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猹正坐在调查办的餐厅。
比起学校图书馆,议事堂,研究中心那种开阔挑高的天顶结构,这里的天花板格外的低矮压抑。
楼上的审讯室确实做得太高了。
而餐厅按照方位来讲,就在审讯室的正下方。
她来过不止一次调查办,却一直搞不懂,为什么设计师要给餐厅也划拉这么一大块面积。
调查办本就没多少人手,客厅虽然造了一个开放式厨房,摆放的物品却也只有冰箱、微波炉和绿洲派发的预制冷冻餐。
没有厨具。
餐具也都用罐头开盖自带的。
非常浪费空间的设计。
甚至在此基础上,调查办还保留了室外车棚改造的庭院餐厅。
也许这独栋建筑原本的主人是个餐厅爱好者。
林小猹有闲情逸致想这些,主要还是因为二十分钟前,宥妈临走时说的话。
她在刻意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以免过会儿的审讯会出岔子。
从一开始,林小猹的心里就有些忐忑,她原本以为二人的谈话是会像餐桌谈话那样闲聊式的,你来我往。
结果,宥妈不仅没有反问她任何问题,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一切她需要的答案无偿赠予——直到她临走前。
宥妈亲自把她送出门口,并且说了一些模棱两可的话:
“林芝的女儿,我没想到来的人是你。”
“说实话,我不希望有你。”
“你不是第一个来的。”
……什么、意思?
林小猹和宥妈唯一的交集,就是她是小龙的亲妈。
如果再要找一点他们的共同话题,那就是同样作为女性参加过“拾荒”任务。
但是林小猹的“拾荒”是字面意思。
宥妈的“拾荒经历”却得追溯到她和小龙出生前了,十七年前。有传言,她以前是绿洲地面外勤的一线成员。
由于她在一线频繁地接触辐射,甚至怀孕期间都出了好几次调查任务。
这导致她的生育能力无可逆转地损伤了。
小蓝药那会儿才刚刚问世,一经公开便被奉为神药,却隐瞒了一个致命缺点——它无法修复生殖系统损伤。
于是,小龙一出生,便带有先天鱼鳞病,额头两侧有凹陷的犄角坑洞,长大后还患有失语症。
他能听懂别人说话的意思,但需要自己组织语言时,只能混乱地一个字一个词地蹦出去,这些字词大多数时候风马牛不相及,凑不成句子。
当年帮宥妈接生的是林小猹的外祖母。
与林小猹同龄的孩子,少有在绿螺镇出生并长大的,那几年暴乱很严重,其他的一出生基本都被接到了绿洲培养。
小龙比她大一岁,出生后,宥妈也立刻带他离开了。等再归来时,绿洲已经基本接手了绿螺镇的大部分重要政务,第二年还成立了拾荒队(罗队就是那个时候来到小镇的)。
后续宥妈就留在镇子工作,有着蜂拥而至的追求者,并且她开始入门植物研究,帮忙编撰异植的档案。
这就是林小猹知道的全部了。
除此之外,她也没听小龙分享过他的家事(虽然听了也听不懂)。
但林小猹经常到对方家里蹭饭和写作业是真的,“饭”的实际成分大多数是熟异兽肉......宥妈追求者送的,它们过期即坏,不像罐头之类的方便退还。
说回二十分钟前——那会林小猹已经给光脑一键关机,自动下播了,正准备离开,宥妈就说了那些话:
“你不是第一个来的。”
“你迟到了。你晚来了一步。至少有两组人已经走在你的前面.....你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什么、意思?”
“我不能告诉你,如果太早知道这一切,对你来说是坏事。”
林小猹瞬间遍体生寒,因为类似的话语,她在昨天晚上刚听甘鹭讲过。
她随即打消了追问的念头,“是否能够给我任意一条建议?”
“加入任意一方。不要孤军奋战。个人不可能取得成功。成功的只可能是一个组织。”
宥妈说完,就转身回屋了。
林小猹也随即离开了。
即使她眼前又多了一团迷雾,她首要之事是先赶着在两个小时内,返回调查办。
乐观来想,她们问题的焦点也许不是同一个,毕竟宥妈也不知道“避役藤”。
**
绿螺小镇,调查办,庭院餐厅。
出于不知名原因,林小猹收到通知,她的审讯地点,从二楼的审讯室被换到了这室外的庭院餐厅。
穿着白西装的调查办成员坐在林小猹对面。
眼下气氛不像是审讯,更像是闲聊。
“小朋友,今天和你谈谈的人是我哦。放轻松,我从你们队长那里听过你的经历,你不止一次在废土死里逃生,毫无疑问,你是一个幸运儿。这一次,你也很幸运地遇到了我——他们都有些累了。而我,是这里最好说话的那一个。”
“因为我通常不会对人严刑逼供、也不参与睡眠剥夺实验。你也看到了,他们非常忙,通常就会用一些比较快速的手段……”
“好了,我们开始吧,你昨晚与队员分离后,你首先做了什么?”
林小猹:“我去找了罗队的武器,但是没找到。”
“怎么找的?你当时是什么感受?”
林小猹一一补充细节。
“你为什么要返回检查那根藤蔓?”
“好奇。”
“你有没有遇到意外,以及任何不寻常的人或事。”
“没有。”
“讲述一遍你之后遇到的事情,尽量详细,我们好尽力为你提供帮助。”
“我打算避开会动的那根藤蔓,于是我先绕过桥,往东走,一直走,我射杀了一只变异飞蛾和一只双头蜘蛛,用光了剩下的子弹,继续走,直到我看到路面底下有一个坑,我往坑下走,于是从地下绕过了那根巨型藤蔓,再折返回来。”
“你连续遇到了两个异种,为什么在回答前面的问题时,说自己没有遇到意外。”
林小猹顿了一下。
她听问题只听了后一半,在听到“奇怪的人”时,就秒答了“没有”,为了圆好这个小小的逻辑漏洞,她自问自答:
“这也算吗?”
“哦对,你没有参与过拾荒,如果你参与过,就会知道,这只是再正常不过的遭遇。”
对方继续提问:“你为什么使用枪?还耗费了珍贵的子弹。”
“天黑了。唯一的光源就在我手上,我不可能一边拿着手电,一边用小刀吧。”
他又向林小猹提问打斗的细节。
林小猹完美地回答了。
调查专员直接转移了话题,“描述你一路上看到的每一个标志物时的天色,以及周遭环境。”
林小猹在来的路上,就从自己多年的拾荒经验里,拼凑好了这一段完全没有走过路的景色作为解释。
她的回答依旧完美。
对方又让她倒着叙述一遍。
依旧完美的回答。
又用插叙,轮流向她提问某个片段,试图找出她语言逻辑上的矛盾。
林小猹不仅完美回答,还越发熟练。
其实,但凡他问的不是拾荒主题,林小猹一定会用听不懂和“啊我刚刚是这么说的吗?”来装傻。
但这种谈判模式,她太熟悉了——
她听罗队提过,真实发生过的事件记忆是一个个场景片段,而谎言是靠一连串的逻辑故事紧密衔接的。
说谎者很难完美地把行动轨迹倒着说出来。
倒叙时,说谎者需要重构时间线,容易造成细节缺失,前后矛盾。
说谎者的陈述往往更简洁。
任何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都会露出马脚。
而人都在废土了,谁来给她做专业训练?
你的审讯很吓人,但,只可惜,遇到了林小猹。
她曾改良过一套“猹式审讯学习法”。
由于在学习方面,林小猹总是听完后,一周内就忘,而她又不承认是自己智商的原因,只能归咎于,是自己的学习方法出了问题。
她钻研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理论。
忘了是哪个外国名字说过,学习一个新事物,最高效的办法就是输出。
如果你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完美教授给别人,让傻子也能听懂,那才是学成了。
这就要求,讲述人对问题的每一个步骤都了然于胸,在中途解决任何每个疑点,一步一步,非常精准,正反推导,随机抽查,都能对答如流。
哪怕没有“别人”,也可以自己给自己拍摄录音,可以说给一条蚯蚓听。
但即使是这样公认高效的学习方法,知识也能在几天后,丝滑地从林小猹的脑子里溜走。
直到林小猹第一次围观审讯。
在三年前,3月5日,夜间凌晨三点到四点,检察官死了,死因是意外中毒,毒药成分是变异曼陀罗。事发第二天,妈妈成为了检察官死亡案的嫌疑人,林小猹就坐在外面旁听。
审讯的方式,就是一遍一遍地让对方重复自己的经历,提问任何一个细节,连续十几个小时,极其考验嫌疑人的心理素质。
在这样高压的精神折磨下,嫌疑人很容易精神崩溃而暴露一切。更像是被逼供。
后来,他们也用这种方式问了一遍林小猹,再后来,凯恩老头就上任了。
虽然很折磨,但是她确实记住了那一切,记住了3月5日每时每分自己做的事情。
她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不可能忘记。
于是林小猹反推出“猹式审讯学习理论”——
只要学习的过程像被迫审讯一样,反复自我复述上数个小时,就再也不会忘记了!
只是,这种方法后来也被她弃用的原因,是她发现,自己打从心底就不想在学习上花那么多时间。
没关系,不是智商问题就好,还是拾荒适合她。
那么,回到审讯餐桌上。
“你不是应该让我签保密协议了吗?为什么问这么多遍,很烦人。”
林小猹作出不耐烦的神情。
调查专员的语气温和:“你的描述听起来天衣无缝。”
“但是,正因为你的经历,你现在是嫌疑人。”
“我们认定你介入了夜魔的案子。否则你不可能在夜晚从那儿徒步回来。”
林小猹也知道她编的故事很扯,但是如果他们想拿到证据,就要冒着夜晚出门的风险,再去一趟派克的地盘。
并不是她想要激怒审讯者,但林小猹脸上多了一些戾气,她看着:“我记得你,我昨天白天还见过你。那时候,你说你们要去绿水哨站。你现在却独自来了这里。”
适当的愤怒也会显得她更加真实。
林小猹做好了对方随时变脸的准备,但她不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毕竟罗队还在楼上。
林小猹:“怎么看,都是你比我的嫌疑更大吧?”
周四了又是换榜日,下周更新也是随榜更,1.5w字[求求你了]真的感谢不离不弃的小天使们[爆哭]还给我投了好多营养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第二十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