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爸爸站在石桌旁,手里紧紧攥着那块原本要用来表示感谢的手帕包,脸上带着几分腼腆与局促。
他突然把手帕包又塞回兜里,不好意思地笑了,那笑容里满是朴实与真诚:“给什么钱呢!军娃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如这样,往后我每天给孩子们带瓶鲜奶,自家花牛刚挤的,补补身子最实在。”他的话语如同这夏日的微风,带着丝丝暖意。
哥哥局促地站在一旁,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衣角。我看见他的耳根都红了,那双曾经灵活地穿针引线的手,此刻却不知该往哪里放。他的目光不时瞟向窗台上的针线篮,那里有他熟悉的顶针和剪刀,那是他曾经的世界,一个用针线编织温暖的世界。但现在,他面前摊开的是习题集和课本,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碰撞。
姥姥的目光缓缓扫过石桌上摊开的作业本,又看看我们几个挤作一团的脑袋。当她的目光落在李柏川身上时,停留的时间格外长。李柏川是班里最高的孩子,虽然他父母常年在南方打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年年长得那么快。此刻,他低着头,双手紧紧地攥着衣角,显得格外拘谨。
姥姥望着王磊爸爸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轻得像一片落叶,却带着无尽的感慨:“你这当爹的心意,我替军娃领了。”说着,她枯瘦的手在王磊爸爸粗糙的手背上拍了拍,那双手上每一道裂纹都在诉说着生活的艰辛。岁月的刻刀在王磊爸爸的手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每一道纹路里都藏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鲜奶我们收下,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让孩子们一起补补。”姥姥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仿佛有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说着,她转身从屋里取出哥哥的铅笔盒,轻轻放在石桌上。那支他用了一半的铅笔安静地躺在盒子里,笔尖还带着昨夜演算时留下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哥哥为学习付出的努力。
“只要孩子们愿意学,随时都可以来。”姥姥的话语如同春日的暖阳,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王磊爸爸的眼圈突然红了。这个在农机站里能扛起百斤零件的汉子,此刻却像个孩子一样,赶紧低下头,用那双粗糙的手抹了把脸。再抬头时,脸上已经绽开了一个大大的笑容,那笑容比他修好任何一台拖拉机时都要开心,眼角深深的皱纹里都盛满了笑意。
“那、那我明天一早就让磊子把鲜奶送来!”他激动得语无伦次,“是我们家花牛今早刚下的崽,奶水足着呢!”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兴奋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孩子们喝着鲜奶快乐学习的场景。
王磊爸爸转身快步走向还在弹玻璃珠的王磊,一把将儿子从地上拉起来,用力拍掉他裤子上的灰尘。父子俩低声说了几句什么,王磊先是惊讶地睁大眼睛,随后也咧开嘴笑了,露出缺了一颗的门牙,那笑容纯真而又灿烂。
明天早上,王磊真的会抱着牛奶来吗?那牛奶会不会很甜?我摸着书包里那张才考了98分的数学卷子,心里既有些期待又有些忐忑。这张卷子凝聚了我无数的努力,可我知道,在学习的道路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许明天,会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充满希望和可能的开始。在这个夕阳西下的小院里,王磊爸爸的托付,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每个人的心里。它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带给我们无尽的惊喜和感动。
天还没大亮,我就蹑手蹑脚摸到石桌旁。姥姥总说"早起的雀儿有虫吃",可今天我的目标不是树梢的露水,而是王磊爸爸悄悄放在青石缸里的牛奶——用蓝花粗瓷碗盛着,浮着层薄薄的奶皮,在晨光里泛着珍珠似的光。
"小榆儿来啦?"王磊爸爸从厨房探出头,围裙上沾着面粉,"今儿多舀半勺,你昨儿解出那道算术题可把先生乐坏了。"我捧着碗的手直打颤,生怕洒了这口比蜜还甜的宝贝。这时小军总像只花猫似的从竹帘后钻出来,鼻尖还沾着墨汁,他爹是镇上唯一的教书先生,可他偏不爱握笔杆,倒爱捧着牛奶蹲在石凳上,看蚂蚁搬运他掉落的奶渣。
"你们瞧这个!"李柏川突然掀开书包,掏出本皱巴巴的《三国演义》,书页里还夹着片干栀子花瓣。他是跟着货郎爷爷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讲起"草船借箭"时,总爱用筷子蘸着牛奶在石桌上画战船,结果引来一群麻雀,扑棱棱啄得我们直躲。
姥姥坐在老槐树下纳鞋底,银针在晨光里一闪一闪。她总说:"慢些喝,别呛着。"可我们哪里等得及?王磊最实在,捧着碗"咕咚咕咚"灌下去,奶渍顺着下巴流成小河,惹得小军拿毛笔在他脸上画胡子。我舍不得喝完,总要把最后半口留在舌尖,让那股子醇香慢慢化开——这可比先生教的"余韵悠长"实在多了。
哥哥这时也走出房门,看到这一幕,他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温暖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花朵,绽放着无尽的善意。他转身回屋,把自己的课本和习题集拿出来,整整齐齐地摆在石桌上。那本翻得起边的数学参考书摊开来,露出密密麻麻的笔记,像极了他从前缝补时专注的样子。每一道笔记都记录着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一起来喝吧。”哥哥轻声说,率先拿起勺子。他的动作轻柔而又自然,仿佛在完成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
从那以后,每天清晨的搪瓷缸子成了我们学习小组最温暖的约定。王磊总是第一个到,抱着还带着体温的鲜奶。有时候奶太多了,一个缸子装不下,他就会提着一个铁皮桶来,桶壁上还挂着清晨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我们四个人围坐在石桌旁,缸子在每个人手里传递。每人小心地舀上一勺,温热的奶香立刻在唇齿间弥漫开来。那味道带着青草的清新,还有阳光的温暖,是任何商店里卖的牛奶都比不上的。每一口都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和王磊爸爸的深情。
李柏川总是喝得最慢,小口小口地抿着,仿佛在品尝什么珍馐美味。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怀念和感动,仿佛这牛奶里藏着他对远方父母的思念。有一次,他喝着喝着突然红了眼眶,小声说:“这味道,好像我妈妈以前煮的牛奶……”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王磊听见了,二话不说就把自己那份推到他面前:“多喝点,我家花牛产奶多着呢!”他的动作干脆而又利落,眼神中充满了真诚和友善。
哥哥则会在这个时候,翻开习题本开始给我们讲解前一天的难题。他的声音很轻,却条理分明,像春日里解冻的小溪,潺潺流淌进我们心里。每当讲到关键处,他总会停下来,用那双明亮的眼睛扫过我们每个人的脸,确认我们都跟上了思路。
记得有一次讲解鸡兔同笼的问题,王磊怎么都转不过弯来。哥哥不急不躁,从石桌上捡来几颗小石子当"头",又折了几段树枝当"脚",在石桌上摆弄起来。"你看,如果都是鸡,该有多少只脚?现在多出来的脚是谁的?"他一边摆弄,一边轻声引导。当王磊终于恍然大悟时,哥哥眼角微微弯起,那笑意比晨光还要温暖。
每个知识点他都讲解得细致入微,仿佛要把所有的智慧都倾囊相授。讲到分数时,他会让我们想象分一张饼;讲到比例时,他用院子里那棵老槐树的影子来举例;讲到应用题时,他总是能找到生活中最贴切的例子。有一次讲"相遇问题",他竟用王磊爸爸修拖拉机时两个零件要严丝合缝地对接来打比方,让原本抽象的概念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
有时候讲到复杂的地方,他会不自觉地用手指在桌上比划,那动作让我想起他曾经抚平布料褶皱时的专注。他的手指在石桌上轻轻滑动,仿佛在绘制着一幅知识的画卷。那修长的手指时而停顿,时而游走,在布满纹路的石面上勾勒出思维的轨迹。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他的手指上跳跃,仿佛给这些无形的线条镀上了一层金边。
有一次,李柏川被一道关于时间的题目难住了。哥哥沉默片刻,突然起身折了一根树枝,在泥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钟表。"你看,时针和分针就像在赛跑......"他单膝跪在地上,手指沿着画出的刻度慢慢移动,声音轻柔得像在讲述一个童话。李柏川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那一刻,我仿佛看见知识像种子一样,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那些清晨,温热的奶香伴随着翻动书页的沙沙声,成了那个夏天最难忘的味道。搪瓷缸子在四个人手中传递,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捧着,仿佛捧着的不是牛奶,而是一份珍贵的心意。缸壁上凝结的水珠在晨光中闪闪发亮,像一颗颗透明的珍珠。
有时候我们会一边喝奶一边听哥哥讲题。王磊总是一手捧着碗,一手在草稿纸上奋笔疾书,偶尔抬起头时,嘴角还沾着一圈奶渍。李柏川则习惯小口啜饮,每次喝完都会仔细地把碗放回石桌中央,那认真的模样让人心疼。
王磊突然放下笔,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你们知道吗?昨天我家花牛......"他故意卖关子似的顿了顿,眼睛亮晶晶的,连鼻尖上都还沾着刚才写字时不小心蹭到的墨水。我们都不由自主地凑近了些,连正在验算的哥哥也不由自主的竖起耳朵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