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热的夏季,风声夹杂蝉鸣,掠过大街小巷,齐宁芜坐在书桌前,百无聊赖地翻着朋友圈。
中考过后的暑假,大家都去放松,在全国各地旅游,日常精彩纷呈。齐宁芜每个动态点过赞便滑走,却发现了一条与其他人格格不入的朋友圈。
徐嘉樹:所以家长只会食言
齐宁芜思考两秒钟,点进他的头像,想安慰他几句。
她对徐嘉樹印象不深。虽然两人初中在同一楼层,但她从未见过他,只是毕业前夕,徐嘉樹刷到了齐宁芜的视频,又想起之前语文老师念过她的作文,两个人才正式认识。
而齐宁芜对徐嘉樹仅有的印象,就是他有一张出众的脸。个子高挑而不显得瘦削,眉眼狭长如墨画,鼻梁高挑似峰棱,通身浸透少年独有的清爽朝气,如盛夏白杨沐光而立。
她打字问:"Hi~How are you?"
徐嘉樹很快回复:"你是这几天唯一给我发消息的。"
徐嘉樹:"谢谢。"
齐宁芜笑了笑:"客气。"
然后她想了想,发了几张前几天去看音乐节的照片。
"我前几天去了枣庄,热死我了。"
徐嘉樹:"看见了。"
"我家长本来说要去旅游,结果又说没空,给我打发了。"
齐宁芜:"自己和朋友出来玩玩也行,看个电影。"
徐嘉樹点头:"这个可以有,谢谢。"
联想到之前自己的经历,齐宁芜说:"天下家长都差不多,以后大好河山我们自己去看。"
徐嘉樹:"嗯嗯。"
他放下手机,回想起初见齐宁芜那天。
六月盛夏,走廊中人影稀疏,时间飞逝,转眼即将毕业。齐宁芜正在抱着班旗,在找各科老师签名。同伴冲她喊:"齐宁芜!"
她转过头,阳光掠过她的发丝,整个人鲜活而明亮,眉眼间有说不尽的狡黠与灵动,齐宁芜笑着回应:"来啦!"
徐嘉樹这才把那篇满分作文与这张面孔对应上。
后来他看见齐宁芜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另一篇作文,他不得不承认,她的文笔确实很好,那一段段深入人心的文字,他自愧不如。。
两个人毕业后才正式相识,并不怎么熟络,最多只是在网上聊几句,并不了解对方。
齐宁芜去安慰他,只是出于本能。
尽管如此,徐嘉樹仍觉得心头一暖。
·
七月中旬,各所高中纷纷组织校园开放参观日。齐宁芜心仪的那所高中也不例外。
她拎着送给高中学长林傲星的礼物迈进新校园。操场上人满为患,日头正烈,齐宁芜抬手挡着阳光。
徐嘉樹站在教学楼前,左右张望,寻找自己的同伴。没找到他,倒是发现了如同小鹿一般的齐宁芜。
齐宁芜在与林傲星交谈,眉眼弯弯,没有注意到旁人的目光。
校园开放日的讲座结束已经接近傍晚,天边被橙色的云铺满,荡漾开一片浪漫。
她回头,望向这座校园。
她期待着,未来的故事在这里续写。
·
报考那天,齐宁芜坐在齐母的办公桌前,了,喝着咖啡,不急不躁地刷新着排名。
她最终仍然选择了栖耘四中,这是她分数范围内最好的选择,后来某天齐宁芜问起徐嘉樹的录取学校,因为只差三分,她以为两个人能继续做校友,结果徐嘉樹选择了栖耘一中,去了一个比较不错的班级,两个人的同校生涯在此终结。
后来他们谈起最初的选择,齐宁芜说:
"我以为你也会来四中,还能做校友。"
徐嘉樹:一中环境好点。
齐宁芜想到四中的老旧桌椅,回了句:那倒也是。
很快暑假便过去,两个人也没再联系,在新学校各自开始了新生活。
齐宁芜并不那么适应高中生活,每天早出晚归,踩着朝霞而出,披星戴月而回。没有任何松懈的时间,只能如橡皮筋一般紧绷着。
秋风阵阵,朝暮时吹来几分寒意,中午却仍然热得人头晕眼花。中秋节到了,这给并不适应高中生活的齐宁芜一丝喘息的机会,但也并没有很放松。
三天假期,齐宁芜要画板报,还要排练运动会开幕式的舞蹈。一半时间都在学校度过,甚至连午饭、晚饭都是在学校吃的泡面。
她想到了自己的作业还没有全写完,便想在夜里补完。时针已过十二点,齐宁芜有些无聊,点开手机,一眼看见徐嘉樹发的朋友圈。
那是一张截图,是他的朋友给他的备注,写成了"徐嘉树"。
徐嘉樹:谁说我是这个"树"的。
齐宁芜忍俊不禁,鬼使神差地点开备注,徐嘉樹的头像是一片淡蓝,如同一片没有涟漪的汪洋,十分安静。
她将原本的汉字全都变成表情,显得可爱俏皮,她截图,顺手发给了徐嘉樹。
徐嘉樹:你这个好。
齐宁芜:嘻嘻。
她又将今天画完的板报发给他看。
板报是水粉绘成的风景画,色调柔美,上下一体,干净而纯粹。中央是八个大字"远方不远,未来已来"。
齐宁芜:好看不?
徐嘉樹:好看。你画的吗?
齐宁芜:是的
两个人又简单分享了最近的日常,虽然不在同一个学校,但两人依然很聊得来。
齐宁芜问:你生日是什么时候?
徐嘉樹:农历十月初九。
"好。"
转眼到了国庆假期,运动会落下帷幕。徐嘉樹剪了视频,是运动会时其他同学的风采,发在了短视频平台上。
而齐宁芜则将开幕式舞蹈重新调了滤镜,也发在了社交媒体上。
两个人同时给对方点了赞。
徐嘉樹给她评论:"很棒。"
她回复了一个微笑。
齐宁芜又瞥到自己给他的备注,发现他的生日要到了。她其实想到了要送给徐嘉樹什么礼物,只是怕对方不喜欢。
投其所好。
他喜欢拍照,那就送他一部相机。
齐宁芜去购物软件上对比了许久,看中了佳能的一款老式单反数码相机,机身小巧美观,虽然不是什么专业的相机,但记录校园的日常足矣。
她下楼去取快递时,遇见了住隔壁单元的高云驰。两人是初中同班同学,还算是熟络,只是毕业后关系才变得密切,又住得很近,经常到彼此家里做客。
而高云驰又是徐嘉樹的校友,就在他隔壁班,两人很聊得来。于是齐宁芜后来总是通过她来联系学校中的徐嘉樹。
这次的生日礼物即是序幕。
齐宁芜同初中好友周燃和高云驰一起玩了密室逃脱,周燃先行离开,骑上电动车扬长而去。
高云驰则与齐宁芜一道步行回家。
走到楼下,齐宁芜问:"猜猜我给徐嘉樹送的什么生日礼物!"
高云驰思索一番,道:"书包?"
"不是。"
"墨镜?"
"不是。"
"围巾?"
"想过,但没送。"
她又猜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
"我给他买了个相机。"齐宁芜说,"他不是一直想要嘛。"
高云驰:"哇!羡慕了。"
"等过几天你帮我拿给他哦。"齐宁芜笑道。
高云驰应下以后,两人告别。
齐宁芜一边上楼,一边回忆之前和徐嘉樹的聊天。
那天时间已经很晚,月牙挂上树梢,楼下打闹的小孩被催促回家睡觉。不一会儿,窗外就只剩下阵阵蝉鸣声。
徐嘉樹:你相机多少钱买的?
齐宁芜:499,怎么了?
徐嘉樹:我也想买一个。
徐嘉樹:我最近想买篮球鞋、相机、拍立得、羽毛球拍、大疆、耳机、平板。
齐宁芜:?
齐宁芜:你买东西不花钱吗?
他回了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徐嘉樹:确实有点多。
齐宁芜:徐总好有钱[星星眼]
徐嘉樹又问她有没有推荐的相机。齐宁芜一时没找到,时间又不早了,便回他说放假帮他找找。
两人互道晚安。
现如今,齐宁芜看着摆在她桌上的银色相机,心说:希望你能喜欢吧。
周一晚上,齐宁芜喊高云驰下楼拿礼物。
她叮嘱:"让徐嘉樹先看信再拆礼物。"
周二,她幻想着徐嘉樹收到礼物给他发的信息。晚上下了晚自习,齐宁芜走到小区里,远远看见高云驰,她加快脚步,问:"怎么了?"
高云驰回答:"徐嘉樹让我告诉你,他被收手机了。"
齐宁芜点头。
她与高云驰告别,走上楼放下书包,拿起手机。
齐宁芜:哈哈哈哈哈。
齐宁芜:被收手机了。
齐宁芜:惨惨。
她忽然想给他留言,等到他拿到手机,看到一串信息的话,一定很幸福。于是她发了今天在学校拍的落日。
齐宁芜:这张超有感觉。
她放下手机,拿出课本,准备背完课文再做其他事情。
时间已经来到十一点,窗外风声不断,树叶沙沙作响。栖耘市几乎没有秋天,九月的秋老虎过后气温骤降,直逼零度。
齐宁芜忽然有灵感,拿出键盘,开始写书。她同时是一个网络写手,小有名气,但却因为时间不够充裕迟迟没有签约。
这也算一门手艺,从小学到现在,许多的稿件都出自她笔下,现在她也时常赚些稿费,当作零花钱。
第二天,她给徐嘉樹发: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能拿到手机。
"生日总能拿到吧?"
就这么碎碎念念了一个半月,十一月底,风已经变得刺骨,带了几分寒意,徐嘉樹的生日就这么悄悄到来。
早晨齐宁芜犯了鼻炎,抱着纸抽擤啊擤,课间操请了假在班里打扫卫生。
忽然她想到什么,三步两步走上讲台,打开白板,一只手拿着相机,另一只手用他喜欢的卡其色写下:
"to:徐嘉樹"
"旦逢良辰,顺颂时宜。"
"生日快乐,不止生日。"
然后她拿出她的相机,定格了这个瞬间。
中午回到家,齐宁芜把照片传到手机中,发给了徐嘉樹。
她笑了笑。
人和人之间总要有一个开始。
齐宁芜不介意,做这个开启故事的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