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寒鸦渡
五年后
江面结了层薄冰,渡口的老船夫蹲在乌篷船头,呵着白气搓手。天色将晚,风雪渐急,他正打算收竿回舱,忽听岸上传来"咯吱"一声——
有人踏碎了冰凌。
来人身披墨色大氅,左脸覆着半张银制面具,露出的下颌线条如刀削般冷硬。最扎眼的是他腰间那把匕首,乌木鞘上刻着"伐檀"二字,在暮色中泛着幽光。
"船家,渡江。"
声音低沉沙哑,像是被火燎过。老船夫忍不住多瞧了一眼——面具下隐约可见一道疤痕,蜿蜒如蛇。
"这天气..."老船夫瞥向阴沉的天色,"得加钱。"
黑衣人抛来一物。老船夫接住一看,竟是枚金叶子,边缘处刻着朵小小的梅花。他瞳孔骤缩,突然想起最近江湖上的传言:
墨砚公子重出江湖,千金一策,先付后谋。
------
乌篷船内
船刚离岸,殷知瑜就闻到了血腥味。
"出来。"他指尖轻叩案几,"或者我帮你放血。"
舱帘微动,钻出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右臂胡乱缠着布条,血已浸透三层。少年怀里紧抱着个包袱,警惕地瞪着他:"你真是墨砚公子?"
殷知瑜未答,只是抛去个小瓷瓶。少年接住嗅了嗅,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瓶里是七步断魂散,和五年前虞承宗中的毒一模一样。
"丰安虞氏的药,掺了迟氏的雷公藤。"殷知瑜摘下面具,露出左脸狰狞的梅花烙,"现在信了?"
少年"扑通"跪下:"求公子救我姐姐!她被襄门卫氏扣在..."
"嘘——"殷知瑜突然按住少年肩膀。船底传来"咚"的闷响,像是有什么东西撞上了木板。
老船夫的惨叫声划破江面时,殷知瑜已经掀开舱板——水下黑影如鬼魅般窜出,弯刀直取他咽喉!
------
血染冰河
弯刀在距咽喉三寸处僵住。
殷知瑜的匕首抵在刺客心口,另一只手捏着根金针,针尖已刺入对方腕脉。刺客浑身抽搐着倒下,露出腕间火焰纹刺青——东阳迟氏的死士。
"迟明派你来的?"殷知瑜踩住刺客喉咙,"还是...花觅?"
刺客突然咧嘴一笑,嘴角溢出黑血。殷知瑜暗道不好,猛拽少年扑向船尾——
"轰!"
乌篷船在爆炸声中四分五裂。殷知瑜在入水前最后一瞥,看见对岸山崖上立着个熟悉的身影:雪色昙花裙,银线绣的裙摆被风吹得翻飞如蝶。
裴雪照。
冰冷的江水吞没头顶时,殷知瑜想起花觅的警告:
"五年后,第一个来找你的必是死局。"
------
寒山古庙
殷知瑜是被肉香唤醒的。
破败的山神庙里,少年正烤着只野兔,见他睁眼,忙捧来碗热水:"公子昏迷三天了。"
"你姐姐叫什么?"殷知瑜突然问。
少年一愣:"戚...戚无咎。"
殷知瑜眸光微动。北山戚氏的人,怎会招惹襄门卫氏?他接过热水,瞥见碗底粘着片薄如蝉翼的羊皮——是《河山永祚》名单的另一角!
"卫氏扣你姐姐,是为这个?"
少年脸色煞白。殷知瑜却笑了,从怀中取出五年前花觅给的残片,两块羊皮严丝合缝——缺口处露出个"花"字。
"带路。"他系好面具,"我们去会会卫长卿。"
------
襄门卫氏营地
卫长卿正在帐中拭刀。
琥珀色的瞳孔映着刀光,右耳狼牙坠随动作轻晃。亲兵匆匆进来耳语几句,他忽然大笑:"来得正好!"
帐外风雪呼啸。殷知瑜踏进营地的瞬间,十二把强弩同时对准他心口。卫长卿倚在虎皮椅上,脚边跪着个眼覆白绫的少女——正是戚无咎。
"墨砚公子。"卫长卿把玩着块羊皮残片,"听说你三不接?"
"不接官案,不涉私仇,先付千金。"殷知瑜直视他,"不过今日破例。"
"哦?"
"为你帐外那三百具尸体。"殷知瑜突然用匈奴语道,"他们穿着玄甲卫的靴子,却配着迟氏的雷神弩——卫少主不想知道谁在嫁祸?"
卫长卿的笑容僵在脸上。戚无咎突然抬头,"望"向殷知瑜的方向:"公子小心身后!"
箭矢破空声袭来时,殷知瑜没有躲。
因为他听见了熟悉的笛音——羽音转商音,正是《伐檀》里最杀伐的一段。箭雨突然转向,齐刷刷钉在他脚前三寸处!
风雪中传来轻叹:"五年不见,殷公子还是这么爱找死。"
花觅执笛而立,血玉禁步在月色下泛着妖异的红。
(第二卷第一章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