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小女儿纯孝,日日都侍奉杜长薇吃汤药,太医院的太医也来了几次,她愈发大好了,可以去花园中走走疏松筋骨。
芳菲院说是一个院子,其实独享一个花园和碧湖,远在桥头,杜长薇便看见越出墙头的三层的碧波阁,绿墙黄瓦,一派春意盎然之色。
三层碧波阁是芳菲院最高的地方,杜长薇心中也有了几许计较,便自然而然唤来杜茹梅道,“小梅,我还没去过你住的地方呢。听说有很多书籍,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爱读书,连我哥哥,额,也就是你大舅背书都比不过我呢。”想起哥哥,杜长薇心中有点思念,不知道大哥与大嫂还好吗?
几日相处,十五岁的杜长薇温柔而博学,与陆茹梅兴趣相投,两人聊地十分投机,陆茹梅闻言心中有点犹豫,她们就是在碧波阁吵架才出了事,但一见杜长薇有点黯然,不知想起什么,陆茹梅便脱口而出,“好呀,母亲你还未去过我的碧波阁,自从我住进碧波阁后,又添置了许多书籍,囊括天南海北,你一定会喜欢的。”
碧波阁,以前便是杜长薇的书阁,囊括了她从小到大所有的爱书,从颍州出嫁到彭州安身,从战乱到新朝,细心呵护,没有遗失一本。
从孤本到圣人著作,应有尽有,连雒京不少关系好的高门贵族,都会从碧波阁借阅抄写。
紫玉闻言开始还无所事事,不知是触动了什么思绪,神色着急,如果小小姐不在这,她还敢干预夫人的动向,现在却是不敢,但老爷上值了,只能想办法通知老爷的贴身仆役——八厘。
紫玉正在焦灼之时,杜长薇二人也刚要离开花亭,便见芳秀快步而来,由远及近,见夫人还在花亭,心中舒了一口气,见礼后道,“夫人,平阳侯夫人听说你最近大好了,便来看望你。”
闻言,杜长薇疑惑,平阳侯夫人是谁?她认识吗?就听见小女儿高兴嚷道,“表姨母来了吗?”
小女儿的表姨母,那只能是虞婉表姐,妈妈的妹妹的小女儿,嫁给了彭州百年世家——沥阳虞家。
也许是看杜长薇太过疑惑,一边走,陆茹梅一边为母亲一一讲解。
表姨母的丈夫是平阳侯,新朝之前只是彭州一个不入流的小世家,但是表姨母与平阳侯相恋了,虽然开始颇多磨难,却苦尽甘来,平阳侯为新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最后以军功封侯。
以前在彭州,杜长薇便与婉表姐相交甚密,来往不需要拜帖,想来就来,说一声就行了。
杜长薇回想记忆中的婉表姐,因为比婉表姐小几岁,当她十五岁时,婉表姐已经出嫁,育有一子一女,生活和谐美满,她只记得婉表姐大婚时的甜蜜,不知道婉表姐这几年过的如何。
还未进大厅,便传来妇人严厉的呵斥之声,“笨手笨脚的丫头,怎么进会客厅的,以前的白茶呢?”
一行人一进屋,便看见虹玉正笔直跪在地上,一手抱着紫檀木托盘,一手抹眼泪,而一位有体面的婆子正训斥她,其他丫鬟感同身受,虽然不是训斥自己,也站在一旁瑟瑟发抖。
见杜长薇进来,婆子便退到一身华丽衣着的夫人背后,一头绿水汪汪的首饰,衣着华丽不凡,正是平阳侯夫人。
平阳侯夫人放下手中的茶杯,见自己的表妹虽然走得慢,却步态稳健,确实是大好了,便上前来拉着杜长薇的手,未语泪先流,“好好好,你总算是康健了,简直吓死我们了。”
杜长薇低头,见婉表姐不断滴落的泪水,不复少年时光的明媚,隐隐约约隐藏一丝愁绪在眉间,便轻轻安抚她的后背。
本来是一件大好事,但眼泪一滴一滴,感染了周围的婢女婆子们,除了杜长薇还算正常,其他的人哭得稀里哗啦。
等平阳侯夫人在婆子们的伺候下,重新梳殓妆容,已经过去半个时辰,一行人也转移进杜长薇的闺房。
紫玉等一干下人都被屏退到屋外,怕爆出什么事坏了老爷的谋算,紫玉想偷听,但平阳侯夫人带着的婆子婢女也在门外。
平阳侯夫人的婆子没动,还守在门口,而她的婢女却三三两两跟杜长薇的侍女套起近乎。
紫玉也不怕丫鬟们被套出什么话来,本来就是没有的事,除了老爷让自己看顾夫人,那也是因为老爷深爱夫人。
这时,有平阳侯夫人的一个大丫鬟走到紫玉面前,“妹妹有点面生,看刚才的情形,妹妹现在是一等丫鬟了吧。”
紫玉一笑,“姐姐真是慧眼,妹妹我承蒙老爷赐名紫玉,现在确实是夫人的大丫鬟。”
“那以前的一等大丫鬟绿衣她们呢?”
紫玉眼神一变,十分愤慨,“她们被发卖了,如果不是她们失职,夫人怎会遭此大祸。”紫玉面上愤慨,其实心中不然,她十分感谢她们,如果不是她们失职,她还在老爷书房当小丫头,每日只能望着老爷的背影。
-----------------
见紫玉的背影如风中杨柳,夏衫轻薄,紧锢着身段,显得胸前鼓鼓囊囊,十分惹人注意。
平阳侯夫人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眯着眼便问杜长薇,“刚才紫色衣服那丫鬟叫紫玉吧?妖里妖气的,腰线和前胸一定是改小过的,如果是以前的你,早就发卖了。”
芳秀虽然谨言慎行,但是虹玉和彩玉两个小丫鬟却还是个孩子,虽然被人调教过,却有意无意会露出一点风声,所以杜长薇现在偏爱这两个小丫鬟,没事就让她们给她读书讲故事。
杜长薇早从两个小丫鬟嫉妒得不能自已的态度中,发觉了一些紫玉的猫腻,但没有证据,于是她只得道,“现在病着呢,等我出病,便发落了她。”
平阳侯夫人最厌恶这些妖里妖气的婢女,见杜长薇如此爽快,也不多言,又补充道,“还有你的那些婢女,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端个茶差点没烫死我;我坐在堂内,还在门口嘀嘀咕咕,真以为我看不见。趁早调教,你没空我可以把李婆子借给你一阵子,不然到时候丢人啊。”
杜长薇婉拒了,她留着她们还有用处。
平阳侯夫人自从进来,小嘴便没停过,又盯着陆茹梅开始叭叭,“小梅呀,你也该懂事了,不要再跟你母亲吵吵,你母亲是个病人。”
陆茹梅低头十分羞愧,连连称是,而平阳夫人见此很满意,又接着说,“你表姨母我今天带了三根千年人参,你出门找李婆子拿,现在就让小厨房熬一碗汤给你母亲喝,记住,不要加其他乱七八糟的药材,会影响药性。”
见小女儿被支走,杜长薇好整以暇,她要看看她的婉表姐要说什么大事。
回头望见杜长薇水汪汪的大眼睛,平阳侯夫人卸了气,坐在榻上,端一杯温热的茶水,劝她那倔强的表妹道,“其实陆妹夫,挺好的,顾家又敬重你。你俩磕磕绊绊这么多年,他被你搞得官场失意,陆家也名声扫地,你知道雒京那些高门大户怎么说他的吗?杜家赘婿。但你看陆妹夫又如何呢?一个大男人,无怨无悔,连我都恨不起他来了。你也失忆了,那些不开心的记忆已经消散,听表姐一句劝,别那么倔。”
杜长薇闻言只是低头,没有多言。
得嘞,差点忘记十五岁的表妹啥样子了?那可是因为哥哥食言,一个月不跟杜表弟说一句话的倔种。
平阳侯夫人劝不动了,只得投降,也不忍心看自己的亲表妹煎熬,便又换了另一种劝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正好二姐姐,喔,你失忆了,我二姐姐就是皇后娘娘,你就寄一封亲笔信给她,她最支持你,她一定会帮你和离的。”
和离?杜长薇惊讶看着表姐,她只是想着陆郎可能曾经干了什么错事,没想到已经在走和离的流程了吗?
“在你出事之前,总算松口愿意和离,但之后你出事还失忆了。宁拆三座庙,不毁一桩婚,而且陆妹夫作为一个男人,对你也算是满雒京都知道的痴情,我就寻思来劝劝你,没想到你还是一如既往的倔。”平阳侯夫人叹气,浪子回头金不换,平阳侯以前也有些荒唐,但这些年他们二人也算是雒京闻名的恩爱,自己过得好,便不愿意自己的姐妹过得差。
薇表妹眼中容不得一点沙子,只要西院那林姨娘还在,便逼得她这些年没个笑颜,平阳侯夫人不忍心表妹过得形单影只。
以前都是劝薇表妹接受,毕竟她跟她的庶子就过得挺好的,当个小猫小狗就行,想起来就看一眼。一开始薇表妹还算和平,后来劝多了,就跟她发脾气,就算都住在雒京,也有一年没得来往。
要不是二姐姐点拨了她,她怕是要跟薇表妹断亲了。
此后,平阳侯夫人便一改往日策略,劝薇表妹和离。薇表妹却又不愿意便宜了陆妹夫,昂着头不愿意和离,可给她愁坏了。
更不好的是,二姐姐也跟陛下闹起来,这下可愁得她整宿整宿睡不着觉。她也不敢劝二姐姐,因为两位圣人的矛盾不是内宅争斗,而是政治斗争。后来果然闹得全天下皆知,古往今来,哪有皇后撇下皇帝,跟着儿子去封地的?
现在好了,但凡跟她家沾亲带故的姑娘,没一个好名声的。还好她的两个女儿订亲早,但因为二姐姐作为榜样和后盾,也不太安泰。
真是愁死平阳侯夫人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