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过后,薛玉卿脖颈间迎上一股热气,腰被一只大手握住。
她自是知道是连青晏归来,但今日的正事还未做,她转过身去,反握住那只大手,轻轻笑,说道:“做什么?先试试衣裳,看看合不合身?”
连青晏的手是典型的读书人的手,修长好看,关节处有些突出的茧子,他的手很大恰好能包住薛玉卿的手。
“好罢,麻烦娘子了。”
薛玉卿端详着他,他面上带着温吞的笑,一动不动好似任由她摆弄。她先为他套上主腰,穿上青灰澜衫,又俯身双手绕过他的腰间为他系上腰带。
薛玉卿身上的冷香似有若无,夹着凉意与药香,那冷香钻进连青晏的鼻中,他一贯觉得这气味很是怡人。
再说她纤细的柔荑在他的身上游走,惊得他喉中一紧,悄悄咽下口水,颇有些心猿意马,一点也不敢动。
度秒如年,终于他听见她说,“好了,碧安你转身教我看看。”
说罢,她绕着他的周身,仔仔细细瞧了一遍,最后对上他的眼神,
“我瞧来还挺合身的,夫君穿着这青衫颇好看。”
她眨着纤长美丽的眼眸,毫不扭捏地询问道:“夫君觉得呢?”
连青晏错过脸,愈发觉得难以忍受,连她缓缓覆下的鸦睫他都觉得那样动人。
他心中微微发热,徐徐道:“我觉得甚好。”
“卿卿,多谢你了。”
卧房之中,荡漾着一种微妙的氛围。
一言毕,连青晏主动解掉腰带,除去外裳,又整整齐齐叠好放回原处。瞧着面前动人的妻子,他一把捉住她的手,将她揽入怀中。
“卿卿。”他唤道。怀中之人温软纤弱,只有这般将佳人拥入怀中他方能切实地感受到她的存在,明白这并不是易碎的美梦,现在她是他名正言顺的妻,旁人争不走也抢不走。
他倏然想到很多年前。
初见她还是薛家的大姑娘。
大临十二年大旱,她一身素衣,亲自为灾民盛粥,分明眉眼间是遮不住的倦色,她仍戴着笑,好似一株芙蕖,亭亭净植,教人忍不住想探究她心底所思所想。
那年众多灾民受她恩惠,赞她为“小观音”,他也是其中之一,只是他那样的卑微,唯能在暗处悄悄仰望着她。
后来,她偶尔会去他所在的书院,总是穿着一身鹅黄的褙子,身上没有沾染半点铜臭的气息,沉静而娴雅,同窗们皆透过窗棂悄悄地去看她,他当然不是例外,她的一举一动皆让他心动不已,一颗心上下浮动,惟希冀她的俯首。
可是当时她是曾经扬州首富的外孙女,而他只是一介家境贫寒的书生,中间简直有道难以跨越的鸿沟,他怎敢去肖想她。
直至那天,她邀他至府上,泪双垂如玉箸,那滴泪落到了他的心上。
日光正好,微风拂过,她细细长长的碎发浮动,纤长美丽的眼眸含着泪水,那也是他第一次握住她细白的手,拥她入怀。
他怎拒绝的了藏在心底之人的请求。莫要说,他做了官以后,她又担心会影响他的仕途,主动盖去这段过往。
回过神来,他轻轻抚摸着薛玉卿的发丝,亲了亲她的面颊,自己却先红了耳朵。
“就寝吧。”连青晏嗓音彻底哑了。
薛玉卿脸颊微烫:“莫留痕迹……明日花朝宴。”
连青晏抱着妻子投入帐纱之中,细细密密的吻落下,春夜漫漫,终只道是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
————
翌日清晨,二人起的皆比往日早些。
翠微也早早起来为薛玉卿备好热汤熏好参宴的衣裳。她正要去看看膳房早膳备的如何了。
外院的小丫鬟抱着三五支杏花追了上来,那雪白的花瓣上甚至还带着晨间的露珠。花儿雪白微红,甚是好看。
“翠微姐姐!今日婢去开大门,也不知是谁在门前放的这杏花,婢见这花儿好看便拿进来了。”
瞧着这杏花翠微心中动了动,倏然想到,自己小姐最是喜欢这杏花,便道:“你将这杏花给我罢,我拿去给夫人。”
翠微到的时候,薛玉卿正在净面,余光瞧见她抱着这杏花,面露讶色,问道:“翠微,这是哪里来的杏花?”
翠微修剪着花枝,一边讲这几支杏花放入花瓶,一边道:“婢听开门的小丫鬟道是晨起便有了,也不知是从哪来的,婢记得这附近似是没有杏树啊。”
翠微说的,薛玉卿自然也知道,便道:“兴许是哪家孩童调皮折下的?”
翠微将插/好的花瓶抱到薛玉卿跟前,扶着带着露水的花枝,笑道:“婢看啊,这像是今日折的,夫人您瞧这花瓣鲜嫩,上面还带着露珠,谁家顽童起的这样早?”
闻言,薛玉卿微微颔首,盯着这花儿,不置可否。
瞧着自家夫人凝眉严肃的模样,翠微一拍手,好似恍然大悟
“哎,婢倏然想到听周围邻居讲过,我们这宅子附近好像常有有旅人经过,夫人您说会不会是过路的旅人留下的。”
终于有了个看似合理的解释,薛玉卿心中松了口气,指了处不远不近的桌案,“你便将它搁那吧。”
————
午膳之后,薛玉卿与连青晏准备入宫。
近花朝,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亦有诗云:春到花朝碧染丛,枝梢剪彩袅东风。蒸霞五色飞晴坞,画阁开尊助赏红。
风和日丽,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山泼黛,水接蓝,翠相搀。
往日,太后办的赏花宴,本是轮不到连青晏这般品级的官员参加的,只是这回许太后特旨,命“百官同乐”。
翠微伺候薛玉卿更衣,换上了一身鹅黄轻薄罗齐胸裙裙,披帛交叠,甚是清透飘逸,头上戴着简单的白玉簪花。
她出身商户,自是不缺钱物,只是头回入宫,还是低调为好。
收拾完毕的连青晏前来等候,看见桌上的杏花也不免多瞧了几眼,片刻后便上前扶在薛玉卿的肩头,二人同看向面前的铜镜。
薛玉卿相貌自然清秀,神情也总是内敛含蓄,教人看不出她在想什么。
“我家卿卿,可真好看。”连青晏发自内心笑道。
薛玉卿对上他的眼,低头含蓄一笑,迎道:“莫要贫嘴,快走吧。”
钟鼓混着车轴吱呀声,各级官员云集,宫门开启后,官员按品级高低列队,由导引宦官带领,沿途有禁军,坊门初开,各家备检。
当今圣上已年过五十,纯孝非常,太后年纪大了喜欢热闹,既愿费心操办这赏花宴,那便不计耗费的大办。
茶蘼盛开,清风吹过,满园的桃花与杏花。槛中植有名贵花卉,可随行观赏,移步换景。
处处的杏花,粉薄轻红,占尽春色。教薛玉卿生了亲近之意,有些熟悉。
年少居扬州,她最喜杏花,家中的院子里便种了许多杏树,每至二月杏花开满园,又有芳香,她便与……
“玉卿?”
一声疑惑略带的呼唤猛然打断她的思绪。
行至园中,薛玉卿本还有几分紧张,始终颔首低眉,许久见无人注意到他们二人后,逐渐放松。
与连青晏一同赏园中风景,言笑晏晏,二人说笑却牢记宫规举止有度。
半个时辰后,宫婢端来了一盘鲜花,言是太后御赐,娇艳欲滴的桃杏牡丹,堆叠如锦绣。
薛玉卿温声道谢,接过御盘,因夏日而微红的面颊,呈在连青晏眼里倒是教他想起那句:人面桃花相映红。
颇有几分扭捏地说道:“玉卿,可否为我簪花?”
听见连青晏不似平常的嗓音,别过脸扭捏的模样,薛玉卿绽唇一笑,似是夏日芙蕖初绽,露出点点红。那双微垂的眼睛此刻弯弯如月,带着打趣的意味,应道:“乐意效劳。”
郎君低着头弯着腰,目光紧紧跟随着身前的女子。为他簪花的娘子踮着脚,专注地搭配着花样,一朵朵簪好。
教谁看来,这不是对恩爱至极的小夫妻,极为相称。
阵阵清风拂过,薛玉卿本该感到凉爽轻松,此刻却觉脖颈上一凉,似有人盯着她。
如芒在背,好似有毒蛇蜿蜒而过,冷凉的感觉拂过她的脊背,教她不自禁颤/栗。
见她愣神,面色倏然沉了,连青晏关切地问道:“玉卿,怎么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