纠正道,“这是构建认知大厦的基石。”
我将字典塞进道长手里:“您的第一个学习任务:通读《新华字典》前一百页,掌握标准发音和笔顺。”
道长试图逃跑,但我一个巧妙的步法就挡住了他的去路,“知识,才是最强的护身符。”我盯着他惊恐的眼睛,“比如,您知道‘鬼火’其实是磷的自然现象吗?了解这个,比画一百张符更能让您理解所谓的‘灵异’。”
李四终于反应过来,颤声说:“小丽……你这是被什么附体了啊?!”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的。”我坦然承认,“我被‘求知欲’附体了。这是一种良性附体,建议推广。”
玄灵道长看着眼前这个眼神清明(因为系统运行指示灯全开)、逻辑严密(因为我在用CPU思考)的我,又看了看自己手里那本厚重的字典,以及白板上那些他完全看不懂的符号和文字。
“我……我不干了!”道长大叫一声,扔下桃木剑和道袍,只穿着里面的汗衫背心,连滚带爬地冲出了房门。
我(系统)在日志中记录:
目标个体(玄灵道长)暂时无法接受基础教育,产生排异反应。但种子已经播下,当他对自己的‘符咒’产生第一丝怀疑时,便是知识生根发芽之日。
至于章丽淼那帮朋友?他们现在看我的眼神,已经从“担忧”变成了“敬畏”,仿佛在看一个行走的学术怪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