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盏家在村子最边缘,藏在凤羽帝释山延伸出的一片老竹林里。竹叶被晚风卷着簌簌作响,夕阳的金辉穿过枝叶缝隙,在布满青苔的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碎影,本该是静谧清幽的景致,可几人刚走到竹林入口,一股若有似无的妖气便顺着风缠了上来 —— 不是那种凶戾张扬的恶妖气息,反倒像浸了水的棉絮,软乎乎地裹着几分阴冷,贴在皮肤上游走。
叶拂灵指尖下意识攥紧了袖中的符纸,眼角余光瞥见苏七原本放松的肩线微微绷紧,长安隅垂在身侧的手也悄悄按在了腰间的佩剑上,就连羡渺,也收敛了笑意,眼神里多了几分警惕。几人交换了个眼神,面上都敛起了之前的轻松,脚步放轻,跟着青盏往竹林深处走。
穿过层层叠叠的竹影,一座简陋却整洁的竹屋终于出现在眼前,屋前挂着的蓝布帘被风掀起一角,隐约能看见屋内晃动的人影。青盏快步走上前,脆生生地喊了声 “娘”,推门的瞬间,那股妖气骤然浓郁了几分,像是被门扉推开的气流裹着,直直扑了过来。
几人刚迈过门槛,便见屋内灶台边站着个青衣女子,正弯腰往食盒里放饭菜。她梳着简单的发髻,发间只插了支素银簪子,青色布裙的裙摆沾了些灶间的烟火气,可那双垂着的眼眸里,却没有寻常农妇的温和,反倒像蒙着一层淡淡的水雾,瞳孔边缘泛着极浅的碧色,若是不仔细看,只会以为是光线索然,可在叶拂灵几人眼中,那分明是妖未完全掩饰的本体。
“是妖。” 叶拂灵在心里暗忖,几人脚步不约而同地顿了顿,目光落在青衣女子身上,带着几分审视。
青衣女子听见门口的动静,握着筷子的手微微一顿,随即缓缓抬头。她的动作很轻,甚至带着几分江南女子的温婉,可当视线扫过青盏身后的苏七、叶拂灵几人时,那双碧色眼眸里飞快地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随即又被温和的笑意掩盖。她放下手中的食盒,声音柔得像浸了蜜的温水:“盏儿回来啦?这几位是……”。
“娘,这几位客人想要青盏鱼灯,摊位上只剩一盏了,我想着要给阿爹送饭,便带他们回来取。” 青盏笑着解释。
青衣女子闻言,脸上露出几分歉意的笑,语气带着些无奈:“真是对不住几位,青盏鱼灯已经没有了,别的样式的花灯倒还有几盏,若是几位不嫌弃……”
青盏刚想说什么就被母亲打断了。”此次让你们白跑一趟了,要是不嫌弃的话,可以让青盏带你们在海灯节逛一逛“。青盏心里疑惑,明明今日出门前她还看到母亲在制青盏鱼灯,但是为何要说没了呢,她只能压下疑惑,顺着说可以带他们逛下海灯节。
苏七几人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疑虑,却也默契地决定静观其变。“也好,那就有劳青盏姑娘了。” 苏七颔首应下。
离开竹屋往回走时,苏七状似随意地问:“青盏姑娘,这竹林里就你一家居住吗?”
青盏点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柔软:“我娘当年早产伤了身子,我出生没多久,爹就带着我们搬来了这里。大夫说,竹林里清幽,适合我娘养病。”
“原来如此。” 苏七顿了顿,又问,“这青盏鱼灯是令堂做的?往年似乎没见过。”
“我娘身体一直不好,往年只在祈福仪式前做几盏,自己留着用。今年前些日子她大病了一场,病好后总觉得无聊,便在屋里做了些花灯,我瞧着好看,就带了几盏去摊子。” 青盏说着,语气里满是对母亲的心疼。
苏七闻言,温声道:“令堂的手艺确实精巧,这鱼灯瞧着便让人喜欢。希望今年海灯节祈福后,令堂的身体能渐渐好转。”
“借公子吉言,我也盼着娘能早日好起来。” 青盏笑着说,脚步轻快地引着几人往街市走去,身后的竹林在暮色中愈发幽深,那股淡淡的妖气,仍缠在晚风里,未曾散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